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肺腺癌组织GART基因高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 37(1):1.

      摘要 (6115) HTML (0) PDF 3.13 M (1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揭示肺腺癌中磷酸核糖甘氨酰胺转甲酰酶(GART)基因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20年1月使用癌症芯片数据库Oncomine、癌症基因组学分析门户网站cBioPortal、癌症基因组学门户网站UALCAN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库DAVID 6.8分析肺腺癌组织GART基因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GART基因表达明显升高。cBioPortal数据库结果显示,501例肺腺癌患者中发生GART基因改变38例,包括错义突变、截短突变、基因融合、拷贝数畸变和mRNA 水平上调。GART基因高表达不利于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LCAN数据库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GART基因表达明显提高,且在40岁以上、吸烟人群中GART的表达更为显著。DAVID富集分析结果显示,GART主要与细胞周期、RNA转运、DNA复制途径相关。结论 肺腺癌组织GART高表达不利于患者预后,该基因可作为判断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候选标志物。

    • 苦参素联合复方茵陈颗粒对大鼠肝BRL-3A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1, 37(1):5.

      摘要 (5707) HTML (0) PDF 1.13 M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苦参素(OMT)联合复方茵陈颗粒(FYK)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肝BRL-3A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LPS诱导大鼠肝BRL-3A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分为对照组、LPS组、OMT+LPS组、OMT联合FYK低剂量(OMT+FYK-L+LPS)组、OMT联合FYK中剂量(OMT+FYK-M+LPS)组和OMT联合FYK高剂量(OMT+FYK-H+LPS)组。应用Kit-8细胞计数法测定BRL-3A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RL-3A细胞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 与OMT+LPS组比较,OMT联合FYK可进一步提高LPS诱导的BRL-3A细胞活力下降,进一步降低由LPS诱导的BRL-3A细胞凋亡,下调TLR4的表达,上调经LPS激活的AKT和GSK3β磷酸化水平,下调Bax/Bcl-2的比例和活性-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论 OMT联合FYK预处理可通过TLR4/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肝BRL-3A细胞凋亡。

    • 大黄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α-SMA、MMP-13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2021, 37(1):9.

      摘要 (5240) HTML (0) PDF 1.58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大黄酸对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CCl4模型组(M组)、秋水仙碱组(C组)、大黄酸低剂量组(RL组)和大黄酸高剂量组(RH组),每组12只。40%CCl4与花生油混合腹腔注射,每周2次;CCl4给药3周后进行秋水仙碱和大黄酸灌胃治疗。第7周末颈椎离断处死各组大鼠,取新鲜肝脏组织置于-80 ℃冰箱保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α-SMA、MMP-13及TIM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N组比较,RH、C、RL、M组大鼠肝脏α-SMA、TIMP-1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MMP-13 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且RH、C、RL、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酸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Ki67、P5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点研究

      2021, 37(1):12.

      摘要 (5185) HTML (0) PDF 585.18 K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Ki67抗原、P5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给予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5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Ki67、P5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502例患者中Lumina A型136例(27.09%),Luminal B型218例(43.43%),Her-2过表达型65例(12.95%),Basal-like型83例(16.53%)。不同分子分型患者年龄分布、乳腺癌Ki67表达量、肿瘤直径、病理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P53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及临床病理特点可在预测患者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方面提供指导意义。

    • 肥胖直肠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2021, 37(1):15.

      摘要 (4629) HTML (0) PDF 675.98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肥胖直肠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6例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7 kg/m2)、超重组(BMI 24~<27 kg/m2)和正常组(BMI 18~<24 kg/m2),每组22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基线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距肛缘距离、pT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流质饮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率为4.55%,超重组和正常组无中转开腹手术者。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尿潴留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直肠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无显著影响,但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术中出血量。

    • 枸杞多糖对重铬酸钾所致孕鼠生殖毒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2021, 37(1):19.

      摘要 (4698) HTML (0) PDF 574.53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枸杞多糖(LBP)对重铬酸钾(PD)所致孕鼠生殖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2018年7月将12只9周龄SPF级SD雌鼠和6只9周龄SPF级SD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六价铬离子(Cr6+)]染毒组、PD染毒给予低剂量LBP组(PD+L-LBP组)、PD染毒给予中剂量LBP组(PD+M-LBP组)、PD染毒给予高剂量LBP组(PD+H-LBP组)和PD染毒给予更高剂量LBP组(PD+MH-LBP组),每组雌鼠2只,雄鼠1只。实验期间每日早上对各组雌鼠进行阴道涂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精子的雌鼠记为怀孕第0天。各组雌鼠从怀孕第3天开始灌胃,于每日早上进行灌胃操作,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PD染毒组、PD+L-LBP组、PD+M-LBP组、PD+H-LBP组和PD+MH-LBP组均灌胃1/4半数致死量的PD溶液。于第1次灌胃操作结束6 h后进行第2次灌胃操作,对照组、PD染毒组灌胃生理盐水,PD+L-LBP组、PD+M-LBP组、PD+H-LBP组和PD+MH-LBP组分别以10、50、100、200 mg/kg LBP溶液灌胃,持续灌胃7 d。怀孕第19天时处死孕鼠,取血清及胎盘,解剖孕鼠,运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及胎盘Cr水平。结果 PD染毒组孕鼠胚胎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D+L-LBP组、PD+M-LBP组、PD+H-LBP组和PD+MH-LBP组,血清及胎盘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D+L-LBP组、PD+M-LBP组、PD+H-LBP组和PD+MH-L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对PD所致孕鼠的生殖毒性具有干预作用。

    • 量化评估指标评价等速被动牵伸训练的疗效研究

      2021, 37(1):22.

      摘要 (3583) HTML (0) PDF 768.76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应用肢体痉挛量化评估指标评估等速被动牵伸训练对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伴痉挛患者40例,其中改良Ashworth量表(MAS)1级、1+级、2级、3级患者各10例。采用等速测试系统以5°/s角速度被动牵伸训练20 min,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即刻(T1)、治疗后20 min (T2)测试5°/s及180°/s角速度的峰力矩(PT)、被动伸肘所做的功(Work)、Work差值及MAS。结果 与T0时比较,40例患者T1时180°/s角速度的PT及Work,T2时180°/s角速度的Work,以及T1时5°/s角速度的Work、Work差值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 2级患者T1时180°/s角速度的PT、Work 、Work差值,以及T2时180°/s角速度的PT均较T0时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级患者T1、T2时MAS较T0时无明显变化,1+、2级患者改善较好。结论 5°/s角速度进行等速被动牵伸训练20 min可有效改善痉挛,但对非神经因素的疗效并不理想,疗效可维持20 min左右,其中MAS 2级患者对治疗最敏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2021, 37(1):26.

      摘要 (5105) HTML (0) PDF 701.55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 6月该院收治的1~14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457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特异性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咽拭子MP核酸(MP-DNA)检测等。结果 457例患儿中MP-IgM抗体阳性163例(35.7%),诊断为MPP,其中MP-DNA阳性138例[84.7%(138/163)] 。从138例血清MP-IgM抗体、MP-DNA双阳性患儿中招募62例随访3个月,治疗后MP-IgM抗体阳性率下降趋势不及MP-DNA检出率明显。血清MP-IgM抗体滴度高低对MPP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谷草转氨酶均无影响;高MP-IgM抗体滴度与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比值升高相关。高PCT、hsCRP组患儿中出现严重影像学改变和肺外并发症者均明显多于低PCT、hsCRP组,阿奇霉素治疗后平均退热时间也明显长于低PCT、hsC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P-IgM抗体检测和咽拭子MP-DNA检测阳性符合率较高,后者更能真实反映疗效。血清MP-IgM抗体滴度过高预示MPP患儿易发生肺外器官损伤,PCT、hsCRP显著升高者与部分临床重症表现相关。

    • 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与雌激素受体、细胞周期蛋白B1、C-erbB-2相关性研究

      2021, 37(1):30.

      摘要 (4406) HTML (0) PDF 1.3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端粒酶基因RNA(hTR)、雌激素受体(E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2012—2013年在广东医科大学湛江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乳腺癌患者hTR、ER、CyclinB1、C-erbB-2的表达。结果 肿瘤大小、是否淋巴结转移、不同组织分级患者hTR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hTR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淋巴结转移患者ER、C-erbB-2、CyclinB1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级、肿瘤大小患者CyclinB1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患者ER、C-erbB-2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29,P<0.05),C-erbB-2、CyclinB1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67、0.548,P<0.05),CyclinB1与组织分级和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589、0.568,P<0.05)。乳腺癌组织hTR表达水平与ER无关(r=0.167,P>0.05),而与C-erbB-2、CyclinB1呈正相关(r=0.439、0.354,P<0.05)。结论 hTR表达水平与C-erbB-2、CyclinB1的表达明显相关,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hTR、C-erbB-2、CyclinB1的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糖尿病足领域可视化研究

      2021, 37(1):34.

      摘要 (5206) HTML (0) PDF 1.51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为糖尿病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 2019年9月30日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到2019年9月30日发表的以糖尿病足为主题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分析,获得研究的国家、核心结构的分布、合作信息、文献共被引、聚类和前沿图谱等信息。 结果 研究糖尿病足的文章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发表在以伤口为主题的专业性杂志上,其研究资助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糖尿病足研究的学术群体分布和相互合作主要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研究国家分为5类,而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均主要是美国国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热点经历了感染对糖尿病足的影响、糖尿病足愈合时间及影响因素、伤口治疗、糖尿病足影像学改变、骨髓炎等探索历程。目前,其研究前沿为糖尿病足下肢截肢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 糖尿病足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探索下肢截肢的影响因素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 护理时效管理策略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 37(1):39.

      摘要 (4629) HTML (0) PDF 864.54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时效管理策略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STEMI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2019年1—3月入院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进行护理;2019年4—7月入院的41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护理时效管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客观临床指标、护士自我效能感、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客观临床指标中的门球时间、首份心电图检查时间、化验报告结果时间、负荷剂量药物服药入口时间、术前准备完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医生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救流程中运用护理时效管理策略能消除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医护配合,为患者再灌注赢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成本-疗效分析

      2021, 37(1):44.

      摘要 (4494) HTML (0) PDF 677.10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进行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成本-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组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组,每组100例。采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疗效分析各种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疗效及经济效益。结果 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成本为1 563.3元,血脂疗效为86.58%,成本-疗效比(C/E)为18.17;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组成本为1 086.3元,血脂疗效为84.85%,C/E为12.80;瑞舒伐他汀钙片组成本为1 301.1元,血脂疗效为87.15%,C/E为14.92;阿托伐他汀钙片组与瑞舒伐他汀钙片组相对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组增量成本-疗效比分别为366.04、97.60。结论 阿伐他汀钙胶囊相比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疗效相当,但成本更经济。

    • 替代对照品法测定甘草流浸膏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

      2021, 37(1):47.

      摘要 (4511) HTML (0) PDF 849.14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以橙皮苷为替代对照品测定甘草流浸膏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替代对照品内加入法,以橙皮苷为替代对照品,通过测定甘草酸铵与橙皮苷、甘草苷与橙皮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值),利用f值计算甘草流浸膏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色谱条件:Welch Ultimat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值为2.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m(橙皮苷)、276 nm(甘草苷)、252 nm(甘草酸铵),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橙皮苷、甘草苷、甘草酸铵进样量分别为0.033 2~0.498 3、0.049 3~0.740 2、0.433 0~6.495 1 μg,与其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0.999 2、0.999 3);甘草苷和甘草酸铵与橙皮苷的f值分别为1.081 4、0.449 2;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6%、97.67%。替代对照品法样品含量测定数据与外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橙皮苷为对照品,测定甘草流浸膏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成本低、实验时间短、操作过程和仪器噪音影响小等特点。

    • 间歇自我导尿接受度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

      2021, 37(1):52.

      摘要 (6202) HTML (0) PDF 868.52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汉化间歇自我导尿接受度(ICAT)量表,并分析其评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自我导尿依从性和有效性的信效度。方法 翻译并形成中文版ICAT量表。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中文版ICAT量表测评其认知情况,并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ICAT 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5,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736~0.875;奇偶折半系数为0.952,各维度奇偶折半系数为0.896~0.966;重测信度为0.938,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23~0.926。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32,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4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 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996%,各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载荷值为0.516~0.923。ICAT量表得分与功能独立性测量得分呈正相关(r=0.527,P<0.05),与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541,P<0.05),效标关联效度良好。结论 中文版ICAT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自我导尿依从性及有效性的测评工具。

    •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 37(1):56.

      摘要 (3378) HTML (0) PDF 659.86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GTR)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炎症因子水平的规律。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4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GTR治疗方式,研究组在GTR治疗基础上加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龈沟液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牙周情况[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和牙龈指数(GI)]、咬合指标、相对骨密度(RBD)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龈沟液和血清IL-1β、IL-5、TNF-α水平,以及PD、SBI、PLI、AL、G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龈沟液和血清IL-1β、IL-5、TNF-α水平,以及PD、SBI、PLI、AL、GI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咬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RB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炎患者采用GTR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治疗能显著减弱炎性反应,缓解患者牙周炎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初高中毕业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与居家备考心理调查

      2021, 37(1):60.

      摘要 (6567) HTML (0) PDF 823.80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初高中毕业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疫情的认知情况及居家备考期间的心理状态,为复学复课提供信息和建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20年3月6-9日重点抽取贵州省内5个地级行政区的15所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诊疗方案、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设计问卷;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1 170份,受访对象的疫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为(67.29±15.85)分;部分受访学生的防疫措施存在误区,服用双黄连口服液、饮用茶水或饮用豆浆预防病毒的学生分别占10.1%(118/1 170)、15.3%(179/1 170)、7.3%(85/1 170)。调查开始前2周,6.7%(78/1 170)的学生存在中重度以上焦虑情绪,7.6%(89/1 170)的学生存在中重度以上抑郁情绪。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女学生和高三学生更容易出现轻度焦虑或轻度抑郁,女学生还易出现重度抑郁(P<0.05);同时,使用教学中包含防疫知识和心态调整内容的网课平台是初高中毕业生产生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广泛性焦虑量表总分与抑郁症筛查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595,P<0.05)。结论 初高中毕业生对疫情有一定的认知,但个人防疫措施需加以指导及规范,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危机。

    • 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1, 37(1):65.

      摘要 (3470) HTML (0) PDF 634.69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LdT)或拉米夫定(LAM)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收治的CGN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48例,其中给予LdT治疗28例(LdT组),给予LAM治疗20例(LAM组)。48例患者均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16个月。比较2种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LdT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载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载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清蛋白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肌酸激酶升高、肝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CGN合并慢性HBV感染且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LdT抗病毒效果优于LAM,且对肾脏功能无明显损害。

    • 5-氟尿嘧啶区域动脉灌注对SAP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1, 37(1):69.

      摘要 (4731) HTML (0) PDF 846.22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区域动脉灌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9年10月选取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创建SAP模型,编号后采用随机数法抽样分为A组(创建SAP模型)、B组(创建SAP模型后经股静脉输注5-FU)和C组(创建SAP模型后区域动脉灌注5-FU)。比较3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胰腺细胞凋亡指数、胰腺病理评分等。结果 B、C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以及胰腺细胞凋亡指数、胰腺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C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以及胰腺细胞凋亡指数、胰腺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FU区域动脉灌注可抑制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保护胰腺细胞免受免疫活性物质的攻击,具有保护胰腺的作用。

    • >综述
    • 原花青素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1, 37(1):72.

      摘要 (4291) HTML (0) PDF 828.32 K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给患者、家人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是由不同数量的表儿茶素、儿茶素缩合而成的聚合物,原花青素具有保护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凝集、降脂、降压等作用,可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调控,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因此,原花青素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主要对原花青素治疗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 骨不连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2021, 37(1):75.

      摘要 (4696) HTML (0) PDF 869.01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随着交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多发,骨折已成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骨折不愈合是骨折常见并发症,是目前骨科医生要面对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主要有手术、生物刺激、物理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法,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骨科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参考目前已发表的文献,该文对骨不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芳香温通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 37(1):78.

      摘要 (4213) HTML (0) PDF 962.11 K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芳香温通法具有温通经脉、畅达气血、缓解疼痛的功效,用于胸痹等疾病的历史悠久。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为心肌重构,而芳香温通法的部分方药在防止或逆转心肌重构方面具有优势,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影响。现代芳香温通法的代表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已被写入《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该文通过查阅和整理国内文献资料,对芳香温通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历史沿革、机制、疗效等内容进行综述,对其未来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芳香温通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彰显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

    • >临床研究
    • 盐酸肾上腺素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 37(1):81.

      摘要 (4274) HTML (0) PDF 720.38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盐酸肾上腺素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斜视矫正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时双眼滴贝诺喜各1滴;观察组手术开始时术眼滴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滴,待手术矫正结束再滴另一眼。观察2组患儿术毕结膜充血及评分值、心率变化、手术视野清晰度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结膜充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膜充血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开始2~10 min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视野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滴眼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手术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 氟维司群与依西美坦在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2021, 37(1):83.

      摘要 (4651) HTML (0) PDF 866.55 K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使用氟维司群与依西美坦进行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72例一线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氟维司群组和依西美坦组,每组36例。氟维司群组给予剂量为500 mg(每28天肌内注射1次)、依西美坦组给予剂量为25 mg(每天口服1次)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临床获益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不良事件。结果 氟维司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依西美坦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依西美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维司群组患者注射部位反应较为常见。2组患者均出现乏力、潮热、头痛、恶心、关节疼痛等Ⅰ~Ⅱ级不良反应。结论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采用氟维司群的疗效优于依西美坦,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损伤案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1, 37(1):86.

      摘要 (4302) HTML (0) PDF 1.5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医师对COVID-19相关肝损伤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6日该院收治的1例COVID-19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华医学期刊网、PubMed数据库等调查自2019年12月至今国内外有关COVID-19合并肝损伤的文献报道,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COVID-19合并肝损伤发病机制可能以继发性因素为主,病毒直接作用导致的肝损伤也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肝损伤发生率较高,以谷丙转氨酶和(或)谷草转氨酶升高多见,胆红素升高少见,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清清蛋白下降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危重组(更多见于合并基础疾病者和老年人)患者肝损伤发生率较非危重组高。少有严重肝损伤的发生。结论 COVID-19患者入院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有无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以及基础肝脏病史,动态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肝生化指标变化,同时寻找和去除可能的病因和诱因,密切关注患者其他脏器功能情况和全身状况,根据病情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改善妇科腹腔镜术中应激反应的效果研究

      2021, 37(1):91.

      摘要 (4427) HTML (0) PDF 726.95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及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混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12月该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2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组,每组50例。A组未行TAP阻滞,B组采用0.2%罗哌卡因行TAP阻滞,C、D、E组分别采用0.25、0.50、1.00 μg/kg Dex混合0.2%罗哌卡因行TAP阻滞。记录各组患者神经阻滞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 h(T2)、气管拔管后10 min(T3)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采集静脉血检测各组患者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水平。记录各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等。结果 与A组比较,B、C、D、E组患者T1~T3时心率、MAP,以及GLU、NE、Cor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均相对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A组患者T1~T3时心率及MAP均出现大幅度提升,A、B、C组患者GLU、NE、Cor水平均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A、B、C、D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E组比较,A、B、C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混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TAP阻滞可使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激反应得到有效抑制,Dex的适宜剂量为0.50 μg/kg。

    • 广州某医疗机构职工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21, 37(1):95.

      摘要 (4225) HTML (0) PDF 789.89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职工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合理的预防保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9年该院连续5年均参加年度健康体检职工616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职工基本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5年来血脂水平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15-2019年616名职工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呈逐渐上升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下降,血脂异常患病率从18.5%(114/616)逐年增加至30.7%(189/6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9年男、女性职工血脂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9年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较大、超重/肥胖、较高收缩压及舒张压、高尿酸水平均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优势比=5.833、2.376、4.744、4.053、2.460,95%可信区间:2.365~14.391、1.535~3.678、2.622~8.586、1.825~9.000、1.730~3.498),而女性为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优势比=0.413,95%可信区间:0.288~0.592)。结论 该院职工血脂异常患病率低于中国成人平均水平,但其整体呈逐年升高趋势,应结合医院的中医特色制订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方案,以降低职工血脂异常患病率,降低发生相关慢性病的风险。

    • 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研究

      2021, 37(1):98.

      摘要 (4353) HTML (0) PDF 825.02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插管前5 min、插管后即刻、拔管前5 min及拔管后即刻)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后即刻、拔管前5 min、拔管后即刻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以及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呕吐及烦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稳定生命体征,减少丙泊酚用量,延长苏醒时间,并有助于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 薄芝糖肽治疗前庭神经炎的疗效研究

      2021, 37(1):101.

      摘要 (4228) HTML (0) PDF 662.07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治疗前庭神经炎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前庭神经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予以薄芝糖肽注射液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及治疗1个月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分别为(78.24±5.67)分和(24.48±3.2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分别为(78.00±5.45)分和(36.00±3.78)分。2组患者治疗前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DH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庭神经炎发病早期予以薄芝糖肽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龙血竭散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 37(1):103.

      摘要 (4412) HTML (0) PDF 716.36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龙血竭散在肛周脓肿术后促进切口愈合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手术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外用龙血竭散和黄连纱条同时口服龙血竭散1.2 g,每天4次)和对照组(仅用黄连纱条),每组100例。观察2组患者疗效,以及术后肛门疼痛、切口肉芽生长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0%,且均痊愈出院。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10、15、20天肛门疼痛评分、切口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脓肿术后应用龙血竭散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切口肉芽生长,疗效优于仅用黄连纱条治疗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阿帕替尼与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2021, 37(1):105.

      摘要 (4343) HTML (0) PDF 582.47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阿帕替尼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晚期复发性NSCLC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P组和阿帕替尼组,每组35例。NP组给予NP化疗方案,阿帕替尼组口服阿帕替尼。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期、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帕替尼与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NSCLC的临床疗效相当,而阿帕替尼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种手术方法修复腭裂术后伤口愈合的比较

      2021, 37(1):108.

      摘要 (4286) HTML (0) PDF 629.30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华西腭裂修复法(Sommerlad联合Furlow,SF)、Sommerlad法、Furlow法修复腭裂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11月在该院接受SF修复腭裂患者385例(SF组),选取2009-2012年在该院接受Sommerlad法、Furlow法修复腭裂患者390例(Sommerlad组)、280例(Furlow组)。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松弛切口率,以及术后发热、出血、腭瘘发生情况等。结果 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组患者松弛切口率明显低于Sommerlad组和Furl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发热、出血、腭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通过腭帆提肌解剖并重建,口、鼻腔黏膜Z整形延长技术,在免做硬腭传统松弛切口的基础上有效恢复了软腭长度和腭帆提肌肌肉位置及功能,术后并发症少,且不会增加腭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评分量表在急性主动脉夹层筛查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比较

      2021, 37(1):110.

      摘要 (4551) HTML (0) PDF 623.19 K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3种评分量表在急性胸背部疼痛患者中筛查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胸背部疼痛患者138例,分别采用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提出的AAD风险评分量表、2014年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主动脉夹层(AD)筛查量表及2010年国内学者提出的AAD早期诊断评分量表进行快速筛查,对照不同量表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同时,对138例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采用AAD早期诊断评分量表进行筛查的患者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AAD风险评分量表、AD筛查量表,其约登指数为0.856,均高于AAD风险评分量表、AD筛查量表。结论 采用AAD早期诊断评分量表在急诊快速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 四川省金堂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2021, 37(1):112.

      摘要 (4318) HTML (0) PDF 1.01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总结四川省金堂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不断提高对其的认识,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8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8例确诊病例为两起聚集性疫情,一起疫情导致2人发病;另一起疫情导致6人发病。通过就诊发现2例,通过排查密切接触者发现6例。1例患者有武汉居住史,在机场感染的可能性较大;2例患者可能与乘坐高铁有关,并存在相互感染的可能;8例确诊病例潜伏期为3~20 d,中位潜伏期12.1 d;8例患者白细胞数基本正常,1例患者淋巴细胞数降低;5例患者胸部CT检查显示,肺叶斑片状影、磨玻璃样改变;1例患者出院15 d后深痰液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在小孩粪便中持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引发聚集性疫情,传播方式多样,需不断加强对其的认识,在工作中加以正确应对。

    • 迈之灵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研究

      2021, 37(1):116.

      摘要 (4553) HTML (0) PDF 820.71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迈之灵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迈之灵(0.15 g,每天2次,口服)联合塞来昔布胶囊(0.2 g,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塞来昔布胶囊(0.2 g,每天2次,口服),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VAS、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后膝关节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迈之灵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具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其缓解疼痛症状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虽无明显差异,但在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护理探讨
    • 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 37(1):120.

      摘要 (4940) HTML (0) PDF 640.18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DF)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9年3-9月收治的DF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23.71±6.89)分]优于对照组[(21.13±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P=0.006)。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P=0.032)。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规范DF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DF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 延续性护理用于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 37(1):122.

      摘要 (4313) HTML (0) PDF 1.28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为后期广大口腔种植患者的优质护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种植中心就诊进行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3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焦虑频度、术后效果及患者依从性,比较2种护理模式的特点和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99.5%(188/189)]高于对照组[88.4%(167/189)]。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术前大部分及以上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4分)存在焦虑症状者的构成比分别为76.2%(144/189)和78.3%(148/189),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存在焦虑症状者[12.7%(24/189)]低于对照组[45.0%(85/189)]。对照组和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89.9%、97.4%,但对照组患者中术后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和瘀斑形成者(19例)多于研究组(5例)。2组患者术后10 d、6个月复诊治疗率均大于98.4%,术后1、3个月患者复诊治疗率出现了低谷,但研究组患者术后1、3个月复诊治疗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进行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复诊时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焦虑频度,有效缓解术后肿痛带来的焦虑,为深化患者术后的优质护理积累了临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正念减压疗法对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病耻感、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 37(1):125.

      摘要 (4231) HTML (0) PDF 844.67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病耻感、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外阴癌根治手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正念减压疗法实施干预,干预时间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病耻感、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病耻感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减轻外阴癌根治手术患者病耻感,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基于理性行为联合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方式在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 37(1):128.

      摘要 (4416) HTML (0) PDF 959.83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理性行为联合跨理论模型(TTM)健康教育方式用于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基于理性行为联合TTM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给予胃肠外科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术后1、3、6个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疲乏、排便规律、再次入院等身体状况指标,以及不同时间点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镇痛药物使用率、重置胃管率、活动无耐力率,以及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更低,术后72 h肠蠕动率更高;术后1、3个月忧愁、乏力、食欲缺乏、失眠、偶有腹痛、时有腹痛、排便规律等身体状况更好,再次入院率更低,术后1、3、6个月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理性行为联合TTM健康教育方式可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再次发生肠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2021, 37(1):132.

      摘要 (3127) HTML (0) PDF 517.48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冠心病伴发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10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3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自我管理能力处于高水平8例(25.8%),处于中等水平23例(74.2%);出现焦虑症状患者20例(64.5%),抑郁症状患者20例(64.5%),同时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患者18例(58.1%)。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体上与焦虑、抑郁不存在相关性;在疾病知识管理能力维度上与焦虑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症状呈负相关。

    • 信息化随访体系在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1, 37(1):135.

      摘要 (4124) HTML (0) PDF 874.56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信息化随访体系在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托信息化医护随访平台,建立结构化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随访模板,对49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肾移植后糖尿病出院患者(观察组)进行随访,并与未采用信息化之前(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1例出院随访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从随访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空腹血糖等指标进行比对,评价信息化随访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护理信息化实施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出院随访可提高随访满意度,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血液透析间歇期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1, 37(1):138.

      摘要 (3265) HTML (0) PDF 683.48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间歇期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该院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5岁及以上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间歇期延续护理。记录2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饮食依从性、肾功能及急诊透析次数。对照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死亡1例退出研究。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降低,饮食依从性好,急诊透析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液透析间歇期延续护理短期内并不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但可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及改善肾功能,减少急诊透析次数。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 37(1):140.

      摘要 (4091) HTML (0) PDF 645.60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11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 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患者空腹检查重约率效果分析

      2021, 37(1):143.

      摘要 (4125) HTML (0) PDF 745.20 K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患者空腹检查重约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9年4-5月)该院心血管综合二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89例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9年8-9月)该院心血管综合二科收治的老年患者189例作为研究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老年患者空腹检查重约率为活动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老年患者空腹检查重约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检查重约率[2.12%(4/189)]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36/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空腹检查重约率,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症候分析及辨证施护干预效果研究

      2021, 37(1):145.

      摘要 (4161) HTML (0) PDF 699.81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症候的特点,研究其中医辨证施护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干预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208例患者以40~<50岁患者最多,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血瘀性中医症候类型患者最多。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女性患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应加强对中老年女性人群的预防,血瘀型是其症候的主要类型,根据其症候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可显著提高疗效。

    • 多元化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腹腔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 37(1):147.

      摘要 (4119) HTML (0) PDF 634.21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腹腔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12月在该院展开常规护理干预的50例经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在该院展开多元化护理干预的50例经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经多元化护理干预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教学探索
    • “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在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1, 37(1):150.

      摘要 (4004) HTML (0) PDF 1.28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在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选取该院口腔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学生30名,对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课程实施“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改革,在过程性考核部分,首先通过增加理论课随堂测试环节,实时评估当堂课的掌握情况;其次在小班实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增加翻转课堂的参与度;在结果性考核部分,首先针对八年制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增加文献汇报部分,综合测试学生科研基础;其次期末笔试在内容上弱化传统理论题目,强化应用性读片考试内容。结果 实施“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改革后在过程性考核中学生平均随堂测试成绩(93±6)分,出勤率为全勤;在实验室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提高;在结果性考核中学生能准确理解文献,对文中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展现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的读片成绩差距较大,最低51分,最高84分,平均(65±11)分。结论 通过对考试方式的梳理、考试成绩的分析、学生对考试模式改革的反馈,“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应用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 微课自主学习模式在护理专业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2021, 37(1):153.

      摘要 (4215) HTML (0) PDF 893.72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微课自主学习模式在护理专业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级143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58例)。在对护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测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微课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对2组护生进行临床教学效果评价及相关知识点的测试,比较2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实习4周后闭卷测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大部分护生均认可微课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结论 在了解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制作为微课,作为临床实习集中授课的补充,有助于护生突破时间不多、排班密集等学习限制,能较快掌握临床知识需求,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值得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 自制超轻黏土宫颈检查教具在产程目标教学中的应用

      2021, 37(1):156.

      摘要 (4006) HTML (0) PDF 609.98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自制超轻黏土宫颈检查教具在产程宫颈指检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焦作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实习助产专业学生68人,按实习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36人和试验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32人。2组学生先行理论考核合格后再进行技能学习。对照组学生产程中的宫颈检查技能以视频教学和带教教师讲解为主,现场提问进行技能考核;试验组学生宫颈检查教学采用自制模拟宫口扩张不同大小的超轻黏土教具进行具体教学,学生在教具上盲测进行技能考核。2组学生技能考核合格后在患者身上进行实践操作,由带教教师先进行肛门指检测量宫颈,患者无不适,再由学生进行肛门指检测量宫颈。记录2组学生检查考核结果。结果 2组学生理论考核与模拟技能考核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操作中,前3周试验组学生宫颈测量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周2组学生宫颈测量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超轻黏土宫颈检查教具有助于学生对产程中宫颈检查技能的快速掌握,检查准确度高,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

    • 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1, 37(1):159.

      摘要 (4000) HTML (0) PDF 653.14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慕课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专业方向)五年制本科生两大班,共210人,以小班为单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慕课联合CBL教学法,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形式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示教课理论考试及阅片判读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对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难重点突出、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度、提升阅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团队合作及示教过程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阅片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 PDCA循环联合CBL教学法用于临床药学实习带教的工作模式实践

      2021, 37(1):161.

      摘要 (4171) HTML (0) PDF 660.97 K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将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法融入临床查房、会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等临床药学带教工作中,在带教培养过程中按计划、实施、检查、考核进行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2种方法结合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临床药学实习带教中采取PDCA循环联合CBL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工作模式。

    • 翻转课堂在《中医护理学基础》自主学习中的运用——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2021, 37(1):163.

      摘要 (4380) HTML (0) PDF 459.30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蓝墨云班课在《中医护理学基础》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选取该校2017级护理专业2个班级1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蓝墨云班,78人)和对照组(传统班,88人)。研究组在《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自主学习中以蓝墨云班为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移动混合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形成性评价、期末成绩、经验值等指标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对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学生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经验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借助移动混合式教学平台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医护理学基础》翻转课堂的质量。

    • >管理科学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鉴别和居家指导

      2021, 37(1):165.

      摘要 (4078) HTML (0) PDF 728.08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较高,为减少患者非必要的就医次数,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故作者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COPD的临床症状鉴别和居家指导进行阐述,旨在为疫情期间COPD患者提供指导。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口腔儿童牙科诊疗开诊前工作的筹备指引和建议

      2021, 37(1):167.

      摘要 (3250) HTML (0) PDF 826.88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经1个多月的抗疫工作,广东省宣布将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然而,广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不代表拐点的到来,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且由于口腔诊疗专业的特殊性,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该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诊疗文件和医院的相关工作指南,为口腔儿童临床诊疗工作开诊前的筹备提供相关的指引和建议。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ICU的探视管理

      2021, 37(1):169.

      摘要 (5799) HTML (0) PDF 1.02 M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探视管理办法。方法 从2020年1月21日起该院重症医学科改变既往常规探视制度,在门禁口增设消毒地垫,对探视人员进行三级宣教两级排查,视频滚动播放宣教,根据疫情形势阶段式缩短探视时间、限制探视人员、实行电话探视等。结果 从实施新的探视制度到2020年3月31日共排查不合格探视人员28人次;ICU 2个病区369例患者、入室探视人员1 094人次、在岗工作人员142人均配合良好,无投诉纠纷发生,无确诊COVID-19患者。结论 在COVID-19疫情期间及时改变工作流程,重建ICU探视管理制度,加强医、护、患沟通,能有效预防COVID-19输入和传播,保护医、护、患安全。

    • 基层医院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规范化转运流程研究

      2021, 37(1):172.

      摘要 (2977) HTML (0) PDF 748.41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探讨基层医院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规范化转运流程,即及时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运专业小组、完善转运前准备、注重转运中细节管理与实施、规范转运后终末处置、积极落实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做好患者及救护车规范管理、重视各种问题的排查和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保障疑似患者及参与转运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顺利完成转运工作。

    • 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2021, 37(1):174.

      摘要 (4117) HTML (0) PDF 683.59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回顾性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梳理相关政策法规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二者合作运营提出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建设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基于文献分析与定性资料分析梳理当前医养结合机构的法规文件,分析医养结合机构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1)顶层设计不合理,长效筹资机制缺位;(2)各部门交叉重叠,评估标准不统一;(3)需求与供给两侧不对等,基层参与意愿低。针对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筹资机制;(2)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构建科学的考评标准;(3)推动供给侧改革,调适激励机制。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