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9卷第1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述评
    •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23, 39(15):2521-2529.

      摘要 (298) HTML (0) PDF 3.83 M (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在中国,结直肠癌(CRC)发病率在各癌种中位于第2位,死亡率在各癌种中位于第4位。其中5%~15%的CRC患者会发生同时性腹膜转移(PM),约20%会发生异时性PM。CRC PM是位于肝、肺转移之后的第3大常见转移方式。虽然化疗取得了较好进展,使CRC PM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CRC PM患者的生存获益仍较少。目前,主要采用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疗法,预后较好,但仍会复发。目前,CRC PM的机制主要是肿瘤细胞自身生物学发生改变及肿瘤微环境改变。随着人们对CRC PM机制的深入研究,CRC PM治疗的潜在途径也变得更加多样。该文简要介绍了临床常见CRC PM的治疗方法,并从CRC PM机制出发对CRC PM潜在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 >论 著
    • RNA测序联合生物信息学识别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键基因

      2023, 39(15):2530-2538.

      摘要 (85) HTML (0) PDF 11.74 M (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采用RNA测序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预后相关的基因。方法 收集2019年2-10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例O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分别提取RNA并构建DNA文库,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整合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其进行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及互作网络分析,进行可视化和模块分析。利用TCGA数据库对得分最高的模块基因生存分析鉴定出候选基因,进一步采用GSE41613数据集对候选基因生存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评估关键基因在OSCC中的蛋白表达。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网站)预测关键基因在OSCC中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 通过3对OSCC组织RNA测序数据识别出1 818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824个,下调基因994个,其主要富集有丝分裂核分裂、细胞外区域、钙信号通路等。TCGA数据鉴定出3个候选基因ASPM、CENPF和KIF15;通过对GSE41613数据生存分析确定CENPF作为OSCC的关键基因。CENPF在OSCC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NPF表达量较高的OSCC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中CENPF蛋白表达较高,CENPF高表达者存在基础转录因子和细胞周期等多个通路基因集的富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录测序共鉴定出1 818个DEGs,其中CENPF在OSCC中表达量较高时其预后较差,其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 人参皂苷Rd对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

      2023, 39(15):2539-2543.

      摘要 (99) HTML (0) PDF 2.56 M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保护剂人参皂苷Rd对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动物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人参皂苷Rd治疗早产儿PVL学习记忆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21年6月选取实验动物为2日龄新生SD大鼠120只,将选取的实验SD大鼠全部合笼后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假手术组、PVL组(对照组)和PVL人参皂苷Rd干预组(人参皂苷Rd干预组),每组40只。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合并缺氧(8%O2+92%N2)半小时制备PVL动物模型,于术后4、7、14 d观察3组大鼠脑室周围白质区病理改变,出生后30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探索3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术后4、7、14 d脑室周围白质区均未见异常病理改变;对照组大鼠术后4 d脑室周围白质区组织结构明显疏松,出现细胞肿胀、坏死、核固缩等;对照组和人参皂苷Rd干预组大鼠术后7 d脑室周围白质区均有液化性坏死灶及囊腔形成,左侧脑室稍扩大。对照组大鼠术后14 d左侧脑室进一步扩大,脑室周围白质区明显的软化灶;人参皂苷Rd干预组大鼠术后4~14 d脑室周围白质病变与对照组改变相似,但各时间点脑室周围白质病理改变均明显轻于对照组。3组大鼠出生后30 d同一训练时间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训练前3 d,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第4、5天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在120 s内穿过圆圈的次数即穿环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皂苷Rd可减轻PVL大鼠脑室周围白质损害,改善PVL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抗体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作用

      2023, 39(15):2544-2548.

      摘要 (96) HTML (0) PDF 5.87 M (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抗体在浆膜腔积液中鉴别增生性间皮细胞和转移性腺癌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2020年该院病理科收集的有增生性间皮细胞及腺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标本208例,采用细胞石蜡技术并进一步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CEA、MOC-31、Ber-Ep4、CK5/6、WT1、Calretinin的表达水平。选取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病例均经常规细胞学检出恶性肿瘤细胞,且细胞学诊断均与临床诊断或原发灶组织病理学诊断相符。其中转移性腺癌135例,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71例,间皮瘤2例。结果 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本身有质的区别,但在细胞学诊断中增生性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单从形态上常难以分辨。增生性间皮细胞CEA、MOC-31、Ber-Ep4、CK5/6、Calretinin、WT1的表达水平与腺癌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细胞石蜡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抗体检测对鉴别浆膜腔积液中增生性间皮细胞与转移性腺癌细胞有极大帮助,在细胞病理学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3, 39(15):2549-2554.

      摘要 (171) HTML (0) PDF 2.55 M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国内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为养老机构老年人照护服务提供方向。方法 使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分析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2021年关于国内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的研究文献。结果 共检索出中文文献103篇;年度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及前沿主要集中在对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的研究;各研究机构、作者之间缺乏合作;老年人需求呈多样化。结论 根据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研究现状的分析结果,需鼓励机构之间和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网络构建,提高其在老龄化社会治理中的现实应用程度,并进一步推动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调节作用

      2023, 39(15):2555-2558.

      摘要 (167) HTML (0) PDF 1.34 M (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情况对抑郁是否具有预测作用,以及预测作用表现,同时,考察孤独感和性别在手机成瘾和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所高校大学生365名,使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4份,问卷有效率为94.25%。结果 344名大学生BDI得分13~52分,平均(20.23±6.60)分;UCLA孤独量表得分20~72分,平均(52.59±7.95)分;MPATS得分16~80分,平均(42.58±12.62)分。男性大学生MPATS得分明显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孤独感、手机成瘾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手机成瘾对抑郁具有明显的直接预测作用,且加入中介变量孤独感后手机成瘾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依然明显。手机成瘾对孤独感具有明显预测作用,孤独感对抑郁也具有明显预测作用。结论 手机成瘾能明显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情绪;孤独感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对手机成瘾与抑郁具有调节作用,且调节直接路径。

    • 本科护生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相关性研究

      2023, 39(15):2559-2564.

      摘要 (74) HTML (0) PDF 1.33 M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为课程思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22年3月7-11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问卷和道德价值观问卷对河南某高校2018—2021级4个年级582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分析本科护生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结果 582名本科护生平均职业认同问卷总分为(60.57±10.26)分,平均终极性道德价值观得分为163.00(151.00,166.00)分,平均工具性道德价值观得分为72.00(54.00,97.00)分。终极性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问卷总分呈正相关,工具性道德价值观与职业认同问卷总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专业选择、在校学习成绩、毕业是否转行、受人尊重程度、疫情期间大众对护士态度的变化、终极性道德价值观可解释职业认同35.9%的变异。结论 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尚处于中等水平,道德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高校可在课程思政中融入“榜样教育”“抗疫英雄”“悦纳自我”“中国梦”等元素,引导本科护生形成以终极性道德价值观为主流的道德价值观,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

    • >论著·临床研究
    •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肛提肌裂孔在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2023, 39(15):2565-2568.

      摘要 (91) HTML (0) PDF 3.07 M (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肛提肌裂孔(LH)在盆腔器官脱垂(PO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超声科行盆底超声检查的产后6~8周产妇232例,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缩肛状态LH前后径、横径及面积的差异;绘制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LH前后径及面积诊断POP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232例产妇中发生POP 140例(60.3%),其中膀胱膨出120例(51.7%),子宫脱垂42例(18.1%),直肠膨出40例(17.2%)。未见明显POP 92例。POP组产妇静息、缩肛、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LH前后径、横径、面积均明显大于无P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H面积在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9、0.822,最佳截断值为12.75、22.60 cm2时灵敏度分别为77.1%、65.0%,特异度分别为53.3%、87.0%;LH前后径在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804,最佳截断值为4.75、6.25 cm时灵敏度分别为67.1%、57.9%,特异度分别为63.0%、88.0%。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LH大小形态变化可有效诊断POP,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LH前后径及面积对POP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AHH联合CLCVP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3, 39(15):2569-2575.

      摘要 (61) HTML (0) PDF 1.39 M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6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AHH联合CLCVP)和F组(常规输液),每组30例。2组患者入室后均在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及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常规麻醉诱导,采用CLCVP麻醉技术管理围手术期输液及用药。记录2组患者输液量、出血量、尿量、输血量、手术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等,以及麻醉诱导前(T0)、切皮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2 h(T2)、创面完全止血完成时(T3)、手术结束30 min时(T4)、术后第1天(T5)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CVP、血糖、血乳酸、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血气分析[包括pH、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碱剩余(BE)],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苏醒期steward评分等。结果 C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F组,硝酸甘油用量高于F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输液量、尿量均明显高于F组,出血量、血浆、悬浮红细胞均明显少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2组患者T1~T3时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心率均明显减慢,C组患者T1~T4时Hb、Hct均明显降低,T1~T3时CVP、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降低,PT、APTT均明显延长,F组患者T2~T5时Hb均明显降低,T3~T4时Hct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C组患者T1时Hb明显降低,T5时Hb明显增加,T1时Hct、T1~T3时CVP均明显降低,T1~T3时PT、AP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期stewar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H联合CLCVP可安全用于脊柱后路手术,具有良好的血液保护效应,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及内环境稳定,苏醒期平稳,不会增加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CLCVP有利于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

    • 神经干电刺激疗法治疗腰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23, 39(15):2576-2578.

      摘要 (136) HTML (0) PDF 1.25 M (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神经干电刺激疗法对腰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针灸科住院的140例(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均为失联,实际完成研究137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直接刺激神经干疗法,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改良版日本骨科协会、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评估2组患者疗效。比较2组患者显效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改良版日本骨科协会、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愈、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干电刺激疗法治疗腰4~5节段LDH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牙周健康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2023, 39(15):2579-2583.

      摘要 (184) HTML (0) PDF 1.30 M (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牙周健康与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经微医全科/成都高新中心检测出的胃Hp感染的体检者1 208例,其中合并慢性牙龈炎409例,合并慢性牙周炎265例,牙周健康者534例。从对应疾病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20例合并慢性牙龈炎的体检者作为试验组1,120例合并慢性牙周炎的体检者作为试验组2,120例牙周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数值——DOB值评估3组患者胃Hp感染程度,并进行两两比较其差异。同时,根据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程度探讨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轻、中、重度)对DOB值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DOB值小于试验组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患者DOB值均明显小于试验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周炎患者DOB值随牙周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Hp感染程度与慢性牙龈炎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与慢性牙周炎密切相关,且不同牙周炎感染程度患者具有差异性。为胃Hp感染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水凝胶与常规换药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外露克氏针钉道护理中的疗效比较

      2023, 39(15):2584-2588.

      摘要 (163) HTML (0) PDF 1.80 M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水凝胶换药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外露克氏针钉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该院小儿骨科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83例,其中男101例,女82例;年龄1~13岁,平均(7.32±4.38)岁;体重指数18.71~22.54 kg/m2,平均(20.37±1.08)kg/m2。所有患儿均急诊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克氏针数量3~4枚,平均(3.32±0.18)枚;直径1.5~2.0 mm,平均(1.63±0.90)mm。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水凝胶组(采用水凝胶进行钉道护理,81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钉道护理,102例)。记录2组患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钉道愈合情况、浅表及深部感染情况、感染菌种等。结果 水凝胶组患儿第1~4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钉道浅表及深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钉道甲、丙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钉道乙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深部感染细菌的菌种类型均与浅部感染相同。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采用水凝胶进行钉道护理可提高钉道愈合程度,继而减少钉道疼痛和细菌感染,尤其是深部感染发生率,具有高效、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

    • >循证医学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 39(15):2589-2593.

      摘要 (96) HTML (0) PDF 1.30 M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检索和获取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Ⅰ期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PIPOST[P(证据的目标应用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干预方法:Ⅰ期心脏康复相关措施)、P(应用证据的专业人员:护士、护理管理者、医师、家属)、O(结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焦虑、抑郁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满意度等)、S(证据应用场所:心血管内科病房及心脏重症监护病房)、T(证据类型: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模式构建循证问题,制定检索策略和纳入/排除标准,系统检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相关证据,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4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采用对应的评价工具独立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综合。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6篇指南和3篇专家共识。共提取33条证据,综合成6个方面,分别为生活方式指导、心理干预、职业康复、健康教育、运动康复和出院计划。结论 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临床实践提供了循证依据。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和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 39(15):2594-2598.

      摘要 (37) HTML (0) PDF 2.21 M (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检索国内外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预防及护理的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和汇总,为临床护士提供科学的评估预防及护理计划的参考依据。方法 依照6S[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SAFETY(安全)]循证逻辑顺序自上而下原则系统性地检索国内外文献,检索文献类型有最佳证据、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实践、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专业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3篇,临床决策1篇。总结的证据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早期识别及预防、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体位调节、加强功能锻炼、口腔护理8个方面的30个推荐意见。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具有一定实际性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调查报告
    • 广东省清远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调查

      2023, 39(15):2599-2603.

      摘要 (61) HTML (0) PDF 1.30 M (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揭示广东省清远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 2022年3-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清远市随机抽取16所中学,再从每所中学的各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抽取131个班级,以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评估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症状。共发放问卷6 000份,获得有效问卷5 76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结果 5 762名学生中肯定存在抑郁症状者1 915名(33.2%),肯定存在抑郁症状学生年龄16(15,17)岁,高峰16岁,占28.5%(546/1 915)。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抑郁症状依次为自卑感[30.2%(579/1 915)]、烦恼[16.2%(311/1 915)]、空虚感[15.4%(295/1 915)]。其中女生、高中生、0~6岁养育者为其他人、单亲家庭、有睡眠问题、非学习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大于或等于1 h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东省清远市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抑郁症状青少年面临自卑、烦恼和空虚感。性别、年龄、养育者、家庭结构、睡眠、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与抑郁症状有关。

    • 45家医疗机构后勤保洁人员感控认知现状调查

      2023, 39(15):2604-2608.

      摘要 (92) HTML (0) PDF 1.28 M (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调查医疗机构后勤保洁人员对医院内感染防控(感控)认知的现状,为构建后勤保洁人员感控培训和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3月1-9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后勤保洁人员调查问卷,通过目的抽样法,应用问卷星对重庆市45家医疗机构541名后勤保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结果 541名后勤保洁人员中女性占89.83%(486/541);初中学历者占50.65%(274/541);工作年限大于5年者占21.44%(116/541);通过媒体或学校获取感控知识者占12.20%(66/541)。结论 提升后勤保洁人员感控认知、树立劳动模范、构建感控文化、加强人文关怀、稳定人才队伍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方法之一,助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 >综 述
    • 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干预中的应用前景

      2023, 39(15):2609-2614.

      摘要 (120) HTML (0) PDF 1.34 M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肝病,截至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没有批准任何针对NAFLD的疗法。最新诊疗指南认为,NAFLD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减轻体重,饮食干预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患者自主调整日常饮食往往不能兼顾营养与治疗,不科学的节食和减脂可加重脂肪肝进展。特殊医学用途食品(FSMP)的出现及在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慢性病中的成功应用均表明其对疾病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研发一款NAFLD相关的FSMP产品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该文综述了FSMP的发展现状,总结了NAFLD相关的FSMP的研究现状,探讨了FSMP与常规饮食干预相比的优点,以期为未来NAFLD相关的FSMP研制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Lp-PLA2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及临床研究进展

      2023, 39(15):2615-2618.

      摘要 (120) HTML (0) PDF 1.25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炎症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的重要病理基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作为一种血管炎症因子,血浆 Lp-PLA2水平可反映AS斑块的稳定性和炎症的严重程度及疾病的预后等。该文对Lp-PLA2水平在AS中的意义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自动语音分析在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2023, 39(15):2619-2623.

      摘要 (224) HTML (0) PDF 1.30 M (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认知障碍患者在早期甚至前驱期即可出现语言功能问题。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自动语音分析能对丰富的语音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实现认知障碍的自动化识别、评估及持续监测。该文将对自动语音分析的相关概念、发展进程及在认知障碍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 结肠息肉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3, 39(15):2624-2629.

      摘要 (89) HTML (0) PDF 1.35 M (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结肠息肉指肠腔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一类赘生物的统称。代谢综合征(MS)是由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集结发病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多项研究表明,结肠息肉的发生、发展与MS密切相关。结肠息肉经各种物理、化学、肠道微生物及心理等影响因素刺激,大部分可发展成结肠腺瘤,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可进一步发展为结肠癌。回顾性分析结肠息肉与MS的相关性发现,控制结肠息肉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是降低息肉发生及癌变的关键。该文对结肠息肉与MS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通过控制影响结肠息肉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降低其发生率及癌变率。

    • 种植相关的骨增量技术应用进展

      2023, 39(15):2630-2633.

      摘要 (40) HTML (0) PDF 1.30 M (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充分的骨组织是口腔种植施行的先决条件。造成骨缺损的常见因素有牙周病、创伤、囊肿或肿瘤切除和相关系统性疾病等。随着口腔种植外科的发展,骨增量技术的进展成为口腔种植学领域的重大议题。该文就这一议题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 39(15):2634-2639.

      摘要 (80) HTML (0) PDF 1.32 M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血脑屏障是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普遍认为,血脑屏障功能紊乱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神经系统相关检查方法由于其侵入性和高成本,未能使其在疾病的筛查中得到广泛使用,仍然需要寻找经济、非侵入性、精确的早期标记进行筛查。由于视网膜和脑血管系统在胚胎发育及生理和解剖特征方面相似,通过研究眼内血管结构以了解脑血管系统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 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2023, 39(15):2640-2645.

      摘要 (303) HTML (0) PDF 1.34 M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肉芽肿性乳腺炎(GM)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乳腺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攀升,但到目前为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主要好发于有母乳喂养史的育龄期妇女,好发年龄为30~42岁。常以受累乳腺红肿、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局部可扪及肿块,病程较长。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活检结果显示肉芽肿形成,并伴有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目前,对GM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及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等,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规范。该文主要对GM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诊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气道支架在气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 39(15):2646-2650.

      摘要 (192) HTML (0) PDF 1.31 M (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气道支架主要用于治疗恶性气道狭窄,同时,也用于良性气道狭窄、软化和瘘管等疾病,能快速恢复和维持气道通畅。但现有商用支架常难以避免引发并发症,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关于减少支架相关并发症的研究不断开展,其中气道支架的设计成为焦点。为尽量减少支架移位、肉芽形成、黏液阻塞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多种新型气管支架被设计出来,但其仍处于起步阶段,往往只能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且目前未进入常规临床使用,需要较长周期验证其安全性及实用性。或许将3D打印技术与生物可降解材料、放射性物质等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表现

      2023, 39(15):2651-2655.

      摘要 (112) HTML (0) PDF 1.29 M (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是导致SARS-CoV-2感染疫情暴发的原因。目前,SARS-CoV-2感染疫情的大流行已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世界问题。尽管大多数SARS-CoV-2感染患者主要出现呼吸道症状,但观察到与 SARS-CoV-2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表现越来越多。该文详细阐述了相关文献报道的SARS-CoV-2感染的嗜神经机制和神经系统症状及表现,包括味觉和嗅觉功能障碍、肌肉疼痛、头痛、精神状态改变、意识模糊、谵妄和头晕。回顾了SARS-CoV-2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希望有助于后续的相关研究和临床诊治。

    • >护理研究
    • “套餐包”模式在手术室骨科体位垫(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 39(15):2656-2659.

      摘要 (51) HTML (0) PDF 1.25 M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套餐包”模式对比传统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垫(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248例应用体位垫(架)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管理体位垫(架),观察组采用“套餐包”模式管理体位垫(架)。观察比较2组患者体位垫(架)一次性准备正确率、护士取用时间及折返次数、归位正确率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情况。 结果 “套餐包”模式较传统模式能更好地提高一次性准备正确率、减少护士取用时间及折返次数、提高归位正确率及医务人员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套餐包”模式更适合骨科体位垫(架)的管理,可推广应用于手术室其他专科体位垫(架)管理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 集束化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2023, 39(15):2659-2642.

      摘要 (70) HTML (0) PDF 1.25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胃肠疝肠瘘外科收治的行肠造口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使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价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IS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IS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帮助肠造口患者SIS分数得到控制,SIS分数越小患者病耻感情况越小,该护理模式对减少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具有明显意义。

    • >教学探索
    • 内科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

      2023, 39(15):2663-2666.

      摘要 (71) HTML (0) PDF 1.26 M (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转变为医师的重要过程,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内科实习教学中关键的一步。由于医疗安全与质量的顾虑、某些教师重理论而轻操作的教学方式、实习生重考研复习而轻实习、医院的医院内感染防控要求等原因,使实习生进行内科临床技能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这些问题给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结合当前内科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培养的现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时代发展要求和该院多年的内科教学经验,打破传统医学教育的壁垒,探讨在扎实相关理论与培养临床思维、线上教学与网课自学、模拟训练与临床实际操作、教学反馈与考核等方面如何进行创新,以增强实习生对临床操作技能的信心,促使其更好地胜任实习工作。

    • 基于精益6σ理论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2023, 39(15):2666-2670.

      摘要 (52) HTML (0) PDF 1.52 M (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医学院校在线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在线教学的3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精益六西格玛(6σ)理论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同时,在实践中进行初步应用。结果 构建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涉及师德修养、课前、课中、课后16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指标,信度良好,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佳。通过“评价-反馈-反思-再评价”的初步实践应用提高了教师在线教学水平。结论 基于精益6σ理论构建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明确诊断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师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 面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 39(15):2670-2673.

      摘要 (75) HTML (0) PDF 1.92 M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为适应新形势下职教改革步伐,探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训教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方法 选取该校2018、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35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传统教学(传统教学组,168名)和实训教学改革模式(即“基础实训课+专业实训课”一体化模式,实训教学改革组,189名)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训教学和考核。比较2组学生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效果与临床实践反馈情况。结果 实训教学改革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训教学改革组学生对教学效果与临床实践反馈情况均较好。结论 面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理论用于临床实践的综合实践能力。

    • 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3, 39(15):2673-2677.

      摘要 (41) HTML (0) PDF 1.28 M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某院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6月对100名该院临床医学五/八年制实习学员开展问卷调查,向其发放问卷对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学素质、教学建议4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100名学员中10%的学员对实习时大病历书写与出科考核落实情况不满意,13%的学员认为内科教学不能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10%的学员对住院医师的印象停留在中等层次。结论 教学管理中实习大病历书写、出科考核落实、学员的考勤奖惩制度落实、科室对实习学员入科系统培训、自身科研能力提升、教员在临床查房时是否关心学员的情况均影响了实习教学质量。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叙事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23, 39(15):2677-2681.

      摘要 (46) HTML (0) PDF 1.29 M (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叙事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校2021级护理助产专业2个班8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叙事教育方法。运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职业认同评价量表和护生满意度对2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2组护生教学前CAI评分、职业认同评价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教学后CAI评分、职业认同评价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叙事教育方法更满意。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叙事教育能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

    • 腹腔镜手术视频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 39(15):2681-2683.

      摘要 (47) HTML (0) PDF 1.20 M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视频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40名在读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视频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组学生理论成绩、面试问答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为(85.24±3.94)分,优于对照组[(78.84±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研究组学生面试问答成绩为(11.95±1.63)分,优于对照组[(9.7±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90%的学生认为腹腔镜手术视频教学模式有助于肝胆解剖结构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及主观能动性;100%的学生认为腹腔镜手术视频教学模式生动有趣,有助于对肝胆手术流程的理解,并对该教学模式感到满意。结论 腹腔镜手术视频教学模式能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立体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卫生管理
    • 基于PPRR模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跨区域专科联盟组织韧性建设策略——以浙江省肿瘤微创外科联盟为例

      2023, 39(15):2684-2687.

      摘要 (119) HTML (0) PDF 1.25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是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举措之一,对提高区域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跨区域专科联盟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大压力。组织韧性是当前医疗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将依据PPRR[Prevention(预防)、Preparation(准备)、Response(反应)和Recovery(恢复)]理论从组织韧性角度对浙江省肿瘤微创外科联盟在疫情4个阶段的实践进行分析,归纳跨区域专科联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劣势,并提出其组织韧性建设策略,为其在后疫情时代的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 DRGs付费模式对重症医学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3, 39(15):2687-2689.

      摘要 (266) HTML (0) PDF 1.20 M (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是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方向,经几十年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已大致趋近成熟。该付费模式对重症医学科等特殊临床科室在医疗行为方面具有正向作用,其预付制支付特点能促进让患者得到更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就医体验,也能督促医院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降低次均费用为目的的医护人员也许会忽略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文以重症医学科作为特殊临床科室的代表,探讨了DRGs付费模式对该类针对性收治重难病患者科室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 >案例分析
    • 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3, 39(15):2690-2693.

      摘要 (71) HTML (0) PDF 3.43 M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分析该院收治的1例高龄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辅助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经治疗好转出院。提示mNGS对诊断这种少见、复杂的感染性疾病是有效的补充手段,可尽早明确病原学依据,早期实现精准治疗,降低漏诊、误诊率。

    • 人工智能与3D打印技术辅助二次翻修无菌性松动人工全髋关节1例

      2023, 39(15):2693-2698.

      摘要 (56) HTML (0) PDF 6.20 M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术后感染造成的无菌性松动是导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的最主要原因,骨缺损的处理及术后假体的稳定性是术中一直存在的难题。人工智能术前规划及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为翻修手术提供更多帮助,降低手术失败风险。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18日该院收治的1例全髋关节翻修术后出现无菌性松动二次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术中难点及术中使用的新技术进行讨论,以期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剖宫产术后血小板消失1例并文献复习

      2023, 39(15):2698-2700.

      摘要 (99) HTML (0) PDF 1.21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是自身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损,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一种疾病,主要采用排他法进行诊断。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例孕期血小板正常、剖宫产术后血小板急剧下降几近消失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能力。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