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2, 38(20):342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优化萱草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方法。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遴选影响萱草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因素和水平,并采用 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对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萱草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60(g/mL)、提取次数为2次,其黄酮提取量为14.87mg/g。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萱草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2022, 38(20):342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骨髓铁染色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中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IDA 患儿作为研究组,经IDA标准化治疗,另选择同期来该院检查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与对照组儿童均测定RDW 和骨髓铁染色,分析骨髓铁染色联合 RDW 对IDA 预后不良的预测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低于对照组,RDW 水平高于对照组,骨髓铁染色细胞内铁水平和外铁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 MCV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RDW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骨髓铁染色内铁水平和外铁数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儿进展8例,稳定21例,改善111例,治疗改善率为79.3%。治疗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儿预后良好99例,预后不良41例,预后良好率为70.7%。骨髓铁染色联合RDW 预测预后不良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73)显著高于RDW、骨髓铁染色单独预测(0.783、0.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铁染色与 RDW 联用能够提高儿童IDA 预后不良预测的敏感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 38(20):343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风险管 理 中 的 应 用 效 果。方 法 选 取 2018 年 6-12 月 该 院 收 治 的 100 例 AIS 患 者 设 为 对 照 组,运 用HFMEA 对 AIS患者的急诊静脉溶栓全流程进行梳理、讨论及评价,依据急诊静脉溶栓风险系数(RPN)>125或S>9判断为失效模式,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予以干预。选取 HFMEA 实施后 2019 年 1-6 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 例 AIS患者为观察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急诊静脉溶栓 RPN 值、到达急诊后完成各项检查及静脉溶栓的时间,对比 HFMEA 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HFMEA 实施后)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各环节的 RPN 值均低于对照组(HFMEA 实施前),AIS患者到达急诊后完成各项检查及静脉溶栓的时间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 HFMEA 应用于 AIS患者急诊静脉溶栓风险管理中,可根据该院实际情况优化急诊静脉溶栓运行相关流程,降低 AIS患者急诊溶栓风险,增加患者安全,全程体现以患者为中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树立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2022, 38(20):3435.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生长期口腔鳞癌细胞联合使用百合皂苷、紫杉醇进行干预,初步探讨百合皂苷、紫杉醇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百合皂苷、紫杉醇联合用药对 CAL2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百合皂苷、紫杉醇联合用药对 CAL2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 Westernblotting检测使用不同浓度的百合皂苷、紫杉醇联合用药对CAL27细胞中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百合皂苷、紫杉醇联合用药对 CAL27细胞增殖能力及迁 移 能 力 均 具 有 抑 制 作 用;不 同 浓 度 的 百 合 皂 苷、紫 杉 醇 联 合 用 药 能 够 上 调 CAL27 细 胞 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 百合皂苷联合紫杉醇可能用于人口腔鳞癌的治疗。
2022, 38(20):343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杵针治疗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疼痛。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 LC患者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组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做好相关护理工作;试验组除了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术后6、12、24h进行杵针穴位治疗,术后6h,对两组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6h,试验组补救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杵针疗法可减轻 LC患者术后疼痛。
2022, 38(20):3443.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蚌埠及周边地区血脂异常患者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编码基因 SLCO1B1和载脂蛋白 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技术,对2020年7-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血脂异常患者1530例外周全血基因组中SLCO1B1和 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其多态性分布情况并统计不同性别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 蚌埠及周边地区患者 APOE各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0.52%(E2/E2)、14.12%(E2/E3)、1.96%(E2/E4)、67.12%(E3/E3)、15.10%(E3/ E4)、1.18% (E4/E4)。其 中 APOE 基 因 型 中 疗 效 较 好 基 因 型 占 比 为 14.64%,疗 效 正 常 基 因 型 占 比 为69.08%,疗效较差基因型占比为16.28%。蚌埠及周边地区患者 SLCO1B1各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90%(*1a/*1a)、30.13%(*1a/*1b)、36.60%(*1b/*1b)、0.59%(*1a/*5)、8.24%(*1a/*15),17.32%(*1b/*15)、0.26%(*5/*5),0.13%(*5/*15),1.83%(*15/*15)。SLCO1B基因型中正常肌病风险患者占比为71.63%,中度肌病风险患者占比为26.15%,高度肌病风险患者占比为2.22%。基因型频率观察值符合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各基因型组合在男女患者间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蚌埠及周边地区血脂异常患者SLCO1B1和 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和性别无关,同时它们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风险。对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SLCO1B1和 APOE 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能够辅助临床制定最合理的给药方案,并能达到精用药物的目的。
2022, 38(20):344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超声指导下盆底肌肉康复训练(PFMT)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且符合相应标准的114例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只进行 PFMT,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超声督导、健康宣教、跟踪反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位置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PFMT 依从性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PFMT 不仅能够定量评估盆底肌力及盆腔器官位置,还能对盆底肌运动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及指导。
张正潮 , 李 栋 , 曾彤伟 , 刘 伟 , 陈彦图 , 刘文郁 , 谢永强△
2022, 38(20):345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加入冰片的金黄散(加味金黄散)局部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附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科门诊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附睾炎患者128例,被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试验组给予加味金黄散局部外敷联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及治疗后1个月的精液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经过24个月随访,对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患侧阴囊疼痛缓解时间[(4.6±1.1)dvs.(5.1±1.2)d]、附睾肿物消散平均时间[(9.5±7.6)dvs.(12.5±5.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1、0.014)。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精液质量[精子密度:(66.5±7.5)×106 mL-1vs.(63.0±5.9)×106 mL-1,精子活动率:(66.2±6.1)%vs.(63.8±5.3)%,a+b活力:(42.3±5.0)%vs.(39.3±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23、0.003)。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内整体复发率(12.1%vs.2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加味金黄散局部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附睾炎在缓解阴囊疼痛、附睾肿物消散、改善精液质量、降低复发率等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2022, 38(20):3456.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非铀矿山高氡暴露职业病危害的防控现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20名某锰矿男性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运用质性数据内容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非铀矿山氡暴露防治薄弱的潜在相关因素:正性因素包括非铀矿山矿工职业体检完成度高和矿山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意识加强2个主题,负性因素包括经济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健康意识薄弱、知识盲区4个主题。结论 从非铀矿山工作人员的体验分析氡暴露防治薄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可为非铀矿山氡暴露的防治提供参考,对减少矿工氡暴露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2022, 38(20):346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预后改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该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根据预后情况(起病第 21 天改良 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好(≤2分)组和预后差(≥3分)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数据,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61例,其中预后好组35例,预后差组2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有并发症(P=0.029)、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P<0.001)、尿素氮高(P=0.01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高(P=0.022)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入院时 NIHSS评分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结论 入院时 NIHSS评分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后因素,应加强注意。
向立丽 , 王 倩 , 蒙延娜 , 付春梅 , 段雅雅 , 冯 凯 , 李晓林
2022, 38(20):3465.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7的水平变化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植入综合征(ES)的关联性,确定 ES诊断及预测标志物。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17-2020年在该科住院38例行异基因 HSCT 患者(研究组)移植前、移植后10d及发生 ES时、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时血浆中12种细胞因子浓度,同时与选取的健康者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分析移植后第10天IL-4、IL-17水平作为 ES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 果 研究组38例患者 HSCT 后有9例发生 ES,13例发生aGVHD,16例未发生 ES及aGVHD。与aGVHD组、无 ES及aGVHD组比较,发生 ES组患者血浆IL-4、IL-17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 后,ES患者血浆IL-4、IL-17水平较移植前显著上调,且在治疗好转后表达水平较发生 ES时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 HSCT 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T 后第10天,ES患者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无 E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达水平增高先于临床诊断。该检测时间点,IL-4诊断 ES曲线下面积为(0.947±0.024),特异度为0.93%,敏感度为0.72%;IL-17诊断 ES曲线下面积为 (0.853±0.056),特 异 度 为 0.83%,敏 感 度 为 0.75%。IL-4+IL-17 诊 断 ES 曲 线 下 面 积 为(0.896±0.0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90%、0.73%。结论 IL-4和IL-17可作为异基因 HSCT 后 ES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特异性标志物。
2022, 38(20):3469.
摘要:[摘 要] 目的 编制适用于食管癌患者临床管理的食管癌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工具量表(EC-SMBR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数理算法和 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食管癌(EC)相关文献,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及预测形成原始条目层,对所纳入的条目进行评议、调查等步骤,借助于德尔菲法、预调查处理后形成预试量表,最后将预试量表用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胸外科收治的314例 EC患者的问卷调查,以此验证其信、效度。结果 EC-SMBRS主要包括饮食管理、用药管理、情绪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自我效能、运动管理6个维度,34个条目,内容一致性信度与重测信度分别为0.857和0.916,重测相关系数0.467~0.689,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96%,因子载荷量最大的是饮食管理,最小的是运动管理。验证性因子分析下,EC-SMBRS测评量表的 RMSEA=0.045,CFI=0.937,IFI=0.953,GFI=0.876,AGFI=0.875,NFI=0.903,TLI=0.954。结论 编制的 EC-SMBRS其信、效度均较好,可将其应用于EC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活动中,对其健康教育管理及临床护理有益。
李 爽 , 王 莹 , 冯椿茜 , 岳 岚 , 陈月华 , 黄志红△
2022, 38(20):3474.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 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 HP感染与银屑病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 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14.0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共1818例受 试者参与。meta分析表明:银屑病组 HP感染率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比值比(OR)=2.12,95%置信 区间(95%CI)(1.42~3.76),P<0.05]。亚组分析显示:亚洲银屑病患者 HP感染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亚洲两组 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尿素呼气试 验、血清学方法测定 HP感染率,银屑病组 H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粪 便抗原法对 HP感染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HP感染的银屑病患者中、重度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 指数(PASI)显著高于未感染 HP的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 PASI与未感染 HP银 屑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 HP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且受不同地区和 检测方法的影响;此外,HP感染可能会影响银屑病患者的病情程度。
2022, 38(20):3480.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课的满意度,为优化实验教学提供线索。方法 以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针对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的满意度开展调查。结果 11.1%的学生更喜欢理论课,37.5%的学生更偏向实验课,86.1%的学生认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匹配的,94.5%的学生都认为实验课程是重要的。实验课程总体难度适中(83.3%),认为运动负荷试验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所占比重最大(25.0%)。学生普遍认为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63.9%的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但也有23.6%学生掌握情况一般。70.8%以上学生对实验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对教学总体满意度持一般态度的低于10.0%。结论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需结合实际进行改革,为培养实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2022, 38(20):3484.
摘要:[摘 要] 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因此,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十分重要,有利于识别高危人群,及早施加干预,有效地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同时还能评估病情和评价干预后的效果。目前,临床评价胰岛β细胞的方法主要分为葡萄糖刺激试验、非葡萄糖刺激试验和根据这些试验衍生出的数学模型,现对这些方法的操作、临床应用、优缺点和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
2022, 38(20):3489.
摘要:[摘 要] 亨廷顿病(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伴随运动、精神、认知、语言等方面的障碍。HD患者的语言障碍体现在特定概念性知识损伤和概念操作损伤。该文就 HD 患者运动能力与语言概念能力的完全耦合和部分耦合进行综述,探讨运动能力对语言概念能力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 HD提供新的途径与思路。
2022, 38(20):3493.
摘要:[摘 要] 牙齿在缺失后,牙槽骨均有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吸收,从而造成垂直骨量的不足,尤其在后牙区又受到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等特有的解剖结构的影响,很难将标准长度的种植体植入缺牙区。目前,面对这类情况,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选择短种植体。应用短种植体既不用进行复杂的外科手术,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短种植体也有较高的存活率。该文就短种植体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2, 38(20):3499.
摘要:[摘 要] 川芎嗪是伞形科植物川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抗氧自由基、抗血栓、改善循环和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组织器官损伤,常发生在溶栓治疗、器官移植、创伤性休克等血液循环障碍时。川芎嗪能有效对抗各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将对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2022, 38(20):3503.
摘要:[摘 要] 儿童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最高可达 11%。诱发儿童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在儿童中,由1个以上的促发因素引起的胰腺炎超过1/5。因此,了解诱发儿童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尤为必要。该文将对诱发儿童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诱发儿童胰腺炎危险因素的认识,制定恰当的诊疗措施,降低患儿死亡率。
2022, 38(20):3508.
摘要:[摘 要]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瘙痒性皮损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皮肤病。乌帕替尼(Upadacitinib)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Janus激酶1(JAK1)抑制剂,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抑制参与 AD发病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3、IL-31、γ-干扰素等的表达,最终阻断 AD 的发生、发展。乌帕替尼是中国第一个获批用于治疗 AD的口服选择性JAK 抑制剂,开创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该文对乌帕替尼治疗中、重度 AD患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2022, 38(20):3512.
摘要:[摘 要] 新生儿麻醉的相关临床研究已经很深入,目前医学界已发现麻醉药物的药物代谢和麻醉效应在新生儿与幼儿、成人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新生儿作为特殊的医疗对象,其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因此更需要慎重地选择麻醉药物,以避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随着麻醉方法及新设备的研制等在麻醉医学发展中日益进步,七氟烷在新生儿的临床麻醉诱导及中深度镇静等应用中已逐渐受到重视。与静脉麻醉药物相比,七氟烷更能稳定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对部分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具备吸入式麻醉剂的理想特性,在未建立静脉通道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吸入诱导。该文就七氟烷在新生儿麻醉诱导和中深度镇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于为短小手术及手术室外中深度镇静的安全开展和推广提供参考。
张 娇综述 , 宋少裕 , 王 钊 , 周立宇 , 吕长亮 , 李南南 , 毛 辉审校
2022, 38(20):3517.
摘要:[摘 要] 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处理、修饰和折叠受到严格调控,对细胞的功能和生存起决定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细胞外应激和细胞内 DNA 损伤已经被证明会扰乱蛋白质平衡,导致内质网应激(ERS),ERS参与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病机制。在 ERS的诱导下,肿瘤细胞激活非折叠蛋白反应(UPR)以恢复内质网稳态或诱导细胞凋亡。近年来,UPR的调控已经成为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将探讨 ERS在胶质瘤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以及目前 UPR相关修饰剂作为新的潜在治疗靶点的新进展。
2022, 38(20):3522.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过程,探索食源性疾病病原快速检测思路。方法 2022年6月8日,该中心接到南川区人民医院接诊3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采集患者呕吐物、未食用完食品及现场环境样品等共计18份进行检测。以多病原体分子检测系统、多重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快速锁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方向,并与传统致病菌培养、生化鉴定及时间飞行质谱技术相结合,缩短检测报告时间。结果 多病原检测系统筛查结果显示:FilmArray多病原筛查13种细菌,4种寄生虫和5种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多重 PCR核酸快速检测结果显示:11个样品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10个。蜡样芽孢杆菌定量及定性培养结果:18个样品中有9个样品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3个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MALDIBiotyper时间飞行质谱鉴定显示,蜡样芽孢杆菌的有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score评分均在1.89~2.40分,未成功鉴定的有22株,鉴定率为63.9%。结论 多重 PCR分子生物学技术、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与传统致病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锁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检测方向,为食源性疾病病因分析找到更为快捷、有效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但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应扬长避短,综合利用。
石梅兰 , 唐丽娟 , 周润芯 , 廖四望 , 刘 飞 , 梁 娴 , 邓向华
2022, 38(20):3526.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诊疗,观察一洗安中药药浴及封包热敷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退热疗效,探索便捷高效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发热外治法。方法 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该科门急诊及住院部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准确、详细记录患儿基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按照随机方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普通抗炎、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一洗安中药药浴及封包热敷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儿72h内的体温(T)变 化 情 况、使 用 布 洛 芬 情 况,以 及 白 细 胞 计 数 (WBC)、中 性 粒 细 胞 计 数 (GRAN)、淋 巴 细 胞 计 数(LYMPH),舒适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解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退热药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各时间点 T曲线下面积均少于对照组,使用布洛芬次数少于对照组,特殊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治疗后 WBC、GRAN、LYMPH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治愈。试验组患儿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洗安中药药浴及封包热敷可以缩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间,减少布洛芬及相关药物的使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预后。
刘洪钢 , 漆国栋 , 申开琴△ , 王 华 , 杨 荣 , 叶承莉
2022, 38(20):3530.
摘要:[摘 要] 目的 基于“一气周流升降”理论探讨祛腐生肌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均于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中医外科、皮肤科门诊就诊。除血糖控制之外,在清创、引流等治疗措施下均采用祛腐生肌丹换药。结果 58例患者剔除2例,脱落4例,全部完成治疗观察周期者共52例,其中治愈40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0例。40例患者中治愈时间最短14d,最长98d,平均(45.72±25.01)d。所有患者未提及安全性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阳气达,气血畅,湿腐去,新肉生的“一气周流升降”理论的祛腐生肌丹,对难治性糖尿病足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 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2022, 38(20):3534.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生物防粘连膜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在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生物防粘连膜联合宫内节育器组(治疗组)和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组(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除术,手术前后均给予大剂量雌激素治疗。治疗组术后放置生物防粘连膜+圆形金属宫内节育器1枚90d。对照组术后放置宫腔球囊3d,球囊取出后序贯放置圆形金属宫内节育器1枚90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形态治愈率分别为31.11%和22.22%,好转率分别为55.56%和4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月经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3.33%的患者发生再粘连,对照组有48.89%的患者发生再粘连,两组再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有 妊 娠 需 求 的 患 者 中,术 后 随 访 6 个 月 发 现,治 疗 组 有 57.14% 的 患 者 妊 娠,对 照 组 有36.36%的患者妊娠,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中应用生物防粘连膜联合宫内节育器,在宫腔形态恢复、再粘连率和妊娠率等方面优于宫内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
2022, 38(20):353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环甲间隙裸化甲状腺上极血管入路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切除患者8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观察组患者经环甲间隙裸化甲状腺上极血管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喉上神经寻找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喉上神经显露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环甲间隙裸化甲状腺上极血管入路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效果显著。
2022, 38(20):354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管理小组模式对脑外科重症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外科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进行常规危重症管理的脑外科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进行危重症管理小组模式管理的脑外科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与综合功能及生活质量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1、3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管理后3个月明显低于管理后1个月和管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功能综合评分明显升高,管理后3个月明显高于管理后1个月和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1、3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管理后3个月明显高于管理后1个月和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外科重症患者采取危重症管理小组模式进行管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而且能够提升患者神经功能与综合功能,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2022, 38(20):354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42例给予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自我护理能力、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ESCA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可改善临床指标,提高自护能力,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2, 38(20):354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门诊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接受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度评分、日常卫生保健行为实施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日常卫生保健行为各维度遵从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手足口病患儿运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升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度,改善日常卫生保健行为,值得推广。
2022, 38(20):355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运用 FOCUSPDCA 管理模式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发生率。方法 对2019年1-12月该科收治的50例危重症新生儿(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对2020年1-12月该科收治的50例危重症新生儿(研究组)实施FOCUSPDCA 管理模式,将两组患儿医源性皮损发生率、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 FOCUSPDCA 管理模式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发生率效果显著,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研究和推广。
2022, 38(20):3555.
摘要:[摘 要] 目的 从照护者入手,探讨患儿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为防范和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泌尿外科病房的11例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整理分析照护者对跌倒坠床的认识、态度。结果 从访谈中分析出3个主题:年轻父母对跌倒坠床风险意识较薄弱、家长对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认知较为片面、家长对跌倒坠床措施的执行力不够。结论 住院期间倡导患儿居家主要照护者入院陪护,及时评估照护者对跌倒坠床风险意识,采取有效的健康宣教形式,成立安全督导小组落实风险质量检查,杜绝一切风险的发生,可以提高照护者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减少住院患儿跌倒坠床的发生。
2022, 38(20):355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进阶式培训模式在泌尿外科规范化培训(规培)医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在该院泌尿外科进行培训的48名规培医师(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名。试验组采用进阶式培训模式进行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培训3个月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基本技能考核,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员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学员的最终技能考核成绩[(90.5±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3±4.9)分],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规培医师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中采用进阶式培训方式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且可获得学员的积极认可,有利于提高整体培训质量,实现均质化目标。
2022, 38(20):356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情景模拟教学联合视频案例导向教学对急诊住院规范化培训(规培)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2020 年度在该院急诊科规培医师5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急诊传统的规培带教方法。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联合视频案例导向教学。3个月规培结束时,比较两组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出科考核成绩及规培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规培医师医疗面谈、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沟通技巧、组织效能、整体表现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规培医师对带教形式、带教内容、带教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规培医师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联合视频案例导向教学结合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住培医师岗位胜任力,并且将岗位胜任 力转化为具体临床行为,该教学改革方法值得推广。
2022, 38(20):356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联合桌面推演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定位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海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2017级学员作为教学对象,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 PBL教学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桌面推演式教学模具铺设于桌面,师生围桌讨论。比较分析两组随堂专业知识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随堂专业知识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联合桌面推演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定位诊断的教学中效果良好,具备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员积极性。
2022, 38(20):356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角色体验式教学法在输血科“两法一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输血科包括实习生、规培生和进修生在内的13名学生(体验组)进行“两法一规”内容的角色体验式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后给学生分配角色、布置任务,然后进行作业汇报和总结点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将测试成绩和上一年及下一年参加传统方法教学的10名学生(传统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角色体验式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体验组学生考试平均成绩及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适合输血科“两法一规”教学,值得在输血科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
2022, 38(20):3570.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多媒体联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在肛肠科规范化培训(规培)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肛肠科轮转的72名规范化培训(规培)医师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观察组采用多媒体结合 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规培医师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规培医师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培医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及教学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联合CBL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对肛肠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 帅 , 张 威 , 张 帆△ , 辛雪萍 , 王亚如 , 尹丹丹 , 王喜梅
2022, 38(20):357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导向的学习(CBL)、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传染病教学提供方向。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2021-2022年第一学期授课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62名。其中第一教学班82人采用 CBL教学法(CBL组),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3个基本环节。第二教学班80人采用 PBL教学法(PBL组),具体授课以 “学生提供问题-分析-提问-对重点内容讨论-讲解-分析诊断思路-拓展研究热点”的步骤进行。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PBL 组满意度(91.5%)高于 CBL组(88.3%),学生成绩[(82.1±7.2)分]高于 CBL组[(79.2±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对 PBL的认知和感受更好,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可考虑 PBL教学。
2022, 38(20):357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在鼻颅底外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选取垂体瘤疾病患者1例,从放射科图片归档和通信系统中调取其影像资料。使用 Mimics软件将患者鼻-鼻窦-颅底 CT 元数据重建成3D数字模型。根据兴趣层面将模型切割为可观察内部解剖结构的子模型。利用3D打印机制作模型,将兴 趣 层 面 的 CT 影 像 打 印、裁 剪 并 与 模 型 贴 合。最 后,校 验 解 剖 模 型 的 准 确 度。结果 以此方法成功制作鼻-鼻窦-颅底的3D数字模型和3D 打印模型,同时在模型截面上复合了 CT 影像图片,可准确、清晰地还原显示鼻窦和颅底的内、外部的结构。结论 3D 打印技术制作的解剖模型有助于医学生学习和掌握耳鼻喉科鼻-鼻窦-颅底临床解剖和影像,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2022, 38(20):358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传统授课模式(LBL)+基于案例的学习(CBL)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联合模式在阴道出血诊疗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妇产科临床实习的本科医学生161名,按不同教学方式分为观察组(LBL+CBL+PBL联合模式带教,82例)和对照组(LBL,79例),比较两组学生临床病例诊断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评估联合模式带教的应用优势。结果 观察组临床病例诊断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L+CBL+PBL联合模式带教在阴道出血诊疗教学实践中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他妇科疾病教学实践中。
2022, 38(20):358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该科 ECMO 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的ECMO 培训学员为研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的 ECMO 培训学员为对照组,采用医护协同教学。每组30名。比较2组学员培训后专业理论、临床技能、意外事件处理能力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研究组专业理论操作、操作技能、意外事件处理能力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 ECMO 技术培训教学质量。
2022, 38(20):3585.
摘要:[摘 要] 为探索搜索引擎技术在急诊医学科局域网知识数据库中的运用,对急诊工作中文件类、文献类、书籍类等各种数据和急诊医学专业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依托于急诊工作区局域网的数据库,统一梳理、分级管理急诊知识库目录和内容,将相关非结构化文档扫描、上传、格式转换、利用智能分词技术建立索引,形成索引库,且将所有文档均转换为 PDF格式,可在线进行预览。通过搜索引擎技术完成了非结构化文档数据的快速查找,实现跨区域知识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便于文档的长久保存。自2020年初搜索引擎技术在急诊医学科上线使用后,已覆盖急诊科所有区域,并逐步将急诊相关的科研成果材料、论文全部上传完成,不定期更新。到目前为止,知识数据库运行良好,工作人员对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技术满意度高,相关资料100%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实现对急诊相关文档和知识的快速检索,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便于对患者实施精准救治,最终提高救治效率。
2022, 38(20):3594.
摘要:[摘 要]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例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PHA)患者的计算机 X 线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复习相关文献。CT 显示患者右侧颌面骨质萎缩,无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骨窗及软组织窗虚拟现实成像直观显示患者双侧颜面部不对称;MRI显示患者右侧颌面部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及同侧唾液腺明显萎缩,信号无异常。CT 和 MRI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颅面部骨质和软组织萎缩的范围和程度,为PHA 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2022, 38(20):3597.
摘要:[摘 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常见的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部分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该文报道1例 PSS继发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生长发育不良而误诊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例,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误诊误治原因及诊断治疗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对临床表现多样性 PS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