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6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尿酸和CRP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 36(7):961.

      摘要 (8722) HTML (0) PDF 2.24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尿酸和C反应蛋白(CRP)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0例。选取40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尿酸和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尿酸和CRP水平明显升高,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尿酸和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尿酸与CRP呈正相关(P<0.05),且尿酸和CRP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尿酸促进CRP的产生,尿酸和CRP是反应血压程度的内在生物学指标,或许可作为早期诊断子痫前期的血清学指标,动态监测有利于子痫前期的早期预防。

    • 多糖蛋白乳膏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黄褐斑疗效研究

      2020, 36(7):964.

      摘要 (7406) HTML (0) PDF 1.1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多糖蛋白乳膏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1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皮肤病中心收治的31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治疗组给予多糖蛋白乳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0.025%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2组患者均口服维生素C片(每次0.2g,每天3次),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黄褐斑色素深浅、色斑面积大小变化、治疗前后总积分、下降指数等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98例(63.23%),显效39例(25.16%),好转18例(11.61%),总有效率为88.39%,治疗后平均积分下降指数为(0.70±0.21);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24例(15.48%),显效38例(24.52%),好转73例(47.10%),无效20例(12.90%),总有效率为40.00%,治疗后平均积分下降指数为(0.46±0.12);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平均积分下降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糖蛋白乳膏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遵义地区汉族人群CRP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研究

      2020, 36(7):967.

      摘要 (9010) HTML (0) PDF 1.4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地区汉族人群C反应蛋白(CRP)基因1059G/C(rsl800947)区单链构象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2—8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265例遵义地区汉族人群CRP基因1059G/C区多态性,其中T2DM患者137例(T2DM组),健康体检者128例(健康对照组)。结果265例遵义地区汉族人群CRP基因1059G/C检出CC、CG、CT基因型。T2DM组患者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CG、CT与T2DM呈正相关(P<0.05)。分别在等位基因G、T中检出-9C/G及-6A/T碱基变异。结论CRP基因1059G/C区在遵义地区人群中具有多态分布,并推测其-9C/G及-6A/T2个多态位点与遵义地区人群T2DM具有相关性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女性焦虑与抑郁的影响研究

      2020, 36(7):970.

      摘要 (9115) HTML (0) PDF 1.17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妇女的心理焦虑与抑郁状况。方法应用抑郁症筛查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对2018年1—12月因宫颈疾病到该院就诊的7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93份,其中18份条目自评有缺失,有效问卷675份,有效回收率为96.4%。将接受筛查的患者分为筛查组(675例)和筛查阳性组(72例)。结果筛查阳性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水平均明显高于筛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感染患者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障碍,在治疗同时应给予心理干预。

    • 绝经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管理

      2020, 36(7):974.

      摘要 (8676) HTML (0) PDF 1.93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绝经前女性选择不同治疗方式(未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后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绝经前女性患者41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未行任何治疗,10例,失访2例)、物理治疗组(11例)和手术组(20例,失访2例)。对照组于首诊后、物理治疗组及手术组于治疗结束后间隔6个月、1年随访,应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佳);末次随访使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评估解剖学分度。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是否有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时PFIQ-7评分均明显高于首诊时,物理治疗组及手术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时PFIQ-7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率为75.0%(6/8),物理治疗组及手术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54.5%(6/11)、88.9%(16/18)。对照组患者解剖学加重率为75.0%(6/8),物理治疗组患者解剖学好转率为66.7%(6/9),手术组患者解剖学治愈率为100.0%(18/18)。结论对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绝经前女性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黔北地区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 36(7):977.

      摘要 (8788) HTML (0) PDF 1.1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黔北地区某医学院校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该校改善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获取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56份,回收923份,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865份,有效回收率为93.7%。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整体水平中等,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信念、知识、行为;男生口腔健康知信行合格率高于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合格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城镇生源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合格率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合格率基本一致;2013级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合格率最高(67.1%)。各维度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信念、知识、行为;不同性别学生信念、行为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知识、行为2个维度得分及口腔健康知信行整体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类型均对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均存在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1.416、1.998、0.689、0.416,P<0.05];性别、知识对学生口腔健康信念存在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469、0.362,P<0.05);性别、知识、信念对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均存在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714、0.577、0.660,P<0.05);专业类型、知识、信念、行为对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整体水平均存在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404、0.009、0.041、0.011,P<0.05)。结论该校学生口腔健康

    •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价值评估

      2020, 36(7):982.

      摘要 (8668) HTML (0) PDF 1.97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TPE)的价值及最佳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375例经胸膜病理活检确诊为TPE患者(236例)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39例)胸腔积液ADA水平,同时分析影响ADA水平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胸腔积液ADA诊断TPE的最佳临界值。结果TPE患者胸腔积液ADA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TPE患者A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ADA诊断TPE的最佳临界值为22.2U/L,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64%、85.61%。结论胸腔积液ADA可很好地鉴别TPE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将ADA临界值设为22.2U/L时诊断TPE的效果最佳。

    • 安罗替尼单药或联合替吉奥治疗索拉非尼耐药晚期肝细胞癌疗效研究

      2020, 36(7):985.

      摘要 (8683) HTML (0) PDF 1.66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安罗替尼(ANL)单药或联合替吉奥(S1)治疗索拉非尼耐药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经索拉非尼治疗无效或进展HCC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NL组和ANL+S1组,每组10例。ANL组口服ANL12mg,每天1次,连续服用14d,停用1周,每21天重复。ANL+S1组口服ANL12mg,每天1次,S140mg,每天2次,两药均连续服用14d,停用1周,每21天重复。2组患者均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发生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患者根据情况将ANL剂量降至每天10mg或每天8mg。每6周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ANL组患者中部分缓解1例,稳定5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ORR)为10.0%(1/10),疾病控制率(DCR)为60.0%(6/10),PD率为40.0%(4/10),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3.0、6.0个月(95%可信区间:0.7~5.3、4.7~7.3)。ANL+S1组患者中部分缓解2例,稳定5例,PD3例,ORR为20.0%(2/10),DCR为70.0%(7/10),PD率为30.0%(3/10),PFS和OS分别为4.5、7.5个月(95%可信区间:3.6~5.4、6.5~8.5)。2组患者ORR、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FS、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疲劳、食欲减退和高血压。结论对索拉非尼治疗耐药晚期HCC给予ANL单药治疗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ANL联合S1治疗可延长患者的PFS和OS。

    • 阿加曲班、丁苯酞、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2020, 36(7):989.

      摘要 (8767) HTML (0) PDF 1.18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阿加曲班、丁苯酞、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该院神经内科的2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诊断为PIS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给予静脉滴注丁苯酞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阿加曲班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BI评分,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治疗后7d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h,7、14dNIHSS、BI评分,治疗后7、14d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14d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阿加曲班、丁苯酞、阿司匹林联合治疗PIS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抑制炎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其预后,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 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维生素B12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 36(7):993.

      摘要 (7416) HTML (0) PDF 1.94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给予叶酸的不同剂量分为A、B、C、D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叶酸0.4mg/d、维生素B120.5mg/d;B组给予叶酸0.8mg/d、维生素B120.5mg/d;C组给予叶酸5.0mg/d、维生素B120.5mg/d;D组给予叶酸10.0mg/d、维生素B120.5mg/d。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量表评价4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智力状态、全面认知功能等情况。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ADL、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ADAS-cog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ADL、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A、B组,ADAS-cog评分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患者治疗后ADL、MMSE、ADAS-co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5.0mg/d、维生素B120.5mg/d联合治疗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 36(7):996.

      摘要 (7122) HTML (0) PDF 1.18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等调查2018年3-12月在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265例。结果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6.52±16.80)分,社会支持各维度、面对应对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正相关,回避、屈服应对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负相关。不良妊娠史、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

    • 精神科门诊分离[转换]性障碍用药研究

      2020, 36(7):1000.

      摘要 (8488) HTML (0) PDF 1.42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精神科门诊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7月22日至2019年7月22日该院精神科门诊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74例临床诊断为分离[转换]性障碍(ICD-10编码为F44)患者的信息,统计分析其治疗药物、药物种类、剂量、频率和联合用药情况。结果174例患者中女164例(94.25%),年龄35~<55岁85例(48.85%),比例最高。接受药物治疗156例(89.66%),其中药物使用频率前3位依次为丙戊酸镁[55例(35.26%)]、奥氮平[53例(33.97%)]、喹硫平[36例(23.08%)];按药理属性使用频率前3位依此为抗精神病药[132例(84.62%)]、镇静催眠/抗焦虑药[77例(49.36%)]、心境稳定剂[69例(44.23%)]。抗精神病药与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频率最高,联合频率最高药物前3位依次为丙戊酸联合喹硫平、丙戊酸联合奥氮平、丙戊酸联合利培酮。结论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的药物以抗精神病药为主,常见抗精神病药与心境稳定剂联合用药。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0, 36(7):1004.

      摘要 (8258) HTML (0) PDF 5.92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谷歌学术、CochraneLibrary、OVID、PubMed、Embase等引文数据库(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11月),人工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引文追踪。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19篇,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中文10篇,英文6篇。联合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情况,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6.54、-5.02、5.94;95%可信区间:-9.43~-3.47、-6.87~-3.17、3.72~9.48;P=0.00010、0.00001、0.00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81,95%可信区间:0.52~1.25,P=0.34000)。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综述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0, 36(7):1010.

      摘要 (8462)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LCZ696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进展

      2020, 36(7):1013.

      摘要 (8421) HTML (0) PDF 1.18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川崎病血管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2020, 36(7):1016.

      摘要 (8397) HTML (0) PDF 1.18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Ⅱ、Ⅳ型CRS患者给予IHD治疗的心衰发生率、全因再入院率、在院病死率调查

      2020, 36(7):1019.

      摘要 (8543) HTML (0) PDF 1.7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Ⅱ、Ⅳ型心肾综合征(CRS)经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患者1年内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率、全因再入院率、在院病死率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该院血透室、肾内科、心内科收治的163例Ⅱ、Ⅳ型CRS且给予IH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1年内心衰发生率、全因再入院率、在院病死率等。结果163例患者中第1~5次住院时心衰发生率均较高,第6、7次住院时心衰发生率明显降低。同一例患者第1~5次住院时全因再入院率均较高,第6、7次住院时全因再住院率均明显降低。163例患者中在院死亡3例,在院病死率为1.84%。结论IHD治疗Ⅱ、Ⅳ型CRS患者第1~5次住院时心衰发生率、全因再入院率均较高,但第6、7次住院时均明显降低,可能与心、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于院外死亡有关。因此,从病因预防慢性心衰、肾衰的发生,规范诊疗Ⅱ、Ⅳ型CRS患者非常重要,或探索其他经济、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式。

    • 定期牙周洁治在固定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 36(7):1021.

      摘要 (8489) HTML (0) PDF 1.16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定期牙周洁治对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该院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100例,采取简单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对照组采用口腔卫生宣教。对照2组患者矫治前,矫治6、12个月临床牙周指标及牙齿脱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矫治前临床牙周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12个月时临床牙周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去除矫治器时牙齿脱矿率及脱矿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进行牙周洁治可有效减少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症,促进固定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同时,在去除矫治器时能有效改善牙齿脱矿情况。

    • 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2020, 36(7):1023.

      摘要 (8862) HTML (0) PDF 1.2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经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含淀粉模拟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BMI)、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8、12周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B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脂联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奥氮平治疗后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有利于调节脂联素和瘦素水平,改善血脂、血糖代谢紊乱,降低BMI,提高疗效。

    • 闭合复位外侧3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56例效果分析

      2020, 36(7):1025.

      摘要 (8382) HTML (0) PDF 1.68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侧3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采取闭合复位外侧经皮3枚克氏针分别由肱骨外上髁进针、分散固定于肱骨远端外侧柱、鹰嘴窝外侧缘、鹰嘴窝的固定方法治疗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石膏固定4~5周。随访6~14个月,平均(10.0±2.3)个月。结果156例患儿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克氏针松动移位、针道感染、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Flynn功能评分:优147例,良9例。结论闭合复位外侧3枚克氏针内固定在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等特点。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50例易感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2020, 36(7):1028.

      摘要 (8612)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和未合并肺部感染组,每组50例。收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症等一般资料,以及化疗情况、血浆清蛋白(ALB)水平、肺部感染临床特征、致病菌分布等,对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中分离病原菌31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再次为鲍曼不动杆菌,最后为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等。晚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早中期患者,ALB<35g/L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ALB≥35g/L患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有并发症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化疗情况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为晚期、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并发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包括晚期、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并发症等,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 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在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0, 36(7):1030.

      摘要 (8221)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在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CPB)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5例。Ⅰ组CPB开始时给予乌司他丁30万U;Ⅱ组CPB开始时给予氨甲环酸1000mg,Ⅲ组CPB开始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mL。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T0)、麻醉后(T1)、CPB停止时(T2)、CPB停止6h(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24h(T5)7个时间点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手术结束回重症监护病房后6、12、24h胸腔引流量等。结果Ⅰ、Ⅱ组患者T1~T5时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6、12、24h胸腔引流量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氨甲环酸均可明显抑制CPB引起的纤溶系统过度激活,减缓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的降低,减少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二者作用相似。

    • 硫必利联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抽动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观察

      2020, 36(7):1033.

      摘要 (8306) HTML (0) PDF 1.1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硫必利联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抽动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抽动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80例,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奇数,40例,给予硫必利单一治疗)和研究组(偶数,40例,给予硫必利联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对比分析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康奈氏儿童行为量表(Con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1、3、6个月YGTSS、Conner评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患儿降低幅度更大,研究组患儿治疗1、3、6个月YGTSS、Con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抽动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取硫必利联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能获取理想疗效,更好地改善患儿抽动情况,提高其适应行为能力,联合用药方案可在抽动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二氧化碳充溢技术对手术间环境及医务人员的影响

      2020, 36(7):1035.

      摘要 (8487) HTML (0) PDF 1.15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二氧化碳(CO2)充溢技术对手术间环境及医务人员的影响。方法2019年1-5月选取河南省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百级层流净化手术间12间[使用CO2充溢技术6间(研究组)、未使用CO2充溢技术6间(对照组)]及医务人员84名[接触CO2充溢技术43名(研究组)、未接触CO2充溢技术41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远红外CO2测试仪测定CO2充溢技术对手术间内CO2体积分数造成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及生理体征检测评估CO2充溢技术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结果2组洁净手术间在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后手术室空气中CO2体积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CO2后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区CO2充溢技术的使用会造成手术室内CO2体积分数超标,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制定相关手术室内CO2体积分数检测及超标防护措施;同时,应重视医务人员的疲劳工作和亚健康状态。

    • 婴幼儿癫痫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2020, 36(7):1038.

      摘要 (8629) HTML (0) PDF 1.18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癫痫性脑病(EE)的临床特点、相应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情况,建立和完善婴幼儿EE的基因型-表型谱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确诊的25例不明原因的婴幼儿EE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对患儿采用2代高通量基因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父母及来源分析。结果(1)婴幼儿EE高峰年龄为1岁以内,婴儿痉挛症及Dravet综合征为最主要类型。临床发作形式多样,药物控制效果不佳,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多数伴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倒退。(2)基因型及临床表型:①25例患儿中West综合征12例,7例患儿有明确致病基因(TSC2基因4例、STXBP1基因1例、KCNQ2基因2例)。5例患儿突变基因致病性不明确,其中3例患儿为RYR3基因剪切突变,可能为新发现的婴儿痉挛症致病基因;1例患儿为大田原综合征,具有明确致病基因(STXBP1基因),已临床转为婴儿痉挛。②25例患儿中Dravet综合征7例,6例患儿为SCN1A基因新生突变Denovo;1例患儿无明确致病基因。③25例患儿中分型不明的EE5例,1例患儿检测为CTNNA3基因致病性突变;4例患儿致病性基因不明确或未检测到致病基因。结论不同基因突变的同一例癫痫综合征患儿可具有相似或重叠的临床表型。部分基因突变具有遗传异质性。基因报告解读应慎重,致病性不明确或未检测到致病基因需结合家系分析、疾病表型、基因型共分离分析等。

    • 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分析

      2020, 36(7):1041.

      摘要 (8691) HTML (0) PDF 1.1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方法将2019年1-10月长沙市某养老机构的30例老年人设为G1组,30例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设为G2组。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2组老年人粪便样品16SrRNAV3~V4高变区进行扩增测序,划分可操作分类单元。使用QIIME软件对所有可操作分类单元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分析、组间差异性分析等,运用RStudi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组老年人的主要肠道菌群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和疣微菌门。G1组老年人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丰度明显低于G2组,变形菌门丰度明显高于G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老年人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丰度高于G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Chao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老年人微生物群落构成的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结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但在优势菌群结构组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0, 36(7):1043.

      摘要 (7983) HTML (0) PDF 1.1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571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前哨淋巴结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分子分型及脉管浸润与前哨淋巴结阳性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病理类型、PR、脉管浸润是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肿瘤直径、病理类型、PR、脉管浸润是预测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健康体检“危急值”预警效果评价

      2020, 36(7):1046.

      摘要 (8507) HTML (0) PDF 1.14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危急值”预警管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中发现“危急值”或可疑“危急值”者1203名,设定“危急值”预警管理项目并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1203例受检者中男535例(44.5%),女668例(55.5%)。“危急值”中高血压3级、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13.0mmol/L、可疑肝肾结节、可疑肺结节均以男性居多,甲状腺结节4a以女性居多,高血压3级男性患者年龄明显小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疾病不同性别受检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受检者进行了就诊并接受治疗,小部分受检者并未引起重视,还有较大部分受检者并未预留正确的联系方式,以至于检后失防。结论“危急值”预警制度的实施可大大提高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率。加强健康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沟通技巧在“危急值”预警制度中至关重要。

    • 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0, 36(7):1049.

      摘要 (7946) HTML (0) PDF 1.15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16份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并对主要菌种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67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4株(83.31%),位于前3位的由高至低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99株(14.62%),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大于50.00%,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氯霉素、氧氟沙星耐药率小于10.0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大于9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小于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8.89%,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大于50.00%,对万古霉素100.00%敏感。结论该院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较为普遍。临床上应根据婴儿期用药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托里消毒散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

      2020, 36(7):1051.

      摘要 (8047) HTML (0) PDF 1.1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托里消毒散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髓内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观察组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基础上加用托里消毒散。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炎症指标消失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30例,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1例,复发9例,治愈率为70.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72h,1、3周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着时间延长VAS均呈下将趋势。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托里消毒散治疗骨折术后感染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速缓解疼痛,促进炎性指标的恢复。

    • >护理探讨
    • 个体化护理措施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 36(7):1054.

      摘要 (8170) HTML (0) PDF 1.13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辅助生殖护理中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收治的不孕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个体化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个体化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收集2组患者的有关资料和信息,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个体化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以呼吸道护理为主的专项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0, 36(7):1056.

      摘要 (8565) HTML (0) PDF 1.14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以呼吸道护理为主的专项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以呼吸道护理为主的专项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血气分析值、成功脱管例数、累计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成功脱机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累计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呼吸道护理为主的专项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的康复,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研究

      2020, 36(7):1058.

      摘要 (8102) HTML (0) PDF 1.1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医护理医治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该院脑病科住院及皮肤科门诊患者60例,按入组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配合医生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包括病情观察和创面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配合壮医药线点灸、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施护等中医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见效快、经济便利,有效降低了患者疼痛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策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 36(7):1060.

      摘要 (7951) HTML (0) PDF 1.1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策略在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基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策略。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为Ⅰ级比率明显提高,心功能为Ⅱ级比率21.28%(10/47)明显降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策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 新型透析隔离大单应用效果评价

      2020, 36(7):1062.

      摘要 (8364) HTML (0) PDF 1.14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透析隔离大单在血液净化中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该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新设计的透析隔离大单的床单元整理方法设为观察组(16059例),2017年1-12月使用传统床单元整理方法设为对照组(16752例)。观察2种床单元整理方法的护理操作时间、卫生经济成本、呼唤满意度、环境交叉感染等。结果观察组更换完1例患者床单元的平均耗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所需人力相当的情况下,观察组卫生经济成本近60.0%;经多人同条件下,观察组菌落数及物品表面浮尘明显少于对照组;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护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透析隔离大单在透析中心的应用节省了更换床单元护士从造作及患者等待时间,降低了卫生经济成本,能有效减少对血液净化中心治疗区环境的二次污染,提升了护患满意度,推荐在临床推广应用。

    • 风险评估护理体系在心脏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 36(7):1064.

      摘要 (9945) HTML (0) PDF 1.14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护理体系在心脏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心脏移植手术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取风险评估护理体系。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统计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均未出现恶性死亡事件。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脏移植手术患者采取风险评估护理体系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风险评估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预后的作用

      2020, 36(7):1066.

      摘要 (7929) HTML (0) PDF 1.15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取风险评估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风险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功能康复效果等预后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 36(7):1068.

      摘要 (6624) HTML (0) PDF 1.14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经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后不良嗜好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值及总分均明显提高,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档案制管理的母乳门诊在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2020, 36(7):1071.

      摘要 (7938) HTML (0) PDF 1.13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档案制管理的母乳门诊工作模式对优化延伸护理服务效果的意义。方法将2018年10-12月该院产科出院的60例产妇按照出院顺序1∶1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档案制管理模式开展延伸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开展延伸护理。调查2组产妇产后4、8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纯母乳喂养率及对延伸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8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延伸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档案制管理的母乳门诊在延伸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变被动咨询为主动管理,对增强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提高纯喂养率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延伸护理服务满意度高,此项工作值得长期推进。

    • 微信平台在精子DNA碎片指数异常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 36(7):1073.

      摘要 (8027) HTML (0) PDF 1.15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异常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收治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精液DFI异常患者6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包括微信平台生殖男科护理知识定期推送、微信健康宣教、微信随访、微信在线咨询答疑和复诊提醒等。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精液DFI、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后2次检查精液DF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通过应用微信平台对DFI异常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能有效推动护患交流,对提高生殖男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精液DFI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研究
    • 吸痰相关因素对气道黏膜出血的影响

      2020, 36(7):1075.

      摘要 (8122) HTML (0) PDF 1.16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吸痰环节对气道黏膜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呼吸内科护士的104次吸痰操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查检表对护士的吸痰操作过程及气道黏膜出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年龄越小出血率越高,气道湿化患儿出血率明显低于未湿化患儿,使用硅胶材质吸痰管患儿出血率明显低于使用控式吸痰管患儿,吸引时间小于10s患儿出血率明显低于吸引时间大于10s患儿,1d内吸引1次患儿出血率明显低于吸引2次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吸痰的相关指标,尽量避免易引发气道黏膜出血的因素,避免医源性伤害和感染。

    • >护理探讨
    • 以罗伊适应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睡眠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0, 36(7):1078.

      摘要 (6936) HTML (0) PDF 1.1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罗伊适应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产褥期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罗伊适应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和分析2组产妇产后抑郁、睡眠质量、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产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率及总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罗伊适应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产妇消除产后抑郁、改善睡眠质量及提升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以双轨道互动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2020, 36(7):1080.

      摘要 (7733) HTML (0) PDF 1.15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双轨道互动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以双轨道互动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用药的完全依从率和总依从率均明显提高,不依从率及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双轨道互动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和血压控制效果的改善均具有重要价值。

    • 基于循证的短期留置尿管患者的尿管护理实践

      2020, 36(7):1082.

      摘要 (8040) HTML (0) PDF 1.17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患者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护理的最佳证据应用的实践过程,评价该证据在临床应用后的效果,同时,在科内重新修定导尿管的护理流程,统一标准,改进目前的护理工作,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选取证据应用前(2018年5-7月)该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和证据应用后(2018年8-10月)该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惑,由循证小组成员提出需解决的临床护理问题,由科室内组建循证护理团队,对短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管道护理分别进行文献检索、文献评鉴,结合最佳证据应用到临床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尿管护理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感染率及对拔除导尿管时引起的不适影响,最终形成术后患者短期留置尿管护理的最佳证据,并在临床推广应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2组患者舒适度。结果证据应用后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证据运用前,尿路感染发生率、拔除尿管后并发的尿道刺激性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最佳循证证据的尿管护理的临床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舒适度,减轻拔管后引起的疼痛不适,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了护士及患者家属的行为,改善了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了护理质量。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及服药依从性等的影响研究

      2020, 36(7):1085.

      摘要 (7915) HTML (0) PDF 1.94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认知功能、服药依从性、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诊的CHF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确定患者符合纳入要求且征求患者知情同意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续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功能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延续组患者护理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功能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莫里斯基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价均明显改善,且延续组患者施护后护理后莫里斯基用药依从性问卷依从性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普遍较低,护理后均明显提高,且延续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护理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各纬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因CHF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医院外服药依从性和自护能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 >护理探讨·康复医学
    • 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 36(7):1089.

      摘要 (7729) HTML (0) PDF 1.15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康复护理对于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康复护理与康复运动训练,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前、后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术后患

    • >教学探索
    • MDT联合CAM教学模式在恶性肿瘤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0, 36(7):1092.

      摘要 (6618) HTML (0) PDF 1.14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临床实习教学中多教研室应用多学科协作组(MDT)联合案例分析法(CAM)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该科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106名作为实验组采用MDT联合CAM教学模式;2015-2016年在肿瘤科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共9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别。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成绩(80.64±5.81)分优于对照组(78.62±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5)。实验组各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教研室采用MDT联合CAM教学模式在恶性肿瘤临床实习教学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培医师人文素质培养分析

      2020, 36(7):1094.

      摘要 (7713) HTML (0) PDF 1.16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将医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医疗服务,打造“健康中国”。该文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系统的阐述,对住培医师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加强住培医师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在住培工作中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增益医疗效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应用型本科院校护生内科护理学双语教学调查分析

      2020, 36(7):1097.

      摘要 (8146) HTML (0) PDF 1.13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护生对内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态度与意愿。方法本研究对在校所有护理学本科生采用自行编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回收问卷788分,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779份,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认为双语教学有必要性及非常有必要性的学生总计达到89.86%,愿意及非常愿意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总计达58.28%;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专业知识、英语知识与能力、专业前沿知识,对将来工作有益的学生达90%以上。在教学的课件、讲授、教材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中英文双语对照模式。结论学生对内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普遍认可,学生对内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意愿与其英语水平及培养目标相契合。

    • 建立规范化和科学化外科学双语教学体系的探索

      2020, 36(7):1099.

      摘要 (7935) HTML (0) PDF 1.1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推进医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医学人才,使我国医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作者通过分析外科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探讨如何设立双语教学课程,如何规范双语教学标准,以及从制定教材、建设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和评估教学质量等方面探索如何建立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外科学双语教学体系。

    • 基于“对分易”软件的医学遗传学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2020, 36(7):1102.

      摘要 (7945) HTML (0) PDF 1.45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该文首先介绍了终结评价的弊端和学生的学情分析,其次从具体实施过程、基于调查问卷的实施效果评价两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基于“对分易”教学辅助软件的医学遗传学课程过程性评价实践。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又可动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情景模拟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及任务导向法在内科护理学实践课中的应用

      2020, 36(7):1104.

      摘要 (7780) HTML (0) PDF 1.14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运用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角色扮演法及任务导向教学法等方法在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实践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高职高专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学实践课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践课参与程度、实践课模式作用程度以及对教师带教水平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学生对内科护理学实践课教学模式赞同率83.0%;参与度评分3分以上89.5%,4分以上35.5%;对教师带教水平评分3分以上95.5%,4分以上63.7%。结论实践课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法总体运行良好,有继续提升、改进空间。

    • PBL和CP联合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0, 36(7):1107.

      摘要 (7570) HTML (0) PDF 1.9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为探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研室尝试在带教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与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相结合的联合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文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例,阐述联合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带教后的心得体会。

    • >案例分析
    • 儿童白血病“镜面人”1例PICC置管护理体会

      2020, 36(7):1109.

      摘要 (8714) HTML (0) PDF 2.4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口服大量氨磺必利片致中毒及肾损害救治1例

      2020, 36(7):1111.

      摘要 (8451) HTML (0) PDF 1.13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Ⅰa型糖原贮积症1例患儿的护理

      2020, 36(7):1112.

      摘要 (8011) HTML (0) PDF 1.1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发生聚集情况1例

      2020, 36(7):1114.

      摘要 (7997) HTML (0) PDF 2.87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致腰骶部血管性水肿1例

      2020, 36(7):1116.

      摘要 (7660) HTML (0) PDF 2.4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感染患者药学监护分析

      2020, 36(7):1118.

      摘要 (7885) HTML (0) PDF 1.16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