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6卷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互联网+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537.

      摘要 (6234) HTML (0) PDF 1.16 M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互联网+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 至2019年1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孕产妇1 882例,分为干预组(952例)和对照组(930例)。干预组采用互联网+助产 士门诊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体重指数、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在了解助产士门诊服务、经常学习妊娠期知识、经常与其他孕产妇交流等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互联网+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是一种全程连续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护理干预管理模式,可控制孕产妇体重,降低妊娠期并 发症发生率,促进自然分娩,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

    • 血清NSE水平与脑电图对脓毒症脑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0, 36(22):3541.

      摘要 (6160)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脑电图对脓毒症脑病(SE)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该院ICU 收治的SE患者128例作为SE组,同时选取普通脓毒症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2组血清NSE水平变化及脑电图分级情况。结果 SE组住院期间死亡29例(22.7%),存活99例(77.3%)。对照组住院 期间死亡9例(16.1%),存活47例(83.9%)。2组临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10)。SE 组血清NSE 水平为 (13.86±8.47)U/mL,高于对照组的(5.63±2.9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脑电图级别SE患者血清NSE水 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死亡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E组 中死亡及存活患者血清NSE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中死亡及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NSE水平和脑 电图分级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紧密相关,可作为SE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2020, 36(22):3544.

      摘要 (6050) HTML (0) PDF 3.4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CACT)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起至2019年12月 31日发表的关于CACT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干预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ACT。采用RevMan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RCT 文献,涉及受试者523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CT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海口市居家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20, 36(22):3548.

      摘要 (4465) HTML (0) PDF 1.14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海口市居家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 1月至2018年12月海口市龙华区、秀英区、琼山区和美兰区的居家空巢老年人398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398名被调查者中,仅7.3%自评健康状况很好。日常生活行为得分与自评健康状况呈中等程度相关(r=0.461, P <0.05)。除性别外,按年龄、工作单位、学历、收入及日常运动、饮食、睡眠情况等进行分组,各组间日常生活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促进空巢老年人健康,既需要老年人自身从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进行改善,也需要政府支持、行业机构参与和专业人员服务保障。

    • 重楼皂苷Ⅰ对肝癌细胞株Huh7、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551.

      摘要 (5802) HTML (0) PDF 8.2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利用高内涵筛选(HCS)分析评价重楼皂苷Ⅰ(PPⅠ)对肝癌细胞株Huh7、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以肝癌细胞株Huh7、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HCS技术分析细胞增殖相关参数,包括细胞形态、细胞迁移速度、细胞 数量、细胞面积和细胞圆度等。结果 不同浓度PPⅠ处理肝癌细胞株Huh7、HepG2细胞后,细胞皱缩且轮廓变得不明显。随着 PPⅠ浓度增加,Huh7、HepG2细胞迁移速度、细胞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变慢,且其细胞面积和细胞圆度值逐渐变小。结论 PPⅠ能 够抑制Huh7、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

    • 基于COM-B模型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6(22):3555.

      摘要 (6332) HTML (0) PDF 1.34 M (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探讨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因素。方法 选取 2016年7-12月广州市海珠区、黄浦区的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216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采 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自我护理行为的因素。结果 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高血压知识、体力活动、抑郁程度及家庭功能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模型的χ2 自由度比值、近似误差的均方根、拟合优度指数、调整拟合优度指数及规范拟合指数分别为2.010、0.057(0.038~0.072)、0.920、0.950及0.930。模型变量分别解释了自我护理信心、自我护理维持与自我护理管理总变异的39.6%、41.9%、44.3%。模型变量的组合信度与平均变异抽取量均大于0.50。自我护理信心调节了家庭功能、抑郁程度、高血压知识、体力活动与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之间的关系。结论 年龄、病程、家庭功能、抑郁程度、高血压知识、体力活动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且通过自我护理信心间接对自我护理维持与自我护理管理发挥作用。

    •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 meta分析

      2020, 36(22):3559.

      摘要 (5940) HTML (0) PDF 4.07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1月30 日发表的关于TTT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其中试验组主要采用TTT 方式,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式。 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踝部皮肤温度、视觉模拟 量表(VAS)评分、踝肱指数(ABI)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TTT 技术对糖尿病足有 一定的疗效,可以提高糖尿病足踝部皮肤温度,降低VAS评分,提高ABI及溃疡愈合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壅肺型 ACOS的效果研究

      2020, 36(22):3563.

      摘要 (5952) HTML (0) PDF 1.1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壅肺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ACOS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信必可 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剂治疗。比较2组肺功能、临床症状、步行能力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肺功能、临床症状、步行能力及炎症因子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信必可都保联合止咳平喘十二味合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改善痰热壅肺型ACOS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减轻炎性反应,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AMI患者首次PCI术后NR影响的meta分析

      2020, 36(22):3566.

      摘要 (5859) HTML (0) PDF 7.54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 复流现象(NR)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ily Onli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7月1日发表的关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AMI患者首次PCI术后N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RCT,涉及7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 示:尼可地尔组NRP或慢血流发生率、校正的TIMI帧数(cTF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I术前冠状动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可降低AMI患者术后NRP发生率和cTFC数 值,提高患者术后LVEF水平,并降低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 >综述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020, 36(22):3571.

      摘要 (5880) HTML (0) PDF 1.17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过度糖化、氧化、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聚集增加、凝血纤溶系统异常、高同 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2型糖尿病也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特别是缺血性脑梗死的风险。该文从致病 因子、血管因素等方面阐述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 多糖对骨关节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2020, 36(22):3574.

      摘要 (5883) HTML (0) PDF 1.2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常见关节疾病。多糖是治疗OA 的新型药 物,因其具有无毒害、无不良反应的特点而备受关注。该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多糖对OA 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从而为多糖治疗OA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 肠道病毒71型致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进展

      2020, 36(22):3578.

      摘要 (7205) HTML (0) PDF 1.1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一种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A 组肠道病毒,是引起重症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 原之一。EV71重症感染者常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其表现多样,临床以脑干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为主。目 前,EV71相关发病机制暂不十分明确,治疗上以一般对症治疗、抗炎抗免疫、抗休克等综合治疗为主。该文主要对EV71致神经 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儿童吸入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2020, 36(22):3581.

      摘要 (4418) HTML (0) PDF 1.17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吸入性肺炎是误吸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儿童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明确吸入史、经检查证实的肺吸入或 吸入相关的高危因素及相应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化学吸入性肺炎和细菌吸入性肺炎发病机制不同,在临床上难以鉴别。该文从病理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面对非新生儿期儿童吸入性肺炎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胆道闭锁诊疗研究进展

      2020, 36(22):3584.

      摘要 (4438) HTML (0) PDF 1.1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胆道闭锁是儿童肝脏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时间目前尚不清楚。Kasai术是目前治疗胆道闭锁的主要方 式,但手术时患儿的年龄起关键作用。对于Kasai术后没有成功引流的患儿,肝移植仍是唯一的选择。使用粪便比色卡或其他方 法进行普查,可尽早诊断和治疗胆道闭锁,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 1岁以内良性癫痫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2020, 36(22):3587.

      摘要 (5630) HTML (0) PDF 1.19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1岁以内起病良性癫痫综合征分类以发病年龄及有无家族史为主要标准,其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谱各具特点,但 又存在部分重叠。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主要致病基因是KCNQ2、KCNQ3;良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儿癫痫主要致病基因是 SCN2A、KCNQ2;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主要致病基因为PRRT2,其中KCNQ2基因突变是1岁以内良性癫痫综合征的共患病基 因。对癫痫患儿的早期识别仍具有重要意义,可避免过度诊疗及缓解家属心理压力。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治疗模式的思考

      2020, 36(22):3590.

      摘要 (5734) HTML (0) PDF 1.1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严峻的挑 战。运动训练和吸气肌训练在新冠肺炎患者肺康复中有着重要意义,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骨骼肌功能和呼吸功能有所帮助。新冠 肺炎患者在整个肺康复过程中应起主导地位,掌握肺康复全过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以家庭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辅,结 合现代远程医疗,这是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种新模式。

    • 肺结核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2020, 36(22):3593.

      摘要 (5512) HTML (0) PDF 1.22 M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及早发现、诊断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疫情控制具有关键作用。传统涂片法、培养法等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结核感 染早期准确、快速检测的需求,从而造成大量结核病患者漏诊。目前,病原学检测仍是诊断结核病的必要检测方法,免疫学技术可 作为有效补充诊断工具,适用于各级实验室开展。先进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正源源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该文主要评述了 近年来几项具有代表性的肺结核分子诊断方法及进展,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ERCP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0, 36(22):3597.

      摘要 (5878) HTML (0) PDF 1.1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广泛运用于肝胆管结石、胆道恶性肿瘤、胆胰管良性狭窄、胰管结石、胰腺假 性囊肿内引流等疾病的治疗。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胆管癌患者大部分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效果差,且不良反应较多。ERCP作 为微无创治疗且疗效确切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姑息治疗、缓解症状的首选方式。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镇静镇痛药物应用进展

      2020, 36(22):3601.

      摘要 (5780) HTML (0) PDF 1.26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镇痛和镇静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减少疼痛、焦虑,防止意外拔管,提高 患儿与机械通气的同步性,遗忘不愉快的回忆。目前,最常用的镇痛药物仍是阿片类药物,常用的镇静药物有苯二氮类、苯巴比 妥、异丙酚及右美托咪定。同时,选择合适的评估量表监测PICU 患儿镇痛镇静状态,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对患儿精神和 心理伤害,缩短住院时间。

    • 糖尿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2020, 36(22):3604.

      摘要 (5832) HTML (0) PDF 1.1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糖尿病多发于老年群中,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对于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必须依托于对 个体差异性和风险的评估与判定,在了解遗传信息、个体体质等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精准化的干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健康管理 模式,精准健康管理确有其独到之处,其可以更好地发挥医院、社区、患者之间的互动作用,从而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 平,缓解病症的发生。该文从糖尿病的传统健康管理、精准健康管理及关于未来糖尿病健康管理的趋势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 对糖尿病的认知与管控。

    • 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免疫研究进展

      2020, 36(22):3607.

      摘要 (5433)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度遗传的、致残的神经发育性脑障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预后生物标志物的使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全世界卫生服务成本,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该 文从感染、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抗体、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探讨了其与精神分裂症的 关系。

    • 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研究进展

      2020, 36(22):3610.

      摘要 (5407) HTML (0) PDF 1.43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极为重要的稳定结构。目前,ACL损伤重建是较为公认的治疗方式,包括单束重建、 双束重建及选择性重建。单束重建一直是ACL损伤重建的主要治疗方式,且有较好的预后。随着对ACL解剖了解的深入,双束 重建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并成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选择性重建在治疗ACL损伤时也可获得极佳的临床疗效,且失败率较 低,患者满意度较高。该文从ACL损伤诊断、移植物选择及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单束重建、双束重建及选择性重建 的临床疗效。

    • >临床研究
    • 三种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0, 36(22):3614.

      摘要 (5826) HTML (0) PDF 1.11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3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运城市第 一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100例,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探针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 疫层析法(GICA)检测RSV,比较其阳性检出率。结果 PCR-荧光探针法和GICA 的RSV 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PCR-荧光探针法的RSV阳性检出率与GI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R-荧光探针 法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敏感、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更适合在有条件的医院中推广使用;GICA 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不需 要特殊仪器设备,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的门诊筛查。上述2种检测方法有助于RSV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羊膜移植术在化学性眼烧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0, 36(22):3615.

      摘要 (5511) HTML (0) PDF 1.14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术在化学性眼烧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各 种化学性眼烧伤患者142例(238眼),将Ⅱ~Ⅳ度烧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行羊膜移植术组[81例(137眼)]和未行羊膜移植 术组[45例(78眼)],比较2组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142例(238眼)患者中,视力大于或等于0.8者22 例36眼(15.1%),0.3~<0.8者63例112眼(47.1%),0.05~<0.3者46例72眼(30.3%),<0.05者11例18眼(7.6%)。2 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无严重并发症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羊 膜具有取材方便、手术简单、费用低廉等优势,且羊膜移植术可反复施行。化学性眼烧伤发生后及时实施羊膜移植术,对于保留患 眼眼球及恢复视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 神经外科ICU 转出脑出血患者家属转移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0, 36(22):3617.

      摘要 (5523) HTML (0) PDF 1.18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的转移需求,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ICU 转移干预 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 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神经外科 ICU 护士和神经外科普通病房护士共16名,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存储、编码及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对16位 受访对象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最终提炼了神经外科ICU 转出的脑出血患者家属的7个转移需求,包括患者病情进展、转 移计划、疾病知识、患者安全保障、基本照护技能、康复治疗及心理指导。结论 明确家属对患者从ICU 转出这一时期的需求,根 据家属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有助于减轻家属心理压力。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养育情况和血清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2020, 36(22):3621.

      摘要 (5671) HTML (0) PDF 1.14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家庭养育情况和血清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到 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RRI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锌(Zn)、钙(Ca)、铁 (Fe)、铜(Cu)、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4、CD4/CD8、CD8、CD3水平,并分析血清微量元素与Ig及T 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Zn、IgG、IgA、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RI患儿Zn水平与IgG、IgA、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 RRI患儿家庭养育情况和血清微量元素呈正 相关,即家庭养育情况越好,血清微量元素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家长需要对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以便能够提 升其机体免疫力,为其补充足够的微量元素,最终可降低RRI发生率。

    • 自拟“痤疮饮”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研究

      2020, 36(22):3623.

      摘要 (5640) HTML (0) PDF 1.14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自拟“痤疮饮”颗粒剂联合火针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 2019年6月该院皮肤科门诊的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口服自拟“痤疮饮” 颗粒剂,随症加减,局部外用肤西地酸软膏;观察组口服“痤疮饮”颗粒剂联合面部局部火针治疗,局部外用肤西地酸软膏。比较2 组皮损数目、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总皮损数、炎性皮损数、非炎性皮损数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减少率为82.3%,高于对照组的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1例女性患者首次行火针治疗后次日出现针刺部位局部 红肿伴自觉轻微瘙痒,予肤西地酸乳膏外搽数天后症状消退。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拟“痤疮饮”颗粒剂联合火 针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寻常型痤疮可内外兼治以快速消退皮肤炎症,方法简便,疗效甚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炎症性肠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0, 36(22):3625.

      摘要 (5072) HTML (0) PDF 1.1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检测炎症性肠病(IBD)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 特色医学中心IBD患者140例,分为UC组(68例)和CD组(72例)。分析2组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胞浆型 ANCA、抗杯状细胞抗体(GAB)、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及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阳性情况。结果 140例患者中,自身抗体检 测阳性79例,总阳性率为56.43%,其中GAB阳性率最高,为27.86%(39/140),其次为ASCA[17.14%(24/140)],核周型ANCA 、PAB、胞浆型ANCA阳性率分别为5.71%(8/140)、4.29%(6/140)、1.43%(2/140)。2种以上自身抗体同时为阳性12例,阳 性率为8.57%(12/140),占阳性病例的15.19%(12/79)。2组IBD抗体(除核周型ANCA、PAB外)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SCA、PAB、GAB、胞浆型ANCA和核周型ANCA 5种自身抗体在UC与CD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 的临床应用价值。

    • Tim-3对慢性HBV感染介导的CD8+T细胞耗竭的影响及调控研究

      2020, 36(22):3627.

      摘要 (7324) HTML (0) PDF 1.1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介导的CD8+ T细胞耗竭 的影响及调控。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该院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 感染患者50例,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 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0例)、肝硬化组(15例)和原发性肝癌组(15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及HBV DNA、谷丙转氨酶(ALT)、Tim-3表达水平。结果 CHB组、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 HBeAg阳性率、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B组HBV DNA 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组HBV DNA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HB组Tim-3表 达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组Tim-3表达水平高于原发性肝癌组及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原发性肝癌组Tim-3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im-3对慢性HBV感染介导的CD8+ T细胞耗竭影响大,对其疾病进展及结局进行负性调控。

    • 脐动脉血气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2020, 36(22):3629.

      摘要 (5528) HTML (0) PDF 1.5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 月至2018年1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80例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窒息组(98例)和重 度窒息组(82例),根据代谢性酸中毒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严重酸中毒组(41例)、非重度酸中毒组(41例)及非酸中毒组(98 例),根据多器官系统损害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多器官系统损害组(42例)和非多器官系统损害组(138例),比较各组多器官系统 损害发生率、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及pH、碱剩余(BE)值和Apgar评分。结果 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多器官系统损害发生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2)。严 重酸中毒组多器官系统损害发生率为87.80%(36/41),非重度酸中毒组为7.32%(3/41),非酸中毒组为2.04%(2/98),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非重度酸中毒组多器官系统损害发生率与非酸中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4)。多 器官系统损害组和非多器官系统损害组pH、BE值及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多器官系统损害 组和非多器官系统损害组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3)。pH、BE值及1 min 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 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14、7.04、90.62%、96.14%,0.625、-15.26 mmol/L、 78.14%、88.47%及0.536、4分、78.12%、65.37%。结论 重度窒息及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有一定的 提示意义,相对于单纯Apgar评分,pH、BE值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为该疾病的临床抢救提供可靠依据。

    •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浴足及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失眠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632.

      摘要 (5329) HTML (0) PDF 1.1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浴足及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失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 1月该院冠心病失眠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浴足治疗,观察组采用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浴足及体外反搏治疗。比较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C30)评分。结 果 观察组治疗后PSQI及QOL-C30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冠心病失眠临床治疗中, 可通过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浴足及体外反搏方法达到确切治疗效果,使患者失眠状态得到改善,保障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活质 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健康教练技术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634.

      摘要 (4035) HTML (0) PDF 1.16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练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健 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4例行PCI术的 冠心病患者,失访3例,最终纳入1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 教育进行干预,试验组采取健康教练技术进行干预,比较2组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健康行为总分及各 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2组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 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健康教练技术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健康行 为,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的临床研究

      2020, 36(22):3637.

      摘要 (5692) HTML (0) PDF 1.14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合并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 4月至2019年4月该院诊治的FD合并焦虑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比较2组治疗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等。结果 观察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SAS评分及胃泌素、胃动素水 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SAS评分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联 合应用疏肝解郁胶囊及复方消化酶治疗FD合并焦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消化功能,减轻患者焦虑症状,利于 患者转归。

    • TGF-β、IL-10、TNF-α、Th17在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中的作用研究

      2020, 36(22):3639.

      摘要 (4276) HTML (0) PDF 1.17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辅助性T细胞17(Th17) 在妊娠期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亚临床甲减)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二医院确诊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66例,根据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验结果将其分为TPOAb阳性组和TPOAb 阴性组,各33例。同时,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33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外周血清TGF-β、IL-10、TNF-α、Th17水平变化。结 果 TPOAb阳性组、TPOAb阴性组TGF-β、IL-10、TNF-α、Th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OAb 阳性组TGF-β、IL-10、TNF-α、Th17水平与TPOAb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Th17水平分别与 TPOAb水平、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呈正相关(P <0.05);IL-10水平分别与TPOAb水平、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呈负相关(P <0.05); TGF-β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呈负相关(P <0.05)。结论 TGF-β、IL-10、TNF-α、Th17可能在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发生发展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白细胞介素-3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0, 36(22):3642.

      摘要 (5554) HTML (0) PDF 1.1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 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63例EMs患者作为EMs组,同时选择因输卵管原因、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 镜手术的非EMs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腹腔液IL-37水平,分析IL-37水平与rAFS 分期、不孕及痛经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IL-37水平为(213.09±41.31)pg/mL,低于EMs组的(273.53±51.32)pg/mL,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rAFS分期EMs患者IL-3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液IL-37水平与rAFS 分期呈正相关(r=0.589,P =0.000)。EMs合并不孕患者IL-37水平为(290.43±49.11)pg/mL,高于EMs未合并不孕患者的 (260.01±49.6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Ms合并痛经患者IL-37水平为(269.79±50.78)pg/mL,低于EMs未 合并痛经患者的(282.20±52.89)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37在EMS患者腹腔液中高表达,与EMs病 情进展及不孕密切相关,可作为EMs诊断和治疗潜在靶点。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2020, 36(22):3644.

      摘要 (5641) HTML (0) PDF 1.1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 5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FIM)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HAMD及FIM 评分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NIHSS、HAMD及FIM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增强患者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高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20, 36(22):3646.

      摘要 (5598) HTML (0) PDF 1.13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高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神经 内科收治的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及联合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每组60例。比较 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血小板计数、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变 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3组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阿司匹林组、联合 组血小板计数及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阿司匹林组APTT、 PT水平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高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尤其 是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凝血指标。

    •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649.

      摘要 (5475) HTML (0) PDF 1.11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8年3-12月在三明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06例。分析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得分情况,以及反刍 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结果 306例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3.45±10.16)分,处于中等水平。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 分为(16.63±6.84)分,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得分为(12.43±8.17)分。创伤后成长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均呈正 相关(P <0.01)。结论 大部分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刍性思维,不同类型的反刍性沉思影响其创伤后成长水 平。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刍性沉思进展,为患者制订合适的干预方案及干预策略,帮助患者转变思维方 式,增强其身心康复信心,最终促进其获得成长。

    • >临床研究·康复医学
    • 太极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 meta分析

      2020, 36(22):3651.

      摘要 (5617) HTML (0) PDF 11.78 M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太极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Pubmed、Embase、Co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起至2019 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采用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以太极拳或轻功或太极拳结合其他干预措施作为主要干预方法的随机对 照试验(RCT)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文献,共9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 预组6 min步行试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及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总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结论 太极拳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运动能力、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 >护理探讨
    •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0, 36(22):3657.

      摘要 (5637) HTML (0) PDF 1.14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12月该院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 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 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效果,降低术后并 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 饮食管理工具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659.

      摘要 (5258) HTML (0) PDF 1.14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饮食管理工具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 年3月该院接受诊治的CKD 3~4期住院患者50例,采用饮食管理工具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状况、护理满意 度及血磷、血红蛋白、清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干预后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血磷、血红蛋白、清蛋 白水平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CKD饮食管理工具为CKD 3~4期患者进行营养评估、饮食指 导及随访,有利于提供更优质的延续护理服务。

    • 护士识别护理风险能力和对结构化护理风险评估系统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6(22):3661.

      摘要 (5061) HTML (0) PDF 1.14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了护士识别护理风险能力和对结构化护理风险评估系统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 12月该院790名护士,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护士护理风险能力及对结构化护理风险评估系统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是否 正在参加规范化培训、是否为专业组长、是否为带教教师、是否参与质控及不同科室的护士在识别护理风险能力得分方面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是否参与质控及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对结构化护理风险评估系统认知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 <0.05)。职称、是否为带教教师、所在科室是护士识别护理风险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是否为带教教师 是护士对结构化护理风险评估系统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建议从风险评估系统设计、护士职称晋升、参与带教 方面提高科室护理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和自护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664.

      摘要 (5448) HTML (0) PDF 1.13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 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93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 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肺功能及自护能力。结果 2组干预6个月末用力 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干预后自 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哮 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其肺功能水平。

    • 照顾者健康教育模式对THA患者院外康复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667.

      摘要 (5304) HTML (0) PDF 1.13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照顾者健康教育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院外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 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将患者(128例)及其照顾者(128例)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照顾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Harris评分,同时 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对2组照顾者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出 院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出院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后3、6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照顾者出院时P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自 我肯定和生活展望评分均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自我肯定评分高于出院时,且出院后 6个月自我肯定和生活展望评分均低于出院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后3、6个月时自我肯定和生活 展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照顾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可有效提高照顾者对院外康复的 认知,并增强其在长期康复过程中的积极感受,从而辅助THA患者获得更佳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 优化急救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ALVF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669.

      摘要 (5997) HTML (0) PDF 1.1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优化急救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左心衰竭(ALV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 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ALVF患者,按照顺序编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 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优化急救护理联合优质护理,比较2组救治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2组急救护理总满意度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在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 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ALVF患者的临床急救中,应用优化急救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可有效缩 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自我生活能力的提升,提高患者家属满 意度。

    • >教学探索
    • 基于微视频的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2020, 36(22):3671.

      摘要 (4695) HTML (0) PDF 1.1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微视频的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全科医学医患沟通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该校2016级临 床医学本科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100名,按自然班分为2组,其中1班51人为对照组,2班49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 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视频的角色扮演教学法,比较2组满意度及医患沟通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对医患沟通实验课 总体评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满意度较高。对照组在“理解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方面不满意度较高。2组在“对医患 沟通实验课总体评价”“提高课程学习兴趣”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医患沟通能力评分为 (82.97±3.87)分,优于对照组的(77.63±5.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微视频的角色扮演教学法优于传 统教学法,能够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效果。

    • 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673.

      摘要 (5556) HTML (0) PDF 1.14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的住培医生60名,随机分为腹腔镜模拟训练组(观察组),非腹腔镜模拟训练组(对照组), 每组30名,比较2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情况。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与手术操作考核评分、拾物与缝合打结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能有效提高住培医生腹腔镜操作技能,缩短教学时间。

    •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社区实习满意度现况调查

      2020, 36(22):3675.

      摘要 (5923) HTML (0) PDF 1.1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以下简称定向生)对社区实习的满意度,为完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工作提 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10-2014级共475名定向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指标对社区实习满意度进 行评价。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定向生社区实习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被调查者对社区实习的 满意度均超过80.0%,其中对“带教教师职业素质”“社区的实习生管理或考勤制度”“领导对带教工作重视程度”非常满意,对“社 区提供学习场所”“社区实习安排在三甲实习之后”非常不满意。结论 医学院校应重视定向生全科门诊的实习,强化定向生临床 能力和全科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需求制订社区实习计划,并提高社区带教教师的带教能力。

    • 标准化患者结合病例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679.

      摘要 (5671) HTML (0) PDF 1.13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患者结合病例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 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患者结合病例 教学法。对2组教学满意度及理论考试、病例书写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2组教学满意度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 <0.05)。2组理论考试、病例书写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标准化患者结合病例教学法应 用于儿科临床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

    • 医护联合培养模式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681.

      摘要 (5601) HTML (0) PDF 1.13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医护联合培养模式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 肾内科实习的护生共67名,将其分为对照组(34名)及观察组(3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培养模 式。比较2组教学效果及出科考核成绩。结果 2组在专科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维扩展、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主动 学习能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专科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医护联合培养模式能很好地适应肾内科护理教学需要,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 可提高了护生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改善教学效果。

    •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2020, 36(22):3683.

      摘要 (4421) HTML (0) PDF 1.15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临床诊断学是连接医学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衔接医学学科和临床学术研究的重要桥 梁。该文探讨了皖南医学院临床诊断学教学方式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积极且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法,以推进该 院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科发展。

    • 翻转课堂结合PBL对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 36(22):3686.

      摘要 (5608) HTML (0) PDF 1.1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对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9月至2019年1月该学院医学院2015级护理学专业2个班学生142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与对照组,各7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比较2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结 果 观察组各项教学效果评分及对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及提高参与意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大专护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020, 36(22):3688.

      摘要 (5361) HTML (0) PDF 1.13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大专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本 校2018级(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大专护理班中抽取5个班护生共270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进行调查 分析。结果 270名大专护生的职业态度均分为(4.97±1.28)分,总体为中立偏积极,其中93名(34.4%)护生的职业态度处于 中立偏消极。不同性别、生源地、专业选择方式、专业兴趣、该校教师的专业态度、该专业同学的专业态度和其他专业同学的专业 态度的大专护生职业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专业同学的专业态度、该校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兴趣和 性别,这4个变量共解释46.4%的职业态度差异。结论 大专护生的职业态度为中立偏积极,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教育者应有 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态度。 [关键词] 大专护生; 职业态度; 专业态度;

    • 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691.

      摘要 (5332) HTML (0) PDF 1.13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该院肿瘤科轮转的40名住培医生,按4人一组,分10批次轮转,前5组为对照组,后5组为观察 组,各20名。对照组由医生教员依照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 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2组考核成绩及医护合作量表(NPCS)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理论与病例分析考核、技能考核、 医德医风考核成绩及NP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在对培训内容感兴趣、对培训过程印象深刻、 能提升操作技能、对培训非常满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科住培临 床教学中,可显著提升住培医生培训水平及医护合作能力,并有助于良好医德医风的养成,值得推广。

    • 人本主义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693.

      摘要 (5357) HTML (0) PDF 1.1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要求和规律。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 要利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医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医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教学质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三驾 马车之一,其需要阶段和自我实现等理论是解释人格和动机的重要理论。该文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结合医学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实例,通过满足医学生各层面的需求提高学习动机,促进医学生发挥潜能,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综合素质的 目的。

    • 以学生科研工作室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0, 36(22):3695.

      摘要 (5354) HTML (0) PDF 1.1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工作室模式在大学生创新创 业能力培养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该文介绍了作者的学生科研工作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实践,重点阐述了其梯队 式组成、细致化制度管理、不同培训方式和多样化培训内容,以及取得的成绩,为工作室模式的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慕课模式的研究

      2020, 36(22):3697.

      摘要 (5336) HTML (0) PDF 1.13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慕课是一种新的学习和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 的重要改革和完善。该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现状与弊端及慕课教方式的优势,重点阐述了慕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 程中的应用,为促进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诊断学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20, 36(22):3699.

      摘要 (7207) HTML (0) PDF 1.1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传统带教多采用理论授课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不能有机结合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效率 不高。该文在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诊断学教学中应用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该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诊断教学的 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临床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 放射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索

      2020, 36(22):3701.

      摘要 (5403) HTML (0) PDF 1.14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随着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使得放射肿瘤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重实践的重点 专科。鉴于肿瘤放射专科的迅猛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对肿瘤放射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该文将对目前医学院校肿瘤放射治疗教 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同时结合临床带教经验,以及国内外重点院校在放射肿瘤学学科方面的发展,探索了放射 肿瘤学教学改革方向,为培养优秀放射肿瘤学专科人才提供参考。

    • >管理科学
    • “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高危孕产妇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704.

      摘要 (4742) HTML (0) PDF 1.13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高危孕产妇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7—8月该院高 危门诊就诊的高危孕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8年1—2月就诊的高危孕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互联 网+医疗”服务模式进行院外自我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院外自我管理。比较2组自我管理率及高危孕产妇院外自我管 理量表评分,分析高危孕产妇未进行院外自我管理的主要原因。结果 观察组中有55例进行了院外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率为 68.75%;对照组中27例进行了院外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率为33.75%。2组自我管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组高危孕产妇院外自我管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孕产妇未进行院外自我管理的主要原因有没有 正规权威的渠道来了解自我管理知识、居家时没有监测体征的设备、院外无法及时与医生沟通。结论 “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 可精准化服务于高危孕产妇,能有效提高高危孕产妇院外自我管理能力。

    • PDCA循环法在无创产前检测检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2):3706.

      摘要 (5057) HTML (0) PDF 1.21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PDCA 循环法在无创产前检测(NIPT)项目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 (实施PDCA循环前)柳州市辖区内送检的NIPT标本1 719份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8年2-4月(实施PDCA 循环后)NIPT 标本2 235份作为观察组。结果 对照组标本周转时间为(11.22±1.28) d,观察组为(8.45±0.64) 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结论 采用PDCA循环法从标本的运输、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耗材的配备、人员的培训、流程的优化等各个环节 进行改进,缩短了NIPT标本周转时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案例分析
    • MDT模式下ERAS理念在1例DIE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0, 36(22):3709.

      摘要 (5346) HTML (0) PDF 1.14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在MDT模式下采用ERAS理念对1例病变累及乙状结肠全层及部分直肠的DIE患者进行干预,经过术前精准 评估与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取得了满意效果。

    • 儿童蛔虫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20, 36(22):3711.

      摘要 (4960) HTML (0) PDF 2.54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近年来,儿童蛔虫症的病例报道比较少见。由于临床关注度的下降,少数蛔虫病常被临床漏诊甚至误诊。该文通 过对1例儿童蛔虫病的报道及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对儿童蛔虫病的重视。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