• 2020年第36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某院2015—2018年住院患儿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0, 36(11):1601.

      摘要 (7063) HTML (0) PDF 3.46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患儿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部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信息,分析其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2015—2018年,该院共分离出真菌2345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高(65.6%),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5.5%)、热带假丝酵母菌(7.1%)、光滑球拟酵母菌(5.0%)、葡萄牙假丝酵母菌(2.7%)等。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光滑球拟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和伏立康唑(VRC)均有90.0%以上的敏感率;热带假丝酵母菌对FCA、ITR和VRC的耐药率较高,达16.3%~18.1%;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对AMB的耐药率高达92.2%,对其余4种药物的敏感率均在90.0%以上。结论临床分离的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应结合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准确及时地控制感染,降低真菌耐药率。

    • 新构建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肠造口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0, 36(11):1604.

      摘要 (8790) HTML (0) PDF 4.9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肠造口患者采用新构建的延续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以整体护理为核心理念,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框架,以需求层次理论和遗忘曲线原理为参考依据,从延续护理团队、随访形式、随访频率、护理内容、护理流程5个方面建立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模式。选择该院2017年4-12月因结直肠癌行肠造口手术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5)。试验组实施上述建立的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护理,干预6个月后通过认知-行为-状况(KBS)评分、造口适应能力、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护理满意度分析实践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K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口适应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也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17、29.287,P<0.05);试验组造口适应能力、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53、6.648、-9.357,χ2=12.098,P<0.05)。结论新构建的延续护理模式科学实用,有效改善了肠造口患者的健康状况,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造口适应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 高龄高血压共病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0, 36(11):1610.

      摘要 (8377) HTML (0) PDF 4.2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共病患者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病房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对其入院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及分别进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观察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根据MMSE得分分组)患者的慢性疾病共病情况,并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1)高龄高血压患者慢性疾病共病发生率高。(2)共病5种及以上患者MMSE评分[(21.65±4.25)分]比共病0~1种患者[(26.23±1.48)分]和共病2~4种患者[(26.11±1.82)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共病0~1种、2~4种和共病5种及以上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1%、25.6%和69.2%,高龄高血压患者随着慢性疾病共病数量增多,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ApoE4形式患者的MMSE评分[(21.35±3.86)分]低于ApoE3形式患者[(24.45±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ApoE4基因携带率(30.8%)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共病5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相比,共病0~1种[比值比(OR)<1,P=0.001,95%可信区间(95%CI)0.009~0.306]和共病2~4种(OR<1,P<0.001,95%CI0.026~0.234)慢性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低。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ApoE基因多态性有关,携带ApoE4等位基因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基因;随着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共病数的增多,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亦增加,尤其是共病5种及以上慢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 INPP4B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2020, 36(11):1614.

      摘要 (8640) HTML (0) PDF 4.99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Ⅱ型多磷酸肌醇4-磷酸酶(INPP4B)蛋白在胃腺癌中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S-P三步法检测平均随访5年的140例胃腺癌患者(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行首次胃癌手术)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肉眼观察距离癌组织边缘大于5cm)中INPP4B蛋白表达情况。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胃腺癌组织中INPP4B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运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分析其对于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结果IHC结果显示,INPP4B蛋白在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43%、83.57%,前者小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1)。INPP4B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呈负相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显示,IN-PP4B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N-PP4B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均表达下调,可能是胃腺癌的一种抑制因子,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可作为胃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 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 36(11):1618.

      摘要 (8366) HTML (0) PDF 2.71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COPD患者460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及肺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及疫苗干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AQ20-R)评分、6min步行距离及1年再次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经健康管理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CAT评分、AQ20-R评分、6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再次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效果对比研究

      2020, 36(11):1621.

      摘要 (8328) HTML (0) PDF 2.71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对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科收治的中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min)持续泵入,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0.3~0.5mg/(kg·min)持续泵入,根据RASS镇静评分调整药物剂量。记录二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出院6个月后预后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镇静药物后,两组患者心率较用药前均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较用药前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动过缓、肺部感染、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近期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效果均较良好,但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小于咪达唑仑。且右美托咪定能抑制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适用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治疗。

    •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宫颈癌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2020, 36(11):1624.

      摘要 (7015) HTML (0) PDF 3.47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宫颈癌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为制定适合我国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科学延续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调查问卷,选取2019年1-7月在该科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198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24%(147/198)的患者有延续护理需求。85.03%(125/147)的患者选择责任医生,41.50%(61/147)的患者选择责任护士实施延续护理;不同患者的延续护理形式需求差异较大;患者对健康教育、专科指导及心理社会支持等延续护理项目中的10项护理服务需求超过了80.00%,其中对并发症预防知识的需求高达98.94%(145/147)。结论医院应组建多学科团队为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宫颈癌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形式应多样化,为了满足不同情况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方案。

    • 血浆Septin9甲基化和血清CEA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0, 36(11):1628.

      摘要 (7242) HTML (0) PDF 3.48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浆Septin9甲基化和血清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近1年在该院诊断为结直肠癌,且未经过任何抗肿瘤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恶性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诊断为结直肠良性肿瘤(腺瘤和息肉)的86例患者作为良性组;对照组为99例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血浆Septin9甲基化及血清CEA的检测,对比三组受试者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恶性组患者的血浆Septin9甲基化及血清CEA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浆Septin9甲基化和血清CEA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Septin9甲基化水平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中可作为肿瘤标记物的有益补充,且血浆Septin9甲基化和血清CEA二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 保温箱内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时体温调节护理研究

      2020, 36(11):1631.

      摘要 (6886) HTML (0) PDF 2.7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保温箱内蓝光治疗早产儿黄疸时体温调节护理。方法从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中,选取80例确诊为黄疸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直接进入保温箱内进行蓝光治疗,观察组则在接受蓝光治疗时进行体温调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蓝光照射体温上升趋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常规蓝光治疗与体温调节3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住院时间及每天安静睡眠时间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开始治疗时,两组患儿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蓝光照射2~12h时,观察组体温上升幅度不及对照组,各时间段体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光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黄疸患儿接受蓝光治疗前进行体温测量,实施体温调节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稳定体温水平,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早产儿病情康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针灸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2020, 36(11):1634.

      摘要 (8242) HTML (0) PDF 4.26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针灸联合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该院康复科收治的肩周炎门诊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针灸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每组3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治疗前和结束时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且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肩周炎能显著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 miRNA-21调控MACC1蛋白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2020, 36(11):1638.

      摘要 (8577) HTML (0) PDF 4.15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miRNA-21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miRNA-21和对照微小RNA(miRNA)并转染到Hela宫颈癌细胞中。使用噻唑基蓝四唑溴化物(MTT)测定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miRNA-21对Hela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合成靶向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的小干扰RNA,并将其与miRNA-21一起转染到Hela细胞中,分别通过免疫蛋白质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测量MACC1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iRNA-21转染到Hela细胞中抑制其生长,促进了其凋亡,同时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MACC1表达降低显著增加了miRNA-21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结论MACC1可能作为miRNA-21的作用靶点,参与宫颈癌细胞的凋亡行为调控。

    • 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研究

      2020, 36(11):1642.

      摘要 (8325) HTML (0) PDF 3.52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6月在该科住院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三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配合运动想象,试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a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脑卒中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M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及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试验组较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运动想象联合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20例临床特点分析

      2020, 36(11):1645.

      摘要 (8570) HTML (0) PDF 4.26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疾病转归等资料,并根据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12例)和死亡组(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2~83岁,平均(57.10±13.46)岁;住院病死率为40.00%(8/20);发热19例(95.00%),咳嗽18例(90.00%),咳痰16例(80.00%),呼吸困难19例(95.00%),乏力16例(80.00%),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降低18例(90.00%)。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乳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24.13±5.87)分vs.(12.58±2.71)分、(91.75±31.30)mg/Lvs.(54.35±30.62)mg/L、(8.61±3.77)mmol/Lvs.(4.14±1.27)mmol/L、(2.43±1.38)mmol/Lvs.(1.38±0.59)mmol/L、(38.81±9.27)svs.(30.90±7.4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血钙、氧合指数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分别为(26.38±3.16)g/Lvs.(31.42±3.50)g/L、(1.88±0.14)mmol/Lvs.(2.00±0.10)mmol/L、(145.75±42.74)mmHg(1mmHg=0.133kPa)vs.(218.58±50.5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生存组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住院病死率高,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乏力是常见临床表现,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降低常见。APACHEⅡ评分、CRP、血尿素氮、乳酸、APTT明显升高或清蛋白、血钙、氧合指数明显降低提示患者预后不佳。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

    • 佛山市社区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标准化护理程序应用效果评价

      2020, 36(11):1650.

      摘要 (8195) HTML (0) PDF 5.04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佛山市社区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标准化护理程序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治疗、按照认知功能评估、年龄大于65岁AD合并HUA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教育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由专科护士全面评估,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1、3、6、12个月各个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相较于住院时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MoCA评分在出院后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BI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时间<0.01),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P交互<0.01)。两组护理前各项危险因素控制均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试验组血尿酸、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舒张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及Hcy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LDL-C及Hcy为护理效果的危险因子。结论针对社区老年AD合并HUA患者制定标准化护理程序并实施,将使患者极大地保持身体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基于老年体检者需求的程序化护理对其满意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0, 36(11):1656.

      摘要 (8192) HTML (0) PDF 2.6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老年体检者需求的程序化护理对其满意度及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397例老年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8例)和研究组(19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体检者需求的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体检后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8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嘱行为总分(74.32±2.31)分,优于对照组的(63.07±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体检者需求的程序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健康管理中心老年体检者的满意度及遵医嘱行为,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主动膀胱功能锻炼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在盆腔脏器脱垂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20, 36(11):1659.

      摘要 (8292) HTML (0) PDF 2.6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主动膀胱功能锻炼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在盆腔脏器脱垂(POP)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POP接受手术治疗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被动锻炼组(对照组,45例)和主动锻炼组(观察组,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44例术后残余尿量不足100mL,而对照组有3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拔除术后膀胱充盈感与自主排尿及其排尿完全感发生率分别为93.33%、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8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POP术后患者主动膀胱功能锻炼联合膀胱容量测定,有助于促进其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可有效减少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98例回顾性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6(11):1661.

      摘要 (9797) HTML (0) PDF 2.68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危险和保护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CSP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瘢痕子宫宫内正常妊娠者2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方法,分析年龄、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臀位剖宫产、末次剖宫产时间、子宫缝合方式与CSP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P与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臀位剖宫产、末次剖宫产时间、子宫缝合方式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臀位剖宫产的比值比(OR)>1,末次剖宫产时间、子宫缝合方式的OR<1,均与CSP相关(P<0.05)。结论年龄对CSP发生无明显影响,下次受孕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大于2年和采用双层子宫缝合方式可以降低CSP发病率,而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和臀位剖宫产均是CSP高危因素。

    • >综述
    • 沙盘游戏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0, 36(11):1664.

      摘要 (8584) HTML (0) PDF 3.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2020, 36(11):1666.

      摘要 (8223) HTML (0) PDF 4.4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院床垫消毒方法及效果研究进展

      2020, 36(11):1670.

      摘要 (8780) HTML (0) PDF 4.49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聚乙二醇化重组抗血友病因子治疗A型血友病研究进展

      2020, 36(11):1674.

      摘要 (7780) HTML (0) PDF 3.84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020, 36(11):1677.

      摘要 (7684) HTML (0) PDF 3.54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角膜切口的构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的影响研究进展

      2020, 36(11):1681.

      摘要 (8027) HTML (0) PDF 2.55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唾液胃蛋白酶在反流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及局限研究进展

      2020, 36(11):1684.

      摘要 (6424) HTML (0) PDF 3.80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肥胖与果糖摄入的关系研究进展

      2020, 36(11):1687.

      摘要 (7424) HTML (0) PDF 2.7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碘液染色在食管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2020, 36(11):1690.

      摘要 (7081) HTML (0) PDF 4.2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液染色(碘染)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对2004例40~<70岁普通人群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按照上消化道早期癌症检查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并记录白光下食管黏膜的颜色及碘染后食管黏膜的颜色改变,对异常变化进行活组织检查。结果2004例普查对象中,食管病变总发现率为38.8%,其中男性食管病变发现率为42.3%,女性为36.5%,异型增生(包括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共61例(7.85%)。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黏膜病变发现率有所升高。结论碘染能够明显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促进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早诊、早治。

    • 两种穿刺活检枪在成人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分析

      2020, 36(11):1692.

      摘要 (7866) HTML (0) PDF 3.0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一次性和复用型活检枪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为临床医生合理选取手术器械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拟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TRU-CORETM一次性肾穿刺活检枪和复用型Bard自动活检枪进行肾穿刺活检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病理取材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患者腰痛、肉眼血尿、肾周血肿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病理取材良好分别为24例(92.31%)、26例(96.3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穿刺活检术中,复用型半自动活检枪的手术效果不低于一次性穿刺活检枪,但价格是后者的一半,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传统涂片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0, 36(11):1694.

      摘要 (7756) HTML (0) PDF 3.8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常规细胞学涂片(CS)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对肺癌患者的诊断效果,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93例可疑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2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S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4.2%(139/165),特异度为67.9%(19/28),诊断符合率为81.9%(158/193),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3.3%(154/165),特异度为89.3%(25/28),诊断符合率为92.7%(179/193),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联合L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5.2%(157/165),特异度为89.3%(25/28),诊断符合率为94.3%(182/193)。在分型方面,CS对鳞癌、腺癌、小细胞癌、未分型癌诊断符合率与组织病理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T诊断鳞癌及未分型癌的符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鳞癌及未分型癌的符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联合应用2种检测方法。纤支镜下LCT联合CS检测是一种简便、可靠的辅助诊断肺癌的方法,且对不同肺癌分型亦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及符合率。

    •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组织铁沉积与血清生物化学和病理学关联性研究

      2020, 36(11):1697.

      摘要 (9824) HTML (0) PDF 4.53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肝组织铁沉积与血清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的关系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DIL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穿刺组织铁染色结果将患者分成铁沉积阳性组(n=43)、铁沉积阴性组(n=63)。比较两组血清生物化学、血清铁、铁蛋白和肝组织病理学评分情况。结果铁染色阳性组患者的血清生物化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指标水平均高于铁染色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的Ishak评分界面炎性反应、电灶状坏死、胆管内胆汁淤积、肝细胞内胆汁淤积、肝内胆管增生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组织铁沉积阳性的DILI患者产生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增加的情况下,密切地关联于组织炎性反应状态、胆汁淤积情况两项因素。

    • 紫杉醇、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0, 36(11):1701.

      摘要 (7742) HTML (0) PDF 3.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取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注射液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奥沙利铂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黏蛋白1、细胞黏附分子变异体6水平较对照组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紫杉醇注射液、奥沙利铂注射液与吉西他滨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临床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尼可地尔静脉泵入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20, 36(11):1703.

      摘要 (8767) HTML (0) PDF 2.68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尼可地尔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9例A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可地尔组(49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尼可地尔组予尼可地尔静脉泵入,对照组予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二尖瓣血流速度(E)、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及E/e'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e'及E/e'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而尼可地尔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尼可地尔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头晕、头痛,低血压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常规治疗AHF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舒张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 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 36(11):1706.

      摘要 (7914) HTML (0) PDF 2.68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6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纳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5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奥美沙坦酯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血尿、头痛、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治疗8周后试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5.66%、对照组为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可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肾功能,缓解气促、心悸等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PPH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2020, 36(11):1709.

      摘要 (7811) HTML (0) PDF 1.9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该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00例PP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和观察组(舒芬太尼+布托啡诺),各5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和12.0%,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PH术后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镇痛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单一使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种镇痛药物复合应用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术后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影响研究

      2020, 36(11):1711.

      摘要 (8003) HTML (0) PDF 3.01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血糖水平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光山县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400例GDM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100例健康体检孕妇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GDM孕妇的空腹时、口服葡萄糖溶液不同时间的血糖水平异常分为A、B、C、D四组(n=110、100、90、100)。比较不同血糖水平GDM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早产率、过期妊娠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出现早产儿的比例最高,为35.0%;C组孕妇出现过期妊娠、巨大儿、剖宫产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6.7%、13.3%与96.7%。D组孕妇上述指标的比例最低。结论GDM孕妇的妊娠结局比健康孕妇差,GDM孕妇不同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血糖异常项目越多,妊娠结局越差,临床中应积极控制GDM孕妇的血糖,提高妊娠结局质量。

    • 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研究

      2020, 36(11):1713.

      摘要 (7853) HTML (0) PDF 3.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将其按照1∶1比例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也有保证,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 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研究

      2020, 36(11):1715.

      摘要 (8006) HTML (0) PDF 3.0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64例,其中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31例为对照组,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33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视力水平、眼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优,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较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更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孕妇宫颈功能不全及预测胎儿早产的价值研究

      2020, 36(11):1717.

      摘要 (6260) HTML (0) PDF 3.0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功能不全及预测胎儿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于该院开展产前检查的宫颈功能不全孕妇95例为观察组,分别在孕中期及孕晚期开展经阴道超声及会阴超声,另以同期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90例为对照组。跟踪两组孕妇妊娠情况,分析孕中期、孕晚期宫颈长度差异、宫颈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及对胎儿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孕妇孕中期及孕晚期经阴道超声、会阴超声检查宫颈长度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中期、孕晚期经阴道超声检查不同宫颈长度孕妇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宫颈功能不全及预测胎儿早产的临床价值较好。在孕中期及孕晚期,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宫颈长度小于2.0cm早产率稍高,而宫颈长度大于3.0cm者早产率较低。

    • 某院儿童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020, 36(11):1719.

      摘要 (7816) HTML (0) PDF 2.7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童泌尿道感染(UTI)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考虑为UTI的患儿进行清洁中段尿培养,对培养出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内共送检清洁中段尿培养5213份,分离出479株细菌,阳性率为9.2%,其中革兰阴性菌341株(71.2%),革兰阳性菌132株(27.6%),真菌6株(1.3%)。最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173株(36.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87株(18.2%)、肠球菌72株(15.0%),葡萄球菌56株(11.7%)。近5年来,常见革兰阴性菌无明显变化,肠球菌有逐渐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常用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48.6%、88.4%、88.4%、39.9%,肺炎克雷伯菌对以上常用药物耐药率分别为36.8%、93.1%、93.1%、29.9%,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肠球菌、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青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3.6%、88.9%、88.9%、84.7%及42.9%、91.1%、91.1%、21.4%,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该院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对常见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高。且肠球菌耐药率逐年上升,成为该院儿童UTI的第三大致病菌,对青霉素类耐药性均较高。临床应根据常见病原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 >护理探讨
    • 延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压力及能力影响研究

      2020, 36(11):1722.

      摘要 (7702) HTML (0) PDF 3.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接受延续护理模式对其照顾压力、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在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7例)。对照组对其行常规出院康复指导,试验组对其行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压力、照顾能力,患者出院后危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心理状况,身体、社交状况照顾压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各项照顾能力正确护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工作、经济状况照顾压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接受延续护理模式,可明显减少其照顾压力,提高照顾能力,减少患者出院后危险事件的发生,效果理想。

    •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途径宣教模式在辅助生殖初诊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研究

      2020, 36(11):1724.

      摘要 (6822) HTML (0) PDF 3.8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途径宣教模式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初诊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生殖中心初次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60例为研究组,选取2018年1-6月就诊的初诊不孕症患者26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健康宣教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线下健康教育宣教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就诊和检查流程的知晓程度、一次建档成功率、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就诊和检查流程的知晓程度、一次建档成功率、满意度及宣教内容的实用性、宣教方式的便捷性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途径宣教模式可满足不同层次ART患者的需求,提高宣教质量和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 基于保护性动机理论的干预模式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2020, 36(11):1727.

      摘要 (7361) HTML (0) PDF 3.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保护性动机理论的干预模式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干预。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偏下,而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帮助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并维持健康的自我管理行为。

    • 品管圈活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 36(11):1729.

      摘要 (7752) HTML (0) PDF 3.0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患者在心理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职能等多项生活质量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综合心理健康测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 36(11):1731.

      摘要 (7503) HTML (0) PDF 2.6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釆用ICU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釆用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釆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肺部感染风险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也减少,值得临床应用。

    • 基于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子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11):1734.

      摘要 (9222) HTML (0) PDF 3.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子宫颈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子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基于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护理4个月后,借助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颈癌患者实行基于自我管理导向的5A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发病后院前延迟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0, 36(11):1736.

      摘要 (7742) HTML (0) PDF 2.68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对脑卒中发病后院前延迟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由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院前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院前急诊护理流程,40例)和研究组(采用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前延迟时间(发病至就诊时间)和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院前延迟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48h病死率明显降低,脑疝和偏瘫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痊愈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对缩短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误时间有重要意义,其能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诊治,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 >护理探讨·康复医学
    • 互动达标理论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11):1739.

      摘要 (7617) HTML (0) PDF 2.67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互动达标理论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互动达标理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在饮食管理、生活习惯、治疗管理和病情检测4个维度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在躯体活动、精力、睡眠与情感和社会活动4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在健康宣教、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和功能康复4个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互动达标理论,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效果显著。

    • >教学探索
    • 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肿瘤学实习质量探讨

      2020, 36(11):1741.

      摘要 (7701) HTML (0) PDF 3.02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肿瘤学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肿瘤发病率升高的现状,以及肿瘤学本身发展特点,该文从确立临床实习目标、了解肿瘤学及肿瘤患者心理特点、形成综合治疗和循证医学治疗观念出发,探索临床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如何理论联系实践,掌握肿瘤相关知识,提升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肿瘤临床实习质量。

    • 半结构化命题反思日记在儿童ICU本科实习护生中应用的质性研究

      2020, 36(11):1743.

      摘要 (6195) HTML (0) PDF 3.0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质性分析本科实习护生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实习期间应用半结构命题反思日记的效果。方法使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通过阅读、编码、归纳、分析资料对反思日记进行质性分析。结果质性分析后得出4个主题,包括(1)实习护生关注范围广,带教教师需扩大培训知识面;(2)实习护生进入ICU临床环境的陌生茫然感;(3)带教教师需正确剖析实习护生临床中的差错;(4)加强对实习护生的死亡教育和抢救意识的培训。结论半结构式命题以丰富灵活的形式展现出了临床实习护生在儿童ICU的关注点,成为实习护生与带教教师必要的沟通工具,让带教教师真正走进实习护生的内心,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质性研究

      2020, 36(11):1745.

      摘要 (7381) HTML (0) PDF 3.78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自我导向学习(SDL)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4-5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重庆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者及导师共15名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SDL能力较好,受多种因素影响,缺乏个性化临床培养方案。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结合SDL能力,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保障培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问卷调查分析及教改措施探讨

      2020, 36(11):1748.

      摘要 (7573) HTML (0) PDF 3.79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本科生进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情况,探索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方法对该校2015级107名临床本科生进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认识、课程开设形式和考核方式、课程的内容、教材的认识等现状,从教材、教学、学生和实验环境等方面分析实验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教材质量和课堂教学形式均有较高的认可度,而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设置个性化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环境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论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良应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设置个性化的实验内容,以及优化实验环境等方面加强及完善。

    • CBL联合PBL教学法对胸心外科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2020, 36(11):1751.

      摘要 (7551) HTML (0) PDF 3.8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对参与胸心外科临床实践活动的护生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该科实习的200名护生,经随机方式归入两组。入科前,对研究对象实施理论测试。试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法;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出科时,重新对组内学生的理论知识、外科护理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实施考核,同时了解护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情况,对两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的理论得分、外科护理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出科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在学习能动性、协调能力、记忆力、学习兴趣及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临床思维能力而言,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的应用可促进护生临床思维水平提升,有助于胸心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临床教学领域具备广泛推行价值。

    • 输血科实习生分层教学设计及探索

      2020, 36(11):1754.

      摘要 (7645) HTML (0) PDF 1.8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该院输血科实习生成分多样,其基础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实习时间等情况参差不齐。为此将输血科实习生分成3个层次,为不同知识水平的实习生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和考核内容,设计了一套根据实习生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的分层教学方法。该文从教学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法4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形成一套层次分明的输血医学分层教学方案,以使实习生在有限时间内对输血医学基础知识、输血检测技能、临床输血管理等内容选择性地做到有效了解或掌握。

    • 人体面相评估图在护生行增强CT检查中碘对比剂风险评估中应用探讨

      2020, 36(11):1756.

      摘要 (7605) HTML (0) PDF 4.76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体面相评估图在护生行增强CT检查中碘对比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进入该院放射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实习的4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实习的55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知识点理论授课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人体面相评估图从人体头-颈-躯干-下肢由上到下逐一完成每个知识点及风险点评估。2周CT岗位实习结束,对所有护生的碘对比剂风险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碘对比剂风险评估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收集碘对比剂风险禁忌证的漏评率、学习兴趣、沟通能力、自信心等。结果观察组护生碘对比剂风险理论知识及碘对比剂风险评估实践能力考核优良率分别为81.8%和87.3%,均高于对照组的62.2%和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生行增强CT检查中碘对比剂风险评估中应用人体面相评估图,能调动护生学习枯燥知识点的兴趣,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有效掌握碘对比剂风险理论知识点和提高碘对比剂风险评估实践能力。

    • >管理科学
    • 重庆市三家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及依从性调查

      2020, 36(11):1759.

      摘要 (7427) HTML (0) PDF 3.45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各级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现状及手卫生依从情况。方法抽取重庆市内三家医院(一级、二级、三级各一家),随机选择医务人员,随机采样其手卫生样本,采用盲法观察法观察手卫生依从性。结果重庆市三家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为77.5%,手卫生依从率为36.7%。各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一级医院(42.5%)、二级医院(37.5%)、三级医院(30.0%)。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其他医技人员(43.8%)、护士(36.2%)、医生(34.8%)。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47.2%);无菌操作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27.0%)。3种手卫生方式中,采用卫生手消毒的比例最高,达84.1%,其次为先洗手后消毒(13.6%)和洗手(2.3%)。各级医院手消毒剂每床每天的消耗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三级医院(46.2mL)、二级医院(14.3mL)、一级医院(6.6mL)。结论重庆市被调查的三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低,急需加强培训和宣传,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案例分析
    • 临床药师参与1例HUA伴慢性肾功能不全4期患者降尿酸治疗

      2020, 36(11):1762.

      摘要 (8279) HTML (0) PDF 373.60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腹水伴CA125显著升高患者1例的诊治

      2020, 36(11):1764.

      摘要 (7521) HTML (0) PDF 4.67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浓缩生长因子治疗拔牙后上颌窦区牙龈窦道1例

      2020, 36(11):1767.

      摘要 (6141) HTML (0) PDF 7.45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熊利治疗慢性盆腔痛验案1例

      2020, 36(11):1770.

      摘要 (7589) HTML (0) PDF 3.0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急性Q热伴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0, 36(11):1772.

      摘要 (7534) HTML (0) PDF 3.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重度肝损害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0, 36(11):1774.

      摘要 (6038) HTML (0) PDF 2.68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