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0, 36(16):2481.
摘要:[摘 要] 老年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而临床医生并没有摆脱原有专科知识的影响,对老年人营养不良认识不够、诊断不足,导致老年患者一般功能状态下降、手术后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作者通过文献复习,介绍了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定义、原因、后果,以及筛查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老年人生存优势的有力指标,营养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健康、独立和生活质量,应着重认识和评估老年人营养不良情况,并将纠正营养不良作为首要治疗目的。
2020, 36(16):2484.
摘要:[摘 要] 作者通过回顾国内外患者营养治疗指南和该院的临床营养实践,分析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全过程中开展的系统营养评价、干预措施,及其对应的医保管理建议。作者认为,患者的营养评价、干预应伴随疾病治疗全过程,要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来定制营养干预处方,实施从院内到院外的全程管理。将相关工作纳入医保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适时、全面的营养干预,从而节约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0, 36(16):2486.
摘要:[摘 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肌少症是炎症性肠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住院率、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与炎症性肠病在进程上一致,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发生肌少症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除疾病的消耗和缺乏运动之外,还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及肠肌轴等相关。合适的运动疗法、营养素补充及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促进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恢复,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2020, 36(16):249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乌头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和热点。 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中的核心期刊数据库,对2005—201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出版年份、来源期刊、基金项目、核心作者团队、关键词、引用频次等。 结果 乌头属植物相关论文总数为2 421篇,主要期刊均为中医药领域,基金项目主要来自于国家和各省市的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团队为中医药大学,研究热点集中在乌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发现、附子生物碱及合理用药、生物碱检测、高乌头及高乌甲素、方剂配伍及减毒等。 结论 乌头属植物研究热度保持稳定,但研究热点正在发生变化。
2020, 36(16):2494.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奥普、锦瑞、希莱恒和赛斯鹏芯检测系统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SA)分析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EP 15A2文件,对上述4种系统进行精密度验证。每天分析1个批次,每批2个浓度水平,分别测定3次,连续测定5 d。依据CLSI的EP 9A2文件进行正确度验证,参比系统为西门子BNPRO配套检测系统。每批不少于8个样本,重复测定2次,连续测定5 d。依据CLSI的EP 6A文件进行分析线性范围验证和临床可报告范围验证,配制5个不同梯度临床样本分别测定。依据CLSI的C28 A2文件进行参考范围验证,收集20个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奥普、锦瑞、希莱恒和赛斯鹏芯检测系统在高、低2个水平的不精密度分别为2.39%、3.25%,5.30%、4.97%,5.81%、4.18%和1.94%、0.59%。奥普、锦瑞、希莱恒和赛斯鹏芯检测系统与参比系统相比,奥普检测系统在10 mg/L时相对偏差为22.51%,其他检测系统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均少于15%。奥普、锦瑞、希莱恒和赛斯鹏芯检测系统SAA验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58~186.35 mg/L、8.25~298.58 mg/L、6.10~279.10 mg/L和9.8~278.1 mg/L,临床可报告范围分别为2 043.0 mg/L、2 400.0 mg/L、1 127.9 mg/L和1 200.0 mg/L。奥普,锦瑞,希莱恒和赛斯鹏芯检测系统SAA参考范围均与厂家声称相符。 结论 奥普、锦瑞、希莱恒和赛斯鹏芯检测系统的SAA检测性能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2020, 36(16):249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2DM住院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人体测量学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hs-CRP与HbA1c、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显示,hs-CRP与HbA1c、中性粒细胞计数、TG呈独立正相关。 结论 在T2DM患者中,hs-CRP与HbA1c、中性粒细胞计数、TG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0, 36(16):2501.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复方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捷诺达片)与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初诊T2DM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7例。试验组给予口服捷诺达片(西格列汀50 mg/二甲双胍850 mg),2次/天,饭后服药;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850 mg),2次/天,饭后口服,2组均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指数(BMI)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退组脱落,其余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研究。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7.9%,而对照组仅为6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和BMI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PG、2hPG、HbA1c和BMI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二甲双胍片单药治疗比较,采用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捷诺达片作为初始治疗,能够更大程度地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HbA1c水平,捷诺达片的疗效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片。
2020, 36(16):250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督脉悬灸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中风后遗症疗效评定情况,评价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I、中风后遗症疗效评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水平均有所下降,NO水平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JP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督脉悬灸结合基础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且疗效优于单纯基础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陈文诗 , 欧子维 , 蔡嘉敏,陈剑虹,黄嘉裕,王雯倩
2020, 36(16):2508.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不同DNA甲基化位点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全面检索2017年12月31日以前发表的白血病中DNA甲基化位点文献。检索方式为主题词结合自由词检索。根据提前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2 682篇,经过筛选后,选取104篇文献,提取74个与AML患病风险相关的基因进行meta分析。最终发现,3个基因甲基化会增加AML患病风险,其分别为ID4、CDH13、CDKN2B。 结论 ID4、CDKN2B、CDH13基因甲基化会增加AML患病风险。
2020, 36(16):2512.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家族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检索Oncomine,GEPIA及cBioPortal数据库中有关肺腺癌MMPs(MMP 1/9/11/12/14)的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挖掘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Oncomine数据库收集9项研究,943例样本;GEPIA数据库收集830例样本。综合分析发现,肺腺癌组织中MMPs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 Meier Plotter生存分析表明,MMPs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总体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ioPortal数据库显示,MMPs在肺腺癌中的突变发生率达39%,且互为正相关。 结论 MMPs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肺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肺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
2020, 36(16):251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肩胛背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肩胛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肩胛背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后2、4、8、12 h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血管活性药使用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2、4、8、12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胛背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明显缓解肩胛骨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 36(16):2521.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患者死亡原因和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在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HIV/AIDS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AIDS相关和非AIDS相关进行死亡原因分类,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来分析HIV/AID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结果 AIDS相关感染是HIV/AIDS患者的重要死亡因素,CD4+T细胞小于或等于100 cell/μL和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这2个风险因素对导致患者死亡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 积极开展HAART治疗和提高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2020, 36(16):252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Survivin 31G/C多态性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MSI)、化疗敏感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已行Survivin 31G/C基因分型并以奥沙利铂为主要化疗药物的CRC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型结果CC基因型64例、GC基因型61例、GG基因型3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3种不同基因型患者间MSI状态,并随访其治疗效果及复发转移等生存情况。 结果 GG基因型患者MSI H表型明显高于CC、GC基因型;CC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度明显低于GG基因型患者,生存时间短于GG基因型,复发或转移风险高于GG基因型患者。 结论 Survivin 31G/C的多态性可能影响CRC的MSI表型、化疗敏感度及临床预后,其位点基因型分析可作为判断CRC患者预后的方法之一。
2020, 36(16):2528.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有肠壁积气表现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各亚组的临床特征。 方法 选取影像学表现为肠壁积气的新生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NEC组(Ⅰ组)和非NEC(Ⅱ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临床特征分析。 结果 与Ⅱ组患儿比较,Ⅰ组患儿胎龄更小,出生体重更轻,开始吃奶时间更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患儿比较,Ⅰ组患儿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和腹膜炎体征更明显,发生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患儿比较,Ⅰ组患儿在治疗上所需禁食时间更长,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更长、使用强度更高,短期预后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生儿影像学表现为肠壁积气时,需要同时评估患儿的其他临床表现,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0, 36(16):2531.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 MIR155HG表达水平,并探讨COPD不同时期MIR155HG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56例(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COPD患者48例(稳定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 PCR)检测受试者血清中MIR155HG表达水平,检测各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分析COPD不同时期患者血清MIR155HG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 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血清MIR155H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血清MIR155H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均显著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FEV1、FVC、FEV1/FVC、MMEF、P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MIR155HG水平与FEV1、FVC、FEV1/FVC、MMEF、PE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MIR155HG水平变化与肺功能密切相关。血清MIR155HG结合肺功能指标对评价COPD的早期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2020, 36(16):2534.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轻稀土矿附近的稀土元素和铅共同暴露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轻稀土矿区自然村内91例6~1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儿童进行智力测定,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测定儿童头发中稀土元素和铅的体内负荷水平,分析稀土元素与铅共同暴露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结果 儿童头发中均能检出15种稀土元素,浓度排名前3位分别为Ce、La、Nd,与该稀土矿区的单一氟碳铈型稀土矿成分相符合。在该稀土矿区周边自然村中,儿童头发中稀土元素和铅浓度较高,头发铅(简称发铅)浓度异常率为57.1%,智力异常率为47.3%;随着儿童发铅和头发稀土(简称发稀土)浓度元素分级的增加,儿童智商异常率有升高趋势,但不同发铅、发稀土等级儿童智商异常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4个模型拟合情况进行检验(LR test),随着自变量的梯次引入,模型的拟合效果有不同程度改善,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由0.17增加到0.33。 结论 稀土元素和铅共同暴露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效应存在交互作用。
2020, 36(16):2539.
摘要:[摘 要] 为推进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响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政策要求,探索实践以质量与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大质控”管理理论,构建优质高效运行新机制,促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十分重要。该院以“大质控”管理为抓手,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以千分制缺陷量化考核为保障,构建医院“大质控”管理体系,实施科学创新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2020, 36(16):2541.
摘要:[摘 要] 目的 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与微测序法检测遂宁市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 选取到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孕前与孕期检查的无亲缘关系女性1 97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TaqMan MGB探针法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统计分析该地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与其他地区数据进行比较。另随机选择68例样本,以微测序法检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遂宁市女性MTHFR C677T基因CC型、CT型和TT型频率分别为42.9%、45.0%、12.1%,以CC型和CT型为主。遂宁市分布特征与昆明、德阳、湘潭地区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郑州、廊坊、烟台、延边、乌鲁木齐、镇江、荆州、惠州、淄博、临沂、武汉、广州、琼海、松滋、西安、尚志、郫县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qMan MGB探针法与微测序法检测的分布频率具有高度一致性,CC型、CT型和TT型符合率均为100.0%。 结论 遂宁市女性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于其他地区,具有地域特异性。微测序法技术准确、检测效率高,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基因多态性的快速筛检。
2020, 36(16):2545.
摘要:[摘 要] 目的 进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严重程度多因素分析,为临床预判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后患儿患肢足Pirani评分,分为接近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4个级别,回顾性分析患儿性别、孕妇生产史、家族史、周围环境、母孕期情况、遗传病史等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遗传病史、母孕期雌激素水平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严重程度相关,而单双侧、患儿性别、子宫内因素、父母吸烟、电离辐射、孕激素水平,绒毛促性腺激素等均与先天性马蹄足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遗传病史、母孕期雌激素水平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严重程度相关性强,可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参考,为家长孕期提供建议。
2020, 36(16):2548.
摘要:[摘 要] 特发性震颤(ET)是临床最常见的中枢源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可同时伴发大量非运动症状。其中,认知功能障碍进展较为迅速并与痴呆高度相关。磁共振成像由于具有活体成像、无创、较高的空间及时间分辨力等优势,已成为ET伴发认知功能障碍中枢发病机制的重要研究方法。该文从结构磁共振及功能磁共振两大方面对磁共振成像在ET伴发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0, 36(16):2551.
摘要:[摘 要] 为了响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5-2010)》的号召,把辨证施护落到实处,作者通过研究文献、对比现行教材及行业标准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症状的描述,多方查找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分型进行了梳理,旨在帮助护士明确中医理论的核心(整体观念)、收集病情的主要方法(四诊)、重要工具(八纲及经络辨证)、施护的前提辨证(即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以及对辨证正确性的验证(施护),为中医辨证施护提供可供参考的临床依据,使“三因制宜”和“治未病”原则得到更好的执行,为患者制订出个性化施护方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2020, 36(16):2554.
摘要:[摘 要] 科学精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事关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事关护士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事关护患关系融洽和谐程度,更事关患者疾病的预后情况。该文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存在的突出问题,综述了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模式,对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0, 36(16):2557.
摘要:[摘 要]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随着内镜技术、药物应用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再出血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治疗。该文主要探讨目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的相关诊疗技术及现状。
2020, 36(16):2560.
摘要:[摘 要] 抑郁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精神障碍之一。老年抑郁症治疗缓解率低,病程长。有研究表明,起病较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脑部影像学异常率高,血管危险因素多,于是,有学者提出血管性抑郁假说:起病较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持续可能与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弥漫或多灶性脑血管病变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抑郁症与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脑部影像学的研究逐渐深入。该文就血管性抑郁与脑部影像学、血管负荷、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老年抑郁症可能的机制,为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
2020, 36(16):2563.
摘要:[摘 要] 儿童良性中央气道狭窄(CAS)系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右中间段支气管因管腔内良性病变阻塞或管外良性病变压迫所致的气道狭窄。CAS可能引起患儿反复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影响患儿生活质量。CAS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因素与获得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以气道发育异常、心血管畸形为主,获得性因素以气管插管、结核感染为主。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技术被普遍运用,CA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儿童CAS的认识,该文对儿童良性CAS的诊断、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0, 36(16):2568.
摘要:[摘 要]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睡眠时发生的上气道部分塌陷或完全阻塞,扰乱睡眠过程中的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是导致儿童OSAS的主要原因,在无手术禁忌证时手术切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是治疗儿童OSAS的首选方式。该文对影响儿童OSAS患者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疗效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儿童OSAS的个体化诊疗提供参考。
2020, 36(16):2571.
摘要:[摘 要]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情况,该类患者的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但是临床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尚缺乏共识。作者就胆囊结石合并AP的患者行LC的手术时机进行了综述。
2020, 36(16):2574.
摘要:[摘 要]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的最重要原因,由于该病毒具有高感染率且长期存在,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积极促进宫颈HR-HPV转阴,防止宫颈病变进展,对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对宫颈HR-HPV持续感染及宫颈病变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0, 36(16):2577.
摘要:[摘 要] 脑肿瘤是一种致命性疾病。脑肿瘤相关性癫痫临床比较少见,但是在神经胶质瘤中则相当常见。其根据受累位置不同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进而对患者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若患者在儿童期发病,甚至还会影响其认知功能的发育。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而言非常重要。作者回顾了既往文献资料中有关神经胶质瘤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药物和手术疗法、生物标志物、预后及预后预测因子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抗癫痫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及研究的未来方向。
2020, 36(16):2580.
摘要:[摘 要] 新生儿败血症严重威胁者新生儿的生命,近年来相关研究热点集中在寻找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作者从血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 6、血清淀粉样蛋白、血清清蛋白、血乳酸、可溶性CD14亚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计数等多个方面,对相应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2020, 36(16):2583.
摘要:[摘 要] 病毒性传染病居传染病之首,发病率高、传播快,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如甲型H1N1流感、腺病毒肺炎等。由于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大多数抗病毒药在发挥治疗作用时,对人体也会产生较大毒性或抗病毒作用较低,抗病毒药物在儿童患者中应用受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不足,在部分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仅需对症支持治疗的部分病例,存在滥用抗病毒药物现象。该文通过复习药理学、儿科学及儿童抗病毒治疗相关疾病文献,阐述儿童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选择抗病毒药物的指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以期为儿科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依据。、
2020, 36(16):2587.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分期对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记录血压、体重,并进行相关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泌乳素水平、心电图检查)。 结果 帕利哌酮治疗后,患者PANSS总分显著降低。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服药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副反应有头昏、视力模糊、鼻塞、口干、乏力、心动过速、失眠、嗜睡及锥体外系反应。男、女血清泌乳素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8周后体重有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前有所升高。 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迅速,无论是首发还是复发精神分裂患者,都能较好地改善其阴性、阳性及精神病理症状,锥体外系反应轻,不良反应小,可提高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轻度提高患者体重和血脂。
2020, 36(16):2590.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益肾疏肝健脾方治疗非器质性男性勃起障碍合并早泄及不育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5-2019年该院就诊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益肾疏肝健脾方治疗男性非器质性勃起障碍合并早泄及不育的失败率、有效率和患者配偶生育情况。 结果 勃起障碍合并早泄及不育的患者使用益肾疏肝健脾方后,治疗有效率为46.88%、配偶怀孕率为15.62%,效果明显。 结论 益肾疏肝健脾方可有效治疗男性非器质性勃起障碍合并早泄及不育,可作为中医治疗该类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0, 36(16):2592.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在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消化内科接受支架植入术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支架植入术后6 h采用自主流质饮食,研究组在支架植入术后6 h口服由营养科自配的肠内营养液。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具体情况。 结果 出院后门诊随访检测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体内的清蛋白、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血、感染、异物感及胸骨后疼痛等常见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患者的细胞计数(LC计数)、血清补体C4(C4)及血清补体C3(C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的LC计数、C4及C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营养状况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0, 36(16):2594.
摘要:[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手术治疗及手术时机。 方法 选取该院2000年1月至2019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175例,统计并分析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预后等指标。 结果 175例手术患儿中,早产儿81例,低体重出生儿71例,呕吐103例,食欲减退82例,肠壁积气47例,门静脉积气31例。手术行回肠末端单腔造瘘130例,结肠造瘘7例,肠切除肠吻合术20例,腹腔引流12例,放弃治疗6例。 结论 腹膜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后手术的患儿,肠管多已出现广泛坏死,预后欠佳,非最佳手术时机。在具有绝对手术指征前,经规范内科保守治疗后有明显加重趋势时应积极手术干预,或许更加有利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恢复。
2020, 36(16):259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使用自制简易入路通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3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常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1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的入路通道使用胸腔引流管及手术用无菌手套制作,手术操作同对照组。 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无长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自制简易入路通道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安全可行,经济实用,适合临床使用。
2020, 36(16):2600.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直肠癌患者72例纳入试验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72例纳入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试验组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内在联系,分期较晚,其CD3+、CD4+水平越低,CD8+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癌细胞亚群检测,可以判定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预测患者预后效果,对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 36(16):2603.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AURI患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仅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促炎因子、抑炎因子水平。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4(IL-4)、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有效改善AURI患儿机体炎症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20, 36(16):2605.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良妊娠结局及胎儿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妇女62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健康的妊娠期妇女62例纳入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围生期结局。 结果 观察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流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分娩胎儿的畸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胎儿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围生期结局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对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的早期筛查及干预对改善母婴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0, 36(16):260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式,选取7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中文OAB症状评分量表、中文排尿行为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研究手术室护士OAB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手术室护士OAB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70名手术室护士中,OAB患病率为21.43%(15/70),以湿性OAB居多为93.33%(14/15)。对比OAB护士和非OAB护士的临床资料发现,OAB组护士年龄、阴道分娩史、憋尿行为评分、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得分与非OAB组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年龄(OR=1.380)、憋尿行为(OR=54.972)、时间分配及工作量(OR=1.578)是导致手术室护士患OAB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手术室护士中OAB患病率居较高水平,年龄、不良排尿行为及工作压力大会增加患病率,其在工作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OAB发生风险。
2020, 36(16):2610.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2018年收治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将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6.22±1.34)分,抑郁评分为(6.02±1.04)分,低于对照组的(10.16±1.97)、(11.19±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研究和推广。
2020, 36(16):261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过渡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过渡期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或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跌倒效能量表(MFE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TUGT)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术后1 d及出院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出院时MFE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ADL评分、TUGT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性化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减轻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和恐惧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0, 36(16):261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积极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20, 36(16):261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基于团队合作的舒适护理策略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该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队合作的舒适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手术时间、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各时间段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初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1 d、2 d、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团队合作舒适护理策略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促进患者生理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0, 36(16):2621.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纯鼻塞固定法实施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敷贴配合鼻塞固定法实施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鼻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鼻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中,配合使用水胶体敷料敷贴,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鼻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功能,值得推广。
2020, 36(16):2623.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功能性聋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聋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住院期间,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治疗依从性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2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研究组SDS和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96.88%)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23);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P=0.011)。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能为功能性聋患者提供更全方位化的护理指导,提高常规护理干预的针对性。
2020, 36(16):262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非专业人员使用耳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检测儿童体温值与真实体温的相关性及误差。 方法 选取该院就诊患儿100例,由非专业人员(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分别使用耳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体温,通过自身对照研究非专业人员体温检测值与真实体温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其误差。 结果 非专业人员以耳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得体温值与真实体温均具有相关性[r耳温=0.965,95%置信区间(95%CI)为(0.992~0.996),r水银=0.847,95%CI为(0.975~0.989)],但是前者高于后者,前者误差小于后者,耳温计检测在耗时和安全性上相较于水银体温计更具有优势。 结论 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耳温计可以准确反映患儿体温情况,测量误差较小,具有精准、快速、安全等特点,可以作为居家测量儿童体温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 36(16):262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模式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重庆市某职业学院2017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8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实施情境教学,对照组实施常规情境教学方案。课程结束后1 d内,比较2组学生的课堂测评成绩、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课堂测评基础知识平均成绩(85.5±9.5)分高于对照组的(69.7±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观察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优秀比例达58.1%,高于对照组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为86.0%,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结论 巴林特小组模式可以提高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情境教学的成效和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
2020, 36(16):263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基于微信平台的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方法在皮肤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纳入2019年度在该院实习的2014级本科临床专业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完成后比较2组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测试成绩,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所有受试者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佳、学生满意度高,可在皮肤病学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2020, 36(16):263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搏骤停患者救护理论与实训的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校100名在校二年级护理班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试验组采用信息化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比2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 结果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心搏骤停患者救护的教学中采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信息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操作准确率。
2020, 36(16):2636.
摘要:[摘 要]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移动学习成为热点。适时教学(JITT)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改革之路”的范例而受到推广。将JITT教学模式与移动APP相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作者探索了基于JITT模式的移动APP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该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 36(16):263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规范化入科教育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眼科实习的135名高职护理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名,观察组6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基础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规范化入科教育,对新入眼科实习的护生进行考核并详解查对制度,介绍科室环境,讲解各项规章制度、常见操作的操作规程、护理班次安排、护理礼仪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及实习护生对规范化入科教育进行调查。 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化入科教育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成绩,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让护生更快适应角色转换,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和实习效果,融洽师生关系,提升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推广应用。
2020, 36(16):2641.
摘要:[摘 要] 随着口腔医学的飞速发展,社会需求更多高层次且综合能力强的口腔专业人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便应运而生。在我国现有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情况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尚存在明显不足,作者分析了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四证合一”医学背景下,研究生的临床技能与科研创新能力并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2020, 36(16):264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STAR模型方法在护理本科生(简称护生)“癫痫护理”临床示教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重庆医科大学护理系2015级和2016级护生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STAR模型教学方法。比较2组护生参与教学后的满意度情况,另比较2组在提高再学习能力、提高示教课前预习能力、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提高护理沟通能力、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 结果 2组护生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提高再学习能力、提高课前预习能力、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有效促进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对改进的教学方法继续开展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TAR模型教学方法在护生临床示教课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不仅提高了护生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一种适合于护生临床示教课使用的新方法。
2020, 36(16):264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医学生对患者疼痛认知及管理现状。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硕士研究生及四、五年级本科生共309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MARGO设计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疼痛知识及管理现状。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对疼痛关注很少,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了解疼痛不感兴趣或没时间。医学生问卷总答对率仅为43.85%;疼痛评估、止痛方法与药物、对疼痛的态度3个维度的总得分分别为(2.53±1.20)、(2.49±1.32)、(1.99±1.17)分,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期间接受培训的学生问卷得分与未接受培训的学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得分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实习时间及是否持有执医证书无关。 结论 医学生对儿童疼痛认识不足,对于临床止痛方法与药物相关知识存在较多缺漏,应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医学生疼痛的培训,提高其疼痛认知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使其在日后工作中能胜任儿童疼痛管理。
2020, 36(16):2650.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完成的消毒器械20 000件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是否施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进行分组:2018年1-12月期间完成的10 000件消毒器械未施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纳入对照组;2019年1-12月期间完成的10 000件消毒器械施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消毒质量合格率、护理风险发生率、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服务质量满意度和物品质量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9.98%、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05%,对照组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7.75%、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1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环境管理评分、医疗器械管理评分、消毒清洗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物品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消毒质量和人员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 36(16):2652.
摘要:[摘 要] 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复发性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患者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神经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抗NMDA受体脑炎具有一次复发和多次复发的可能性,即使切除畸胎瘤仍有可能复发。多数患者在复发时症状较轻。症状学、脑脊液抗体检测和神经影像学等是判断和评估复发的重要方法。为预防复发,有必要选择长程免疫治疗方案,并遵循个体化原则。
2020, 36(16):2655.
摘要:[摘 要] 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1例酗酒导致咯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酗酒可以使凝血时间延长、纤溶酶原激活物清除减少,从而引起咯血。饮酒后出现咯血与血液凝固异常,血管反应性降低和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