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9卷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 著
    • 从目前我国临床科研工作开展的现状浅议如何开展负责任的临床研究

      2023, 39(17):2881-2884.

      摘要 (95) HTML (0) PDF 1.34 M (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通过梳理和分析以《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为核心的一系列文件出台的政策背 景,深入分析当今我国临床研究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规范开展临床研究所 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初步的解决方案。“科技向善,伦理先行”的核心要义要求开展负责任的临床研究,如何负责 任地开展临床研究和如何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是此问题的两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涉及人的生 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更多、更好 地造福人民群众健康,是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 体效能的要求。

    •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高原低氧对小鼠 T、B淋巴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3, 39(17):2885-2892.

      摘要 (46) HTML (0) PDF 5.00 M (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基于转录组学测序技术探究高原低氧(HST)胁迫下 T、B淋巴细胞信号通路中枢纽基 因和关键调控通路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在海拔400m[平原常氧组(PSC组)]和4200m(HST 组)处 饲养 C57BL/6小鼠30d后取脾脏组织,采用 RNA-Seq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 能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结 果 相比于 PSC组,HST 组中1947个差异基因表达上调,2266个差异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 KEGG 富集分析发现,HST 胁迫下主要通过 T、B 细胞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 (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调控异常引起免疫炎症的发生发 展。结论 HST 胁迫可能通过激活 PI3K-Akt通路,抑制p38MAPK 和 NF-κB通路,诱导 T、B细胞受体信号 通路响应 HST 胁迫的转录调控分子机制,引起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 基于 GEO 数据库筛选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基因

      2023, 39(17):2893-2898.

      摘要 (138) HTML (0) PDF 6.19 M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E5281和 GSE138260数据集,用R语言对数据集进行去批次效应;WGCNA 分析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与疾 病相关基因模块并绘制基因聚类图和相关性图;以 WGCNA 筛选出的模块基因为对象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绘制火山图及热图;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 Lasso回归分析,筛选关键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和基 因组数据库(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绘制气泡图。结果 通过 WGCNA 分析获得包含704个基因 的brown模块与疾病高度相关;brown模块差异表达分析得到3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0个下调基因,29个 上调基因;进一步 Lasso回归后筛选出9个关键基因。GO 和 KEGG 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矿物质元 素的吸收、氧化还原驱动的活性跨膜转运蛋白等方面富集。结论 GEO 数据库初步筛选出潜在的阿尔茨海默 病关键基因,但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D

    • 基于文献计量研究国内药品带量采购的现状分析

      2023, 39(17):2899-2904.

      摘要 (62) HTML (0) PDF 12.85 M (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我国目前药品带量采购的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导出中国知网中2010年1月至2022年11月与药品带量采购相关的文献,citespace6.1R3软件作为文献计量的研究工具,统计分析药品带量采购的时间分布、文献来源及高频关键词的时区分布等信息,并绘制相关图谱。结果 共检索得到650篇非重复文献,研究的作者及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合作不够紧密。除带量采购及集中采购以外,仿制药、药品、原研药、用药频度、公立医院及医疗机构等关键词的频次排列较高,近3年的突现词有药品价格、冠状动脉支架、零售药店。结论 近5年来对药品集中采购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内容逐步深化,主要经过了理论的形成期、执行期及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期,未来零售药店药品有望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同时,药品的价格、质量、临床合理应用等仍是目前持续关注的热点。

    • >论著·临床研究
    • 舒筋活络汤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型)肌力及平衡力的影响

      2023, 39(17):2905-2908.

      摘要 (93) HTML (0) PDF 560.52 K (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舒筋活络汤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肌力及平衡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维 D钙咀嚼片、阿法骨化醇及抗阻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舒筋活络汤,共干预12周,在干预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站起试验(CRT)、走直线步态测试(TGT)、跌倒效能评分(MFES)、骨密度(BMD)、评价疗效、骨折及跌倒情况。结果 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完成试验。治疗12周时:治疗组 TUG、CRT、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MFES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2周时2组间 TUG、CRT、TGT、MFES、VAS、B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跌倒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筋活络汤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肌力及平衡功能。

    • 云南普洱地区佤族和汉族维生素 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2023, 39(17):2909-2913.

      摘要 (107) HTML (0) PDF 481.74 K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云南普洱地区佤族和汉族的维生素 D 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为进一步 研究该地区 VDR基因多态性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 以云南普洱地区的汉族和佤族健康人为研 究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抽提基因组 DNA,使用 Sanger测序方法检测 VDR ApaⅠ、Taq Ⅰ、Fok Ⅰ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并与已报道的其他民族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入组 对象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均符合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各基因型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佤族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频率:VDRApaⅠ位点 CC、CA、AA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0%、39.0%、7.0%,C、A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2%、26.8%;VDRFok Ⅰ位点 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0%、47.0%、25.0%,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3.0%、47.0%;VDRTaqⅠ位点 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4.0%、5.0%、0,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8.0%、2.0%。汉族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频率:VDR ApaⅠ位点 CC、CA、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0%、38.0%、7.0%,C、A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0%、26.0%;VDRFok Ⅰ位点 TT、TC、CC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0%、47.0%、25.0%,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5%、48.5%;VDR Taq Ⅰ位点 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0%、8.0%、1.0%,T、C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0%、5.0%。结论 普洱地区汉族与佤族人群 VDR 基因 ApaⅠ、FokI、Taq Ⅰ位点的多态性分布与其他地区及民族有所区别,具有地域及民族特异性。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3, 39(17):2914-2917.

      摘要 (39) HTML (0) PDF 672.35 K (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 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分期为Ⅲa~Ⅳa期的 NSCLC患者4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化疗巩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2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改善肺癌的生存及治疗预后,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6.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观察 组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 NSCLC 相较于传统同步放化疗临床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联合塞来昔布在慢性原发性腰痛中的应用

      2023, 39(17):2918-2920.

      摘要 (46) HTML (0) PDF 1.56 M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LB)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慢性原发性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6月诊治的50例慢性原发性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采用 RLB联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魁北克腰痛障碍量表(QBPDS)评分,以及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NRS评分及 QBPDS评分显著降低,治疗效果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 RLB联合塞 来昔布治疗可快速缓解慢性原发性腰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药物透入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2023, 39(17):2921-2924.

      摘要 (49) HTML (0) PDF 452.53 K (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药物透入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在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所收治的5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 组、B组、C组,各18例。常规治疗下,对 A 组同时选用超声波导入新斯的明注射液 10mg,每天1 次,每次30min;B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C组患者采用 A 组联合 B组的治疗方式。观察3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和手术中转率。结果 在胃肠减压量方面,C组量最少,B组其次,A 组量最大,C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胀缓解时间方面,C组缓解时间最短,A 组其次,最后是 B组,C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方面,C组恢复的时间最快,A 组其次,B组恢复的最慢,C组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中转率方面,C组为0,A、B组均为22.22%,C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药物透入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患者胃肠减压量、加速肛门排气排便、缓解患者腹胀症状、降低手术中转率,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

    • 运动 AP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2023, 39(17):2925-2928.

      摘要 (59) HTML (0) PDF 453.42 K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居家康复期间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移动医疗技术指导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家庭指导,观察组予以移动医疗技术指导家庭心脏康复管理,随访24周,分析2组6min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MLHFQ)评分、心功能指标、心率、血压、再住院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通过随访,观察组患者6MWT、MLHFQ 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住院率分别为6.66%、26.66%,MACE 发生率分别为13.33%、4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移动医疗技术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居家康复情况,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全面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 炎症指标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程度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2023, 39(17):2929-2934.

      摘要 (71) HTML (0) PDF 862.62 K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EU)、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严重程度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出生后24h内转入该院新生儿科、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55例患儿。根据氧合指数分为轻度 ARDS组(26例)、中度 ARDS组(13例)、重度 ARDS组(16例);根据结局情况分为结局良好组(34例)及综合不良结局(死亡、转院、放弃或有创≥10d)组(21例),分别比较不同程度及结局患者临床资料、EOS、NEU、PCT 及hs-CRP等指标水平;ROC曲线分析 EOS、NEU、PCT 对 ARDS新生儿综合不良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 重度组 NEU、PCT 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不良结局组 NEU、NLR、PCT 水平高于结局良好组,EOS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NEU 及PCT 是新生儿 ARDS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EU、PCT 水平及联合诊断预测新生儿 ARDS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35和0.912。结论 新生儿 ARDS患儿血 EOS、NEU,血清 PCT 水平 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结局密切相关,可作为新生儿 ARDS结局评估指标。

    • 利用造影图像指导法指导左束支起搏的研究

      2023, 39(17):2935-2940.

      摘要 (25) HTML (0) PDF 8.58 M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造影图像指导下的新的左束支起搏(LBBP)植入技术。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0例有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行 LBBP(LBBP组),另20例患者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RVP组),LBBP组在造影图像的精确指导方法下进行植入。记录2组患者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比较术前、LBBP及 RVP时的 QRS波时限,并选取植入时,术后1~3d、3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时评估起搏参数和安全事件。结果 术后 LBBP组 QRS波时限较术前变窄[(123.95±30.31)msvs.(108.03±14.40)ms,P=0.043],RVP 组 QRS波时限较术前明显变[(108.00±13.76)msvs(132.15±13.27)ms,P <0.001]。植 入 时 LBBP 组 的 起 搏 阈 值 为 0.70(0.50,0.98)V,RVP组为0.75(0.53,0.80)V,术后随访期间2组均保持较低且稳定的起搏阈值;经过 1 年随访,LBBP组 R波振幅有所升高[9.80(7.05,14.80)mVvs.31.36(21.20,31.36)mV,P<0.001]。随访1年,2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利用造影图像指导法指导 LBBP是可行的。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 miR-146a和 miR-223的表达研究

      2023, 39(17):2941-2944.

      摘要 (65) HTML (0) PDF 757.39 K (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 miR-146a和 miR-223 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T2DM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住院的 T2DM 患者126例作为 T2DM组,另随机选取在该院体检中心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2组受试者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 miR-146a和 miR-223的表达,采用 Pearson法分析 miR-146a和 miR-223与患者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对 T2DM 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 组患者血浆 miR-146a的表达量升高,miR-223的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 miR-146a和 miR-223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445,P<0.05),同时miR-146a与病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呈正相关(P<0.05);miR-223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与 TG、TC、LDL-C和 FPG 呈负相关(P<0.05),两者与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 miR-146a和miR-223诊断 T2DM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和0.832,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7。结论 血浆 miR-146a和 miR-223在 T2DM 患者中存在差异表达,可以作为诊断 T2DM 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2023, 39(17):2945-2948.

      摘要 (62) HTML (0) PDF 430.54 K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 BiPAP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重庆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治疗好转的100例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氧疗,NIPPV 组患者在常规氧疗的基础上给予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评价入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气分析、肺功能情况、6 min步行试验(6MWT)、再次入院次数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IPPV 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氧分压(PaO2)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 pH 改善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 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FVC)、6MWT 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 组再次入院次数和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 呼吸机可以改善 COPD 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并显著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 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起搏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对比研究

      2023, 39(17):2949-2954.

      摘要 (140) HTML (0) PDF 7.97 M (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与右室间隔起搏(RVSP)相比较的具体优势。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三度 AVB于该院住院并具备永久起搏治疗适应证的患者56例,26例行 LBBaP,30例行RVSP,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电图 QRS波宽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左心房前后径(LAA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程控仪测定2组患者术中,术后3、6个月心室电极参数;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 LBBaP组患者 QRS波宽度窄于 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阈值、感知、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内,LBBaP组术后无阈值增高现象。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 LAAD和 LVEDD低于 RVSP组,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 LVEF高于 R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LBBaP组患者 NT-proBNP值低于 RVSP组,术后6个月时差别进一步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 RVSP相比,LBBaP是一种更理想且安全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 个案管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3, 39(17):2955-2959.

      摘要 (62) HTML (0) PDF 543.20 K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其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接受化疗的8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情况、希望水 平与癌因疲乏程度、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评分、癌因疲乏量表(CFS)评分较对照组低,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度以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7.32%)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可有效缓解其不适症状,并改善其希望水平与癌因疲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

    • >循证医学
    • 体外冲击波治疗冈上肌肌腱炎临床疗效的 meta分析

      2023, 39(17):2960-2966.

      摘要 (66) HTML (0) PDF 4.31 M (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WebofScience数据库,搜集有关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15日。由2名筛选员挑选合乎标准的文献,运用 RevMan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及 meta分析,再用 Stata17.0软件进一步对纳入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含1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0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404例,对照组3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加权均数差(WMD)=-1.52,95%可信区间(95%CI)-2.13~ -0.19,P <0.00001]、Constant-Murley 评 分 (WMD =9.81,95%CI 6.47~13.16,P <0.00001)、钙化灶吸收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37,95%CI1.19~1.58,P<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 Constant-Murley 评分所纳入文献异质性高,该结论经过敏感性分析后较为稳健。Meta回归分析也未找到其他异质性来源。发表偏倚结果显示,Constant-Murley 评分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风险(Begg检验:t=3.18,P=0.008)。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于缓解冈上肌肌腱炎疼痛、提高钙化灶吸收有效率均有积极的作用,但该研究中文献质量不一,且 Constant-Murley评分存在发表偏倚风险的可能。

    • >调查报告
    • 上海远郊区社区临床药师工作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2023, 39(17):2967-2971.

      摘要 (62) HTML (0) PDF 675.81 K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上海远郊区社区临床药师日常工作现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远郊区社区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方式,选取从2016-2021年上海远郊区社区临床药师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共设计问题23个条目(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采集、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相关条 目及临床药师个人评价条目),在线问卷调查时间30d,累计收到有效问卷128份,占所有远郊区社区临床药师 的57.82%。结果 参与问卷调查的128名社区临床药师中,每月参与临床查房及其相关工作大于或等于4次的有42 名 (32.81%);完 全 不 参 与 的 有 20 (15.63%)。未 曾 参 与 过 临 床 病 例 讨 论 或 会 诊 的 有 70 名 (54.69%)。为病区住 院 患 者 用 药 教 育、用 药 咨 询 和 为 医 务 人 员 提 供 用 药 咨 询 每 月 4 次 以 上 的 有 18 名(14.06%)和 36名(28.13%)。认为社区临床药师培训应增加慢病管理、用药咨询及居家药学服务内容的分别为114名(89.06%)、108名(84.38%)、80名(62.50%)。选择医院管理者及医生、护士对于临床药师这个职业的认可度为“知道,可有可无”的分别为68名(53.13%)及83名(64.84%)。结论 上海远郊区社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总体偏少,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严重不足,大多从事门诊调剂等较传统的药学服务工作。单位管理者对临床药学工作不够重视,临床医生及护士对临床药师的认可度普遍较低。

    • 福建省三甲医院烧伤科护士对俯卧位通气治疗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9(17):2972-2975.

      摘要 (27) HTML (0) PDF 583.02 K (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福建省三级甲等医院8所综合性医院的烧伤科护士的俯卧位通气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2年4-8月采用一般调查资料表,俯卧位通气知信行问卷对福建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烧伤科33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335份问卷,收回335份问卷,回收率为 100.00%,有效率为 100.00%,总体得分为(165.95±27.37)分,知识维度得分(29.73±5.08)分,态度维度得分(66.42±8.11)分,行为维度得分(69.79±26.73)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为专科护士、在科室有无执行过俯卧位通气是该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建议后期护理管理者定期开展俯卧位通气相关培训,根据工作年限、学历、轮转经验等进行不同层次的层级培训,以此加强俯卧位通气在烧伤患者中的实践操作。

    • >综 述
    • 脑肠肽 Ghrelin对器官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3, 39(17):2976-2981.

      摘要 (45) HTML (0) PDF 837.28 K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缺血再灌注是组织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中涉及许多病理生理机制,如这种损伤不及时纠正,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脑肠肽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的一种内源性配体,有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Ghrelin参与调节食欲、能量代谢,以及调节胃肠道、心血管、免疫功能和细胞增殖与凋亡。除此之外,Ghrelin还具有抗炎、抗氧化、调控细胞自噬等作用。许多研究阐述了 Ghrelin对机体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该文将对 Ghrelin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保护机制作简要综述,为寻找新的诊治方法提供新思路。

    • 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2023, 39(17):2982-2985.

      摘要 (37) HTML (0) PDF 516.67 K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该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对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管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综述。结构指标包括工作环境、知识与技术、制度与政策支持;过程指标包括共情疲劳评估、共情疲劳干预与监测;结果指标包括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和离职率,以期为构建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

    • 铁死亡参与帕金森病形成的研究进展

      2023, 39(17):2986-2990.

      摘要 (168) HTML (0) PDF 520.99 K (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病理过程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路易小体的形成。铁死亡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为主要特征。目前研究认为铁死亡过程中会出现铁超载、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升高、谷胱甘肽水平降低等现象,揭示铁死亡可能参与帕金森病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 OPRL1基因与疼痛及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3, 39(17):2991-2995.

      摘要 (112) HTML (0) PDF 529.72 K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OPRL1基因编码孤啡肽受体(NOP),而 NOP及其内源性配体孤啡肽(N/OFQ)作为内啡肽系统的重要一员,可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和神经行为,这些功能与疼痛及抑郁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密切相关。该文就 OPRL1基因与疼痛及精神心理疾病之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无症状前循环脑动脉严重狭窄及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 39(17):2996-3000.

      摘要 (44) HTML (0) PDF 530.85 K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脑动脉狭窄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后循环系统,前循环系统狭窄发生率高,对认知的影响更广泛。脑侧支循环是指颅内外潜在的或新生的血管吻合,在脑供血不足时起代偿作用,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脑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建立及狭窄发生后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影响的研究较少。该文就无症状前循环脑动脉严重狭窄及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谷氨酸能系统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23, 39(17):3001-3005.

      摘要 (160) HTML (0) PDF 769.36 K (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高患病率、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其临床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样动作和狭窄兴趣。目前,ASD发病机制不明,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谷氨酸是哺乳动物大脑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有研究显示,谷氨酸能系统的紊乱参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谷氨酸在 ASD发生发展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目前,研究集中在谷氨酸能基因表达和代谢途径的异常,包括 AS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谷氨酸代谢的变化。目前,还没有特定治疗 ASD 的谷氨酸能药物。该文提供了关于谷氨酸能系统在 AS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及作为新治疗的潜在靶点。

    • >护理研究
    • 集束化摄食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2023, 39(17):3006-3009.

      摘要 (27) HTML (0) PDF 653.88 K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集束化摄食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该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42)患者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n=42)患者行集束化摄食训练。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舌骨上移及前移距离)进行比较,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吞咽功能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Ⅳ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得到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非计划拔管、卒中相关性肺炎及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集束化摄食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品管圈管理对降低肺结核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误吸发生率的效果

      2023, 39(17):3010-3014.

      摘要 (28) HTML (0) PDF 797.83 K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肠内营养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选择该院肺结核机械通气患者315例及重症监护病房(ICU)4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品管圈后患者肠内营养时缺失项目占比情况,并统计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护士对患者进行操作依从行为及患者误吸发生率,护士对于肠内营养相关误吸知识的知晓情况、患者床头抬高达标率。结果 通过品管圈改善后,肠内营养相关误吸发生缺失项目占比率均显著下降,护士对患者进行操作依从行为均有所提升,其中监测气囊压力合格率由75.95%提升到85.99%、声门下吸引执行率由72.78%提升到84.08%、肺结核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达标率由改善前的80.38%提升到89.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吸发生率下降至3.82%,ICU 护士对于肠内营养相关误吸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管理显著降低肺结核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误吸发生率,增加护士对患者进行操作依从行为的同时加强护士对于肠内营养相关误吸知识的知晓情况。

    • 自制带警示标识的偏瘫病员服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3, 39(17):3015-3017.

      摘要 (20) HTML (0) PDF 527.50 K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自制带警示标识的偏瘫病员服(申请国家专利)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 9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应用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无警示标识的普通病员服,观察组给予自制带警示标识的偏瘫病员服,收集对比2组患肢误操作率、识别偏瘫肢体时间、良肢位摆放依从率和正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肢误操作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识别偏瘫肢体时间[(1.04±0.18)s]短于对照组[(6.17±0.2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良肢位摆放依从率(92.86%)、正确率(94.44%)高于对照组(78.41%、9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带警示标识的偏瘫病员服对医护患均做出标识提示及警示,降低患肢误操作率,缩短偏瘫患肢识别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良肢位摆放依从率和正确率,提高诊疗效率及护理安全管理,促进患者康复。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与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相关性分析

      2023, 39(17):3018-3021.

      摘要 (43) HTML (0) PDF 592.27 K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探讨其与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开展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残疾接受度量表(ADS-R)、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所有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残疾接受度和自我感受负担水平,采用双变量 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6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平均SPBS得分为(34.09±8.12)分,其中轻度感受负担51例,中度感受负担79例,重度感受负担32例;平均 ADSR得分为(70.67±10.67)分,其中轻度感受负担组 ADS-R中的包容、转变、扩大、从属各维度得分及 ADS-R 总得分最高,其次为中度感受负担组、重度感受负担组,3组间 ADS-R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Q 中面对、回避、屈服维度平均分分别为(17.31±3.24)、(15.45±3.17)、(13.58±3.36)分,其中轻度感受负担组面对维度均分最高,重度感受负担组回避、屈服维度平均分最高。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证实,自我感受负担与残疾接受度各维度和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呈负相关(P<0.05),与医学应对方式中回避、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和残疾接受度与自我感受负担关系密切,临床应重视对其积极面对疾病的促进干预,提升残疾接受度,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 >教学探索
    • 不同专业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学习行为研究及差异

      2023, 39(17):3022-3025.

      摘要 (35) HTML (0) PDF 1.25 M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不同专业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学习行为差异,为线上学习资源及课后活动的建设提供参照的依据,并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性支撑。方法 对学校21级眼视光学和临床药学学生共计95人通过超星平台记录学习行为,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个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各个维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个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均无低水平组,中、高水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专业学生在课后练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频学习、话题讨论、总活动行为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校21级眼视光学学生和临床药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高,眼视光学学生学习意识能落到实处,临床药学学生学习意识未能落到实处,学生表现能力不容乐观。

    • 混合式教学联合改良 OSCE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3, 39(17):3026-3028.

      摘要 (24) HTML (0) PDF 623.95 K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合改良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放射科轮转的护理实习生90名,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通过线上直播教学联合线下情景模拟演练,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训教学。出科时采用改良 OSCE对2组进行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理论和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44%的实习生认为考站设置合理,83.33%的实习生适应该考核模式,但全部实习生均肯定该考核模式可客观评价临床综合能力。结论 混合式教学联合改良 OSCE考核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培养质量,能真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员满意度。

    • 荧光导航在肝外胆道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2023, 39(17):3029-3031.

      摘要 (41) HTML (0) PDF 6.51 M (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荧光导航显像技术在肝外胆道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石河子医科大学2021年在该院肝胆外科实习的4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名。对照组实习医师观看普通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录像,观察组实习医师观看荧光导航 LC手术录像,并保证后者所观看教学录像中有肝外胆道的荧光-白光实时对比影像。经过理论及临床教学后,比较2组学生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2组实习医师在年龄、性别、入科前理论考试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囊三角解剖结构识别评分方面,观察组学生平均得分为(93.0±1.4)分,对照组为(81.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帮助理解理论知识、解剖要点记忆深度及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导航显像技术在肝外胆道系统教学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胆道疾病的相关理论内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 课程思政融入放疗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3, 39(17):3032-3035.

      摘要 (41) HTML (0) PDF 646.04 K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和高校“三全育人”的根本目标。由于放射治疗(放疗)实验的高危险 性,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到一些射线,学生和环境安全尚无法得到保障,限制了部分实验的开展,同时由于肿瘤 患者心理负担重,情绪低落,需要在接受放疗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该文将自主研发的放疗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将肿瘤放疗相关的思政元素融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中。在放疗虚拟仿真系统中,设 置了课程思政模块,内容包括新闻专题、图片、放疗常识、解疑题等方面的训练。教师可以实时更新思想政治内 容,设定思想政治目标、思想政治内容,优化思想政治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模拟实验训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祖国奋斗,不怕吃苦的爱国情怀,最终实现肿瘤放疗技术的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 领”双重目的。 D

    • 新形势下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新型混合式教学初探

      2023, 39(17):3036-3039.

      摘要 (36) HTML (0) PDF 646.82 K (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随着千万兆级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5G”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等教育的医学教育模式带来了 机遇和挑战,打造新形势下符合时代需求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新热点。基于新形势下对医学教 育的新需求,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免疫学教研室针对传统线下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尝试了线上有机结合线下的 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型模式,即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平台自主教学模式3种模式, 其中包括搭建线上互联网和移动共享资源学习平台、线下分小组讨论教学、翻转课堂互动教学、综合实验设计 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不同模式课程考核的评估体系,对医学免疫学 传统的线下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新模式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D

    • >卫生管理
    • 基于加权 TOPSIS-RSR模型的某儿童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研究

      2023, 39(17):3040-3043.

      摘要 (70) HTML (0) PDF 611.49 K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运用加权理想方案相似性的顺序优选技术-秩和比(TOPSIS-RSR)模型对该院住院医疗服务做出客观准确评价,探讨此模型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医院精细化管理及持续改善儿童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医疗安全3个维度选取该院2021年运行监测指标中代表性强的9大统计指标,运用加权 TOPSIS-RSR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TOPSIS法中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值位列前3的科室分别是呼吸科、胸心外科和新生儿科,排名倒数的3个科室分别是口腔科、眼科和皮肤科。采用 RSR法将不同科室的住院医疗服务水平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3档,心血管科、新生儿科、胸心外科和呼吸 科被归为“优秀”,口腔科、眼科和皮肤科被归为“一般”,其余18个科室被归为“良好”.结论 加权 TOPSIS-RSR模型灵活实用,评价结果科学可靠,,不同科室的住院医疗服务水平有差异,建议科室针对薄弱环节,对标找差,不断改善儿童医疗服务。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2023, 39(17):3044-3047.

      摘要 (29) HTML (0) PDF 689.08 K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调查成渝地区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情况,系统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现状,探讨协同发展策略。方法 于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对成渝地区高等院校、养老机构/企业、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调研的高等院校均开设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仅为7.4%,具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占比仅为5.1%,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相对较缺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质量化,91.1%的老年人希望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74.3%的老年人认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结论 建议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和数据信息互通共享等,助推成渝地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和养老服务品质。

    • 方舱医院感染管理实践和经验总结

      2023, 39(17):3047-3051.

      摘要 (32) HTML (0) PDF 690.48 K (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方舱医院陆续完成使命,恢复日常使用状态。但是,方舱医院启用以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实现了对传染源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减轻了医疗机构的救治压力,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重庆疫情特点就方舱医院感染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为紧急防疫救治过程中减少方舱医院工作人员感染及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 DRG背景下基于 PDCA 的住院病案首页管理与实践

      2023, 39(17):3051-3054.

      摘要 (46) HTML (0) PDF 3.43 M (2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背景下 PDCA 循环对病案首页管理的效果,为提高病案首页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年10-12月 PDCA 循环实施前的1277份质控病案作为对照组,2022年5-7月PDCA 实施后的1743份质控病案作为观察组,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 实施 PDCA 循环后,与 DRG 入组相关的5项指标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主要诊断正确率由83.8%提高至90.4%;主要手术及操作正确率由74.7%提高至86.8%;其他诊断正确率由90.1%提高至92.3%;病案首页完整率由43.0%提高至58.7%;DRG 入组率由96.1%提高至98.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 循环能够有效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和DRG 入组率,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 >案例分析
    • 儿童卵巢成熟畸胎瘤伴出血及坏死1例

      2023, 39(17):3055-3058.

      摘要 (62) HTML (0) PDF 18.43 M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卵巢成熟畸胎瘤是卵巢肿瘤中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但儿童时期发病,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从而造成严重后果。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于2022年10月收治1例儿童卵巢成熟畸胎瘤伴出血及坏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骶丛神经 D级损伤1例

      2023, 39(17):3058-3060.

      摘要 (26) HTML (0) PDF 10.56 M (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妇科子宫肌瘤的治疗,但其术后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腹部疼痛、皮肤损伤、阴道流血、骶尾部疼痛等。绝大部分的不良反应经观察或药物对症治疗后即可缓解,仅少数病例临床处理较为棘手。该文报道了1例43岁的女性患者接受 HIFU 治疗后发生的骶丛神经 D 级损伤,经3个月余的营养神经、促排小大便及综合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同时,该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 HIFU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康复治疗进行了总结。另,充分了解 HIFU 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完善术前准备,做好术前手术风险的预判,及时发现并发症可能,早期积极干预,均需要临床医师严格把握。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