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1, 37(22):3777.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MVR)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联合全身抗病毒治疗注药前后血液、房水、玻璃体液巨细胞病毒(CMV)-DNA载量及血液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CMVR患者7例(13眼)。予以全身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800 μg/0.08 mL,每周1次,共2~5次)。收集患者注药前后血液、房水、玻璃体液CMV-DNA载量,以及血液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多次注药前后观察视力、眼底改变等。结果7例(13眼)患者注药前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1.07±0.83)与末次注药后(0.71±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7,P=0.001);眼底均表现为中央型CMVR,眼底病变损伤范围较治疗前缩小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72,P=0.013)。注药前后血液CM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61,P=0.281);注药前玻璃体液CMV-DNA载量为7.00×106 copy/mL,末次注药后为9.25×105 copy/mL,较注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9,P=0.027);注药前房水CMV-DNA载量为4.20×105 copy/mL,末次注药后为1.94×104 copy/mL,较注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2,P=0.031)。注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 μL-1 5例(9眼),占71.43%;末次注药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50 μL-1 4例(8眼),占57.14%。7例(13眼)患者中随注药次数增加双眼玻璃体液、房水CMV-DNA载量未下降反而增加1例,注药前表现为血液、玻璃体液、房水CMV-DNA载量一致性增高3例(5眼),注药前血液CMV-DNA载量为阴性,而玻璃体液/房水CMV-DNA载量呈阳性(9.30×103~4.30×108 copy/mL)且明显高于正常水平4例(6眼)。结论临床上可通过房水、玻璃体液检查辅助诊断、预测CMVR发生和发展,经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后血液CMV-DNA载量为阴性,部分患者房水/玻璃体液仍存在高浓度CMV-DNA,CMVR首发的AIDS患者血液、房水、玻璃体液CMV-DNA载量存在更高的一致性。
2021, 37(22):3782.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一个基于人群体检特征的列线图以精确预测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重庆市某三甲医院51 363例体检人群的一般资料。将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的HUA预测因子纳入列线图,利用一致性指数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共筛选出51 363条体检数据,HUA检出率为26.31%(13 515/51 363),其中男38.14%(11 312/13 515),女10.15%(2 203/13 5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其中男性、体量重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肌酐、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酰转移酶是HUA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保护因素。构建的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784 7(95%可信区间:0.780 3~0.789 1)。校准图显示出模型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利用人群一般体检数据开发并验证的列线图可以较好地预测个体HUA患病风险,有助于进行风险决策。
2021, 37(22):378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使用对青春期前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发育指标、代谢情况及安全性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2例3岁以上至青春期前G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rh-GH治疗。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儿发育指标、代谢情况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身高、体重、骨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IGF-1/ IGFBP-3、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胃泌素、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治疗1年后身高、IGF-1、IGFBP-3、IGF-1/IGFBP-3、FT3、空腹血糖、胃泌素、25(OH)D3增加更明显,TSH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全身过敏、颅内压升高、脊柱侧弯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h-GH可有效改善青春期前GHD患儿发育指标,调节机体内分泌及代谢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2021, 37(22):379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1名2018年6—10月在肇庆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住院待产的职业女性进行调查。结果351名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平均总分为(109.48±16.07)分;主观幸福感、母乳喂养意向2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模型,解释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变异的74.8%;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853,P<0.05)。结论职业女性的主观幸福感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有关;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职业女性母乳喂养率及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2021, 37(22):3796.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生低钠血症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学习要求现状。方法2020年8月2日00:00 至2020年8月12日00:00应用“问卷星”收集资料,比较不同医院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级别、学历水平调查对象对低钠血症相关知识认知的差异,对各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应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450人,其中在三级医院工作354人(78.67%),拥有高级及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3人(27.33%),拥有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学位287人(63.78%)。调查对象所在医院级别越高、专业技术职务级别越高、学历水平越高回答问题正确率越高。88.44%(398/450)的调查对象认为低钠血症进行治疗时患者病情在1周内被纠正,认为1~3 d者占56.22%(253/450),4~7 d者占32.22%(145/450);52.00%(234/450)的调查对象认为低钠血症的纠正率大于60%;82.22%(370/450)的调查对象在从业过程中未接受过低钠血症专业知识培训,且认为“有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低钠血症相关知识培训;69.56%(313/450)的调查对象通过医学书籍获得相关知识,72.23%(325/450)的调查对象更希望通过线上或新媒体方式进行学习。结论低钠血症是临床最常见电解质紊乱类型,临床医生对低钠血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不高,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低钠血症的认知、通过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高低钠血症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花费迫在眉睫。
2021, 37(22):380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期间护士情绪特征、工作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度等应激反应情况,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群体性心理干预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方法2020年5-6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3所三甲医院一线科室在职护士248名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星网络调查问卷方式对其SARS-CoV-2感染风险感知和应对方式、负性情绪、工作的心理负荷、领悟社会支持度等进行调查,并对护士的心理负性情绪与护士工作心理负荷、社会支持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48名一线科室护士负性情绪程度、阳性率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恐惧情绪最常见[91.1%(226/248)]。与SARS-CoV-2感染者密切接触岗位护士心理负荷总水平、体力要求、自我表现、受挫感均明显高于其他岗位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科室护士得到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社会支持度与负性情绪中的抑郁、焦虑/强迫、疑病情绪均呈负相关(r=-0.206、-0.185、-0.234,P<0.05);护士工作心理负荷与负性情绪中的抑郁、神经衰弱、焦虑/强迫情绪均呈正相关(r=0.251、0.242、0.231,P<0.05)。结论一线科室护士在SARS-CoV-2感染流行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和工作压力,应加强对密切接触岗位护士的心理疏导,为护士争取家庭、社会的情感支持尤为重要。
2021, 37(22):38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优生遗传咨询中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遗传咨询的患者1 450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优生遗传咨询患者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1 450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94例(6.48%),染色体多态性58例(4.00%),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0.83%),染色体结构异常23例(1.59%),性别反转1例(0.07%)。结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可有助于为不良孕产史、原发不孕、少弱精子症等患者明确病因,为优生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2021, 37(22):3811.
摘要:[摘要]目的对广东地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处方的不合理情况进行现况调查,为药师处方审核提供参考,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广东省153家医院2018年8-10月1 304张门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不合理处方进行审核,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1 304张不合理处方中女性[54.22%(707/1 304)]、老年[55.14%(719/1 304)]、高血压未分级[67.79%(884/1 304)]、有特殊合并疾病[66.41%(866/1 304)]患者处方比例较高。1 304张处方共开具降压药2 657种,出现频率最高的降压药为钙通道阻滞剂[31.37%(409/1 304)],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18.56%(242/1 304)]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17.33%(226/1 304)]。联合用药处方中二联用药最常见[38.73%(505/1 304)]。不合理用药类别前3位依次为用法及用量不适宜[28.45%(371/1 304)]、未遵照个体化给药原则[24.54%(320/1 304)]、联合用药不适宜[18.40%(240/1 304)]。不合理用药均随患者年龄、高血压严重程度、合并疾病数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处方医师和审方药师应重视各种降压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尤其是用法及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和重复给药等,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应注意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把握用药适应证。
2021, 37(22):3816.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岳阳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降低HCV经血液传播风险。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核酸检测技术(NAT),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抗-HCV或HCV。结果岳阳地区2020年57 015例无偿献血者标本ELISA检测出抗-HCV阳性53例,NAT检测出HCV感染“窗口期”1例。不同血型、性别、年龄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抗-HCV阳性标本经NAT检测,检出HCV阳性14例,阴性39例。对14例HCV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1b型6例,2a型1例,3a型1例,6a型6例。结论岳阳地区不同职业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情况有差异,HCV型别呈多样性。
2021, 37(22):381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诱发电位(MEP)对脑卒中后上肢肌力恢复和运动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该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患者38例,急性期和1个月后记录MEP,6个月后采用上肢肌力和运动评估量表(手的运动部分)评价MEP对肌力恢复和运动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38例患者中急性期28例(73.6%),1个月后36例(94.7%)患肢引出MEP波形。在引出MEP波形的患者中患肢所有肌肉ME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比均低于健肢。此外,即使急性期MEP波形缺乏,患肢近端肌的肌力仍有恢复的可能。小指展肌、肱二头肌、指总伸肌MEP对功能恢复预测价值优于对肌力恢复的预测价值。存在MEP波形对上肢肌力恢复和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急性期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高于1个月后,灵敏度均低于1个月后(除小指展肌外)。结论MEP对脑卒中患者后上肢肌力与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且对功能恢复预测价值优于对肌力恢复的预测价值。将MEP与临床评估相结合可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起到较好的帮助作用。
2021, 37(22):38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死亡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137例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时的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未减少组(64例)和血小板减少组(73例)。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有无出血并发症、急性肾替代治疗、ICU死亡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合并基础疾病、感染部位、感染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小板未减少组比较,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更长、ICU病死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入住ICU时血小板计数下降增加了ICU患者病死率。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在临床非常常见,而血小板减少能独立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ICU病死率。
2021, 37(22):382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临床运用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8年6月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通过CDUS检查了解面动脉情况和转移淋巴结情况后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经常规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前转移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诊断转移淋巴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US检查对颏下岛状瓣临床运用可降低术后复发风险,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21, 37(22):38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8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51例)和肺炎组(57例),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清及BALF CRP、PCT、IL-6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及BALF CRP、PCT、IL-6对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及BALF CRP、PCT、IL-6水平均明显高于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RP、PCT及BALF IL-6对早期重症肺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75、0.948、0.993),其截断值分别为134.5 mg/L、4.5 ng/mL、389 pg/mL。结论血清CRP、PCT及BALF IL-6对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1, 37(22):3836.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分析术后肺康复训练(PR)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运动耐量、疲劳、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中关于术后PR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运动耐量、疲劳、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结局指标使用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750例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367例,对照组383例。术后PR能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减轻疲劳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危险比(RR)=0.31,均数差(MD)=30.91、-5.89、4.57,95%可信区间(95%CI):0.15~0.64、24.00~37.83、-10.32~-1.46、0.39~8.74,P<0.05];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仍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结论术后PR可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改善疲劳症状。
2021, 37(22):3842.
摘要:[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B)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患病人数众多,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大量各种细胞因子并参与了乙肝的发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蛋白家族是细胞因子信号的负调节因子,细胞因子诱导的SH2蛋白和SOCS1~7 8个成员均拥有可变长度和高度可变氨基酸序列的N-末端区域,中心的SH2结构域及C-末端同源区域即SOCS盒,通过与磷酸化Janus激酶结合,从而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最终调节细胞因子信号。SOCS1/3是SOCS家族中结构及功能相似的成员,参与了大部分细胞因子信号的调节,其功能失调可导致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发生。SOCS1/3水平异常可导致乙肝相关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疾病进展,对HBV更易感,导致乙肝慢性化;其也可通过影响干扰素水平进而影响抗HBV疗效。该文主要对SOCS1/3与CHB疾病进展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综述。
2021, 37(22):3846.
摘要:[摘要]自噬是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降解机制,对维持细胞内稳态及能量平衡至关重要。自噬活性不足或过度活跃均会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将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因此,该文对自噬在心血管系统几种常见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2021, 37(22):3850.
摘要:[摘要]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目前,临床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没有明确,较为主流的几种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心肌细胞糖脂代谢紊乱、钙稳态失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心肌细胞自噬与凋亡、心肌纤维化、心室重塑等关键因素。该文将糖尿病心肌病的几种主要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2021, 37(22):3855.
摘要:[摘要]随着娱乐潜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潜水爱好者从事潜水活动。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哮喘患者是否可以从事潜水活动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理论上讲,哮喘患者气道阻塞、气体潴留等病理表现会增加哮喘潜水员罹患肺气压伤的风险。然而,实际潜水案例分析并未发现罹患哮喘的潜水员潜水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哮喘患者均适合潜水活动。该文对当前的证据简要总结,并介绍目前哮喘患者潜水活动的推荐。
2021, 37(22):3859.
摘要:[摘要]臂丛神经损伤(BPI)是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之一,常导致患侧上肢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目前,针对BPI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结合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已相对成熟,术后康复治疗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现有的常规康复进展缓慢,因此,探索新型康复方式尤显重要。该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PI术后的康复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2021, 37(22):3863.
摘要:[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用于医学领域中脑电、肌电等生物信号的分析,其中脑电信号是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质的总体反映,包含了大量生理与疾病信息。该文将非线性动力学在神经系统疾病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判断等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2021, 37(22):3868.
摘要:[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激素依赖性内分泌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激素检查表现为甲状腺分泌的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升高,进而影响体内各种激素水平,造成多系统代谢紊乱而致病,临床表现为易激动、食欲亢进、消瘦、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等内分泌失调症状。该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影响明显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胰岛素等相关激素紊乱的影响机制及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2021, 37(22):3873.
摘要:[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等特点,自疫情暴发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恐慌,尽管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疫情的流行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确诊病例仍陆续有报道,疫情防控仍面临巨大挑战。尤其随着无症状感染者病例数的持续增多及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症状感染者对疫情扩散的影响及其病毒传播能力愈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就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病毒传播能力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曹飞,雷永春,朱小康,林少龙,章志红,上官致洋,李炜娟,张洁妤
2021, 37(22):3877.
摘要:[摘要]疾病监测是产生和传播公共卫生信息的主要手段。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暴发,病例时间和空间传播的时效性信息能够提示公共卫生机构及时采取措施;对于慢性病及地方病,监测疾病发生地的时空趋势能够突出疾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模式,有助于确定新的危险因素。随着监测数据增多,如何构建分析公共卫生领域数据的时空模式是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时空监测软件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该文对疾病时空监测分析相关软件——ClusterSeer、SaTScan、GeoSurveillance、R-Surveillance的应用进行综述,从软件的数据预处理、研究方法、技术特性、结果输出等方面概述这些软件的特征、各自的实用性及其不足。
2021, 37(22):388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雅安市术中自体血液回输(IOCS)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不良反应及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 年5月至2020 年12 月四川省雅安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共14家的IOCS记录表、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和问卷调查表,分析行 IOCS 病例的科室、回输情况、不良反应及制约因素。结果雅安市仅2家医院开展了IOCS,2年共开展IOCS 212例,主要在脑外科和骨科,分别占 49.5% 和 26.9%;其中152例(71.7%)患者进行了回输。未回输的60例中,43例(20.3%)患者回收血量少;其余 17例(8.0%)患者发生了不良事件(9例回收血液被污染,8例操作失误)。无患者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制约IOCS开展的因素主要为耗材价格太贵、对血液保护认识不足、设备缺乏、操作技术因素等。结论雅安市仅2家医院使用IOCS且主要集中在脑外科和骨科,仍需进一步降低耗材价格和加强血液保护的认识以促进IOCS推广应用。
2021, 37(22):388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纳布啡辅助颈、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该科收治的95例肩锁部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1例)、B组(33例)和C组(31例)。A组患者应用纳布啡辅助颈、臂丛麻醉,B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辅助颈、臂丛麻醉,C组患者应用芬太尼辅助颈、臂丛麻醉,比较3组患者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结果3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心率、SpO2、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布啡辅助颈、臂丛麻醉镇痛镇静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术中、术后舒适感和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2021, 37(22):3886.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某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S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379例,检出SCAD 6例,检出率为1.58%。采用SCAD分型系统对病变进行分型,分析不同类型SCAD的发生率、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临床事件。结果6例SCAD患者中A型3例(50.0%),B型2例(33.3%),D型1例(16.7%)。5例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男性患者表现为猝死;1例患者左主干病变送上级医院外科治疗,2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2例患者药物治疗,1例D型夹层患者药物治疗3个月仍反复心绞痛发作,已行PCI,且药物治疗是否可自愈仍需长期随访。结论对于疑诊 SCAD 的患者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且提高早期识别能力。
2021, 37(22):388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配合阴囊托治疗急性附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8例急性附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取头孢唑肟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配合阴囊托治疗。治疗1周后通过分析2组患者的治愈率、阴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附睾最大直径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40.0%,治疗组治愈5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63.8%,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阴囊VAS较对照组更低, 附睾最大直径较对照组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散外敷配合阴囊托可提高急性附睾炎治愈率,减轻疼痛,加快红肿消除,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安全。
2021, 37(22):389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变化,评价其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楚雄州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9例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楚雄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新生儿血清PCT、CRP、IL-6、WBC水平,比较2组新生儿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感染急性期血清PCT、CRP、IL-6、WB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感染急性期血清PCT、CRP、IL-6、WBC水平均显著高于感染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检测血清PCT、IL-6、CRP及WBC均可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单项指标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PCT特异度最高,IL-6灵敏度最高,各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效能高于单项指标检测。
2021, 37(22):38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代谢手术患者术前生活质量情况,指导围手术期护理与心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2019年该院收治的符合代谢手术指征,并有意愿行代谢手术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或单纯肥胖患者59例,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v2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与普通人群及普通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代谢手术患者术前生活质量8个相关维度的评分情况。结果59例患者术前各维度大部分评分低于普通人群,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较普通人群低,其中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明显偏低,女性患者情感职能评分较各类人群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评分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手术患者术前生理健康水平较低,情感敏感,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2021, 37(22):389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BIRADS分类、UE及CEUS检查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156个病灶)乳腺肿块患者,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156个病灶)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良性36例(72个病灶),恶性84例(84个病灶)。BIRAD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05%(79/84),特异度为31.94%(23/72),准确性为65.38%(102/156);UE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10%(74/84),特异度为76.39%(55/72),准确性为82.69%(129/156); 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1.67%(77/84),特异度为86.11%(62/72),准确性为89.10%(139/156)。3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6,P<0.05)。结论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高于BIRADS分类和UE。
2021, 37(22):390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该科接受PFNA手术治疗的103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牵引方式分为传统牵引组(46例,采用传统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和双反牵引组(57例,采用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复位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评分、并发症进行比较,评估2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双反牵引组患者手术时间、复位时间较传统牵引组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牵引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长度、下床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反牵引组患者术后8、24 h VAS较传统牵引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反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复位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2021, 37(22):390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Dex)在手术切除肺癌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该院的手术切除肺癌通气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研究组静脉泵注Dex。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补液量、单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60 min,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60 min后,研究组患者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呼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Dex能够减轻手术切除肺癌通气患者的炎性反应,保护患者肺功能。
2021, 37(22):39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纳支法择时穴位按压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脊柱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纳支法择时按压背部俞穴。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21%,对照组为85.71%,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2组患者术前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2、4周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16.07%,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结论纳支法择时穴位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尽快恢复腰椎功能。
2021, 37(22):39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内镜切除后创面荷包缝合的护理方法,旨在解决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内镜切除后创面使用荷包缝合护理配合所存在的不足。方法收集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内镜下切除后创面荷包缝合患者47例的病例资料,其中未采用圈套器辅助、释放器手柄固定荷包缝合21例(对照组),采用圈套器辅助、释放器手柄固定荷包缝合26例(研究组)。对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释放器外鞘管打折10例(47.62%),尼龙绳脱钩7例(33.33%),组织夹倒伏荷包内13例(61.90%);研究组患者中发生释放器外鞘管打折、尼龙绳脱钩、组织夹倒伏荷包内均为0例。研究组患者发生外鞘管打折、尼龙绳脱钩、组织夹倒伏荷包内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内镜切除后创面改良荷包缝合能避免释放器外鞘管打折、尼龙绳脱钩、组织夹倒伏荷包内,既缩短了缝合时间,又降低了麻醉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2021, 37(22):391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综合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11月吉安市中心血站200例无偿献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献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献血者干预后的焦虑状况、献血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献血者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全程心理综合干预模式能缓解献血者的焦虑情绪,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2021, 37(22):391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机器人辅助入院宣教对患者宣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至6月12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新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1-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新住院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入院宣教和机器人辅助入院宣教的方式进行宣教。入院后48 h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的知晓度及护士宣教所需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的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宣教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器人辅助入院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的知晓度,减轻护士工作量及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021, 37(22):391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该院神经内科后转入康复理疗科的PSCI患者30例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周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30例患者干预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以及PSCI知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SCI态度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MoCA量表,以及PSCI知识、态度、行为评分与干预后3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方案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PSCI知识、态度和行为。
2021, 37(22):39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支持性教育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前患者睡眠障碍及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CABG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术前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术前宣教基础上实施至少连续2 d的支持性教育干预,每天实施1~2 h。入院当天及术前一晚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2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评分为(47.28±3.05)分,PSQI量表评分为(7.37±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1.82±3.71)、(9.75±1.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性教育相比常规术前宣教能更有效地改善CABG患者因疾病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缓解其焦虑症状,可为临床改善CABG患者的术前焦虑、睡眠障碍提供参考。
2021, 37(22):392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线上微课和线下传统小班教学授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本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度广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4个班21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混合模式教学组(112名)和传统模式教学组(101名)。混合模式教学组学生中男57名,女55名;采用线上微课结合线下传统小班教学授课模式;传统模式教学组学生中男45名,女56名;采用线下传统小班教学授课模式。评估2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别,同时设置问卷调查混合模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和教师中的接受程度及效果评价。结果混合模式教学组学生理论笔试、课堂随测、临床思维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模式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教师均比较接受混合模式教学,特别是学生对混合模式教学法非常认可。结论混合模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更受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欢迎,值得推广应用。
2021, 37(22):392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学生担任标准化患者(SP)的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骨科实习的重庆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生100名,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研究组采用学生担任SP的C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C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以及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学生理论考核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总成绩,以及在主诉和现病史、体格检查、治疗方案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在提高了问诊的能力、提高了体格检查的能力、提高了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主动学习的兴趣等方面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研究组教学方法满意度也更高。结论学生担任SP的CBL教学法用于骨科实习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2021, 37(22):3929.
摘要:[摘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师的重要阶段。因此,提升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的教学质量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的介绍和分析,以及对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探讨,将OKR引入临床教学工作中,改变以往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结果证实,运用OKR管理模式可进一步提升临床带教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我国临床科室带教工作的优化发展。
2021, 37(22):3932.
摘要:[摘要] 目的了解康复学院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学生选择实习基地的意向,为学生的实习安排和实习基地建设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20年7-10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选取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8名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实习基地选择意向的调查。结果考虑留在云南省内实习的学生人数最多,占39.3%(11/28),其次是成都[28.6%(8/28)]。对北京、广州一线发达城市选择的人数相对较少,分别占3.6%(1/28)、10.7%(3/28),其他地区有重庆[7.1%(2/28)]、武汉[7.1%(2/28)]、郑州[3.6%(1/28)];考虑实习单位是否离家近是学生选择实习基地最主要的原因[42.9%(12/28)],其次是对就业有所帮助[21.4%(6/28)]及可促进自身能力提升[17.9%(5/28)]。结论了解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学生对实习基地的选择意向及选择动机有利于为即将到来的实践教学做出合理安排,提高实习分配效率。
2021, 37(22):3935.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实习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对2020年7月6日至8月6日该院的155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实习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表等。共发放问卷155份,收回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为98.7%。结果153名实习护士COVID-19疫情期间常态化防控下中位职业倦怠量表得分为46.1分。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强度大、医患关系差、护士的社会地位低等。结论COVID-19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实习护士工作状态良好,且个体差异不大。临床工作辛苦、夜班、社会地位低、假期少对实习护士职业倦怠具有重要影响。
2021, 37(22):3939.
摘要:[摘要]治疗药物监测(TDM)是通过测定体内药物浓度(主要指血液药物浓度),结合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基本理论,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实现最佳药物治疗效果并降低毒性,是个体化用药和个体化医疗的重要工具和手段。TDM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学科,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才能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保证检测结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护士在TDM中主要负责血液样本的采集工作,由于TDM不同于其他临床检测,在TDM日常监测工作中监测的药物不同要求的采血时间点和采血个数不一样,采血所用器皿和血液样本采集后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采样环节如出现差错会对TDM结果的临床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能会误导临床决策。因此,TDM采样工作对护士的要求很高,而目前针对临床护士的相关教育较少,导致TDM采样易出错。该文将目前TDM常见的药物信息和采样、送样要求进行归纳总结以供临床护士采样和进行患者教育时应用,以期避免采样环节出现差错而影响TDM结果的临床应用。
2021, 37(22):3943.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该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启医院信息系统(HIS)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接口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启系统自动审查,并从HIS提取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上线前(2020年1—5月)234 469张处方和上线后(2020年6—10月)368 926张处方的相关数据,导入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进行初始规则匹配后审方药师进行再审核得出最后结果,并比较上线前后处方质量改善情况,按各模块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该院个性化自定义规则库维护经验及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上线后处方合理率明显提高,由83.48%(195 733/234 469)增加至90.91%(335 391/368 926),其中适应证不合理率由10.31%(24 171/234 469)降至7.29%(26 884/368 926),给药途径不合理率由1.67%(3 906/234 469)降至0.49%(1 807/368 926),药物用法及用量不合理率由3.89%(9 112/234 469)降至0.84%(3 083/368 926),人群禁忌不合理率由0.12%(275/234 469)降至0.07%(259/368 926),禁忌证不合理率由1.56%(3 658/234 469)降至0.16%(605/368 926)。结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极大改善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但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收录的审核规则还无法满足新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实际诊疗要求,药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并且了解学科最新动态,及时对审核规则进行更新维护,为医疗机构建立更加科学的处方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2021, 37(22):3947.
摘要:[摘要]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了解重庆市某区区级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为提高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顺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法2021年2-6月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4家区级二级医疗机构和1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情况。结果5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布局合理,设备设施完善,个人防护用品充足。但人员对生物安全知识尤其是法律法规、操作技术规范、消毒灭菌、意外事故处置等知识熟悉不够,部分实验室未定期开展生物安全意外事件应急演练,风险评估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记录不完善。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医疗和疾控机构积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尤其是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仍需加强人员管理、培训和考核,通过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风险评估、安全自查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
2021, 37(22):3950.
摘要:[摘要]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是应对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场所,也是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机构。医疗机构是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的重要地点,对疾病控制的及时性、有效性有着重大的影响,疾控中心通过对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对其进行预防控制,以人群为目标,创造健康的环境,促进人民健康。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以预防保健科为桥梁,利用信息化建设保证公共卫生信息的有效传递,通过实验室检测技术完善公共卫生事件诊疗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互配合协调,保障公众生命安全与健康。
2021, 37(22):3952.
摘要:[摘要]胃原发性黑色素瘤发病率较低。该例患者胃镜检查见胃体、胃底多发溃疡型肿物,拟诊为胃癌,术前活检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未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然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原发性黑色素瘤。作者总结了该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胃原发性黑色素瘤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 37(22):3954.
摘要:[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反复动脉源性残胃出血栓塞治疗个案,探讨反复动脉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价值及介入栓塞治疗效果。DSA检查对动脉源性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显著优于胃镜、CT检查;介入栓塞治疗能够快速、准确止血,效果良好。反复动脉源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早进行DSA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