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9卷第2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共识解读
    • 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2023, 39(21):3601-3605.

      摘要 (232) HTML (0) PDF 1.47 M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恶性肿瘤与糖尿病密切相关,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不尽如人意。二甲双胍为一种常规降糖药物,近年来,因其抗癌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恶性肿瘤二甲双胍的应用尚无明确指导。因此,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内多名内分泌学及肿瘤学专家共同制定了《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阐述了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分析了二甲双胍对不同恶性肿瘤的影响及使用方法,并对二甲双胍在不同肿瘤中的推荐和临床疗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文解读了该共识部分内容。

    • >营养专题
    • 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与管理

      2023, 39(21):3606-3610.

      摘要 (197) HTML (0) PDF 2.50 M (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营养不良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5%~90%,并与不良预后相关。肝硬化营养不良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诊断包括营养筛查和营养评定两部分。膳食干预、口服营养补充剂、微量营养素补充和支链氨基酸补充均有助于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 膳食亚油酸与肠道菌群和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2023, 39(21):3611-3614.

      摘要 (320) HTML (0) PDF 1.28 M (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亚油酸作为必需脂肪酸,对人类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针对亚油酸的健康功效与不良反应一直存在争议。亚油酸除能降低血脂、参与细胞膜磷脂组成外,还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及炎症介质的产生。该文依次讨论了亚油酸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以及膳食亚油酸干预下对机体慢性炎症、肥胖、冠心病、癌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影响,以期为亚油酸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营养治疗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23, 39(21):3615-3619.

      摘要 (110) HTML (0) PDF 1.27 M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随着癌症发病率升高,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问题逐渐得到广泛关注,营养不良可导致并发症增多、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等,肿瘤营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对营养不良定义、营养不良发生原因、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并对营养治疗在肿瘤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问题的重视,规范营养治疗方法,为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衰弱老人的营养治疗

      2023, 39(21):3620-3625.

      摘要 (72) HTML (0) PDF 1.31 M (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全球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衰弱发生率逐年升高。衰弱不仅与多系统功能减退有关,还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炎症、氧化应激、营养不良等有关。其中营养不良被认为是其病理生理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营养不良是衰弱的一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因此,可通过早期营养干预来预防老年衰弱的发生和改善衰弱老人的生活质量。

    • >论 著
    • 与坏死性凋亡相关的lncRNA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及区分肿瘤的研究

      2023, 39(21):3626-3631.

      摘要 (87) HTML (0) PDF 16.59 M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坏死性凋亡相关的长非编码RNA(NR lncRNA)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KIRC)患者预后及区分冷、热肿瘤。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KIRC患者基因表达谱及临床信息。通过共表达分析和单变量Cox风险回归分析确定与KIRC预后相关的NR lncRNA。使用Lasso回归分析构建NR lncRNA模型。应用χ2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NR lncRNA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通过R语言中“ConsensusClusterPlus”包应用NR lncRNA模型区分冷、热肿瘤。结果〓确定了3种与KIRC患者预后相关的NR lncRNA,并由此构建了NR lncRNA模型。高风险组较低风险组具有不良的预后。KIRC被分为2个亚型。与亚型2比较,亚型1具有免疫抑制性(即冷肿瘤)。结论〓建立了一个NR lncRNA模型,可预测KIRC患者预后,并为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下四肢联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2023, 39(21):3632-3636.

      摘要 (127) HTML (0) PDF 1.27 M (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下四肢联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常规组额外接受四肢联动训练,联合组额外接受多通道FES下四肢联动训练。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LE、10 m MWS、TUG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LE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10 m MWS明显快于常规组,TUGT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通道FES下四肢联动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

    • 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对蜂蜇伤所致MODS患者疗效对比

      2023, 39(21):3637-3640.

      摘要 (122) HTML (0) PDF 1.27 M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治疗对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铜梁医院收治的32例蜂蜇伤所致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其中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者设为对照组(9例),行CVVH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者设为观察组(23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预后、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部分炎症及生化指标变化,包括C 反应蛋白、白细胞、肌酸激酶同工酶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C 反应蛋白、白细胞、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酐降低更明显,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蜂蜇伤所致MODS患者给予CVVH联合血浆置换与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均有效,且CVVH联合血浆置换的疗效更显著。

    • 自制负压血培养瓶的临床应用

      2023, 39(21):3641-3646.

      摘要 (205) HTML (0) PDF 1.59 M (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自制一种负压血培养瓶,提升临床病原微生物诊断检验功效。方法〓自制的负压血培养瓶采用100 mL玻璃输液瓶,由瓶体和瓶盖构成,瓶盖密封的瓶体内呈负压状态,密封瓶体内温度为-10~65 ℃,湿度为小于或等于85%,压力为-50~-30 kPa,在瓶口处设有包裹瓶口的玻璃纸,玻璃纸外面包裹纱布,负压状态的瓶内装有30 mL的血培养基。血培养基配方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进行调试、消毒、负压制备等环节,进行临床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自制负压血培养瓶在所有菌株最低浓度级别时均培养出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自制负压血培养瓶检验结果与传统血培养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负压血培养瓶采集血液时可与其他检验项目的负压管一起,一次穿刺,可减少二次损伤和污染,在临床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具有现实的临床价值。

    • 重庆市某县50岁及以上HIV/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2023, 39(21):3647-3651.

      摘要 (80) HTML (0) PDF 1.26 M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县50岁及以上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HIV/AIDS)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中老年人群制定AIDS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县截至2021年底确诊时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HIV/AIDS的相关信息,以及报告数、构成比年度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某县报告第1例AIDS患者,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HIV/AIDS 955例,其中50岁及以上HIV/AIDS 488例,占51.10%(488/955)。历年报告HIV/AIDS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12,P<0.001)。488例患者平均年龄(60.69±8.02)岁,男女比例为2.8∶1.0;73.16%(357/488)为已婚或有配偶;57.99%(283/488)为小学文化程度;56.56%(276/488)为农民(工);59.02%(288/488)的病例样本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就诊检测,30.53%(149/488)为主动咨询检测;94.88%(463/488)为异性性传播感染。男女异性性接触史、非婚异性性接触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某县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疫情上升快,形势严峻。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AIDS防治宣传教育、咨询检测和综合干预措施,遏制中老年人AIDS疫情的流行和蔓延。

    • 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曲张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3, 39(21):3652-3657.

      摘要 (89) HTML (0) PDF 3.84 M (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曲张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2022年1-5月选取甘肃省兰州市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7家的手术室护士512名,按7∶3比例随机分配至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手术室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将其制成动态列线图网页格式。结果〓建模组纳入手术室护士337例,患下肢静脉曲张167例,患病率为49.6%。护龄、学历、站立时间大于或等于4 h、工作性质、每周穿静脉曲张袜时间小于3 d为手术室护士罹患下肢静脉曲张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影响因素排序为护龄、学历、工作性质、每周穿静脉曲张袜的时间、站立时间;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96,校准图中校准曲线接近对角线;外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3,校准图中校准曲线较接近对角线。结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区分度,动态列线图网页简单易行,能快速评价自身危险分值,筛选高危人群,可作为个体化预防方案实施的基础,也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合理排班提供参考依据。

    • >论著?临床研究
    • 骨科术后伤口裂开风险因素分析

      2023, 39(21):3658-3660.

      摘要 (243) HTML (0) PDF 1.18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伤口裂开(SWD)潜在风险因素,为手术伤口管理及SW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16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骨科手术切口裂开患者作为病例组,80例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既往或现在吸烟、围手术期低温、伤口感染、切口类型、基础疾病、合并贫血等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一步筛选潜在的风险因素。结果〓BMI、围手术期低温、切口类型、伤口感染、合并糖尿病、合并贫血为SWD的风险因素(优势比=6.24、1.10、3.41、10.81、1.21、1.65)。结论〓BMI、围手术期低温、切口类型、伤口感染、合并糖尿病、合并贫血骨科患者手术切口裂开的风险较高,应将该类患者纳入手术伤口裂开高危人群,予以重点管理。

    • 颗粒蛋白前体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

      2023, 39(21):3661-3664.

      摘要 (122) HTML (0) PDF 2.42 M (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儿童ITP患儿60例(ITP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45例(AA组),以及健康儿童45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PGRN水平,且比较其血清PGRN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检测PGRN对ITP、AA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ITP组和AA组患儿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TP组患儿PGR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患儿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PGRN下降。当PGRN临界值为71.85 ng/mL时鉴别诊断ITP与健康儿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7.8%;当PGRN临界值为86.45 ng/mL时鉴别诊断ITP与A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灵敏度为53.3%,特异度为97.8%。结论〓ITP组患儿血清PGRN水平升高,且可作为与AA鉴别诊断的一个较好指标。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9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3, 39(21):3665-3668.

      摘要 (90) HTML (0) PDF 1.29 M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9(IL-39)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RA患者46例(R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9水平,同时检测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指标,分析RA患者血清IL-39水平的变化及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RA组患者IL-39、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患者血清IL-3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9与疾病活动度评分28明显相关(r=0.675 7,P<0.05)。结论〓IL-39在RA患者中表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 信迪利单抗致多个内分泌腺功能异常1例并文献复习

      2023, 39(21):3669-3674.

      摘要 (175) HTML (0) PDF 4.96 M (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该院收治1例胃癌患者使用信迪利单抗治疗4个周期后停药,停药2个月后出现偏侧躯体皮疹,3个月后出现乏力、恶心、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顽固性低钠血症,完善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苔藓样药疹、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左旋甲状腺素钠生理剂量替代治疗、卤米松软膏外用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疹逐渐消退,复查电解质、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均正常。接受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出现皮疹、乏力、恶心、全身水肿及顽固性低钠血症,要警惕皮肤及内分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可能,应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院前急救有效出诊2 448例流行病学分析

      2023, 39(21):3675-3680.

      摘要 (61) HTML (0) PDF 3.04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该院2 935例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院前急救的呼救时间及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935例院前急救患者中有效出诊2 448例,有效率为83.41%。每天18:00-19:59院前急救事件最多[11.40%(279/2 448)],10月份出诊最多[10.17%(249/2 448)],秋季出诊次数最多[29.67%(726/2 448)]。院前急救患者男女比例为1.56∶1.00,平均年龄(40.40±21.17)岁,主要集中在15~<60岁[74.67%(1 828/2 448)];各年龄段患者中男性均多于女性。院前急救排前4名疾病依次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结论〓院前急救患者以创伤所占比例最大,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针对院前急救高峰期及排前4名疾病的分布特点,加强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民众对疾病的宣教与防范,达到合理分配急救资源的目的。

    •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引流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应用研究

      2023, 39(21):3681-3684.

      摘要 (209) HTML (0) PDF 1.23 M (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引流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36例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引流术治疗的IPN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再次内镜手术操作率及复发率,并对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探讨。失访1例,患者出院后未返回该院继续诊治或随访。结果〓36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架引流术治疗IPN的技术成功率为100.0%(36/36)。治疗失败1例,最终予以经皮穿刺引流后好转。临床成功率为97.1%(34/35),非计划再次内镜手术操作率为25.7%(9/35),复发率为5.7%(2/35)。术后9例患者出现感染,1例患者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0/36),无术后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的支架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IPN的内镜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循证医学
    • 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系统评价

      2023, 39(21):3685-3690.

      摘要 (54) HTML (0) PDF 3.17 M (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在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系统检索,经筛选、提取、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后完成系统评价,检索日期截至2023年4月10日。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患者852例,其中治疗组(夹脊穴穴位注射单用或联合治疗)429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423例。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1.24、均数差=-2.39,95%可信区间:1.17~1.32、-3.09~-1.70,P<0.000 01,I2=64%、98%);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0.45,95%可信区间:0.17~1.23,P=0.120 00,I2=36%)。结论〓夹脊穴穴位注射单用或联合治疗PHN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PHN的疗效。

    • >调查报告
    • 2010-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水痘流行特征与时空聚集性分析

      2023, 39(21):3691-3697.

      摘要 (132) HTML (0) PDF 4.87 M (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2010-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水痘发病的流行趋势、空间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探索山东省临沂市12县区水痘发病高危区域,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12县区水痘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基本情况分析。应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等方法研究山东省临沂市水痘发病时空分布特征。结果〓2010-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水痘年平均发病率为8.82/10万。发病率与时间分布无明显的线性关系,不同年度、县区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呈现随着远离中心区域而降低的趋势;男性水痘发病率(10.15/10万)高于女性(7.4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均有病例,5~<10岁发病率最高(36.32/10万),各年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水痘发病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为高-高聚集区域,沂水县、沂南县、郯城县为低-低聚集区域,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为高发热点区域,沂水县、沂南县、郯城县为冷点区域,其余区域无明显意义。高-高聚集区域同时也是高发热点区域,低-低聚集区域同时也是冷点区域,存在区域对应性。空间预测结果与水痘发病区域分布结果基本一致。时空聚集性分析检测到2010-2020年一类聚集区域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中部地区,主要为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3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8-2020年。结论〓山东省临沂市水痘发病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及时间聚集性,通过开展疫情监测、落实健康教育、引导高风险人员及时接种水痘疫苗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发病聚集区域疫情防控人员和防控资源配置,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 地方院校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教学的认知与需求现状调查

      2023, 39(21):3698-3704.

      摘要 (71) HTML (0) PDF 2.55 M (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依托甘肃医学院人体科学馆调查地方院校不同专业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实验教学的认知与需求现状,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兴趣的方法。方法〓2022年10月5-31日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测评,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地方院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3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4.83%。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477名学生中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线上资源有帮助者444名(93.08%),无帮助者33名(6.92%);愿意使用线上人体科学馆并推荐使用者427名(89.52%),不愿意者50名(10.48%)。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历、第一次接触解剖学是否有恐惧心理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考试等级和线上人体科学馆对学习有帮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方院校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认知与需求。通过建设一个能让师生在移动环境下方便、高效获得人体形态馆开放资源的平台,从而辅助教学、服务师生、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

    • FsQCA在社区2型糖尿病护理需求中的适用性研究

      2023, 39(21):3705-3709.

      摘要 (108) HTML (0) PDF 1.26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触发路径,评估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在护理需求研究方面的适用性。方法〓2022年4-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对西安市某社区30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和护理需求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和FsQCA方法分析护理需求的触发路径。结果〓307例患者平均护理需求总分为(102.02±14.41)分,处于高水平状态;高护理需求具有6种路径和4种模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和高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患者具有高护理需求倾向,病程大于或等于10年、自我照顾和饮酒在一定基础上可产生高护理需求。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高护理需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FsQCA适用于高护理需求触发路径的研究。

    • 四川省某三甲专科医院医务人员临床研究伦理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3, 39(21):3710-3713.

      摘要 (74) HTML (0) PDF 1.95 M (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某三甲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对临床研究伦理认知情况,为医院推进伦理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自制调查问卷对该院14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49名医务人员中超过11.4%(17/149)的医务人员不了解伦理基本法规,20.1%(30/149)的医务人员不了解伦理审查知识;92.6%(138/149)的医务人员认为伦理审查是必要的,但72.5%(108/149)的医务人员对伦理审查感到压力;不同专业岗位、职称、学历的医务人员伦理法规、伦理审查认知情况和参加伦理培训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省某三甲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绝大多数均意识到了伦理审查的必要性,但对伦理法规、伦理审查基础知识的了解仍不足,参与伦理审查的态度较被动,伦理培训的情况不理想,伦理委员会应加强组织建设和伦理培训,以提升医务人员的伦理认知。

    • >综〓〓述
    • γ-谷氨酰转移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3, 39(21):3714-3718.

      摘要 (215) HTML (0) PDF 1.32 M (1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γ-谷氨酰转移酶(GGT)是肝酶谱检测指标之一,其检测成本低而灵敏度较高,因而被广泛用于临床检测肝胆疾病及酒精蓄积。近年来,GGT已被引入作为新的氧化应激血清标志物,同时,也有研究表明,GGT水平升高预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可将GGT视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血清学指标。

    • TIGIT与乳腺癌免疫治疗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3, 39(21):3719-3725.

      摘要 (88) HTML (0) PDF 1.30 M (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精准治疗的推出,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但许多患者仍不能从中获益,表明需找到新的靶点及治疗方法。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模体(TIGIT)是一种新的免疫分子,已被发现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异常表达,该文综述了TIGIT在乳腺癌免疫应答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抗VEGF药物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2023, 39(21):3725-3729.

      摘要 (385) HTML (0) PDF 1.32 M (6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属生物制剂,是任何含有生物技术衍生蛋白质作为活性物质的医药产品。随着抗VEGF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打破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进一步抑制疾病的进展方面取得显著疗效。目前,抗VEGF药物已成为治疗眼部许多视网膜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眼压升高、玻璃体积血等。因此,眼科医生需要更清楚地了解与这些药物相关的眼部潜在不良反应。该文综述了抗VEGF药物在眼科的应用及其潜在的不良反应,眼科医生应重点关注抗VEGF药物临床适应证及安全管理措施。

    • Pembrolizumab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胃癌研究进展

      2023, 39(21):3730-3735.

      摘要 (97) HTML (0) PDF 1.33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科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式主要采用外科手术、辅助化放疗等治疗手段,但复发及耐药性问题亟须解决。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Pembrolizumab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用于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Pembrolizumab和曲妥珠单抗主要通过抑制程序性死亡蛋白-1活性、抑制微小RNA的表达及阻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二聚化增强抗肿瘤活性,抑制胃癌细胞的增长、繁殖,提高客观应答率,延长总生存期。该文综述了Pembrolizumab联合曲妥珠单抗对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作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 苏子降气汤有效成分缓解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

      2023, 39(21):3736-3741.

      摘要 (101) HTML (0) PDF 1.36 M (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哮喘是全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最新统计发现,全球发病率在逐年增长,但有效控制率仅为45%。其反复发作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哮喘指南推荐的控制用药仍以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为主。尽管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出现确实使严重哮喘得到控制,但由于经济因素患者难以维系,导致药物难以普及,哮喘的临床控制效果仍不佳,甚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哮喘新药的研发十分必要。近年来,苏子降气汤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小。该文综述了苏子降气汤中的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哮喘中所涉及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护理研究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患儿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3, 39(21):3742-3745.

      摘要 (59) HTML (0) PDF 1.22 M (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患儿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该医院手术室全身麻醉下行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和交通性鞘膜积液结扎术的患儿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6月手术患儿9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配合,将2022年7-12月手术患儿97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FMEA,分析患儿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失效模式与失效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改进方案。比较2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麻醉诱导依从性、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 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84.54%(82/97)]高于对照组[62.37%(58/93)];麻醉诱导依从性评分[(1.28±1.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4±1.60)分];苏醒期躁动评分[(5.26±0.6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56±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s)发生率[52.58%(51/97)]明显低于对照组[78.49%(7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儿NPOBCs发生率[44.33%(43/97)]低于对照组[55.91%(52/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可前瞻性评估并预防患儿围手术期风险,保障患儿围手术期安全。

    • >教学探索
    • 以病例为基础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见习课中的应用

      2023, 39(21):3746-3749.

      摘要 (90) HTML (0) PDF 1.23 M (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基础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儿科见习的本科四年级临床医学专业20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见习小组为单位分为对照组(n=111)和研究组(n=98)。对照组采用传统病例床边教学,研究组采用传统病例床边教学+以病例为基础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混合教学。在学期结束后,评估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对新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等。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医学人文沟通及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对以病例为基础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混合教学方法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均较高。结论〓针对临床上没有病例的教学大纲内容,可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可补充和丰富见习课内容,达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的目的;同时,该混合教学模式更受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满意。

    • “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评价

      2023, 39(21):3749-3752.

      摘要 (146) HTML (0) PDF 1.23 M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了解该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该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2班的86名学生作为课改班;选取该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34班的86名学生作为对照班。对照班学生实施常规教学,课改班学生实施课程改革教学。并收集2个班学生各环节的考核成绩。并在课改班学生中开展针对课程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以评价课程改革效果。结果〓课改班学生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改班学生教学效果反馈情况:83.1%的学生认为“小班研讨”效果好或很好;88.0%的学生认为“小班研讨”活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帮助;84.3%的学生认为“小班研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改班学生自报获益前3位依次为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69.9%)、拓宽了知识面和视野(66.3%)、同学间交流讨论更充分(60.2%)。结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成绩及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 头戴式VR眼镜在泌尿外科3D可视化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3, 39(21):3752-3755.

      摘要 (94) HTML (0) PDF 1.50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成熟,三维(3D)可视化在医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主要包括3D打印、虚拟现实(VR)眼镜和3D显示器等形式。其中,可佩戴式VR眼镜可配合传统模拟器模拟手术室环境辅助教学,也可在手术中配合内窥镜、腹腔镜等,将整合的3D图像分别呈现给手术参与人员及观摩者,在提供清晰3D图像的同时可减少颈部不适感,并为手术学习提供便捷及全面的条件。该文主要探讨头戴式VR眼镜在泌尿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 >卫生管理
    • 应用型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2023, 39(21):3756-3758.

      摘要 (153) HTML (0) PDF 1.22 M (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应用型护理人才,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与医疗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协同培养。该文在分析构建应用型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培养机制价值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从该校构建应用型护理人才校院社区协同培养机制的组织机构职责与保障体系、内容等方面进行经验介绍,以此为提升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探索。

    • >案例分析
    • 再次心脏手术后延迟关胸ECMO联合IABP及机械通气治疗1例的临床护理

      2023, 39(21):3759-3762.

      摘要 (74) HTML (0) PDF 1.23 M (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整理分析该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例再次心脏手术后延迟关胸给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及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和探讨心脏术后延迟关胸ECMO联合IABP及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重症护理方法。在对心脏术后延迟关胸ECMO联合IABP及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中,专业的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措施,感染防控是关键,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才能促进心肺功能快速康复。

    • 胰腺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2023, 39(21):3762-3765.

      摘要 (62) HTML (0) PDF 3.19 M (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胰腺假性动脉瘤是胰腺炎罕见却致命的并发症,未经及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极其重要的。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进行综合判断。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及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血管介入栓塞被认为是治疗胰腺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案,若治疗失败,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 鹦鹉热衣原体诱发重症肺炎1例的药学会诊

      2023, 39(21):3765-3769.

      摘要 (110) HTML (0) PDF 5.62 M (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该院收治1例鹦鹉热衣原体合并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药师根据患者情况、微生物培养结果,结合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及最新文献进展在初始治疗中建议加用莫西沙星覆盖非典型病原菌,在治疗后期效果不佳时建议将莫西沙星调整为多西环素抗鹦鹉热衣原体,同时,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美罗培南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并对患者进行了用药监护和出院长期随访。临床药师的建议被医生采纳,患者感染得到良好控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好转出院。3个月后随访患者胸部CT提示病灶基本吸收。临床药师可在抗感染诊疗过程中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声门下正压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1例报道

      2023, 39(21):3770-3773.

      摘要 (186) HTML (0) PDF 2.54 M (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例气管切开(气切)拔管困难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胃造瘘、气切术后口腔分泌物多,无吞咽启动,呼吸功能差,渗漏误吸严重,予以声门下正压、说话瓣膜佩戴及吞咽基础训练。治疗10周后患者成功拔除气切套管,且吞咽造影示中稠食物进入无误吸。声门下正压有利于气道保护,建立良好的上气道通畅性,可联合佩戴说话瓣膜尽早进行吞咽言语呼吸训练,尽早拔除气切套管。

    • 误诊为乙状结肠癌的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3, 39(21):3773-3776.

      摘要 (62) HTML (0) PDF 4.40 M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罕见,特异性低,误诊率高,其诊断“金标准”为腹腔穿刺取活检。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等。若患者有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在排除相关常见疾病后需考虑恶性腹膜间皮瘤的可能,给予腹腔穿刺活检确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胆囊内造影剂充盈合并急性胆囊炎1例

      2023, 39(21):3776-3780.

      摘要 (63) HTML (0) PDF 3.01 M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出血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罕见并危及生命的疾病,引起该病的原因包括创伤、抗凝药物的使用、恶性肿瘤等,通常表现为腹痛、黄疸和黑便,其症状与胆囊结石所致的急性胆囊炎难以鉴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1例82岁女性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第3天出现右上腹压痛,考虑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内造影剂充盈,不排除胆囊出血。给予禁食、禁饮、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第12天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好转。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