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0, 36(24):3889.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视频辅助康复治疗技术对在校大学生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学院患有NLBP的在校大学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视频指导的康复治疗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腰背肌稳定性训练和健康宣教,连续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关节活动度(ROM)、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Aberdeen腰痛量表和腰背肌的肌肉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ODI与治疗前组内、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berdeen评分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前屈活动度与治疗前组内、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腰椎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脊柱肌群耐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健康宣教及传统腰背肌稳定性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指导的康复治疗技术,能有效减轻NLBP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加ROM,提高腰椎肌群的肌肉耐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0, 36(24):3893.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龙氏整脊技术结合核心肌力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CNBLP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龙氏整脊组、核心肌力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龙氏整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龙氏整脊技术进行治疗。核心肌力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核心肌力训练进行治疗。联合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采用龙氏整脊技术、核心肌力训练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各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脊柱各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4组VAS、ODI,脊柱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右侧屈活动度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龙氏整脊组和联合训练组VAS、O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训练组VAS和ODI低于核心肌力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前屈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核心肌力训练组、联合训练组后伸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训练组后伸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大于核心肌力训练组、龙氏整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核心肌力训练组左侧屈活动度大于龙氏整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肌力训练结合龙氏整脊疗法能进一步减轻CNLBP患者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提升其后伸和左、右侧屈的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20, 36(24):389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CYP2C19基因型检测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意义及成本效益。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将急性发作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检测组83例及非检测组76例。检测组根据CYP2C19基因型决定西酞普兰起始服药剂量,非检测组按说明书常规服药。每例患者评定基线和治疗4周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得分,计算减分率。比较检测组与非检测组的治疗有效率、日均服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治疗成本,比较组间成本和成本 效果的差异。结果 检测组疗效显著比例为62.65%(52/83),明显高于非检测组的46.05%(3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4)。检测组服药剂量为(13.16±3.27)mg/d,明显低于非检测组的(15.47±2.79)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01)。检测组口干、疲劳和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检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检测组每降低1个单位HAMD得分,需要花费470.16元,而检测组只需354.27元。结论 CYP2C19基因型检测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过程中,可提高临床收益并降低治疗成本。
2020, 36(24):3902.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应用凝集素芯检测红细胞保存液(MAP)中悬浮红细胞在保存期间细胞表面糖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在悬浮红细胞保存1、7、14、21、28、35 d时取部分样本并提取红细胞膜蛋白,制备凝集素芯片,检测尾穗苋凝集素(ACA)、花生凝集素(PNA)、曼陀罗凝集素(DSA)、鸡冠刺桐凝集素(ECA)、欧洲卫矛凝集素(EEL)、加纳籽凝集素 I B4(GSL I B4)、朱顶红凝集素(HHL)和黄水仙凝集素(NPL)与红细胞表面对应糖蛋白结合后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 悬浮红细胞保存7 d时,PNA和NPL与红细胞表面对应糖蛋白结合后的荧光强度低于保存1 d时。悬浮红细胞保存14 d时,ACA、DSA、ECA、GSL I B4和HHL与红细胞表面对应糖蛋白结合后的荧光强度低于保存1 d时。悬浮红细胞保存21 d时,EEL与红细胞表面对应糖蛋白结合后的荧光强度低于保存1 d时。结论 使用MAP保存的悬浮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水平逐渐降低,多数在保存21 d时显著降低。保存过程中,红细胞表面某些免疫相关的糖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可能影响其免疫功能。
2020, 36(24):390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头皮针联合中药对多发性抽动症(TS)抽动症状、中医证候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和维持效果。方法 选取TS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头皮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40例。各组分别予以相应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4、12周后,以及随访时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中医症状积分评分。对各组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头皮针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治疗12周的有效率分别为60.52%、65.71%、58.33%,3个月后随访的有效率分别为84.21%、77.14%、83.33%。3组治疗4周、治疗12周、3个月后随访的Y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12周YGTSS评分与治疗4周、3个月后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皮针组、针药结合组治疗4周、治疗12周、3个月后随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4周、治疗12周、3个月后随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个月后随访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针、中药及针药联合治疗均能有效改善TS患儿的异常抽动及患儿的中医证候,治疗效果具有持久性并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3种方法的疗效相当。
2020, 36(24):3911.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株疑似表皮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CVs)进行鉴定和相关特征研究,为SCVs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从临床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株疑似表皮葡萄球菌SCVs,通过菌落形态、生长曲线、生化鉴定、药敏实验、16S rRNA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测序鉴定、化学限定培养基补偿实验等方面来分析其特征。结果 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株SCVs为表皮葡萄球菌。与野生株比较,该菌株在血平板上生长缓慢、菌落细小;在液体培养中生长速度缓慢。胸腺嘧啶、盐酸硫胺素、血红素、甲奈醌及CO2环境对其都有补偿作用。结论 已成功分离并鉴定1株表皮葡萄球菌SCVs,可为进一步开展表皮葡萄球菌SCVs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生物学材料。
2020, 36(24):3914.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患者对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的感知情况,研究政策对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为深化医改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患者对医改政策的认知、了解及态度,对医药费用的感受,以及就医行为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对政策的知晓率为61.38%。医改后56.35 %的患者认为总医疗费用无明显变化;69.58%的患者认为检查化验费较高。医改后患者就诊或拿药地点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分别为48.15%、27.51%。居住在城镇的患者对政策的知晓率比在乡村的患者更高;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更高及健康状态较好的居民对政策的知晓率更高。大专以上学历的患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其比例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结论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的知晓率偏低,不同人群对医改政策的感知存在差异,仍需要加强医改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政策,引导民众正确的就医行为。
2020, 36(24):391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碘(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的60例肺癌骨转移性患者病例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情况、肿瘤最大径变化。参照RECIST标准(Version 1.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为2~6个月。结果 治疗后32例疼痛CR,17例PR,止痛有效率81.6%。治疗后26例局部病灶CR,25例PR,15例SD,4例PD,肿瘤缓解率68.3%。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CT导向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可减轻疼痛,缩小肿瘤体积,有效控制肿瘤局部进展,缓解患者病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吴火友 , 向高 , 吴祖蛟 , 穆建成 , 余桂华 , 魏金凤
2020, 36(24):3921.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HPSE)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11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血清标本中HPSE及VEGF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HPSE及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HPSE及VEGF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肿瘤大小与VEGF表达相关而与HPSE表达无关。血清HPSE与VEGF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值为0.86,高于单独检测血清HPSE的0.76与单独检测血清VEGF的0.80。血清HPSE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PSE及VEGF联合检测能够提高结直肠癌诊断水平,可成为结直肠癌患者筛查、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2020, 36(24):3924.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加减联合汉章Ⅰ型针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汉章Ⅰ型针刀治疗,B组给予白虎加桂枝汤加减联合汉章Ⅰ型针刀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A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18(IL-18)、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环氧合酶 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 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hs-CRP、IL-18、ESR、WBC、HMGB1、COX-2、MMP 9水平及VAS评分低于A组,WHOQOL BREF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联合汉章Ⅰ型针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疼痛,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2020, 36(24):392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卵巢癌细胞系耐药基因表达改变及其生物学机制,为卵巢癌细胞系铂类耐药成因及治疗提供生物信息学依据。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A2780耐铂类化疗和原始细胞株相关基因芯片数据集并分组,应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clusterProfiler R包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和可视化,找出相关高度表达的基因通路。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网络的hub基因。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分析生物过程。利用CMap网站,通过差异基因在细胞株内导致的药物反应区别,识别与耐药相关的药物。结果 卵巢癌铂类耐药的形成在基因表达层面的关键变化基因数量较少,不同研究芯片同样高表达的基因仅有32个,低表达的基因仅有126个,细胞外基质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升高,外泌体分泌相关蛋白增加,胆固醇储存的正向调控过程增强,生长板软骨细胞分化,单核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增强,说明卵巢癌细胞耐铂类机制可以沿着上述2个机制探索。而Cycloheximide、Emetine、Cephaeline、Homoharringtonin、Verrucarin A、Puromycin等6种药物可以在铂类耐药的生物学研究中有所侧重。结论 本研究对人卵巢癌细胞铂类耐药成因及治疗进行了探索及分析,对人卵巢癌细胞铂类耐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生物信息学理论依据。
2020, 36(24):393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五草三子加味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肿大甲状腺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亢患者1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观察组予五草三子加味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2组患者甲状腺血流速度、肿大甲状腺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3、T4、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T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3、T4、FT3、FT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S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血流速度降低程度、肿大甲状腺缩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草三子加味汤治疗甲亢疗效更好。
2020, 36(24):3939.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对唤醒麻醉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该院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在麻醉诱导时(T0)、唤醒前20 min(T1)、唤醒时(T2)、唤醒后5 min(T3)及加深麻醉10 min(T4)等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记录患者唤醒时间、唤醒前麻醉时间和唤醒前瑞芬太尼用量,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T1、T2、T3、T4和观察组患者T1、T2、T3的MAP、HR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1、T2、T3、T4的MAP、H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T1、T2、T3、T4和观察组患者T1、T2、T3的血浆NE、E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1、T2、T3、T4的血浆NE、E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唤醒前的瑞芬太尼用量和HR加快、血压升高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唤醒麻醉效果显著,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且不延长唤醒时间。
2020, 36(24):3943.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滴鼻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该院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0例。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对照组给予1 mL生理盐水滴鼻,试验组给予1 mL(1 mg)布托啡诺滴鼻,比较2组患者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给予1 mg布托啡诺滴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关的不良反应。
2020, 36(24):3945.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中preptin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产检并诊断为PE的患者57例作为PE组,选取该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健康组。2组研究对象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血浆preptin、血脂水平,分别分析血浆preptin水平与血压和血脂的相关性,并采用回归分析评估preptin对PE发生的影响。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PE组患者的血压、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而血浆preptin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reptin水平与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总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浆preptin可能是PE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PE患者血浆中prept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孕妇,且与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总胆固醇具有相关性,血浆preptin可能在PE的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
2020, 36(24):3949.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疫情下该院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给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7日至3月2日发热门诊23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 239例患者最常见症状为发热(占97.49%),低热患者占45.06%,中热患者占41.63%,高热患者占13.3%。其余症状依次为干咳(占56.90%),乏力、肌肉酸痛(占47.70%),流涕(占17.99%),咳痰、咽痛、头痛、呼吸困难、胸痛、腹泻较少见。血常规结果显示,50例(20.92%)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均值为(0.78±0.18)×109/L;158例(66.11%)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均值为(6.77±1.51)×109/L。180例(75.31%)患者胸部CT异常,52例(17.57%)表现为肺炎,临床疑似COVID 19患者32例(13.39%)。所有患者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14 d排除COVID 19。结论 非高风险地区发热门诊患者症状虽然与COVID 19类似,但以中低热患者居多,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幅度较小。对传染性疾病的诊断而言,流行病学史相对较为重要。
2020, 36(24):3952.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镇静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椎管内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下肢骨科手术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常规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常规组给予咪唑安定静脉注射与持续泵入,干预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与持续泵入。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POCD发生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记忆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1、7 d的POCD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7 d的MMSE评分、记忆评分均降低,术后7 d的MMSE评分、记忆评分较术后1 d出现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1、7 d的MMSE评分、记忆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科手术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镇静,可以有效降低POCD发生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记忆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2020, 36(24):3955.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圆韧带缩短及阴道残端腹壁悬吊术在子宫脱垂患者子宫全切术后预防阴道顶端脱垂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腹腔镜下圆韧带缩短及阴道残端腹壁悬吊术的子宫脱垂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前、术后盆腔脏器脱垂评估分类法(POP Q)分度,阴道穹隆指示点,生活质量,并发症等指标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28例患者随访至术后12~19个月。术前POP Q分度为Ⅱ-Ⅳ度,27例术后POP Q分度为0度。术后C、D指示点值、阴道顶端活动度绝对值大于术前。手术并发症1例,为腹壁悬吊过紧,拆线后残端脱垂复发POP Q分度为Ⅰ度。客观治愈率为96.42%。结论 腹腔镜下圆韧带缩短及阴道残端腹壁悬吊术在预防子宫脱垂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残端脱垂方面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明显。
2020, 36(24):3958.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特点及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收集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上报的事件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季节、场所、原因、致病因素等特点。结果 2015-2019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31起,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381例,罹患率19.14%,病死率0.52%。第三季度为高发期,其中8月最高,占35.48%。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发病患者数最多的为农村宴席。发病患者数小于10例的事件占64.52%。不明原因引起的事件和发病患者数最多,化学性中毒事件罹患率和病死率最高。亚硝酸盐、毒蕈、致病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原因。误食误用和加工储备不当为主要已知致病因素。结论 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季节仍是夏秋季,应加强重点时节及场所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监督管理,提高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2020, 36(24):3962.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该中心收治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肩关节活动评分积分明显下降,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肩部评分升高,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刺络拔罐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0, 36(24):3965.
摘要:[摘 要] 癫痫是儿童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在儿童卒中存活者中的10年累计发病率约为30%,可加重卒中,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因此,对卒中后癫痫进行全面认识,对预防和治疗该病有重要意义。目前,儿童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报道较少,仅有少数针对卒中后癫痫发作及癫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对于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仍需全面、深入地探索。该文就儿童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等做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帮助。
2020, 36(24):3968.
摘要:[摘 要] 室间隔缺损(VSD)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主要包括膜周部VSD和肌部VSD。既往临床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目前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小儿VSD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相较于外科手术,介入具有无须开胸、手术时间短、并发症相对少、无须体外循环、伤口较小、恢复快等优势。随着封堵器类型及材料的改进,术式的不断进步,介入封堵后并发症发生率将越来越低。
2020, 36(24):397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三维重建在胆囊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该院行联合肝切除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三维重建组和对照组。三维重建组28例,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29±9.98)岁;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79±10.07)岁。三维重建组术,前行上腹部薄层CT平扫+增强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术前精准评估以指导术中精细操作。对照组术前行常规影像学检查。2组术中均采用超声刀进行断肝和肝门淋巴结清扫,术后按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肝动脉损伤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均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8.57±100.65)min、(180.56±63.45)mL,对照组分别为(186.07±79.73)min、(182.40±80.83)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组肝动脉分支损伤1例,对照组为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组胆漏1例,对照组为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T影像三维重建有助于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前精细评估,精准指导手术操作,降低肝动脉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2020, 36(24):3975.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壮族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地区壮族成人4 8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表和进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并对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该地区甲状腺结节总患病率为22.3%,人群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8.7%、24.5%,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地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食腌制品制者和饮用地下水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州地区壮族成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与性别、年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联,需加强甲状腺健康教育及定期甲状腺检查。
2020, 36(24):397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97例作为研究对象,121例T2DM合并OP者纳入OP组,176例T2DM未合并OP者纳入NOP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结果 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骨钙素(OC)、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3[25(OH)D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素抗体(I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空腹C肽(FC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C、CT、OC、25(OH)D3、IAA与OP有关。结论 T2DM合并OP受BMI、TC、CT、OC、25(OH)D3、IAA等因素影响。
2020, 36(24):398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骨科诊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进行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将其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Mimic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骨折三维模型(1∶1)。在罗从风教授的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理论基础上,结合3D打印模型确定手术入路,并进行骨折的准确复位、钢板放置等模拟手术,尤其关注关节面的平齐。根据术前设计及术中比较,完成相应手术。结果 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3D模型能准确反映出骨折移位方向和平台塌陷程度,可实现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前手术设计。术中所见与3D打印模型显示骨折细节基本相同,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面均获得良好复位。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指导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前设计中,具有术前设计直观、临床可行性良好等优势,可作为术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2020, 36(24):3984.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患者常规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并进行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肝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的变化。结果 68例患者共行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160例次,最少1次,最多5次,人均2.35次。发生不良反应48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清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前清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钾、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钠、磷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氯、镁、乳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较治疗前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对患者电解质中的钠、磷、氯、镁、乳酸及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可能有影响。
2020, 36(24):398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 T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MDR TB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DR TB标准化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液支气管镜灌洗病灶区,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状态改善情况、细胞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支气管镜灌洗治疗MDR TB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理状态及细胞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20, 36(24):398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微信干预策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该院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干预策略。分别对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 36)中的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疾病、精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延续性干预策略对于改善PCI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有重要意义。
2020, 36(24):3991.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术中加温生理盐水冲洗液在37 ℃恒温箱中的安全保存时间。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将215瓶装生理盐水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保存)、实验组(加温保存),存放时间为90 d。每周各组取3瓶采样进行细菌学观察并肉眼观察液体外观(有无沉淀及絮状物);每个月各取3瓶液体送重庆市药监所监测液体的渗透压摩尔浓度、pH值。结果 2组生理盐水细菌学培养结果中的菌落数均在国家安全标准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观察无沉淀及絮状物;2组冲洗液的pH值及渗透压摩尔浓度稍有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试验组的pH值及渗透压摩尔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7 ℃手术室恒温箱内放置90 d内的手术用生理盐水冲洗液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外观无明显变化,液体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和pH值变化均在安全正常范围值内。延长加温生理盐水安全使用周期,能减少手术室护士工作量,避免因使用不安全的加温生理盐水冲洗液带来的切口感染等多种危害,降低手术风险,为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提供有效安全的措施。
2020, 36(24):3993.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采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的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而无效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服药的总依从率更高,而不依从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值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失眠、焦虑、心动过速、血压降低、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患者的应用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2020, 36(24):399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脏直视术后机械通气肺炎肺不张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采用俯卧位通气后人工叩背胀肺吸痰,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叩背胀肺吸痰。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8 h后经股动脉置管留取动脉血并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8 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OI)变化,以及相关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气中PaO2、OI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先心病直视术后肺部并发症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联合人工叩背后胀肺吸痰可增加其潮气量,可提高OI,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及肺复张,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2020, 36(24):399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有氧运动结合松弛训练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氧运动结合松弛训练。比较2组血压水平、焦虑抑郁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2组血压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先兆子痫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胎盘早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松弛训练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抑郁焦虑情况及妊娠结局。
2020, 36(24):4001.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多元化立体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妇科无痛手术患者心理韧性、自我管理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妇科无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立体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2组患者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量表(CD RISC)]、自我管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应激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 C)]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1周时,2组患者CD RISC、ESC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同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L C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同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无痛手术患者采用多元化立体健康宣教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与应激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2020, 36(24):4003.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积极的中医综合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20, 36(24):400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情景模拟联合以团队为基础(TBL)教学在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实习医学生4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观察组采取情景模拟融合TBL方法,对比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接受教学后,观察组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测量表得分、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模拟融合TBL能够明显提高实习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2020, 36(24):400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方法在中医针灸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学本科类实习生7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人。在实习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对中医针灸理论、技能操作等的掌握程度,并调查学生对Sandwich教学方法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BL)方法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学生认为,应用Sandwich教学方法能提高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及综合素质。结论 Sandwich教学方法更适合中医针灸科的临床实习带教,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0, 36(24):4011.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类及护理专业学生对放射医学课程的开展意愿,为该校核医结合教学特色发展提供依据,为有意愿申办放射医学专业的高校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该校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及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核辐射的了解情况、放射医学认知情况及课程开展意愿等。结果 74.2%(379/511)的学生反映目前学业压力大,但仍有90.4%(462/51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放射医学专业;若该校开设放射医学专业,83.4%(426/511)的学生表示会接受。结论 学生对放射医学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学校增加放射医学知识的课程。建议高校考虑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在临床医学类及护理专业学生课程中增加放射医学知识课程。
2020, 36(24):4014.
摘要:[摘 要] 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协同基地是规培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规培教学能促进医教协同,提升协同基地整体医疗水平和影响力。但由于自身发展限制,规培带教质量并没有最大限度地与基地教学形成同质化,其原因主要与基层医院定位、医疗任务类型、政策因素及教学意识等相关。作为协同基地,因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师资建设改革,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020, 36(24):4016.
摘要:[摘 要]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和3D打印技术,打印离体牙模型和头颅骨骼模型,可满足学生对牙体解剖解剖形态、根管系统形态和头颅骨骼解剖形态的认识,方便学生理解解剖名称,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2020, 36(24):401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互动式教学大纲结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中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2015级临床专业见习的2个小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个班为使用互动式教学大纲结合PBL的试验组,共48人;另1个班为使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共47人。教学结束后,采用试卷考核及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比较2组的授课效果。结果 2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方面,试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教学大纲结合PBL进行教学,能有效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急诊临床思维,提升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及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2020, 36(24):4021.
摘要:[摘 要]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简称规培)是培养合格麻醉医师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一名医学生能够胜任临床工作的关键。近年来,该院麻醉规培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临床思维培训欠缺等问题。作者基于该院麻醉科住院医师规培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刻意练习理念的病例分析教学法的实践应用效果,以期为当前的麻醉规培提供部分借鉴和思考。
2020, 36(24):4023.
摘要:[摘 要]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迈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为将来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妇产科带教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作者通过自己的带教经验,简单讲述妇产科带教中出现医疗纠纷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找到合适的对策,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2020, 36(24):402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元化考核手段在中医院校《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4级和2015级中医临床和中西医临床专业班级设为对照组,2017级和2018级相应专业班级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化考核方法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组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利用自拟调查问卷对2组学生进行调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差值显著缩小,且期末成绩有所提升。多数学生认为多元化考核手段评定平时成绩优于单一化考核手段。结论 多元化考核手段能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率,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其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全方位学习和发展。
2020, 36(24):402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式教学法(CBL)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本科2015级临床专业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人)采用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60人)选择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理论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CBL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明显优势,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2020, 36(24):4030.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多模可视化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肝胆外科实习医师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多模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0人。多模教学组采用肝胆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虚拟手术技术和高清手术视频等进行教学;传统教学组采用外科学教材、解剖图谱和肝脏模具进行教学,时长8个学时,通过试卷考核和问卷调查2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多模教学组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教学组90分以上人数也明显多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模教学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而传统教学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缺乏立体直观感受,难于理解和记忆,不能调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结论 多模可视化给予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2020, 36(24):403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三阶段多元交叉模式教学在护理本科专业外科护理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级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为施教对象,其中护理A班(试验组)采用三阶段多元交叉模式实施教学,护理B班(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讲授式教学。结果 试验组的学生期末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中,试验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教学中引入三阶段多元交叉模式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2020, 36(24):4034.
摘要:[摘 要] 胃镜作为应用最广的内镜,是诊断及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手段,是消化专业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消化专业研究生日后学习其他内镜的基础。目前,国内许多医学院校针对消化硕士研究生的内镜培训模式不少,但由于消化硕士研究生纳入规范化培训,某些医院无法兼顾内镜培训而导致学生该方面技能掌握不好,成为就业过程中的弊端。该院针对此种情况,统筹规划学生时间,通过理论学习、模拟训练、观摩教学、手把手教学、阅片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循序渐进,规范地掌握胃镜操作技能,并把握侵入性、有创性检查的伦理知识、风险规避等常识,取得了显著效果。
2020, 36(24):4036.
摘要:[摘 要]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普及。作者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应用SWOT分析方法将慕课引入在理论教学,从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4个方面探讨了慕课引入生物化学教学的可能性,帮助教师在大量的网络信息化课程中进行选择,促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入,为慕课在生物化学信息化教育中的发展提供建议。
2020, 36(24):4041.
摘要:[摘 要] 〖JP3〗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泌尿外科手术已基本微创化,其对手术医生的要求更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医学事业的未来,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新生力量,培养其临床手术技能和理念是教学医院的重要职责。通过循序渐进的微创手术教学,可以帮助研究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树立微创理念,建立良好的手术习惯,帮助其快速独立地步入工作岗位,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020, 36(24):4043.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清洗方法对医用清洗刷的去污效果影响,为临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工具的终末处理提供借鉴。方法 按清洗方法的不同将150支医用清洗刷分为常规清洗组、标准清洗组、标准清洗+超声清洗组,每组纳入污染医用清洗刷50支。采用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测定清洗前后的相对光单位(RLU)值,比较3种去污效果差异。结果 清洗后,与常规清洗组比较,标准清洗组、标准清洗+超声清洗组RLU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准清洗组比较,标准清洗+超声清洗组RLU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清洗及超声波清洗均对医用清洗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在去污效果上,标准清洗+超声波清洗明显优于常规清洗。
2020, 36(24):4045.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基层医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识别技能的了解情况,为ASD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提供前期研究。方法 在重庆市主城9区,每个区随机抽取40例基层儿科医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背景的医生对ASD早期筛查识别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开展相关卫生适宜技术的需求情况。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共有111名(占30.83%)认为完全不了解,仅15名(占4.17%)完全能识别。40岁及以下群体和本科及以上群体对ASD的完全识别、部分识别和知晓理论的比例均高于40以上群体和本科以下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及以下群体和本科及以上群体对急需开展和认为有必要开展相关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40岁以上群体和本科以下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主城9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总体对ASD了解不足,对ASD早期筛查识别能力存在年龄和学历背景差别且仍待提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系统培训。
2020, 36(24):4047.
摘要:[摘 要] 目的 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建立血液制剂使用量时间预测模型,为制定血液制剂储备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以该院2016-2019年血浆类和红细胞类血液制剂使用量为基础,采用Matlab2008软件建立原始序列数据库,绘制血液制剂使用量时间序列图。根据原始序列扩展迪基 福勒(ADF)检验平稳性来检验结果,经差分法处理后,以ARIMA模型构建时间预测模型,并以此预测2020年1-5月该院血液制剂使用量。结果 成功绘制血浆类和红细胞类血液制剂使用量原始时间序列图,ADF检验结果显示其均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分别经二阶和一阶差分法处理,获得平稳性时间序列后,采用ARIMA(0,2,1)模型和ARIMA(0,1,1)模型拟合处理后的时间序列,分别建立两者的时间预测模型,最终成功预测2020年1-5月相应血液制剂使用量。结论 基于ARIMA模型,可利用血液制剂使用量历史数据建立相应的血液制剂使用量时间预测模型,为制订医疗机构血液制剂储备计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2020, 36(24):4051.
摘要:[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2017-2020年6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力验证计划(后简称计划)结果,了解重庆市HbA1c检测现状,提出质量改进意见。方法 收集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2017-2020年组织的6次计划数据,对计划中各参加实验室的通过率、偏差、变异系数(CV)进行统计分析。收集2018年第1次、2019年第1次和2020年第1次共3次计划数据,并与同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计划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各分组靶值、CV趋势。结果 重庆地区参与HbA1c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17-2020年,HbA1c各浓度的CV、及格率逐年递增。与国家数据比较,重庆地区2018-2020年不同HbA1c检测系统靶值偏差百分比均在0~8%以内。主流检测系统在重庆和全国数据间的CV差异整体较小。结论 该计划对重庆市HbA1c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目前重庆市HbA1c水平较全国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建议实验室关注HbA1c的检测质量,尽量选择测定结果可溯源至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参考方法的分析系统,并加强相关检测人员培训。
2020, 36(24):4054.
摘要:[摘 要] 各地区在进行院长绩效考核实践过程中,暴露出考核体系在个性化、科学性、操作性、任期目标等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考核主体界定不清、科学调研不足、配套机制尚未完善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应精准把握制度内涵与核心,紧紧围绕考核制度的政策导向,加快出台国家层面微观政策。
2020, 36(24):4057.
摘要:[摘 要] “美丽医院”建设是重庆市卫生系统开展的一次改善就医感受、提升医院品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满意度的专项行动。根据《重庆市“美丽医院”建设实施方案(2018 2020年)》和《重庆市“美丽医院”建设评价标准》相关要求,全面推进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的“三美”医院建设。作者以重庆市“美丽医院”建设为背景,阐述了“美丽医院”建设的主要内容、评价标准、工作实践情况和“美丽医院”建设中的心得体会。
2020, 36(24):4060.
摘要:[摘 要] 该病例为32岁男性肝脏尾状叶脓肿的罕见病例。作者首先尝试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但未能找到穿刺路径而选择内科保守治疗,之后患者病情恶化,选择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最终达到治愈。尾状叶脓肿特殊的解剖位置给外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尾状叶脓肿缺乏相应的治疗指南。虽然经皮肝穿刺肝脓肿穿刺引流是较好的治疗方案,但是外科手术引流仍然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2020, 36(24):4063.
摘要:[摘 要] 结合文献,对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2018年10月收治的1例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该患者反复右侧腰腹部隐痛不适4个多月,呈间歇性胀痛,复发加重2 d后入院,影像表现为腹盆腔巨大囊性占位,密度均匀,囊壁无钙化,增强囊壁及分隔强化,囊液无强化。医生应提高对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认知,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水平,降低漏诊率。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