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7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Caveolin-1上调VEGF表达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

      2021, 37(8):1257.

      摘要 (2811) HTML (0) PDF 12.52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8年7月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手术联合Caveolin-1转染组,每组14只。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基础上构建下肢缺血模型,运用腺病毒载体转染Caveolin-1基因,术后14、21 d取大鼠下肢腓肠肌标本,观察肌细胞形态及检测Caveolin-1和VEGF表达量及血管密度。结果 手术联合Caveolin-1转染组大鼠术后14、21 d下肢组织坏死情况、运动功能明显优于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术后14、21 d下肢腓肠肌细胞形态排列基本正常,血管形成及分布逐渐较多;术后14 d下肢腓肠肌Caveolin-1、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手术组、手术联合空转染组,且术后21 d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1能诱导VEGF表达上调,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肢体缺血。

    • MAP混悬洗涤红细胞质控指标确认

      2021, 37(8):1262.

      摘要 (2944) HTML (0) PDF 2.75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确定红细胞保养液(MAP)混悬洗涤红细胞的容量范围及最佳保存期限。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该中心制备的MAP混悬洗涤红细胞107袋,称取血液重量后将其悬挂于4 ℃冰箱中保存,分别储存7、14、21、35 d后观察其外观并取样,检测其溶血率。于储存35 d测定上清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比重等。结果 107袋MAP混悬洗涤红细胞比重为1.048~1.063,平均1.058±0.003;1 U洗涤红细胞容量为133~160 mL,2 U洗涤红细胞容量为260~312 mL。21 d溶血率明显高于14 d,35 d溶血率明显高于2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d血液外观70%出现轻度溶血。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结论 MAP混悬洗涤红细胞35 d后质量控制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但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溶血率逐渐升高,上清液颜色逐渐加深,故将洗涤红细胞保存期确定为14 d。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1, 37(8):1265.

      摘要 (2831) HTML (0) PDF 2.77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1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ACS住院患者220例,采用Watch PAT 200TM完成床边睡眠呼吸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组(AHI>15,n=139)和对照组(AHI≤15,n=81)。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睡眠监测资料,分析OSA与ACS患者冠状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OSA组患者体重指数[(25.2±3.3)kg/m2]、钙化半定量积分[(2.7±1.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2±3.2)kg/m2、(2.3±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与冠状动脉钙化半定量积分呈正相关(r=0.142,P=0.035)。结论 ACS患者合并OSA所占比例较高,且其冠状血管钙化程度更高。

    • 慢性乳腺炎患者分离克氏棒杆菌的耐药性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1, 37(8):1268.

      摘要 (2563) HTML (0) PDF 4.12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克氏棒杆菌在慢性乳腺炎发病中的作用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该院从慢性乳腺炎患者中分离的克氏棒杆菌19株,采用E-实验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1%吐温-80哥伦比亚血平板培养细菌;探索慢性乳腺炎伴克氏棒杆菌感染患者的合适的治疗方法。结果 19株克氏棒杆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利福平敏感率均达到100.0%,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20.0%、30.0%、10.0%、60.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均为100.0%。19株克氏棒杆菌在1%吐温-80哥伦比亚血平板上生长良好。结论 克氏棒杆菌在慢性乳腺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快速检出该菌和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简化MEOWS预警对孕妇脓毒血症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

      2021, 37(8):1271.

      摘要 (2925) HTML (0) PDF 4.6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简化改良产科早期预警系统(MEOWS)对潜在危重症孕妇的筛查效能及对孕妇脓毒血症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及其直属基层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感染孕妇300例,经简化MEOWS预警脓毒血症患者150例纳入观察组,在疾病进展超早期启动产科快速反应团队(ORRT),最后29例患者确诊为脓毒血症,收治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经MEOWS预警脓毒血症患者150例纳入对照组,同样程序启动ORRT,最后32例患者确诊为脓毒血症,收治该院ICU。比较2种方法的筛查效能,以及2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流产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等。结果 与MEOWS预警比较,简化MEOWS预警对潜在危重症孕妇同样具有一定的筛查效能,但更简便,客观性更强。观察组患者刚入院时SOFA评分、胎膜早破发生率、流产发生率均更低,ICU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简化MEOWS预警对孕产妇病亡、分娩时新生儿窒息情况无指导意义。结论 经简化MEOWS预警对潜在脓毒血症孕妇进行筛查,对比MEOWS预警具有同等甚至较高的筛查效能,灵敏度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 重庆市万州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现状调查

      2021, 37(8):1276.

      摘要 (2782) HTML (0) PDF 3.55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现状,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3月选取重庆市万州区69所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访谈人员、现场查看的方式对护理管理、制度建设、人力配置进行调研。结果 重庆市万州区69所基层医疗机构中未建立护理管理体系者占15.94%(11/69),无护理主管职能部门者占30.43%(21/69)。专职护理管理人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54.84%(34/62)。床护比为1∶0.25,临床一线护士占81.52%(860/1 055)。89.76%(947/1 055)的护士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42.03%(29/69)的基层医疗机构未建立护士技术考评档案;护士无执业资格证书者占1.23%(13/1 055)。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力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水平。

    • 急性毒蕈中毒患者184例自理能力相关因素分析

      2021, 37(8):1280.

      摘要 (2809) HTML (0) PDF 3.5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自理能力的相关因素,比较不能自理和基本自理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毒蕈中毒患者18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Barthel指数各项目得分,根据所得总分值分为不能自理组(≤60分,63例)和基本自理组(>60分,121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肌酐、清蛋白、总胆红素及合并肝衰竭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本自理组比较,不能自理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白细胞、红细胞、尿素及合并肾衰竭比例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例患者中死亡8例,病死率为4.35%,所有死亡患者均发生在不能自理组,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PTA、红细胞越高不能自理风险越低(P<0.05),尿素水平越高不能自理风险越高(P<0.05)。结论 对急性毒蕈中毒患者中不能自理者应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 IVIM-DWI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研究

      2021, 37(8):1283.

      摘要 (2785) HTML (0) PDF 9.8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相关参数在前列腺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评估各参数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探讨IVIM-DWI各参数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就诊原因均为尿急、尿不尽、尿频或血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另收集16例健康志愿者的相关资料,均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在磁共振成像检查后1个月内获得病理检查结果。62例患者中前列腺癌27例,前列腺增生35例。对比分析不同前列腺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评估DWI与IVIM-DWI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估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与IVIM-DWI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ADC、D、f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中央腺体、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54);D值与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741,P=0.001)。结论 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方面 ADC、f、D、D*值均具有一定作用,其中诊断效能相对最高者为D值,有助于评估前列腺癌恶性程度。

    • 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1, 37(8):1288.

      摘要 (2751) HTML (0) PDF 4.37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起至2020年8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31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以及继发感染和肝性脑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清蛋白改善情况,以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可降低肝衰竭患者病死率,改善相应实验室指标,且未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25例临床特征分析

      2021, 37(8):1292.

      摘要 (2768) HTML (0) PDF 5.1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KDSS诊疗水平并为机制研究提供更多临床资料。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住院治疗的25例KDSS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KDSS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结果 25例患儿平均年龄(4.22±2.55)岁,女性占60.00%(15/25),平均高热持续时间(8.08±2.40)d,平均发热(5.60±1.33)d后出现休克;炎症指标增高,伴低清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40.00%(10/25)的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瘤,32.00%(8/25)的患儿为不完全川崎病,76.00%(19/25)的患儿有明显腹部症状。25例患儿均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液体复苏治疗等,且56.00%(14/25)的患儿对IVIG无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 KDSS患儿有严重的炎性反应表现,容易出现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功能衰竭,腹部症状明显,容易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及对IVIG治疗无反应。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抗疫一线护士情绪与心理韧性相关性研究

      2021, 37(8):1297.

      摘要 (2735) HTML (0) PDF 4.21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抗疫一线护士情绪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制订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2-3月选取郑州市某军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定点医院抗疫一线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正负性情绪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岗位风险等级护士中文版正负性情绪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岗位风险等级护士心理韧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情绪与心理韧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885,P<0.05),负性情绪与心理韧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722,P<0.05);心理韧性是抗疫一线护士负性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抗疫初期一线护士情绪困扰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应加强护士的心理选拔和心理韧性的培育,重视特殊岗位男性护士的选拔与使用。

    • >综述
    • 铁死亡在骨肉瘤中的应用前景

      2021, 37(8):1302.

      摘要 (2619) HTML (0) PDF 3.4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临床传统治疗方案主要为术前化疗、手术保肢和术后辅助化疗,但患者5年总生存率在过去20年中一直保持在65%~70%的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过。骨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对多种化疗药物,如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等敏感性较高,但容易耐药。故解决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治疗骨肉瘤的一个重要课题。铁死亡是一种新的非凋亡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点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铁死亡对某些类型的肿瘤细胞,如淋巴细胞瘤、胰腺导管细胞癌、肾细胞癌、肝细胞癌的生长和增殖具有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且有实验发现,铁死亡可降低顺铂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耐药性。因此,该文总结了铁死亡对骨肉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铁死亡治疗骨肉瘤提供新靶点的依据。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运动干预现状研究进展

      2021, 37(8):1306.

      摘要 (3514) HTML (0) PDF 3.9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常见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可引起青春期/育龄期女性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等,同时,常合并肥胖、糖脂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平衡膳食、合理运动及行为干预,是PCOS患者基础长期管理方式。目前,对PCOS患者进行干预的各种运动的种类、强度、运动量、频次、持续时间及运动效果等缺乏完全明确的结论及评价体系,因此,该文对当前PCOS的运动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2021, 37(8):1309.

      摘要 (2499) HTML (0) PDF 3.9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该文在总结国内外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从健康管理及非药物治疗、藏药治疗、中药治疗及西药治疗几方面进行总结及阐述,对于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探索将为其他缺氧性疾病如中风、心肌缺血、呼吸睡眠暂停、肿瘤等提供一些新的治疗思路。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2021, 37(8):1312.

      摘要 (2598) HTML (0) PDF 3.92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一种影响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疾病,其发病因素与诸多因素有关。正确了解诱发RAU的致病因素对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是RAU防治的两把宝剑,应正确恰当运用。RAU的治疗包含了西医药治疗和传统中医药治疗,各有优劣。该文综述了RAU的常见病因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希望为RAU的研究提供参考。

    • 正念对强迫症的干预作用及潜在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2021, 37(8):1315.

      摘要 (2402) HTML (0) PDF 3.92 M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目前,对其认识和治疗仍显不足。部分患者对药物及心理治疗反应较差,且存在一定的症状残留和复发率。脑影像学研究提示,强迫症患者存在大脑复杂网络属性改变,且在接受治疗后可得到改善。有研究发现,正念干预能改善强迫症状,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未来可采集影像学数据计算并比较正念干预前后强迫症患者大脑复杂网络属性,探究正念干预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潜力及作用机制。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粒子束放疗技术研究进展

      2021, 37(8):1318.

      摘要 (2526) HTML (0) PDF 5.2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光子放射治疗(放疗)技术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光子放疗后所带来的严重急、慢性不良反应限制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粒子束放疗(碳离子和质子束)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不亚于光子放疗,且在危及器官保护降低,急、慢性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优势,使粒子束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研究成为热点。

    • ICU获得性肌无力研究进展

      2021, 37(8):1323.

      摘要 (2636) HTML (0) PDF 3.5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出现新的肌无力,四肢肌肉和呼吸肌严重虚弱往往随着在ICU的住院时间增加而进行性发展,可由轴突神经病变、原发性肌病或二者共同所致。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微血管、电、代谢和生物能量改变,其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肌肉力量丧失和(或)肌肉萎缩,其中由脓毒症或广泛炎症导致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最为常见。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出院后往往不能完全康复,导致终生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IL-33/ST2/NF-κB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1, 37(8):1327.

      摘要 (2790) HTML (0) PDF 3.78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中隶属于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的炎性细胞因子——IL-33与特异性受体——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结合将信号传导至细胞内激活多种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2、嗜酸粒细胞和先天淋巴细胞等。其后参与下游的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和肥大细胞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进而加剧炎症。IL-33/ST2/NF-κB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该文阐述了目前三者在特应性皮炎中的研究进展。

    •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2021, 37(8):1330.

      摘要 (2385) HTML (0) PDF 3.43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炎性髓系肿瘤,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可受累,患者预后不良。LC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异常活化密切相关。针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对高危LCH患者可能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儿童中的使用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该文就儿童LCH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 >临床研究
    • 平乐止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1, 37(8):1334.

      摘要 (2478) HTML (0) PDF 2.75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平乐止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给予平乐止痛膏贴于患处,对照组给予扶他林乳胶剂涂抹患处,每天l次,2组患者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压痛、肿胀、踝关节周径、瘀斑、功能障碍积分的变化及安全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 羟色胺、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压痛、肿胀、踝关节周径、瘀斑、功能障碍积分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 羟色胺、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7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平乐止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在阿尔茨海默病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1, 37(8):1337.

      摘要 (2275) HTML (0) PDF 2.74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对阿尔茨海默病(AD)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的AD患者6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IOE组和鼻胃管法(NGT)组,每组32例。IOE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IOE给予营养支持,NGT组采用NGT给予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周径(AMC)、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总蛋白(TP)、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LY)等指标。结果 IOE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MI、Hb、ALB、TP、LY均较NGT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OE组患者治疗后TSF、AMC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患者治疗后Hb、ALB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TSF、AMC、TP、LY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NGT比较,采用IOE营养支持方式更有利于改善AD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流感的研究

      2021, 37(8):1340.

      摘要 (2262) HTML (0) PDF 1.96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2020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全国人民暂停非必要的生产、居家、重视手卫生及外出防护等防控手段对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月、2019年2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流感儿童分别作为A组(768例)、B组(925例)、C组(329例)和D组(434例)。分析COVID-19疫情期间流感病例的发病情况、高危因素等,研究预防的策略。结果 A组儿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0例(5.2%),中位年龄1岁9个月。B组儿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342例(37.0%),中位年龄2岁7个月。C组儿童流感核酸检测阳性96例(29.2%),中位年龄1岁4个月。D组儿童流感核酸检测阳性186例(42.9%),中位年龄2岁2个月。A组儿童年龄与B、C组比较,B组儿童年龄与D组比较,以及B组儿童流感检测阳性率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儿童流感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组时间均处于流感高发季节,但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全国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昆明地区防控手段控制住了COVID-19疫情的蔓延,也有效控制了流感病毒的传播。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渗湿方治疗GERD临床疗效观察

      2021, 37(8):1342.

      摘要 (2248) HTML (0) PDF 3.9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渗湿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该院脾胃病科确诊的108例肝郁脾虚型GERD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渗湿方组(观察组),每组36例,疗程8周,随访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的总有效率、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GERD-Q、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8周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GERD-Q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疏肝健脾渗湿方能较快改善肝郁脾虚型GERD患者临床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并能有效降低GERD复发率。

    • 妊娠中期胎儿7 446例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

      2021, 37(8):1345.

      摘要 (2146) HTML (0) PDF 4.8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进行羊膜腔穿刺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7 446例,回顾性分析其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并探讨产前诊断高风险指征。结果 7 446例孕妇中检出异常核型665例,异常检出率为8.9%;其中21-三体231例(34.7%),18-三体52例(7.8%),13-三体4例(0.6%),性染色体数目异常86例(13.0%),染色体结构异常246例(37.0%)。羊水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由高至低的产前诊断指征依次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高风险、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年龄高风险(生育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超声检测异常、年龄高风险合并其他指征、血清学筛查高/临界风险、不良孕产史、其他特征。结论 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查可为产前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可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改良型FR-Ⅲ功能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合)38例疗效研究

      2021, 37(8):1349.

      摘要 (1969) HTML (0) PDF 6.83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改良型FR-Ⅲ功能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下颌前牙可退缩至切对切关系作为选择标准,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利用改良型FR-Ⅲ功能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合)患者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6.6~10.5岁;矫治时间4~11个月,平均(6.4±1.5)个月。对患者矫正前后(反合)模型及头侧片进行描绘定点上齿槽座点、下齿槽座点、第一磨牙上下近中牙尖、前鼻棘、上下切牙切缘点等,测量对比矫正前后各数值变化,评价临床矫治效果。结果 38例患者矫正后上颌中切牙点至前陆地平面角度变大[(103.2±3.5)°至(108.6±4.0)°],下切牙点至下颌平面的角度变小[(89.0±4.9)°至(85.5±3.1)°];ANB角增大[(-2.1±1.9)°至(-1.7±0.3)°];前鼻棘增大,水平向距增大[(68.3±3.5)mm至(71.5±3.2)mm],垂直向距更大[(46.2±3.2) mm至(48.8±2.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型FR-Ⅲ矫治器较法兰克传统矫正器能快速、高效地矫治替牙期功能性前牙(反合)。

    • CXCR7、KIF18A蛋白、miR-1269对胃癌的诊断研究

      2021, 37(8):1352.

      摘要 (1883) HTML (0) PDF 3.48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CXCR7、KIF18A蛋白、微小RNA-1269(miR-1269)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组织均来源于胃癌患者术中切除封片保存,包括胃癌组织、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对比不同组织中CXCR7、KIF18A蛋白、miR-1269的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种组织中KIF18A蛋白、CXCR7阳性率比较,胃癌组织阳性率最高,其次由高至低依次为胃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胃癌组织中miR-2169表达量较胃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F18A蛋白、CXCR7、miR-2169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825、0.832。结论 CXCR7参与了胃癌的生长过程,而KIF18A蛋白、miR-1269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三者均可作为诊断胃癌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单孔胸腔镜肺癌术后成人胃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可行性研究

      2021, 37(8):1355.

      摘要 (1987) HTML (0) PDF 3.1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经单孔胸腔镜肺癌术后患者以成人胃管作为胸腔闭式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26例)和常规胸管组(25例)。胃管组术后留置成人胃管作为胸腔闭式引流管,常规胸管组以传统胸管作为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2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胸腔积液、气胸、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管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胸管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胸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成人胃管较传统胸管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促进切口愈合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 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

      2021, 37(8):1357.

      摘要 (1995) HTML (0) PDF 3.1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5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宫缩素治疗,研究组采取常规宫缩素治疗的同时联合产后逐瘀胶囊治疗。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心率、血红蛋白水平、总有效率等。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心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产后出血量,稳定产妇生命体征,确保其生命安全及健康。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老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价值

      2021, 37(8):1359.

      摘要 (2003) HTML (0) PDF 5.7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老年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该院创面修复病区收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P+VSD组和VSD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清创后,清创2、4周后留取5 mm×5 mm创面进行组织活检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成纤维细胞计数,并比较各组患者清创2、4、8周后创面愈合率。结果 2组患者清创后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均随时间变化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清创后中性粒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清创2、4、8周后创面愈合率均随时间变化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RP+VSD组患者清创2、4、8周后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优于V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联合VSD治疗与单用VSD治疗均可诱导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表达,促进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前者在增加对中性粒细胞的表达、促进溃疡面愈合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 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显微手术比较

      2021, 37(8):1363.

      摘要 (2046) HTML (0) PDF 4.03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基底节区出血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研究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对照组(经颞叶皮层入路),每组3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去骨瓣减压比例和术后再出血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可有效清除基底节区血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枢记忆性T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2021, 37(8):1366.

      摘要 (1775) HTML (0) PDF 6.5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枢记忆性T细胞(CD45RA-CD62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科收治的CRC患者60例和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CD8+CD45RA-CD62L+(TCM)表达水平。结果 CRC患者外周血CD8+TCM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CRC患者外周血CD8+TCM表达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逐渐降低,Ⅰ、Ⅱ期患者CD8+TCM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患者外周血TCM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检测患者外周血TCM对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 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价值

      2021, 37(8):1369.

      摘要 (1878) HTML (0) PDF 3.2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45名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2组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冠状动脉前降支峰值流速明显更大,心功能改变总发生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超声心动图表现主要为冠状动脉流速增加、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管壁与管周围异常回声及冠状动脉扩张、二尖瓣反流等。结论 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小儿川崎病临床诊断可较好地观察到冠状动脉病变状况,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广东省湛江市停止互助献血后稳定单采血小板来源成效分析

      2021, 37(8):1371.

      摘要 (1872) HTML (0) PDF 4.03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停止互助献血后广东省湛江市中心血站新增6项措施成效,为其他情况相似的三四线城市血站同行提供经验分享。方法 选取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血站各献血点参加单采血小板采集的单采献血者9 042例,采用前后数据对比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新增措施前后单采血小板总量变化、采集时间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变、双份单采占比变化、日单采人流分布变化等指标,评价新增措施的成效。结果 停止互助献血后1年内新增献血屋单采量占单采总量的49.8%(1 781/3 575);选择性使用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后单、双份单采的采集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前同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及提供预约服务后非正常上班时间接待单采人数占31.9%(2 835/8 887);合理动员双份单采后双份单采人次构成比提升至21.0%(863/4 119),双份单采采集量构成比提升至34.6%(1 726/4 983);高校学生单采人次增长74.9%(376/502),采集量增长78.0%(398/510);促使5.1%(219/4 294)的既往互助单采献血者成为无偿单采献血者;停止互助献血前后1年单采血小板采集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停止互助献血后新增措施具有一定的成效,稳定了单采血小板来源,可供情况相似的血站同行参考,也可为后续扩大单采血源的招募及完善单采服务做出指引。

    • 2019年郑州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1, 37(8):1374.

      摘要 (2107) HTML (0) PDF 3.53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郑州市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及碘缺乏病现状,为科学补碘防治碘缺乏病提高依据。方法 2019年4-9月依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要求在郑州市11个县(市、区)开展孕妇及8~10岁儿童尿碘和居民户盐碘含量调查,并采用B超进行儿童甲状腺检测,分析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共监测8~10岁儿童2 200名,孕妇1 100名。结果 2 200名儿童、1 100名孕妇中位盐碘为26.6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2%,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0.1%(1/800)。儿童中位尿碘为201.1 μg/L。尿碘小于50.0 μg/L的比例为2.1%,<100.0 μg/L的比例为12.8%。孕妇尿碘为104.9~255.5 μg/L,中位尿碘175.3 μg/L。结论 2019年郑州市8~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应继续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联合盐业部门加强盐业市场监管力度,坚持科学补碘,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

    • >护理探讨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1, 37(8):1378.

      摘要 (2103) HTML (0) PDF 3.1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显微镜下实施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伴男性不育的患者展开研究,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实施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运用ERAS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复发率和自然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显微镜下实施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运用ERAS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运用价值显著。

    • 基于Cite Space对国内糖尿病护理领域可视化研究

      2021, 37(8):1380.

      摘要 (3245) HTML (0) PDF 4.18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寻糖尿病护理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 检索近10年国内护理核心期刊中已发表糖尿病护理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 Space Ⅴ绘制糖尿病护理的知识图谱,并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结果 数据库共形成290个节点,700条连线,被分成11个聚类。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研究热点是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研究前沿是延续性护理。结论 糖尿病护理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自我监测、饮食护理等,日后可进一步增加对运动疗法的研究。

    • 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1, 37(8):1383.

      摘要 (1915) HTML (0) PDF 4.6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接受急诊治疗的78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外伤急救护理,试验组则予以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于出院日对比分析2组护理后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突发事件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观察其预后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突发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的人际关系、总体感觉、独立性与日常生活、思考能力、情绪与自评得分均较对照组高,而困扰、消极情绪及身体状况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及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且有助于提升其预后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格林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 37(8):1387.

      摘要 (1886) HTML (0) PDF 3.5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运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分析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1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运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总依从率[100.0%(20/20)]高于对照组[8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0 d日常生活质量评分[(98.5±2.7)分]高于对照组[(92.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运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及其生活质量。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

      2021, 37(8):1389.

      摘要 (1649) HTML (0) PDF 3.9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该科收治的围手术期呼吸衰竭的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是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并发症护理等专科护理,比较2组预后效果。 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5 d后,观察组患者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30),明显低于对照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P<0.05)。结论 在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衰竭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加速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 巴林特小组活动在缓解ICU护士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压力的效果研究

      2021, 37(8):1392.

      摘要 (1898) HTML (0) PDF 2.7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在缓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压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3日至3月13日该科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27名ICU护士进行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并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护士的心理状况。结果 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后,27名护士SCL-90的10个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其中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其他(反应睡眠和饮食)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林特小组活动能有效缓解ICU护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的压力,促进ICU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教学探索
    • 思维导图联合PBL在全科医学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2021, 37(8):1395.

      摘要 (1927) HTML (0) PDF 3.8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工具百度脑图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科研究生早期识别危重症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该院全科医学科进行为期3个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018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3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名。研究组采用百度脑图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及调查问卷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百度脑图联合PBL授课效果评价较好,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学生在学生主导地位、自学能力提高、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习重点突出、人际关系协调、计算机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提高等方面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教学中采用百度脑图联合PBL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全科医学科研究生早期识别危重症的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叙事教育在产后病区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1, 37(8):1398.

      摘要 (2012) HTML (0) PDF 4.6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对产后病区临床护理实习生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职业认同、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12月在该院南苑综合病区产后病区实习的7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式;将2019年7—12月在该院南苑综合病区产后病区实习的7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式基础上实施叙事教育方式。比较2组护生实习后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职业认同、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结果 观察组护生实习结束后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职业认同、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护生实施叙事教育后产后病区临床护生在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职业认同、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推荐在产后病区实施该措施。

    • 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在微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2021, 37(8):1402.

      摘要 (1828) HTML (0) PDF 3.09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前,感染性疾病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均极其依赖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与生物特性分析。因此,对病原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学习其判定方法在学生未来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临床检验专业学生今后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建立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样本库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必要性,通过收集具有典型特征的临床案例,并收集如涂片、培养结果、菌落等微生物样本构建以案例为基础的微生物学样本库,可让学生更好地将镜下病原微生物形态结构特征与其致病性相联系,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 关于基层医院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1, 37(8):1404.

      摘要 (1805) HTML (0) PDF 3.89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中最基本、最简便、最实用的检验方法,血细胞形态学技能高低往往能评价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检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滞后、人才匮乏,加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人才培养既必要又迫切,应克服制约基层医院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发展的弊端,采用“多级联动”的培养模式,从政策管理、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科室、奖励机制、培养主体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读本科大学生情绪状态的质性研究

      2021, 37(8):1407.

      摘要 (1746) HTML (0) PDF 2.75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在读本科大学生群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居家隔离时的情绪状态,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2—3月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访谈法)对以重庆医科大学学生为主的20名大学生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20名大学生普遍存在因疫情引起的焦虑、长期居家隔离引发的烦躁、由于网络学习所致学业压力增大而带来的忧虑、积极的社会支持使其逐步回归平静,以及因社会逐步复工复产而产生新的担忧等复杂情绪。结论 在读本科大学生自我管控能力不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情绪具有动态变化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及早进行正面引导,规律作息,才能积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身心健康。

    • >管理科学
    • 住培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疫情下的心理状态研究

      2021, 37(8):1410.

      摘要 (1905) HTML (0) PDF 3.0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认知、个人防护措施及心理变化,为指导医院培训管理返岗住培医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信群进行问卷调查,截至2020年3月6日17:30收集问卷1 242份,有效问卷1 161份,有效率为93.5%。结果 1 161名住培医师中存在心理应激者占20.8%(242/1 161),对COVID-19传播途径、流行病史知晓率达84.6%~90.4%,影像学检查特点知晓率达10.3%~85.1%,诊断及出院标准知晓率达73.0%~83.4%,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知晓率达54.5%~91.1%。COVID-19高认知住培医师个人防护措施得分明显高于低认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培医师对COVID-19相关知识具有较好的认知,对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认识不足,存在心理应激现象。应加强住培医师临床工作中个人防护措施的培训,拓展培训资源,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 某市318家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专/兼职人员现状调查

      2021, 37(8):1413.

      摘要 (1849) HTML (0) PDF 2.7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宜宾市八县两区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院感)管理专/兼职人员现状,为四川省宜宾市建立区域化院感防控(感控)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可行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8年4-5月设计问卷星调查问卷,生成二维码,再将二维码发到四川省宜宾市感控微信群和QQ群,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院感管理专/兼职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318家医院的499名院感管理专/兼职人员。结果 499名院感管理专/兼职人员中院感科兼职人员358名(71.74%) ,主要由护理部人员兼职[70.11%(251/358)];性别以女性为主[91.98%(459/499)],年龄以35~<45岁为主[46.29%(231/499)],学历以中专、大专为主[分别为40.88%(204/499)、40.28%(201/499)],专业以护理为主[76.95%(384/499)],专业技术职务以初级为主[48.90%(244/499)],发表院感相关论文以0篇为主[90.38%(451/499)],参加院感管理岗位培训并取得院感管理岗位培训证278名(55.71%),院感知识知晓率以70%~80%为主[66.53%(332/499)]。结论 四川省宜宾市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院感管理队伍人员配备欠合理,专业比例不合理,业务素质相对较低,需强化院感管理意识,加强专业素质建设,尽快培养多学科人才,建立区域化感控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感控能力,有效防范院感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 安徽省医疗大数据知晓、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7(8):1416.

      摘要 (1779) HTML (0) PDF 4.6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安徽省全省医务工作者医疗大数据概念知晓率、概念获取渠道及应用情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1月1-30日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的形式,采用完全随机和便利抽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安徽省全省不同性别、专业技术职务、医院类别及级别、工作身份、学历医务工作者医疗大数据知晓率、概念获取渠道、利用率的差异,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共收集有效问卷1 506份。结果 1 506名医务工作者中知晓医疗大数据者1 048名,知晓率为69.59%。男性医务工作者医疗大数据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医院类别及级别、工作身份、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医务工作者医疗大数据知晓率比较,以及不同医院类别及级别、专业技术职务医务工作者医疗大数据涉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工作身份、学历医务工作者医疗大数据涉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医院级别医务工作者通过科研论坛、专业会议、他人科普获取医疗大数据概念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类别医务工作者通过科研论坛、专业会议、查阅资料获取医疗大数据概念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身份、专业技术职务医务工作者通过科研论坛、专业会议、查阅资料、他人科普获取医疗大数据概念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徽省医务工作者医疗大数据知晓率偏低,医务工作者的不同特征是医疗大数据知晓率、概念获取渠道和利用率的可能影响因素。

    • 新建三级综合医院手术室的构建与运行

      2021, 37(8):1420.

      摘要 (1778) HTML (0) PDF 3.8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从筹建期间物资准备、护士培训、护理质量监控等三方面开展手术室工作。手术室按计划完成各类培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自手术室工作运行1年以来,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差错事故,保证外科手术顺利开展。有效的管理模式使手术室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尤其注重护士专科能力提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和外科医生满意度。

    • SHEL模型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放射科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2021, 37(8):1423.

      摘要 (1776) HTML (0) PDF 4.1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SHEL[soft(软件)、hard(硬件)、environment(临床环境)、litigant(当事人与他人)]管理模式在放射科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8日该院放射科工作人员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9日实施SHEL模型管理前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30日至2月8日实施SHEL模型管理后设为研究组。对比实施SHEL模型管理前后放射科疫情防控质量、科室工作人员应对能力及科室团队凝聚力。结果 与实施SHEL模型管理前比较,实施SHEL模型管理后工作人员个人应对能力、团队凝聚力评分均明显提高,涉及科室疫情防控指标中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防护技能操作掌握情况、制度与流程正确执行率、规范操作合格率、医院感染科督查合格率均明显提升,隐患事件及职业暴露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科在COVID-19疫情期间实施SHEL模型管理能提高个人应对能力及科室团队凝聚力,提升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综合质量,有助于放射科COVID-19疫情防控。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性医院医疗保障工作实践效果

      2021, 37(8):1428.

      摘要 (1641) HTML (0) PDF 2.84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综合性医院的医疗保障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如何保证诊疗有序规范运行,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运行管理重要的工作。通过建立职责清晰的组织架构,按照国家及属地部门的相关要求,规范医院入院前、院中、出院后的各项管理,加强疾控措施,严格培训及监管,并构建良好的协调沟通体系,有效利用PDCA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值得综合性医院在应急医疗救治工作中借鉴。

    • >案例分析
    •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脑炎误诊为脑转移瘤1例

      2021, 37(8):1430.

      摘要 (3266) HTML (0) PDF 3.0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前,结核性脑膜脑炎(TBM)的检查和诊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以不典型临床表现的TBM患者容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该院收治1例无发热表现的头痛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不能鉴别脑炎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最后通过使用宏基因下一代测序技术迅速地明确了结核分枝杆菌颅内感染,对颅内病变准确定性。最终确诊为TBM。不典型TBM患者预后差,传统诊治方法具有延迟性,容易导致临床误诊,脑脊液宏基因下一代测序技术在难以诊断的病例中诊断作用很有前景,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提高其生存率,并可能作为脑炎的常规诊断程序。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及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报道

      2021, 37(8):1432.

      摘要 (1701) HTML (0) PDF 3.09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甲状腺激素状态,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导致功能性精神障碍。患者除有甲状腺肿大、多汗、心慌、消瘦、突眼等症状和体征外,还具有复杂多样的精神症状,其中以性格改变、情绪障碍及行为障碍最为多见,既有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失眠、过敏等类神经症症状,又有激惹、兴奋、忧郁、冷漠等躁郁症表现,以及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类分裂症的症状。该院收治1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及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初期未明确诊断。因此,对以精神障碍为首发及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如精神科医师只关注“假设诊断的‘马和斑马’原则”,而未对患者的高代谢症候群引起重视,未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极易误诊、误治;而一旦确诊宜尽早抗甲状腺联合抗精神病治疗,避免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 以颈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例的救治与护理

      2021, 37(8):1434.

      摘要 (1705) HTML (0) PDF 2.7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以胸痛症状为主的心肌梗死容易诊断,以心外症状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很容易造成误诊,该院收治1例以颈部疼痛为首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快速完善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尽早开通患者阻塞血管,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