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6卷第1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一)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环境下输卵管妊娠诊疗思考

      2020, 36(15):2305.

      摘要 (5732) HTML (0) PDF 1.16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0%以上,病死率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环境下,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正确诊疗非常关键。该文总结分析了疫情时期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流程,并建议完善血栓弹力图检查,及时行开腹手术,加强医患沟通,在人员及手术间的准备过程中加强防范。同时,应结合疫情防控趋势及临床情况,不断完善诊疗过程。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例临床分析

      2020, 36(15):2307.

      摘要 (6916) HTML (0) PDF 1.16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3日至2月7日该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的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均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乏力、咳嗽是新冠肺炎主要临床表现;9例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减少,7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6例红细胞沉降速率增快,3例C反应蛋白升高,9例CT均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对患者予以干扰素雾化治疗,同时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并静脉输注血必净治疗。结果2例普通型患者已治愈,5例普通型病情好转,2例重型转上级医院。结论患者大部分具有流行病学史,结合发病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核酸检查,符合确诊标准,但是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期普通病房患者及家属管理应对策略

      2020, 36(15):2309.

      摘要 (7428) HTML (0) PDF 1.17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该文内容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加强普通病房管理的意义、普通病房患者及家属管理措施。包括做好病房封闭管理、限制陪护、防止交叉感染等措施,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生活指导。将疫情防控期间普通病房患者及家属管理策略进行总结,为确保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的安全,杜绝疾病在医院内的蔓延提供参考。

    •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15例临床分析

      2020, 36(15):2311.

      摘要 (6939) HTML (0) PDF 1.18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病例临床特征及防护。方法选取2020年1月25日至2月10日该科儿童隔离留院观察病房15例COVID-19疑似病例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均有接触史;临床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及淋巴细胞降低病例较少,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大多正常;影像学均有类似COVID-19表现;15例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3例患儿治愈出院,另有2例症状已好转,继续留院治疗中。结论COVID-19儿童发病率较成人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很相似,疑似病例中淋巴细胞降低发生率较确诊病例低,确诊有赖于核酸检测,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不高,不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在临床工作中也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 >论著
    • 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meta分析

      2020, 36(15):2314.

      摘要 (7086) HTML (0) PDF 5.2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符合针灸对照口服西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6日。针灸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运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共1544例多发性抽动症患者。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西药,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积分改善较口服西药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有效,与口服西药比较,具有一定疗效优势。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存在一定偏倚,尚需大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一步支持。

    • 经胸小切口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20, 36(15):2319.

      摘要 (7300) HTML (0) PDF 1.18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1例。参照组施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施予经胸小切口介入治疗。经医治和评测剖析,比对2组患儿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胸腔引流量较、住院时间、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三尖瓣血流速、三尖瓣反流面积、心胸比、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经胸小切口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对患儿临床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 肺癌原发灶与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病理学特征及EGFR表达相关性分析

      2020, 36(15):2322.

      摘要 (7212) HTML (0) PDF 1.2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原发灶及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病理特征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在肺癌原发灶与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的表达情况,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肺癌原发灶与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病理特征是否存在区别,与EGFR表达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采用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ⅡA~ⅢB期NSCLC患者132例样本中原发灶及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对EGFR基因进行检测。结果132例NSCLC患者中腺癌87例,腺鳞癌10例,淋巴上皮瘤样癌2例,鳞癌33例;腺癌、鳞癌患者中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病理特征与原发灶一致,但在腺鳞癌患者中纵隔转移性淋巴结为腺癌7例,腺鳞癌2例,鳞癌1例,淋巴结与原发灶的病理特征具体高度一致性[93.2%(123/132)],但腺鳞癌患者纵隔转移性淋巴结转移以腺癌居多。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肺原发灶EGFR突变率为32.6%(43/132),纵隔转移性淋巴结EGFR突变率为29.5%(39/132),且EGFR突变表达多见于女性、不吸烟人群、有腺癌成分者,其表达与吸烟、病理类型具有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患者年龄无关;吸烟、病理类型是EGFR突变的2个独立影响因素,不吸烟的NSCLC患者具有更高的EGFR突变率。结论NSCLC患者原发灶与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病理学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腺鳞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占主要成分的组织类型相关;腺癌患者原发灶与纵隔转移性淋巴结的EGFR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腺鳞癌患者原发灶与纵隔转移性淋巴结EGFR表达存在差异。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用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效果研究

      2020, 36(15):2326.

      摘要 (7283) HTML (0) PDF 1.97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用于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护行为、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结果2组患者出院前3d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30d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评分,以及总有效率、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改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

    • 重庆市基层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心房颤动流行情况及抗凝治疗状况调查

      2020, 36(15):2329.

      摘要 (7436) HTML (0) PDF 1.21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重庆市基层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心房颤动(房颤)流行情况及抗凝治疗状况,为改善房颤抗凝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该院心内科住院的4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调查房颤抗凝治疗现状,分析房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4207例患者中发生房颤629例,房颤发生率为14.95%,>80岁患者房颤发生率为28.20%(375/1330);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为89.04%(65/73),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为7.91%(44/556)。房颤是否抗凝治疗与医生是否提及抗凝事项呈明显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重庆市基层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房颤发生率较高,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较高,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较低,影响了抗凝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医生未提及抗凝事项和患者较高的年龄。

    • 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情况调查及分析

      2020, 36(15):2333.

      摘要 (7487) HTML (0) PDF 1.29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汶川地震期间收治的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灾后康复情况及现状,为在突发事件中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救治及后期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3月收集该院收治的36例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认知功能分级,并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6例患者年龄2~82岁,平均(41.2±5.3)岁;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经后期康复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和认知功能分级均较康复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83.33%(30/36)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结论汶川地震灾后大部分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生活质量仍不尽满意,除提高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条件、加强康复意识以外,还应增加对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银杏酮酯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0, 36(15):2336.

      摘要 (7268) HTML (0) PDF 1.85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是否能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93例)。2组患者均按指南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逆转心室重构等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安慰剂型(8粒/次,每天3次),干预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粒/次,每天3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胸痛、胸闷等)、心力衰竭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病死率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家族史、症状-入门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单支病变率、多支病变率、血栓抽吸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心源性病死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冠心病症状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可改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降低短期(6个月)心源性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再发率。

    • 重庆市南岸区水产品和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相关性分析

      2020, 36(15):2339.

      摘要 (7131) HTML (0) PDF 2.6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水产品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与腹泻患者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血清学分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药敏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同源性分析348份水产品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与重庆市南岸区25例腹泻患者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相关性。结果从348份水产品中分离鉴定出21株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6.0%;从重庆市南岸区25例腹泻患者样本中分离鉴定出25株副溶血弧菌。46株分离株以O4抗原血清型为主,占56.5%(26/46);46株分离株均携带不耐热溶血毒素毒力基因,腹泻患者的分离株还携带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或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毒力基因;46株分离株对头孢唑啉全部耐药,对氨苄西林部分耐药或中度敏感;腹泻患者同源性较高,水产品带型多、相似度低,亲缘关系不紧密。结论重庆市南岸区水产品和食品监测样品的副溶血弧菌污染率不高,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致病力较弱,腹泻患者的分离株致病力较强,血清型、耐药性和同源性无明显相关性,只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批次腹泻患者的分离株同源性存在极高的相关性。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预处理前MRD对AML行allo-HSCT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0, 36(15):2343.

      摘要 (7384) HTML (0) PDF 2.7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监测预处理前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AML行allo-HSCT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干细胞移植中心收治的61例行allo-HSCT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失访3例,最后共纳入58例。预处理前骨髓采用十色MFC进行MRD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58例患者分为MRD<1%组(39例)和MRD>1%组(19例)。结果58例AML患者中无病生存38例,总无病生存率为65.5%。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供者类型、性别并非AML行单次allo-HSCT患者无病生存期、复发和非复发死亡的影响因素。MRD是AML行单次allo-HSCT患者无病生存期、复发的影响因素。MRD<1%组患者平均总生存期[(38.99±21.54)个月]与MRD>1%组[(26.16±20.6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无病生存期[(37.81±22.02)个月]明显长于MRD>1%组[(22.80±19.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o-HSCT是目前可能使AML患者无病生存的有效治疗方式。预处理前MFC监测MRD是影响allo-HSCT治疗AML患者预后的因素。MRD可从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层面进一步进行探索和总结。

    • 助孕汤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效果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0, 36(15):2347.

      摘要 (6904)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助孕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效果及其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E.C联合地塞米松),研究组给予助孕汤质量,2组患者均用药3个月。分析2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性激素指标与随访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性不孕不育应用助孕汤治疗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 基于模型迭代重建联合纹理增强设置在低剂量上腹部CT检查中的应用

      2020, 36(15):2350.

      摘要 (6999) HTML (0) PDF 5.4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模型迭代重建(MBIR)联合纹理增强设置(MBIRTX)在低剂量上腹部CT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能谱CT扫描静态水模型,比较0.625mm层厚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MBIR、MBIR联合MBIRTX重建图像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常规剂量采用FBP,低剂量采用标准FBP、ASIR、MBIR和MBIRTX重建厚度0.625mm的图像。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同一部位皮下脂肪、背部肌肉、肝脏、脾脏(感兴趣区)噪声,以及肝脏、脾脏的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科医生采用盲法对重建图像进行评分(-3~+3分),对不同重建算法所获的上腹部CT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在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方面,MBIR联合MBIRTX明显优于其他重建算法,且与MBIR比较,MBIRTX图像中的纹状伪影相对较少。在图像噪声方面,低剂量MBIR联合MBIRTX均低于常规剂量FBP和低剂量ASIR和FBP,而CNR则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观评价方面,与常规剂量比较,低剂量MBIR联合MBIRTX具有明显优势,且能更为清晰地显示上腹部的细节结构及病灶边缘特征。结论与传统剂量FBP比较,低剂量(即减少辐射剂量约75%)MBIR联合MBIRTX上腹部重建成像可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MBIRTX可解决MBIR中存在条纹伪影的问题,在显示细节结构和病变边缘特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体育院校师生精索静脉曲张患病分析

      2020, 36(15):2354.

      摘要 (6744) HTML (0) PDF 2.43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及解决师生此类病痛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查体的217名男性体育类师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训练时间大于或等于5年者作为高年资组(106例),<5年者作为低年资组(111例),以同期查体的拟入学入职人员115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行体格及超声检查。结果高年资组师生中检出VC26例(24.5%),其中Ⅱ度以上VC14例[13.2%(14/106)];低年资组检出师生中VC21例(18.9%),其中Ⅱ度以上VC6例[5.4%(6/111)];对照组体检人员中检出VC13例(11.3%),其中Ⅱ度以上VC2例[1.7%(2/115)]。结论体育类师生VC患病率较高,且随训练时间增加逐渐升高。

    • 胃蛋白酶原检测联合放大染色内镜检查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15):2357.

      摘要 (5463) HTML (0) PDF 1.96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检测联合放大染色内镜检查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胃癌早期筛查患者180例,按是否存在胃癌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为检查结果正常无胃癌者,研究组为早期胃癌患者,均行胃蛋白酶原、放大染色内镜检查,对比2组患者检查及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较对照组高,且进展期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均较其他胃黏膜病变者高,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较其他胃黏膜病变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蛋白酶原联合放大染色内镜对胃癌早期筛查的准确率为97.30%,特异性为75.00%,灵敏度为98.59%,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胃蛋白酶原、放大染色内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蛋白酶原联合放大染色内镜用于胃癌患者早期筛查中效能优越,值得选用。

    • 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20, 36(15):2360.

      摘要 (7894) HTML (0) PDF 1.18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脑积水患者41例(14.9%)。采用巢式病例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5比例匹配205例未发生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合并脑室出血及硬膜下血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时昏迷、骨窗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合并硬膜下血肿、入院时GCS6~8分、入院时昏迷、骨窗面积大于或等于120cm2是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407、0.298、0.252、0.289、0.293,95%可信区间:0.169~0.982、0.135~0.656、0.111~0.576、0.130~0.643、0.124~0.693)。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较多且机制复杂,围术期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硬膜下血肿、GCS、是否存在昏迷及术中骨窗面积大小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 2018年金牛区存活HIV感染者/AIDS患者随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6(15):2363.

      摘要 (6213) HTML (0) PDF 1.1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2018年成都市金牛区存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HIV/AIDS患者)随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HIV/AIDS患者随访相关影响因素,提高艾滋病防控工作质量。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6年至2018年12月31日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数据,对HIV/AIDS患者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随访管理检测指标完成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报告现住址为金牛区的存活HIV/AIDS患者1993例,2018年完成HIV/AIDS患者随访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为92.99%(1832/1970),结核筛查率为95.65%(176/184);2018年存活HIV/AIDS患者的随访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和结核筛查率维持在2016、2017年的水平,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为94.82%(1830/1930);2017年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高于2016年、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随访较高者是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接受过CD4检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结论2016-2018年成都市金牛区随访管理检测指标结果变化不大,并未逐年上升。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金牛区艾滋病防控工作质量。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2020, 36(15):2367.

      摘要 (7223) HTML (0) PDF 1.61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中的差异。方法2019年8月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Library、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筛选关于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血清FGF23水平差异的观察性研究,并进行纳入文献的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6项符合标准的横断面研究。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FGF23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15.29;95%可信区间:5.35~25.23;P<0.05,I2=96.6%]。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血清FGF23水平明显升高,提示FGF23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的新的标志物。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ApoA5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2020, 36(15):2371.

      摘要 (6965) HTML (0) PDF 1.1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ACS患者84例(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67例(SAP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脂、血清ApoA5水平等;同时比较ACS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ApoA5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和ACS组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ApoA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SAP组,ACS组重度狭窄患者血清ApoA5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ApoA5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TC均呈负相关(r=-0.462、-0.488,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ApoA5水平明显降低,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TC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

    • 医院获得性脑膜脓毒伊丽莎白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研究

      2020, 36(15):2374.

      摘要 (7184) HTML (0) PDF 1.83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脑膜脓毒伊丽莎白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获得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敏数据,利用WHONET5.6软件分析处理耐药数据。结果检出的150例阳性标本中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1.3%,其次为血液和尿液,分别为8.0%、5.3%。检出的150例阳性标本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占38.7%,其次为呼吸内科和肿瘤科,分别为20.7%、15.3%。严重的基础疾病、侵入性诊疗、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是脑膜脓毒伊丽莎白菌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脑膜脓毒伊丽莎白菌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常规测试抗菌药物中仅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低的耐药性。结论脑膜脓毒伊丽莎白菌引发的医院内感染已日益严重,该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控制医院内感染。

    • MG7-Ag单检与PG、G-17、Hp感染三者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2020, 36(15):2377.

      摘要 (6514) HTML (0) PDF 4.1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相关抗原(MG7-Ag)单检与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三者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9年9月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数据库中MG7-Ag单检或PG、G-17、Hp感染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使用ReviewManager5.3软件中QUADAS2工具对所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胃镜、黏膜活检作为“金标准”,采用Stata/SE15.1软件分别合并上述2种方法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相对诊断比值比等。结果共检索2072篇文献,最终纳入22篇,共7166例患者。MG7-Ag单检诊断胃癌的汇总灵敏度为0.67[95%可信区间(95%CI):0.58~0.75]、特异性为0.91(95%CI:0.89~0.93)、阳性似然比为7.75(95%CI:5.76~10.43)、阴性似然比为0.36(95%CI:0.28~0.47)、诊断比值比为21.47(95%CI:13.43~34.31),AUC为0.91(95%CI:0.88~0.93);PG、G-17、Hp感染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汇总灵敏度为0.78(95%CI:0.53~0.92)、特异性为0.92(95%CI:0.88~0.95)、阳性似然比为10.20(95%CI:6.78~15.37)、阴性似然比为0.24(95%CI:0.10~0.58)、诊断比值比为43.10(95%CI:16.54~112.32),AUC为0.94(95%CI:0.92~0.96)。与MG7-Ag单检比较,PG、G-17、Hp感染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相对诊断比值比为1.91(95%CI:0.65~5.62)。结论PG、G-17、Hp感染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优于MG7-Ag单检,其余指标在诊断价值方面无明显差别。

    • >综述
    • 维生素D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和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0, 36(15):2385.

      摘要 (6473) HTML (0) PDF 1.28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由于存在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癌的潜在风险,针对NAFLD的干预方案的研究十分有意义。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NAFLD相关的证据,但人群干预研究尚存在不一致的结果。该文从维生素D的代谢、缺乏及维生素D受体、NAFLD的关联和干预研究方面进行概述,讨论未来NAFLD患者维生素D干预研究的可行方向。

    • 类固醇类激素应用于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0, 36(15):2388.

      摘要 (5234) HTML (0) PDF 1.19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脊髓损伤是交通、运动和劳动等意外事故中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是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其治疗和康复一直是基础和临床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之一。脊髓损伤主要是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以缓解脊髓损伤及其引起的继发性损伤。近年来,激素对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很快,其中类固醇类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在脊髓损伤前后及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作用,可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的思路。该文综述了类固醇类激素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修复,旨在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老老年患者血脂代谢与降脂药物的选择研究进展

      2020, 36(15):2391.

      摘要 (6379) HTML (0) PDF 1.21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也使其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中老年人高脂血症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首要的危险因素,与年轻人比较,心血管疾病对老年患者影响更大,且可能致残和死亡,对老年患者而言,对血脂异常管理尤其重要。血脂控制不达标患者较多,增加了心血管风险,同时,老年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需增加新的降脂药物。目前对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尚缺乏专门的指南与共识,而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该文就此展开了论述,阐述了老老年患者血脂代谢特点,以及与冠心病的分级预防、降脂目标及降脂药物的选择等。

    • 脑白质病变与胆碱能通路损伤的关系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020, 36(15):2394.

      摘要 (6734) HTML (0) PDF 1.25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脑白质病变(WML)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可有或无临床症状,属脑小血管病范畴,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不明。WML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寻找准确评价脑白质高信号造成的神经纤维损伤程度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WML认知障碍与变性病认知障碍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即经典的胆碱能通路(CP)损伤。CP损伤可能在WML伴认知障碍的发病中具有关键作用。该文重点对CP的组成、CP损伤与认知障碍关系、CP损伤合并WML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目的是通过回顾CP损伤与WML的关系,为临床或基础研究CP损伤在WML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

    • 微小RNA在鼻咽癌诊断和评估预后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2020, 36(15):2398.

      摘要 (6458) HTML (0) PDF 1.23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鼻咽癌是头颈部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特点为多数呈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与EB病毒相关,且有较高的远处转移率。在全球的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目前,EB病毒-DNA、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EB病毒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等指标均难以满足临床对鼻咽癌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要求。因此,找到新的鼻咽癌诊治相关靶点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对鼻咽癌诊断分期、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微小RNA(miRNA)是一段长19~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单链短序列非蛋白编码RNAs,通过促使靶mi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表达。目前,miRNA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尚未确定,但miRNA异常表达与鼻咽癌诊断和患者预后相关,因而miRNA的检测在鼻咽癌

    • 烧伤后残余创面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0, 36(15):2402.

      摘要 (6578) HTML (0) PDF 1.1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烧伤后的残余创面经久难愈,是临床烧伤治疗、护理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大量研究工作和临床实践均在尝试找寻更多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伤口专科护理的迅速发展、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广泛尝试及大量新药的问世,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治疗和护理得到了快速进步。该文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护理的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儿童狼疮性肾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020, 36(15):2405.

      摘要 (6951) HTML (0) PDF 1.22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致病因素、多种机制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狼疮性肾炎(LN)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儿童时期LN,影响着患儿远期预后。因此,LN的发病机制一直备受关注,该文就LN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阐述。

    • 高危早复极综合征的再认识

      2020, 36(15):2409.

      摘要 (6794) HTML (0) PDF 1.22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早复极综合征(ERS)是一种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以出现抬高的J波及ST段向下抬高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发现,ERS人群存在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该文通过总结近期的临床研究进而探究ERS的发病机制,通过对ERS的危险分层发现高危人群,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医学干预,尽可能避免高危ERS患者出现猝死。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诊疗研究进展

      2020, 36(15):2412.

      摘要 (5348) HTML (0) PDF 1.23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因其较低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发病率被普遍认为是肾下型腹主动脉瘤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术后支架相关并发症在随访中逐渐显露出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危及生命。其中Ⅱ型内漏是EVAR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需要二次干预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旨在总结近期EVAR后Ⅱ型内漏的相关诊疗进展,为未来更有效的管理Ⅱ型内漏提供参考依据。

    • 足底压力分析在足底筋膜炎评估中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

      2020, 36(15):2415.

      摘要 (6897) HTML (0) PDF 1.23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足底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不适,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行走时疼痛明显,病情反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多采用疼痛评分量表、足运动功能相关量表等对其疼痛程度、足部运动功能、疗效进行评估,而对足部生物力学的评估相对较少。该文就足底压力分析在足底筋膜炎患者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2020, 36(15):2419.

      摘要 (6617) HTML (0) PDF 1.22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唑来膦酸作为骨吸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发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就此对唑来膦酸的基础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进行了综述。

    • >临床研究
    • 臭氧水治疗肌筋膜炎症疾病的临床研究

      2020, 36(15):2423.

      摘要 (6807) HTML (0) PDF 1.17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探讨臭氧水治疗肌筋膜炎症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86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臭氧水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腰痛评分的差异及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糖皮质激素药用量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腰痛评分的总分及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激素药物平均用量、糖皮质激素药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肌筋膜炎症疾病患者联合使用臭氧水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关键词]臭氧/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治疗结果;腰背肌筋膜炎

    • 某地区煤矿工人工伤后焦虑、抑郁治疗研究

      2020, 36(15):2426.

      摘要 (6486) HTML (0) PDF 1.1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传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对矿区工人工伤后焦虑、抑郁的缓解效果是否显著,评估其社会、经济效益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天府总医院(北碚区第二精神卫生中心)、天府三汇医院、南桐总医院、永荣总医院、松藻总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中途脱落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给予传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合理情绪疗法。每周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干预前后进行相关心理量表测定,4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各量表得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各量表得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合理情绪疗法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煤矿工人工伤后负性情绪,且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

    • 某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2020, 36(15):2428.

      摘要 (6615) HTML (0) PDF 1.17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该院门诊处方2511张,统计抗菌药物种类、患者年龄,以及单用、联用的使用率等情况。结果2511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1436张(57.19%),其中使用注射抗菌药物占57.10%(820/1436)。结论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用不当、习惯用药等情况。

    • 核医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 36(15):2430.

      摘要 (6902) HTML (0) PDF 1.19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采用核医学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被确诊为甲状腺癌20例。采用锝(99mTc)甲氧异腈显像进行诊断,依据病理检查结果与核医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核医学与病理核查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5.00%(17/20)。20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0.00%(14/20)。72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核医学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动力髋螺钉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2020, 36(15):2433.

      摘要 (6742) HTML (0) PDF 1.17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提高了术后髋关节功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泊沙康唑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患儿真菌感染的疗效研究

      2020, 36(15):2436.

      摘要 (6682) HTML (0) PDF 1.18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患儿泊沙康唑治疗对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5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期预防性口服泊沙康唑(泊沙康唑组,70例)与口服氟康唑(对照组,65例)患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结果泊沙康唑组患儿中发生真菌感染8例,发生率为11.43%,其中临床诊断3例,拟诊5例。对照组患儿中发生真菌感染21例,发生率为32.30%,其中实验室确诊2例,临床诊断10例,拟诊9例。泊沙康唑组患儿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儿粒细胞减少期口服泊沙康唑能有效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轻微。

    • 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2020, 36(15):2438.

      摘要 (5442) HTML (0) PDF 1.18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新活素和硝普钠治疗1~3d,分析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1~3d后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下肢水肿等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力衰竭患

    • 不同手术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2020, 36(15):2441.

      摘要 (8337) HTML (0) PDF 1.18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对乳腺癌妇女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9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保乳组(57例)、保乳联合放疗组(60例)和切乳组(52例)。保乳组采用保留乳房手术方式,保乳联合放疗组采用保留乳房术后进行放疗,切乳组采用传统切除乳房手术方式。3组患者平均年龄、TMN分期及所采取的活检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3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情况及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结果3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伤口感染、胃肠道反应、皮下积液及上肢肿胀等并发症,保乳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5%(6/57)]明显低于保乳联合放疗组[21.7%(13/60)]和切乳组[21.2%(1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保乳联合放疗组、切乳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4.7%(54/57)、93.3%(56/60)、92.3%(48/52),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1/57)、81.7%(49/60)、86.5%(15/52),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26%(3/57)、6.7%(4/60)、5.76%(3/52),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6.5%(55/57)、81.7%(49/60)、71.2%(37/52)。3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保乳联合放疗组和切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无差异,保留乳房患者并发症较少,美容效果优于其他手术方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预测参数研究

      2020, 36(15):2443.

      摘要 (6698) HTML (0) PDF 1.55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指标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能力。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7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脑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蛋白(ALB)及预后信息。计算hs-CRP/ALB比值。按患者不同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A组,32例)和预后不良组(B组,15例),比较2组患者BNP、hs-CRP、ALB、hs-CRP/ALB的差异。评估各指标预测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ALB明显低于A组,BNP、hs-CRP/ALB比值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NP、hs-CRP、ALB、hs-CRP/ALB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1、0.898、0.649、0.154、0.877。BNP、hs-CRP/ALB预测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临界值分别为369.030pg/mL、1.865,灵敏度分别为0.800、0.733,特异度分别为0.844、0.906。结论BNP、hs-CRP/ALB能较好地评估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 多西他赛、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肺癌疾病控制率的影响

      2020, 36(15):2446.

      摘要 (6603) HTML (0) PDF 1.18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肺癌疾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化疗进行顺序分为同步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40例。同步治疗组实施放、化疗同步治疗,序贯治疗组于化疗结束后再进行放疗。对比2组患者疗效、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缓解情况等。结果同步治疗组患者临床缓解率、症状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序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将化疗与放疗同步进行的治疗方案相对而言对肺癌疾病的控制率更高,疗效更佳,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护理探讨
    • 单元护理模式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实践研究

      2020, 36(15):2449.

      摘要 (6727) HTML (0) PDF 1.1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单元护理模式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成立单元护理模式推进小组,实施单元护理排班模式改革、工作流程再造、硬件设施配备。比较实施前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8.01±1.25)分]高于对照组[(94.86±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3,P<0.01)。实验组护理人员满意度[(95±1.34)分]高于对照组[(88±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9,P<0.01)。实施前患者呼叫铃平均日呼叫次数[(32.40±3.22)次]高于实施后[(18.21±2.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68,P<0.01)。结论单元护理模式可减少护士动线,减少呼叫铃次数,提高护患双方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穿刺角度的选择研究

      2020, 36(15):2451.

      摘要 (6301) HTML (0) PDF 1.1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推算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穿刺合理角度,为临床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穿刺选择角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36个月肥胖和非肥胖型婴幼儿共43例作为研究对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穿刺体位下的皮下厚度、股静脉内径,应用数学三角函数,计算不同角度下采血针进入皮下及股静脉的长度,反推出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穿刺的合理角度。结果婴幼儿股静脉内径在0.2~0.5cm,平均0.36cm。穿刺可用角度:肥胖型30°8例,45°、60°共18例,75°、90°共9例;非肥胖型15°1例,30°17例,45°23例,60°22例,75°21例,90°19例。43例婴幼儿中月龄6个月以下穿刺角度取30°,月龄6个月以上穿刺角度取45°~60°的成功率为100%。结论穿刺角度的合理选择是影响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6个月以下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穿刺角度宜取30°,6个月以上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穿刺角度宜取45°~60°。

    • 无缝隙护理管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 36(15):2454.

      摘要 (6402) HTML (0) PDF 1.18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2组净化效果、生活质量、血液净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Bun、Cr、Hb水平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提升净化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希望水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20, 36(15):2457.

      摘要 (6699) HTML (0) PDF 1.94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希望水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组行IKAP模式护理。评估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希望水平、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研究组干预后Herth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Herth分级分布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

    • >教学探索
    • 即时通讯工具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见习带教中的运用

      2020, 36(15):2459.

      摘要 (5250) HTML (0) PDF 1.17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通过学习1例青年脑卒中诊治过程,组织神经内科见习学生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法小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学习,课间辅以实时通讯工具(微信),便于学生查找资料时可保持联系与知识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思考,构建思维导图,通过自我答疑、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学习内容。结果发现PBL教学法辅以即时通讯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可以营造更宽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与良好的交流平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在辩论与释疑过程中内化知识深度;可以锻炼学生临床思维的清晰性与条理性,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建立新型见习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见习效果,同时也要求带教教师在课前认真设计病案,兼顾实用性与巧妙性,促使学生在不断探讨中解决问题,并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 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0, 36(15):2461.

      摘要 (6368)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效果。方法在2012级“5+3”本科阶段的实习医生儿科实习教学过程中,选择健康的实习医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实施教学,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教学。结果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中,对医患沟通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对临床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也有帮助。结论标准化病人示教可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但是由于儿童的特殊性,需要不断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教学。

    • 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2020, 36(15):2463.

      摘要 (6853)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该课程的学科特点及大二学生尚未学习临床课程等原因,长期以来存在教学效果一般的问题。所以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生物化学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其中恰当的导入方式将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该文以“酮体代谢”相关内容为例,对“承上启下的问题导入”“阿特金斯减肥法导入”和“真实故事导入”3种导入方法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只有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使学生内化知识,转化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传染病医院检验实习生实习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 36(15):2465.

      摘要 (6339) HTML (0) PDF 1.17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传染病医院检验专业实习生在实习前后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实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在该院实习的48名检验实习生进行实习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后,实习生对传染病具有恐惧心理从实习前的68.8%下降至38.0%,对传染病的认知、传播途径、生物安全防护、职业暴露、院内感染等知识的掌握均有了很大提高,对传染病医院的总体实习评价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各项调查与实习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实习生对传染病的认知仍存在缺陷,实习意愿不强,存在偏见心理,职业防护意识淡薄,传染病医院的实习现状有待改善。

    • 落实内科护理学情感教学目标的行动研究

      2020, 36(15):2468.

      摘要 (6962) HTML (0) PDF 1.1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护理教育中非常强调情感目标的达成,但护理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目标达成受到影响。该研究以内科护理学课程为例,探讨落实情感教学目标的策略,通过实践研究把情感培养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不断地尝试、观察、反思、改进之后形成了一套落实该课程情感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案。

    • >管理科学
    • 大健康时代临床医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研究

      2020, 36(15):2470.

      摘要 (6851) HTML (0) PDF 1.1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在大健康时代背景和创新创业的社会大潮下,临床医学生的创新创业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参与创业项目的较少、成果转化较少、创业人员缺乏多学科背景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项目的长远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医学生应当发挥自身专业背景优势,瞄准大健康时代中的产业需求,培养自身多学科思维和能力,补足自身创业能力短板,争取打造一批对社会大众有价值、有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

    • 重庆市渝中区2014-2018年产科质量情况分析

      2020, 36(15):2473.

      摘要 (5125) HTML (0) PDF 1.19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收集重庆市渝中区2014-2018年助产机构产科质量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妇幼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8年重庆市渝中区6家助产机构产科质量报表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2018年全区分娩产妇数共计89769人,活产数90895人。孕产妇死亡率14.30/10万,剖宫产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224,P<0.001)。产妇妊娠期主要合并症前3位顺位分别为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和贫血。分娩期及产后并发症前3顺位分别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产后出血。结论重庆市渝中区产科质量总体较好,需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的发生。

    • 区县级医院医用耗材采购成本控制分析

      2020, 36(15):2476.

      摘要 (6723) HTML (0) PDF 1.17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分析区县级医院在采购医用耗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找到有效方法,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采购行为,同时使医院医用耗材采购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完善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梳理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开展耗材准入与使用评价活动,制订优化医用耗材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地方文件要求组织开展采购活动。通过依法依规采取适宜的采购模式与方式,一方面规范了医院医用耗材的采购行为,另一方面控制了耗材采购成本。规范了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有效控制了医用耗材采购成本,适应了新医改中国家对耗材价格的控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目标奠定了基础,推进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

    • >案例分析
    • 余绍清教授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2020, 36(15):2479.

      摘要 (6577) HTML (0) PDF 1.1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不寐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中医治疗不寐具有方法多样、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余绍清为岳阳市名中医,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师承弟子,余绍清教授治疗不寐有其独特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