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6卷第2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教学探索
    • 开放式培训与考核模式在新进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20, 36(23):3559.

      摘要 (5656) HTML (0) PDF 1.22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开放式培训与考核模式在中医院新进护士中医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安徽中医药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招聘的41名应届护士为试验组,2016年招聘的40名应届护士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开放式培训与考核 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比较2组1年内培训与考核项目数、平均考核成绩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考核成绩为 (94.561±2.029)分优于对照组的(88.865±2.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50,P<0.001)。试验组对培训与考核模式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培训与考核模式可节约培训与考核所需时间、人力及物力,激 发护士对中医护理技术兴趣,提高新进岗护士对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的掌握水平及解决问题能力。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七)
    • 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重型患者的救治体会

      2020, 36(23):3713.

      摘要 (6241) HTML (0) PDF 5.01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福建省三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 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3月5日该院收治的14例确诊为 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结果 14 例患者中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39.0±11.9)岁;重型1例(7.1.%);出现咳嗽、乏力12例(85.7%),发热10例(71.4%),胸闷 6例(42.9%),呼吸困难4例(28.6%),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109 L-15例(35.7%),C 反应蛋白升高7例(50.0%),红细胞沉降 率升高10例(71.4%)。CT检查常见表现为双肺多发病灶,磨玻璃影,局部伴实变,多位于胸膜下。14例患者均接受了抗病毒治 疗,应用抗生素12例(85.7%)。治愈率为100.0%,平均住院时间(23.1±8.7)d,治疗后核酸转阴时间4~32d,平均(17.7± 10.2)d。结论 福建省三明地区 COVID-19以青壮年多发,重型比例较低,疗效满意,诊治经验值得推广。

    • 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信行和心理状况调查

      2020, 36(23):3717.

      摘要 (4991) HTML (0) PDF 1.20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心理状态,为开展 COVID-19健康教育及 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2月10-11日通过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样选取湖南某高校医学院2015~2019级5个专 业(含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医学检验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等)医学生,以“问卷星”形式进行自愿匿名在线问卷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医学生基本情况、COVID-19知信行、心理状态、职业态度等。共回收问卷1563份,其中有效问卷1558份,有效回收率 为99.68%。结果 1558名医学生 COVID-19知识和态度得分较高,行为得分较低;女生、高年级(大三及以上)、影像学专业、护 理学专业医学生知识得分,高年级、针推专业、农村医学生态度得分,以及男生、针推专业、近郊医学生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同类别其 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心理得分明显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心理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多数医学生对 COVID-19的知识掌握较好,态度积极,但行为欠佳。不同性别、年级、 专业、居住地医学生 COVID-19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心理状态存在差异,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和实施心理干预。

    • 四川省德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0, 36(23):3721.

      摘要 (6313) HTML (0) PDF 2.66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四川省德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临床资料,对患者基 本情况、临床特征、感染途 径、血 液 及 胸 部 CT 检 查 结 果 进 行 分 析。结 果 18 例 患 者 平 均 年 龄(44.1±19.9)岁,男 女 比 例 为 1.25∶1;其中合并基础疾病7例(38.9%);临床分型以普通型[66.7%(12/18)]为主。50.0%(9/18)的患者与湖北暴露有关,其 中包括3簇家庭聚集性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94.4%(17/18)]、发热[77.8%(14/18)]、咳痰[66.7%(12/18)]等,次要症状 为腹泻[44.4%(8/18)]、头痛[44.4%(8/18)]、乏力[38.9%(7/18)]、肌肉酸痛[22.2%(4/18)]等。88.9%(16/18)的患者入院时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61.1%(11/18)的患者淋巴细胞降低,55.6%(10/18)的患者 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50.0%(9/18)的患 者降钙素原升高,50.0%(9/18)患者的肝功能异常,18例患者 D-二聚体均正常。18例患者中入院时检查胸部 CT 有异常16例 (88.9%),大便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例(33.3%)。重型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入院时辅助检查结果与非重型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省德阳地区确诊病例多为中年人,以男性为主,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消化系 统症状较多,部分病例大便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粪-口传播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研究。

    •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2020, 36(23):3725.

      摘要 (4884) HTML (0) PDF 1.2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7种感染人类致病的冠状病毒,其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 已构成世界范围大流行,随着儿童确诊病例的报道逐渐增多,了解儿童SARS-CoV-2的相关情况就显得越发重要。该文综述了儿 童SARS-CoV-2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以作参考。

    •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例传染性分析

      2020, 36(23):3729.

      摘要 (6203) HTML (0) PDF 3.31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方法 2020年2月1日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 A,10d后在无症状感染者 A 的密切接触者中又发现了1例无症状感染者 B,对2 例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传染性分析。结果 无症状感染者B的传染源是无症状感染者 A。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具有 传染性。[关键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护士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0, 36(23):3731.

      摘要 (5299) HTML (0) PDF 1.19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护士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护 士进行心理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2月5-10日应用心理弹性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作为调查工 具,对43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30名临床护士心理健康得分(20.20±6.64)分,心理弹性得分(26.33±6.67)分, 积极应对方式(2.10±0.53)分,消极应对方式(1.29±0.56)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与心 理弹性、心理健康与积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明显相关(r=-0.456、-0.379、0.142、 0.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需重视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三 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疫情期间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为临床护士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其良好的心理弹性,保持心理健康 状况,使其能更好地胜任疫情期间的护理工作。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消化系统损害的护理

      2020, 36(23):3734.

      摘要 (6571) HTML (0) PDF 1.2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2020年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出新型冠状病 毒核酸阳性,《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报道了美国首例确诊患者治愈的病例,其中提到住院期间采集患者样本进行rRT-PCR检测, 结果不仅是呼吸道样本(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还包括粪便样本都呈新型冠状病毒阳性。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管理

      2020, 36(23):3738.

      摘要 (6386)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医养结合机构的安全、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民政部对养老机构疫情防 控部署的要求,该中心作为一家大型公立三甲医院下属的医养结合机构在疫情期成立了疫情应急防控管理小组,优化了环境管 理、物流管理、人员管理方案,加强了医院感染监控与督导,关注休养老人、家属及员工心理应激与情绪调节;竭力保障了全院休养 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 二级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护理管理

      2020, 36(23):3740.

      摘要 (6163) HTML (0) PDF 1.1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二级集中救治定点医院承担了大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基础工作,护理管理工作面临自我防护、人力资源、物 资储备及护理管理重点转移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护理部应根据疫情特点快速调整应对措施,不断完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及 组织架构,从落实全员培训、建立三级应急梯队、合理管控防护物资、优化管理流程及工作模式、全程规范管理患者、激励关爱一线 护士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保障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 基于“互联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平台的开发思路与应用

      2020, 36(23):3743.

      摘要 (6107) HTML (0) PDF 5.32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患者需求,以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出院患者健康 管理方案为指导,与信息科、康复科和精神心理科等医护人员组建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工作模式,围绕 COVID-19出院患者健康需 求和健康管理内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形成开发健康管理平台的构建思路和基本功能定位,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 COVID- 19出院患者健康

    • 军队首批援鄂医护人员在救护 COVID-19患者中临床一线安全防护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2020, 36(23):3748.

      摘要 (6116) HTML (0) PDF 1.4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在救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安全防护监控系统的应用方法、实践 经验及管理策略。方法 2020年1-3月因地制宜创新设置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安全防护监控系统,设置病区安全防护监控点位, 建立医护人员安全防护督查模式,成立安全防护督查专家组,建立安全防护督查制度,完善暴露处理程序,形成集专家领衔、设备 依托、制度保障、全时监控的安全防护管理应用机制。结果 设置安全防护监控点位8个,建立安全防护监控系统1套,制定管理 督导制度10条次,严密执行完成督查任务1023班次,有效监管临床一线医护人员4720人次,现时督导纠正不规范操作236条, 即时叫停提醒226次,严重警告提醒10次;同时,对暴露皮肤、黏膜或呕吐者按制度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登记回访;救护 COVID- 19患者初期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中的不规范环节均得到及时纠正、整改和指导,达到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确保了医护 救护团队的整体战斗实力。结论 在完成紧急救护 COVID-19患者的任务中加强对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控、建立安全防 护监控系统、制定安全防控管理督导机制、凭借专家力量多点位协作管理能有效监控并改进医护人员安全防护不规范行为,缓解 医护人员紧张心理,及时阻断由于防护失误或疏漏而导致的感染风险,达到医护团队“零感染”的安全防控目标。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职业陪护管理

      2020, 36(23):3751.

      摘要 (6409)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职业陪护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2020年2月对该院119名职 业陪护进行统一管理,制定职业陪护管理制度、管理清单及流程,开展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监测等措施,分析管理后的效果。 结果 管理后,职业陪护手卫生正确执行率、口罩正确佩戴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与管理前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职业陪护进行规范管理可显著提高职业陪护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提高手卫生正确执行率 和口罩的正确佩戴率,对疫情的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内镜诊治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2020, 36(23):3754.

      摘要 (4925) HTML (0) PDF 1.17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快速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 感染防控策略,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制定的《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疫情期间消化内镜诊疗指南》,结合两院区及贵州 省具体情况制定了《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内镜感染管理指南》,对省内的内镜诊疗进行指导与咨询。并对遵义医科 大学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内镜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快速启动应急机制,调整工作量及应急预案管理模 式,建立患者筛查制度,加强职业防护。2020年1月23日至3月9日两院区内镜中心共完成筛查及诊治患者976例,其中有上消 化道症状伴发热患者32例;内镜医护人员及内镜诊治的患者均未发生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医患双方进行全面检测与防 护,坚持“早、小、严、实”(时间早、范围小、措施严、落到实处)的方针,对观察、疑似病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 控制”,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等多项措施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就医环境,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医院零感染。

    • >论著
    • 四川省新都区不同性别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0, 36(23):3757.

      摘要 (6224) HTML (0) PDF 2.16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不同性别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为 HUA 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1069例体检者的血清尿酸(SUA),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069例体检者SUA 水平平均为(342.00±21.67)μmol/L。男 性体检者SUA 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2018、2019年体检者 HUA 发生率分别为26.67%、 26.48%、25.63%,不同性别体检者 HUA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酰甘油、高总胆固醇是男性体检者发 生 HUA 的危险因素(P<0.05),高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胆固醇是女性体检者发生 HUA 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四川省 成都市新都区对未成年男、女性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对引起 HUA 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基于玻璃毛细管的直接竞争 ELISA 法快速检测血清 HBsAg的研究

      2020, 36(23):3761.

      摘要 (6194) HTML (0) PDF 1.53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玻璃毛细管(GC)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快速、准确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 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方法。方法 将 GC经系列处理并在其表面修饰氨基,再通过碳二亚胺法制得 HB- sAg键合的 GC。通过高碘酸钠法制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 HBsAg抗体。随后利用该 GC建立迅速、准确检测 HBsAg的直接 竞争 ELISA 法。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300ng/mL(R2=0.996),检测限为0.13ng/mL,且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结 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对血清 HBsAg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基于 GC的直接竞争 ELISA 法可实现血 清 HBsAg迅速、准确检测,在 HBsAg的临床检测中具有较大的潜能。

    • 重庆市合川片区2012-2018年中老年人新增 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0, 36(23):3765.

      摘要 (6147) HTML (0) PDF 1.9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分析重庆市合川片区2012-2018年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征(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中老年人艾滋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重庆市艾 滋病信息管理系统和合川片区艾滋病确诊实验室检测报告系统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 HIV/AIDS病例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 2012-2018年共收集中老年人 HIV/AIDS病例2225例,占43.04%(2225/5169)。从2012年的122例逐年增至 2018年的 542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2.39,P=0.005)。2225例患者中男1646例,女579例,男女比例为2.84∶1;以农民 [51.46%(1145/2225)]、已婚[70.29%(1564/2225)]、小学及以下文化[58.56%(1303/2225)]为主,主要来源为住院患者和门 诊患者[74.20%(1651/2225)],主要感染方式为异性性接触传播[72.72%(1618/2225)]。结论 重庆市合川片区50岁及以上 中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构成比较重,应制定有效防控措施,降低感染率。

    • 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2020, 36(23):3769.

      摘要 (5708) HTML (0) PDF 1.22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 8月该院收治住院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 察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予膀胱综合管理,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2组 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压力、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 每天排尿次数、残余尿量、膀胱压力及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安全、有效的,在改善膀胱功能及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危险因素的 meta分析

      2020, 36(23):3773.

      摘要 (6011) HTML (0) PDF 11.87 M (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提 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 收录的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 Rev- Man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计算相关危险因素的合并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共 40671例患者,发生胆管损伤 429 例,胆 管 损 伤 发 生 率 为 1.05%。性 别 与 发 生 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相 关 胆 管 损 伤 的 风 险 无 关 (OR=1.34,95%CI:0.97~1.83,P=0.07);术者缺乏经验、胆囊炎急性期、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壁厚度异常、术前肝功能异 常、胆囊三角解剖异常、胆囊管长度过短、术中粘连紧密均可能增加发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的风险(OR=4.31、 2.48、3.91、3.93、2.06、13.10、3.77、4.22,95%CI:2.25~8.26、1.08~5.72、2.71~5.63、2.84~5.44、1.54~2.74、6.89~24.89、 1.92~7.37、2.05~8.69,P=0.00010、0.03000、0.00001、0.00001、0.00001、0.00001、0.00010、0.00010)。结论 术者缺乏 经验、胆囊炎急性期、胆囊结石合并积液、胆囊壁厚度异常、术前肝功能异常、胆囊三角解剖异常、胆囊管长度过短、术中粘连紧密 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 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在干化学和常规化学检测系统间比对中的应用

      2020, 36(23):3780.

      摘要 (5972) HTML (0) PDF 1.19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应用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评估不同参考区间的干化学和常规化学检测系统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方 法 应用文献报道的参考改变值的公式转化为临床应用可接受的临界差异(CD)公式,再建立 CD 与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变 异在不同检测系统下的关系,分别计算在95%和99%概率下的最优、期望、最低 CD 值。对17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在不同参考 区间的干化学和常规化学检测系统上的相对偏差进行对比分析,以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的最优、期望、最低标准判断同一项目在 2套检测系统间结果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或高度显著性差异。结果 95%概率时有7个、99%概率时有13个项目达到最优质量 规范,95%概率时有6个、99%概率时有4个项目达到期望质量规范,95%概率时有4个项目达到最低质量规范,在两套检测系统 上17个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或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生物学变异质量规范模式评估不同参考区间的干 化学和常规化学检测系统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的 CD公式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等特点,可为检验科 工作人员提供一种不同检测系统间比对的评估方案。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 meta分析

      2020, 36(23):3783.

      摘要 (7789) HTML (0) PDF 7.3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Library、PubMed、Voi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有关 集束化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运用 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 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2篇,包括1165例患者。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生活 能力评定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绪 05)。结论 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对患者的负性情 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孕期摄入维生素 D预防婴幼儿哮喘的 meta分析

      2020, 36(23):3788.

      摘要 (5703) HTML (0) PDF 7.98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孕期及哺乳期(即婴儿期)摄入维生素 D(VitD)预防婴幼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SinoMed、PubMed、MedLine、Webof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建库以来 至2019年6月有关孕期及婴儿期摄入 VitD预防婴幼儿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5篇,干预 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69、1172例。孕期及婴儿期摄入 VitD剂量为2800~4400U/d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哮喘的发生(风险 比=0.79,95%置信区间:0.68~0.92,P=0.0020),而摄入 VitD为800~2000U/d时预防效果较安慰剂也显著[风险比(RR) =0.40,95%置信区间:0.19~0.84,P=0.0200]。亚组分析显示,摄入 VitD 对各年龄段(≤2岁、>2岁)婴幼儿预防效果均显 著,孕期及婴儿期均摄入 VitD预防效果也显著,在美国、丹麦等国家孕期及婴儿期摄入 VitD 均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哮喘的发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补充 VitD2800~4400U/d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哮喘的发生。

    • 胃镜检查形式选择依据研究

      2020, 36(23):3793.

      摘要 (5489) HTML (0) PDF 1.23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选择普通胃镜或无痛胃镜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重庆市潼南区 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消化中心收治的453例胃镜受检者的检查相关资料,按患者自愿选择的检查 方式分为普通胃镜组(251例)和无痛胃镜组(202例)。比较2组受检者耐受程度、检查时间、检查费用等。将普通胃镜组受检者 按性别及年龄分为男性18~35岁组(42例)、男性>35~<60岁组(41例)、男性≥60岁组(43例)、女性18~35岁组(41例)、女 性>35~<60岁组(42例)和女性≥60岁组(42例),比较各组受检者检查耐受程度及检查质量。结果 普通胃镜组受检者恶心 及呕吐程度评分、消化道挛缩程度评分、躁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痛胃镜组,检查总时间、检查费用均明显低于无痛胃镜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检者图片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胃镜组中男性18~35岁组受检 者恶心及呕吐程度评分、躁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普通胃镜组中女性>35~<60岁组受检者恶心及呕吐程度评分明显 高于除男性18~35岁组外的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对无痛胃镜的耐受力较普通胃镜高,但行 无痛胃镜花费时间及费用多。二者检查质量无明显差异。受检者对胃镜的耐受能力受年龄、性别的综合影响,不同性别受检者在 不同年龄段对胃镜的耐受力不同。青年男性、中年女性胃镜耐受力相对较差,可建议其合理使用无痛胃镜检查,其余患者可考虑 使用普通胃镜检查。

    • >综述
    • 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手掌侧皮肤缺损的供区选择及 应用研究进展

      2020, 36(23):3799.

      摘要 (5699) HTML (0) PDF 1.23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全厚皮片因其耐磨、不易挛缩等优点,是手部皮肤移植术的首要选择。不同部位的全厚皮片移植到手部后,其术 后外观和质地有所不同,尤其因手部掌侧皮肤的性质特殊,故如何选择适合于该区的植皮供区尤为关键。该文回顾了有关手部掌 侧全厚植皮供皮区的相关文献,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如何更好地选择适合于手部掌侧的全厚皮片供区。

    • 营养治疗在妇科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0, 36(23):3802.

      摘要 (5731) HTML (0) PDF 1.22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营养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已在多个临床领域发挥作用,但在妇科手术方面仍缺乏共识。该文综述了营养治 疗在妇科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的作用及步骤,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营养治疗的关注度,增强营养治疗在妇科围手术期中的地位, 达到妇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干预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0, 36(23):3805.

      摘要 (5859) HTML (0) PDF 1.21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青春期女性是原发性痛经发生的主要群体,患病率达56.1%~93.0%。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 痛、下腹坠痛、腰酸或其他不适极大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状态。该文通过系统查阅文献,对女大学生痛经治疗、干 预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女大学生痛经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探索痛经治疗的中西医方法,并推动相关研究进展。

    • 肱骨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研究进展

      2020, 36(23):3808.

      摘要 (5837) HTML (0) PDF 1.22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肘关节远端骨折常见的远期并发症,目前国内外报道相关治疗方案较多,故对肱骨髁上截骨矫 形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做一综述。查阅国内外儿童肘内翻截骨矫形手术的相关文献,目前主要有外侧闭合楔形截骨矫形术、阶梯 式截骨矫形术、圆顶形截骨矫形术、三维截骨矫形术,以及由上述术式演变出的其他截骨方式。目前仍需要对儿童肘内翻畸形截 骨方式和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 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2020, 36(23):3811.

      摘要 (7212) HTML (0) PDF 1.24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急性肾损伤与患者病死率及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关,给临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肾脏替代治疗在危重症 患者中治疗的应用逐渐上升,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和支持手段。目前,肾替代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许多不规范及具有争议之 处,缺少高质量的证据支持。尽管有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发表,但实际应用和临床效果仍有较大的出入。目前,对肾脏替代治 疗的时机、模式等均存在争议。该文对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 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研究进展

      2020, 36(23):3815.

      摘要 (5853) HTML (0) PDF 1.3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IRES)是一种灾难性癫痫性脑病,是近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与既往报道的 急性脑炎伴难治性重复性部分性癫痫、学龄期儿童灾难性癫痫性脑病及暴发性炎性反应癫痫综合征等是同一种疾病。FIRES发 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炎症介导及免疫机制有关。早期诊断困难,最新发现辅助性 T淋巴细胞1相关的细胞因子、内源性白细胞介 素-1受体拮抗剂和白细胞介素-1β可能成为特异性标志物。FIRES的治疗非常困难,患者预后差。近年来发现,生酮饮食及阿那 白滞素等免疫治疗可能有效。该文重点综述了 FIRES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 FIRES的认识, 有助于早期诊疗。

    •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2020, 36(23):3819.

      摘要 (5908) HTML (0) PDF 1.2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CAS)是儿童时期较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该文总结了 CAS治疗方法的发展历程,首 次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瓣膜切开术、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包括经导管及超声),2种治疗方法均作为姑息性治疗方式。目 前国际上认为,其即刻及中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 CAS作为进展性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病情的进展,最终均需行主动 脉瓣置换术治疗(包括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和机械瓣置换术)。

    • 尾肠囊肿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2020, 36(23):3825.

      摘要 (5808) HTML (0) PDF 1.21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尾肠囊肿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疾病,但其恶变率较高,最高可达30%,且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 诊断较困难。近年来,国内也鲜有关于尾肠囊肿的系统报道,且随着医学的进步,微创手术越来越占据主流。因此有必要对该病 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详细阐述,有助于临床的诊治。

    • 6个月至4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研究进展

      2020, 36(23):3828.

      摘要 (5737) HTML (0) PDF 1.23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案与患儿的年龄相关,给临床带来一些机遇与挑战。6个月至4岁初诊为发育 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治疗与出生后立即诊断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有针对各年龄阶段的 临床实践的相关文献报道。该文针对国内外6个月至4岁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 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

      2020, 36(23):3828.

      摘要 (5809) HTML (0) PDF 1.22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适应肠造口及身心康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研 究热点均为关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及干预方法。针对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工具有造口自我护理量表、肠 造口患者特定自我护理问卷、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波尔图护理学校等;干预措施包括延续护理、教育干预、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等。未来应积极开展延续护理,教育干预在内容、时间等方面的标准化研究,推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的广泛并规范化的实 施,促进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 >临床研究
    • 常规抗感染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2020, 36(23):3832.

      摘要 (6022) HTML (0) PDF 1.1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为了提高重症肺部感染者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选择常规抗感染联合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方案治疗的价值。方法 在佛山市禅城区永安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者中抽取82例作为研 究对象,并通过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各41例。比 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动脉氧分压(Pa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变 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P<0.05)。2组患者治疗前 PaO2、FEV1%水平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 PaO2、FEV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 者治疗后 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常规抗感染联合维支气管镜吸痰方案治疗,在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同时 增加肺通气功能,疗效显著。

    • 某医疗机构职工连续5年健康体检部分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2020, 36(23):3834.

      摘要 (4422) HTML (0) PDF 1.27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医疗机构职工健康体检常见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初步探讨规律的年度体检对职工健康 管理是否有益。方法 选取2014-2018年连续在医院参加年度体检的所有职工,同时对连续5年均参加年度体检并进行生化检 测的职工946人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医院职工对健康体检的重视程度及依从性。观察其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空腹血糖(GLU)等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年份之间体检 者的年龄分布、TC、TG、UA、GLU、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体检者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体检职工的 TC、TG、UA 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动态监测显 示医疗机构职工的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进行规律的年度体检和合理的健康管理对疾病的零级预防及一级 预防至关重要。

    • 某三甲医院2018-2019年ICU 检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研究

      2020, 36(23):3837.

      摘要 (5653) HTML (0) PDF 1.1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2018-2019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所得病原菌的耐药性,为细菌耐药性监测提供基 础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该院ICU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分离所得病原菌的类型及耐药性变化情况。 结果 2018-2019年ICU 送检标本中痰液占比最高;2年间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 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其中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耐药率较2018年明显下 降,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明显下降,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2018年有所回升。结论 该院ICU 分离所得病原菌耐药水平较强,ICU 应进一步加强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联系,强化无菌操作意识,重视细菌培养结果,控制细菌 耐药率的上升。

    • 遵义市某综合医院急诊抢救室近10年创伤死亡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2020, 36(23):3840.

      摘要 (6064) HTML (0) PDF 2.66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007-2016年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创伤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优化 创伤救治模式,规范创伤抢救流程,提高危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贵州省遵义医 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创伤死亡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致伤类型、死亡原因,观察其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遵义医科 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2007-2016年创伤死亡人员为625人,在性别分布上,男性76.8%,女性23.2%;在年龄分布上,21~ 50岁者为死亡集中人群;致伤类型以交通伤为主,其次为高处坠落伤;在年份分布上,自2012-2016年5年间死亡病例数呈上升 趋势;在月份分布上,7、8、9月为创伤死亡病例高峰段;死亡原因以颅脑损伤为主,其次为失血性休克;创伤死亡人员就诊时段以 每日10:00~22:00为主。结论 急诊抢救室创伤死亡病例呈上升趋势,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导致的颅脑损伤和失血性休克为主 要死亡原因。针对创伤死亡特点,应完善创伤救治模式,优化抢救流程。

    • 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对老年腹腔镜全身麻醉患者通气 功能的影响

      2020, 36(23):3843.

      摘要 (5552) HTML (0) PDF 1.18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将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用于老年腹腔镜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患者,分析其对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方 法 选取2018年1-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腹腔镜全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 气,研究组行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对2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平台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2组患者 PaO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研究组 PaO2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各时段 PaCO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潮 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老年腹腔镜全麻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与传统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策略比较可更好保证患者血气指标及 气道功能,利于肺保护,值得临床应用。

    • 关节镜下广泛清除术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3):3845.

      摘要 (4384) HTML (0) PDF 1.18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广泛清除术对膝骨性关节炎(KOA)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 月该院 KOA 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广泛组和有限组,各43例。广泛组采用关节镜下广泛清除术,有 限组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VAS)评分;术前、术后1年不同病变程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2组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 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广泛组 K- L分级Ⅲ级患者 Lysholm 评分高于有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广泛组 K-L分级Ⅰ、Ⅱ级患者 Lysholm 评分 与有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有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 镜下广泛清除术治疗 KOA 疗效显著,可减轻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K-L分级Ⅲ级患者应优先考虑应用关节 镜下广泛清除术。

    • >护理探讨
    • 集束化鼻咽冲洗护理方案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2020, 36(23):3848.

      摘要 (5880) HTML (0) PDF 1.17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鼻咽冲洗护理方案对鼻咽癌(NPC)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 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病区住院接受放射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集束 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日常护理措施,其中鼻咽冲洗液成分及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2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疗效及线 性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36例、部分缓解46例、疾病稳定8例,2组客观缓解分别为42例(93.3%)、40例 (8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7,P=0.787)。2组患者放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χ2=23.402,P<0.001;χ2=16.755,P=0.001)。但2组在治疗后3周时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χ2=3.533,P=0.316)。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6,P=0.042)。结论 集束化鼻咽冲洗护理方 案能提高 NPC放疗患者自觉舒适度,但对患者肿瘤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

    • 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优质护理预防术后感染应用研究

      2020, 36(23):3851.

      摘要 (4374)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对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该院2018年1-12月90例拟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围手术 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中不良反应、术后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结果 观 察 组 术 中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 (13.33%)低 于 对 照 组 (31.11%),且 术 后 感 染 率 (4.44%)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2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知识水平、护理整体效果评分[分别 为(7.75±1.42)、(7.16±1.55)、(7.56±1.8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9±1.55)、(6.23±1.64)、(6.23±1.68)分],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提 高护理满意度。

    • 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 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23):3854.

      摘要 (4461) HTML (0) PDF 1.17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应用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9月 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72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给予内镜手术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采用汉密尔 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早期胃癌健康认知调查问卷评分评价干 预后2组健康认知水平。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 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 预后早期胃癌健康调查问卷评分健康认知水平得分[(8.20±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54±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50,P<0.05)。结论 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实施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 健康认知水平有更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术后监护要点研究

      2020, 36(23):3856.

      摘要 (5913) HTML (0) PDF 1.97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17例新生儿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内畸形临床资料,从而提高术后监护水平。方法 选取2009 年8月至2017年1月该科17例新生儿CoA 合并心内畸形患儿施行矫治手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5例患儿手术效果 良好,顺利出院,2例死亡;术后住 PICU 平均时间9.9d,住 CICU 平均时间4.9d,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148h。术后3个月至 9年随访15例患儿,其中1例发生再缩窄,1例语言发育迟缓。结论 严密监测循环及呼吸系统,加强术后新生儿营养、皮肤、镇 静镇痛管理及术后延迟关胸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质量。

    • >教学探索
    • 基于清华教育在线平台网络课程教学的全科医学专业麻醉学教学研究

      2020, 36(23):3861.

      摘要 (5830) HTML (0) PDF 1.1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该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完善教学实施策略。方法 借助清 华教育在线(THEOL)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该院2016级全科医学“本科(定向)”专业麻醉学理论授课实施在线网 络课程教学。借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SELT问卷和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等量表,对当前居家在线学习1个月 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组织专家完善后期线下面授教学活动。结果 全部学生均按时完成麻醉学规定的网络课程学习 任务,并提交问卷调查表,回收率100%,有效率100%,但在学习互动环节表现不够理想,讨论区发表话题次数、讨论区回文次数、 讨论区被回文次数、向教师提问次数有待提高。对网络课程整体满意度较高(81.19%),但在课程内容、课程资料素材、课程学习顺 畅度等方面仍需要改进,大多数学生(84.16%)期待线下面授课程。结论 基于 THEOL的在线网络课程作为该院混合式教学的一 部分,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主要教学模式,学生全部返校开课后,与后期线下面授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引导其自主学习。

    • 行为阶段模型对虚拟仿真教学下学习动机的评估

      2020, 36(23):3863.

      摘要 (5661) HTML (0) PDF 1.1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运用行为阶段模型(TTM)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学课程学习动机进行评估,探索虚拟仿真教学方法的积 极作用。方法 选取该校处于本科第3学年2学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40名,在均衡原则下随机分配入虚拟仿真教学组及传统 教学组,每组120名。进入分组前和学期末,学生完善 TTM 评估量表;同时搜集学期末临床技能诊断部分的实践考核成绩进行 统计学分析。结果 学期末,虚拟仿真教学组学习动机处于第四、五阶段学习阶段学生所占比例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虚拟仿真教学组平均成绩[(80.13±3.32)分]高于传统教学组[(74.26±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42,P<0.05)。结论 TTM 直观显示了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在提升医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优势,值得在教学评价实践中推广。

    • 翻转课堂联合 PBL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0, 36(23):3866.

      摘要 (6015)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基于问题式学习方法(PBL)的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 该院一年级第2学期护理专业学生,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优化组(翻转课堂+PBL)。应用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结 果 优化组学生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PBL的教学模式优于 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 护理学专业助产方向本科学生助产核心胜任力的 调查研究

      2020, 36(23):3868.

      摘要 (5698)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分析护理学(助产方向)本科学生与普通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助产核心胜任力上的差异,检验护理 学(助产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方法 采用助产核心胜任力量表对实习前的91名普通护理学专业本科 学生及90名护理学(助产方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学生助产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基于助产核心胜任力的获得设置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护理学(助产方向)学生 的助产核心胜任力。

    • 《毕业实习手册》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 36(23):3870.

      摘要 (5779) HTML (0) PDF 1.21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毕业实习手册》在本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编辑《毕业实习手册》的给学生使用,对 使用《毕业实习手册》的2013级和2014级本科实习生合计349人进行问卷调研,并要求师生与实习单位完成该手册的填写。调 研实习教学效果,并用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学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与学生自我投入、实习管理、带教教师和《毕业实 习手册》的使用关系。结果 学生掌握临床基本能力水平与学生自我投入、实习管理、带教教师及《毕业实习手册》的使用均呈正 相关性(P<0.05)。结论 《毕业实习手册》对实习教学起着规范作用,其中科室管理与教师带教,尤其是学生自我投入,对实习 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 >管理科学
    •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新生儿医护一体化交班中的应用效果

      2020, 36(23):3875.

      摘要 (5899) HTML (0) PDF 1.18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联合医护一体化床旁交班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实践效果,为无陪护新生儿病 房有效交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住院新生儿485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交班模式),选取2018年4月 至2019年3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527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 SBAR 标准沟通模式),比较2组不同交班方式下交班质量(如 病情观察仔细度、皮肤完整性交接、用药情况掌握、管路交接、检验检查情况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措施实施、病情知晓率)、 医护人员满意度(信息提供程度、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提高、医护合作协调度)、平均住院时间、病例组合指数、诊断相关 分组。结果 观察组交班质量、医护人员满意度、医疗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 标准化交接单联合医护一体化床旁交班可增加医护配合程度,有利于协调医护合作,提高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交班质量,促进医护 沟通、提升护士专业能力。

    •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与影响

      2020, 36(23):3878.

      摘要 (5786) HTML (0) PDF 1.97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PSC)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1月至2019 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某三级综合医院抽取320名医务人员,运用中文版医疗机构 PSC测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 员 PSC总体得分(4.09±0.48)分,积极应答率83.17%。不同科别、有无拖班及时长、安全学习/培训/了解患者安全信息次数及 关注患者医疗安全问题 频 率、医 院 有 否 患 者 安 全 宣 传/标 语 的 医 务 人 员 对 PSC 总 体 评 价,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0.05)。 结论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 PSC处于中高等水平。部分维度仍有提升空间,应进一步关注影响 PSC因素,加强医务人员的 安全行为控制及安全知识培训;不断完善不良事件上报机制,践行非惩罚性主动上报文化,持续提升医院 PSC。

    • >案例分析
    • 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29例患者的护理 效果研究

      2020, 36(23):3882.

      摘要 (5541) HTML (0) PDF 1.1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分析了29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经综合消肿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护理要点包括: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 评估,确定及实施治疗方案,专业指导及健康宣教,追踪随访。29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通过门诊为期5d的综合消肿治疗 及追踪随访后续的居家护理,经过治疗患者水肿肢体周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疼痛、麻木、皮肤反应等不适症状得到部分缓解, 针对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时的护理干预问题得到解决。

    • 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1例

      2020, 36(23):3884.

      摘要 (5547) HTML (0) PDF 1.18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对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方法进行总结。选取2019年3月14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1例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该例患者经3次手术治疗后好 转出院。在目前对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过程中,充分的评估病情,积极行手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为该病的 治愈至关重要。

    • 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1例调查分析

      2020, 36(23):3886.

      摘要 (5992) HTML (0) PDF 1.68 M (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发生在某蛋糕店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查明致病因子、污染食品及污染 原因,为行政部门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采集的肛 拭子、手拭子、粪便、剩余食品、原材料、环境物表等39份样本进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 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结合食品卫生学调查和病例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该事件共发现病例12例,病例的临床 症状体征相似,主要为发热(100.00%,12/12)、腹泻(100.00%,12/12)、腹痛(91.67%,11/12)、头痛(83.33%,10/12)。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发现三明治为引起此次事件的可疑食物。通过实验室检测,在1份三明治、1份制作三明治的原料火腿片、7份病例肛拭 子或粪便、1台冰箱门把手等样本中均检出了肠炎沙门菌。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该食物 中毒事件是由肠炎沙门菌污染导致。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