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4, 40(1):1-9.
摘要:[摘 要] 2022年11月2日英国风湿病学会(BSR)发布了《孕期和哺乳期用药-免疫调节抗风湿药物和皮 质激素类药物》指南,该指南针对孕期和哺乳期处方抗风湿药物提供指导建议,内容包括抗疟药、糖皮质激素、 传统合成的抗风湿药物(csDMARDs)和免疫制剂、生物制剂(bDMARDs)和靶向制剂(tsDMARDs)在妊娠期、 哺乳期的安全性及对父亲用药的建议,补充了 bDMARDs和tsDMARDs的推荐意见,旨在为医务人员使用该 类药物提供依据。
2024, 40(1):10-13.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 VAV 家族(VAV1、VAV2、VAV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 VAV1、 VAV2、VAV3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 TCGA 数据库下载膀胱尿路上皮癌及正常膀 胱尿路上皮组织的数据,使用 R语言提取数据后进行分析,获取 VAV1、VAV2、VAV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及正 常膀胱尿路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根据患者结局绘制生存曲线图。进一步对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验证。结果 VAV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VAV2、VAV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组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与膀胱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VAV1、VAV2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无明 显相关性(P>0.05),VAV3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P<0.0001)。结论 VAV2、VAV3可能参与膀胱 尿路上皮癌的变化进展,VAV3可能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2024, 40(1):14-19.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近10年肺动脉高压(PH)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进行分析,为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提 供一定参考。方法 检索 Webof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2012-2021年PH 领域相关文献,运用 CiteSpace 软件对作者、机构、国家进行共现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及burst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12774 篇。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 PH 领域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是美国;研究机构中加州大学圣 地亚哥分校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发文量10篇以上的该领域核心作者共130位。PH 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 在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预后、靶向药物、新生儿持续 PH 和肺纤维化相关 PH 等方面。结论 近10年来,PH 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更新。新型靶向药物、生物标志物在诊断与预后中的价值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2024, 40(1):20-25.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构建季节性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 模型)预测江苏省镇江市肺结 核流行趋势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肺结核流行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江苏省 镇江市2014-2022年肺结核月发病数资料,构建季节性 ARIMA 模型,以2022年1-12月肺结核发病数验证 预测模型效果,并分析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 2014-2022年镇江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1316例,除 2017、2019年发病率有所回升外,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3-8月。ARIMA(1,1,1)(1,1, 0)12 的 BIC值(5.913)最小,残差白噪声也通过检验。但短期自相关部分的 AR系数不显著,因此建立 ARIMA (0,1,1)(1,1,0)12。2022年镇江市肺结核月发病数实际值与预测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 19.20%),但均在拟合值的95%可信区间内,实际月发病数(平均78例/月)与预测值(平均78例/月)变化趋势 基本一致,模型拟合度较好,可用于预测镇江市肺结核流行情况。结论 利用该模型对短期内镇江市肺结核发 病数进行预测,认为镇江市肺结核流行总体上仍将长期保持下行趋势。
2024, 40(1):26-30.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的预警模型进行构建并验证,旨在指导临 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475例患者,术中出 现低体温83例为验证组,其余非低体温患者为对照组(n=392)。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 素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构建预警模型并验证其准确度。结果 475例结直肠癌患者 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7.47%(83/475)。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低体温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麻醉时间大于3h、手术室温度小于或等于23 ℃、BMI≤24kg/m 2、年龄大于60岁、术中补液量大于1000mL (P<0.05)。预警模型:logistic(P)=-2.213+2.580×(年龄)+1.608×(BMI)+1.460×(手术室温度)+ 1.254×(麻醉时间)+1.119×(术中输液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31~0.789), 校准曲线显示其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预测拟合度较好(P<0.001)。Hosmer-lemeshow 结果:χ2=162.181,P<0.001,表明预测较准确。结论 构建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区 分度,可以有效预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概率。
2024, 40(1):31-3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囊肿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方法 对重庆市中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 月2559例腹部CT 诊断囊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腹部CT 诊断为囊肿患 者发生肿瘤的风险,并分析肝囊肿、肾囊肿、脾囊肿患病风险在年龄与性别上是否具有差异。结果 2559例患 者中左肾囊肿 2405 例(94.0%),右肾囊肿 2272 例(88.8%),肝囊肿 1167 例(45.6%),双肾囊肿 903 例 (35.3%),合并肿瘤625例(24.4%),脾囊肿7例(0.3%)。相关性分析显示,双肾囊肿与左肾囊肿、右肾囊肿 呈正相关(r=0.619、0.688);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脾囊肿、肾囊肿、肝囊肿对于肿瘤的患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1.015,95%可信区间(95%CI)1.008~1.022,P< 0.001];性别(OR=0.727,95%CI0.570~0.928,P=0.011)、年龄(OR=1.041,95%CI1.031~1.052,P< 0.001)、肝囊肿(OR=0.001,95%CI0.000~0.005,P<0.001)对于肾囊肿的患病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 于肝囊肿的患病风险,仅有肾囊肿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001,95%CI0.000~0.005,P<0.001)。 结论 囊肿不是肿瘤的危险因素;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肾囊肿,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肾囊肿的风险增加。
李智德 , 宋 巍 , 马志刚 , 李玉鹏 , 田广磊 , 马 超 , 陈 雄△
2024, 40(1):35-3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7例双重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例双重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菌谱及临床表现、并发症 等,总结双重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7例双重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年龄22.0~78.0岁,平均(58.9± 17.7)岁,平均住院时间(15.6±10.9)d,6 例(85.7%)合并基础疾病及既往有手术史,发热(71.4%)、腹痛 (57.1%)为主要症状,肺炎和胸腔积液为主要并发症。脓肿平均直径为(6.1±3.2)cm,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 脓肿穿刺引流术联合抗生素抗感染而治愈。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 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比例均为 57.1% (4/7),碳青霉烯类 抗 生 素 耐 药 比 例 为 28.6%(2/7)。结论 双重肝脓肿好发于合并基础疾病及腹部手术史的老年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 为主要致病菌,且易耐药。
2024, 40(1):39-42.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血清17-羟孕酮(17-OH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在新生 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 的 CAH3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对临床常用血 清指标孕酮(PROGⅢ)、17-OHP、ACTH、睾酮(TESTO)单指标和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新生儿 CAH 的早期诊 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 PROGⅢ、17-OHP、ACTH、TESTO 的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PROGⅢ、17-OHP、ACTH 是新生儿 CAH 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单指标和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17-OHP+ACTH 联合 检测的曲 线 下 面 积 (AUC)最 高 为 0.954(95%CI 0.906~1.000),灵 敏 度 为 89.5%,特 异 度 为 94.7%。 结论 CAH 患儿 PROGⅢ、17-OHP、ACTH、TESTO 水平显著增高,17-OHP和 ACTH 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 新生儿 CAH 有较高的早期诊断效能。
2024, 40(1):43-48.
摘要:[摘 要] 目 的 研究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在 体 检 人 群 中 大 肠 癌 早 期 筛 查 的 应 用 价 值。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收集行 FIT 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内镜下 有无新生物、FIT 检测值、新生物直径及位置进行分组;采用单样本 K-S检验、Kruskal-WallisH 检查、χ2 检验 进行组间统计分析,Spearman法分析双变量关系,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及新生物病理类型、位置、 直径、个数对 FIT 的预测价值。结果 315例患者满足 FIT>100ng/mL并完成肠镜检查,包括大肠癌(腺癌) 19例,腺瘤性息肉94例,增生性息肉 59 例,正常及其他疾病 143 例,男性大肠癌发病比率高于女性(χ2 = 15.74,P<0.01)。FIT 检测值平均中位水平:肿瘤组>腺瘤性息肉组>无新生物组>增生性息肉组,除无新生 物组与增生性息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FIT 检测值的增加,肠镜正常和增生性息肉的占比下降,腺瘤和腺癌的占比升高(P<0.01)。新生物直径中位 水平:肿瘤组>腺瘤性息肉组>增生性息肉组(P<0.01)。随着新生物直径的增加,增生性息肉百分比下降,肿 瘤所占比例增加(P<0.01)。左半结肠发病率显著高于结肠其他部位(P<0.01)。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FIT 检测值与新生物病理类型、直径、个数呈正相关(r= 0.291、0.591、0.354,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新生物病理类型、直径、个数是影响 FIT 检测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线性方程式为Y=-584.875+319.315×1+ 264.241×2+109.942×3(×1、×2、×3分别代表新生物病理类型、直径、个数),P<0.01。结论 FIT 能够有 效应用于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其检测值高低与肠道新生物癌变程度、直径呈正相关,男性患者、左半结肠病变、 大直径新生物易发生癌变。
2024, 40(1):49-51.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椎板后阻滞(RLB)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 该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 PV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观察组(R组)和对照组(L组),各40例。R组采用 RLB麻醉,L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阻 滞15min后皮区感觉阻滞效果,术中补救镇痛率及舒芬太尼使用剂量,手术套件椎体穿刺时(T1)及注入骨水 泥时(T2)的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法 (VAS)评 分;记 录 患 者 气 胸、血 肿、感 染 及 下 肢 肌 力 和 感 觉 异 常 等 并 发 症。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15min后皮区阻滞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R 组患者在 T1[(0.98±0.92)分]及 T2 [(2.05±0.96)分]的 VAS 评分低于 L 组[(1.58±1.20)分和(2.63±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组补救镇痛率(10.0%)及舒芬太尼使用剂量[(5.00±0.00)μg]均低于 L组[27.5%和(6.82±2.52) 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 R组出现3例下腰部及臀部轻度麻木感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胸、血 肿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 RLB在 PVP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部浸润麻醉,可作为 PVP的麻醉方 法选择。
2024, 40(1):52-5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联合 BRAFV600E 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 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160例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 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 US-FNAC检查及 BRAFV600E基因检测,并进行术后 组织病理 结 果 对 比。 依 据 Bethesda 报 告 系 统 对 甲 状 腺 结 节 进 行 分 类,荧 光 定 量 聚 合 酶 链 反 应 检 测 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上述两者方法分别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灵敏 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160例 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中,US-FNAC结 果显示22例为良性,20例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118例为可疑乳头状癌细胞,US-FNAC 诊断的灵 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9.11%、75.00%、94.29%,阳性预测值为94.07%,阴性预测值为95.45%;112 例发生 BRAFV600E 基 因 突 变,BRAFV600E 基 因 突 变 检 测 的 灵 敏 度、特 异 度 和 准 确 度 分 别 为 89.29%、 92.86%、90.00%,阳性预测值为98.04%,阴性预测值为68.42%。US-FNAC 联合 BRAFV600E 基因突变检 测的灵敏 度、特 异 度 和 准 确 度 分 别 为 100.00%、67.86%、93.57%,阳 性 预 测 值 为 92.56%,阴 性 预 测 值 为 100.00%。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可鉴别诊断出 US-FNAC结果中20例意义 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FNAC联合 BRAFV600E基因突变 检测可提高术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尤其是对于 US-FNAC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 变病例有较高临床价值。
2024, 40(1):56-5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胃肠外科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16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非计划再 次手术15例,分析其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并且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腹腔 镜结直肠癌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0.91%,主要原因是吻合口瘘(26.67%)、肠梗阻(20.00%);通过对 症治疗,12例治愈,2例主动出院,1例死亡。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糖尿病、术前低蛋白血症、术 中出血量多和腹部手术史为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非计 划再次手术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为吻合口瘘和肠梗阻,对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应注意 加强防范该疾病的发生。
2024, 40(1):60-67.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估冠心病患者入院体重指数(BMI)与静息心率(RHR)的关系。方法 收集深圳市人 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533例冠心病患者的原始数据。排除 BMI(n=914)、入院时 RHR(n= 155)变量数据缺失及其他协变量缺失资料(n=122)的患者,最终纳入134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单变量和多变 量回归模型评价 BMI和 RHR之间的关系,为了确定 BMI和 RHR 之间的关联,进行分层分析和交互检验,最 后通过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的平滑曲线拟合探讨 BMI和 RHR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与入院时的 RHR 呈 负相关(校正后的β=-0.50,95%CI -0.67~-0.33,P<0.001)。以 BMI的最低组作为参考,RHR 随着 BMI的增加而下降(β=-1.96,95%CI -3.55~-0.37,P=0.016;β=-3.45,95%CI -5.13~-1.76,P< 0.001;β=-5.35,95%CI -7.13~-3.57,P<0.001),趋势性检验P<0.001。然而,BMI和 RHR之间存在 非线性关系。BMI<27.6kg/m 2 调整后的回归系数为-0.70(95%CI -0.93~-0.48,P<0.001),而 BMI≥ 27.6kg/m 2 则为0.11(95%CI -0.37~0.59,P=0.649)。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入院时,BMI与 RHR呈显著 负相关,存在饱和效应。
曹 逊 , 夏天卫 , 孙家豪 , 刘金柱 , 张志广 , 李志鹏 , 张富城 , 沈计荣△
2024, 40(1):68-72.
摘要:[摘 要]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疼痛患者,入院后经综合诊 断予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翻修术。术前采用 AIHIP系统进行术前设计,术中发现聚乙烯内衬磨损、断裂,但其 髋臼臼杯骨长入良好,异常牢固,于是采取打磨臼杯内面,植入聚乙烯内衬,用骨水泥固定的方法进行翻修,而 没有将股骨头、内衬和髋臼侧假体全部更换。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常规聚乙烯材料内衬 损耗约为20年,该患者术后8年将内衬磨穿、断裂,且未造成假体进一步松动,较为特殊。该研究就其断裂原 因和治疗翻修方法展开讨论,交流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回顾相关文献。
2024, 40(1):73-7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小儿肺炎支原 体(MP)感染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以2023年1-6月肺炎支原体抗体-免疫球蛋白 M (MP-IgM)阳性患儿100例为病例组,同期抽取健康患儿100例为对照组;再以病例组患儿首次复查结果为准, 分为未恢复组(MP-IgM 阳性)和已恢复组(MP-IgM 阴性);将各组 NLR、PLR水平进行比较,建立logistic回归 模型,利用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二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 NLR、PLR 水平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儿童 M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 0.701和0.758,联合检测 AUC最大,对应灵敏度为 83.00%,特异度为61.00%(P<0.001)。未恢复组 NLR 和 PLR水平也较已恢复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NLR、PLR 与 MP感染联系密切,联合检测对 MP感 染的预测灵敏度更高,两者对患儿预后情况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2024, 40(1):77-8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 年1月至2023年1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 54例和普通组(>3个月)1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影响早期还纳决策的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组在性别、术前合并症、新辅助放化疗、肿瘤位置、术后排便次数、腹胀发生率及并 发症发生率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生活时间、术后放 化疗、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早于普通 组(P<0.05),肛门坠胀发生率高于普通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836,95%CI0.791~ 0.883,P=0.000)及肿瘤位置(OR=3.000,95%CI1.139~7.899,P=0.026)是影响早期造口还纳的主要因 素。结论 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对中高位直肠肿瘤的中青年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显著改善造口并发 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 40(1):81-8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通路对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黑色素瘤常见肿瘤标 志物与 EMT 通路的相关性,为临床识别和随访高转移风险的黑色素瘤患者提供新思路。方法 从 TCGA 数 据库中获得461例黑色素瘤患者的转录及临床数据,通过 GSVA 包对每个样本的表达进行非参数的无监督分 析,得到 EMT 通路的表达评分并分为低和高两组,使用Survival包进行生存分析。随后对肿瘤标志物的 mRNA 和 EMT 通路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根据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进行亚组分析。进一步从 TCGA 数据库中下载黑色素瘤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样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从 mRNA 和 蛋白表达水平2个角度探讨常见肿瘤标志物与 EMT 通路的相关性。最后将上述肿瘤标志物、EMT 通路表达 水平和临床特征纳入多因素分析以明确对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结果 EMT 通路的高表达预示黑色素瘤患 者的不良预后。黑色素瘤肿瘤标志物 PMEL、MLANA、TYR 和 MITF的 mRNA 表达水平与 EMT 通路呈负 相关(P<0.05),MKI67的 mRNA 表达水平与 EMT 通路呈正相关(P<0.05)。肿瘤标志物与 EMT 通路相 关性的亚组分析结果与总样本中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肿瘤标志物 PMEL高表达和 EMT 相关通路低表达时预 示良好预后,EMT 相关通路低表达时 MLANA、MKI67低表达预示良好预后(P<0.05)。PMEL、MLANA 和 MITF的蛋白表达水平与 EMT 通路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PMEL、年龄和病理分期是影响黑色素瘤预 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黑色素瘤的常见肿瘤标志物 PMEL、MLANA 和 MITF较低表达可能 与 EMT 通路的高表达相关;EMT 相关通路低时,PMEL与 MLANA 高表达、MKI67低表达预示良好预后,随 访中应给予一定程度重视。
2024, 40(1):88-93.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结直肠癌(CRC)预后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与血小板 体积分布宽度(PDW)指标相关性。方法 检索从建库到2021年6月在 Embase、PubMed、CochraneLibrary、 WebofScience、中国万方、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与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关于 MPV、PLT、PDW 指标和 CRC 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使用 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初步检索共得到546篇文献,在剔除阅读文献题目、重复研究、病例报道和文献综述后,最终10 篇文章纳入研究,根据 meta分析结果,MPV 指标上升和CRC患者总生存期(OS)预后不良无关(单因素分析法 HR=0.94,95%CI0.48~1.81,P=0.85,I 2 =85%);PLT 指标上升是 CRC 患者 O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法 HR=1.60,95%CI1.22~2.10,P<0.001,I 2=63%);PDW 指标上升和 CRC 患者 OS预后 不良无关(单因素分析法 HR=1.34,95%CI0.31~5.88,P=0.70,I 2=93%)。单因素合并 MPV 效应量和 CRC预后关系的研究中,漏斗图基本对称,没有发现显著的发表偏倚。PLT 效应量和 CRC预后关系的漏斗图 显示基本对称,没有发现显著的发表偏倚。同时单因素合并 PDW 效应量和 CRC预后关系研究分析漏斗图基 本对称。结论 PLT 指标升高是 CR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尚未发现 PDW、MPV 上升对 CRC患者预后不 良的预测价值。
2024, 40(1):94-99.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钢板和髓内钉2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 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 CochraneLibrary中有关钢板和 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的文献。时限为各库建库至2023年2月7日,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 数据后,运用 RevMan5.4.1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临床对照研究,共668例患者,其中用钢 板进行治疗的患者为336例,用髓内钉进行治疗的患者为332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运用髓内钉治疗肱骨骨 折骨不连在术中出血量(MD=5.51,95%CI3.17~7.85,P<0.00001)、骨折时间愈合(MD=32.22,95%CI 11.32~53.12,P=0.003)、术后并发症(MD=2.96,95%CI1.71~5.12,P=0.0001)、术后感染(OR=4.10, 95%CI1.84~9.13,P=0.0005)优于运用钢板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时间、术后桡神经损伤、术 后关节活动受限及术后再次骨折方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髓内钉内固定 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比钢板治疗治疗成人肱骨骨折骨不连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数 据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2024, 40(1):100-106.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癌 TCGA 分子分型与患者 FIGO 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 检索 PubMed、Webof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关于子宫内膜癌 TCGA 分子分型的临床研究,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资料提取。采用 RevMan5.3和 SPSS 2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相关文献,其中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4篇。共有 38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 POLE 突变型213例(5.6%),MSI-H 型1103例(28.9%),CN-L 型1954例 (51.2%),CN-H 型543例(14.2%)。10篇文献均分析了 TCGA 分子分型与 FIGO 分级的关系,8篇文献分析 了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9篇文献分析了与组织学分型及 LVSI的关系,2篇文献分析 了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关系。FIGO G3级与 G1~2级相比较,POLE 突变型 OR=1.46(95%CI1.06~ 2.03);MSI-H 型OR=1.42(95%CI1.16~1.74);CN-L型OR=0.20(95%CI0.14~0.29);CN-H 型OR= 9.62(95%CI4.61~16.67)。FIGOⅡ~Ⅳ期与 FIGOⅠ期相比较,POLE 突变型OR=0.44(95%CI 0.27~ 0.72);MSI-H 型OR=1.12(95%CI0.92~1.37);CN-L 型OR=0.51(95%CI0.36~0.74);CN-H 型OR= 2.81(95%CI2.23~3.53)。结论 FIGO G3级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更容易发生 POLE 突变,FIGO G3级 及Ⅱ~Ⅳ期患者更容易发生高拷贝数变异,临床病理特征需结合分子分型指导患者预后及治疗。
2024, 40(1):107-110.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宜宾市40岁以上城乡常住居民的脑卒中患病情况及城乡之间脑卒中危险因素暴 露水平的差异,为脑卒中的预防制定合适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凭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 工程项目,对宜宾市2个抽样选中的乡镇/社区中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脑卒中调查问卷、查体及辅助检查,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一般性描述分析和单因素χ2 检验。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40岁及以 上常住居民4621例,脑卒中患者112例,患病率为2.42%。其中,城市人群中高危人群576例,中危人群778 例,均显著高于乡镇人群,而城市人群中既往有脑卒中病史69例,也显著多于乡镇人群。宜宾市城市地区脑卒 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前3位依次为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宜宾市乡镇地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前 3位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史。结论 宜宾市脑卒中患病率和省内水平相似,但城乡人群之间的危险因 素暴露水平存在差异,城乡共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运动缺乏和脑卒中家族 史等。
2024, 40(1):111-116.
摘要:[摘 要] 炎症是肿瘤的标志,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单 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是肺癌等实体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促炎与抗炎作用。其相 关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之比、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及促 瘤与抗瘤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肺癌筛查、监测病程进展、疗效及预后评估的前景指标。该文就炎症、免疫与肺癌 之间的关系,新型炎症标志物在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2024, 40(1):117-121.
摘要:[摘 要] 该文围绕妊娠期有症状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危害、诊断方法、保守治疗、解除梗阻外科手段 及后续延续性诊疗措施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旨在为深入研究妊娠期有症状泌尿系结石患者长期医疗处置及 护理干预的方式提供参考。多学科联合及基于循证医学的规范诊疗可提高妊娠期有症状泌尿系结石孕产妇的 孕期安全及生活质量,并提供更多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
2024, 40(1):122-126.
摘要:[摘 要]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该损伤会导致膝关节不稳,降低患者运动能 力,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就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解剖、损伤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面进行综 述,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提供进一步认识。
2024, 40(1):132-136.
摘要:[摘 要]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除 了常见的危险因素外,气象因素(气温、大气压力、湿度、风速)也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气象因素通过 复杂的病理、生理途径,以及外源和内源性机制增加对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和间接风险。该文对各种气象因素与 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述其发病机制,旨在为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提供更多的预防措 施,并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最终减轻脑血管疾病带来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2024, 40(1):137-142.
摘要:[摘 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年龄越大,预后相对越差,两者 存在一定相关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AM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并且老年、复发和难 治性的 AM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也没有明显的改善。B细胞淋巴瘤2(Bcl-2)是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关键调节剂, 对肿瘤细胞的凋亡有着关键作用,维奈克拉(Ven)是第一个上市的 Bcl-2抑制剂,单药治疗 AML有较好的安全 性,但相比于联合其他化疗方案,其单药疗效相对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联合用药方案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治 疗趋势。近年来,发现以 Ven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相比于传统化疗方案有着显著的疗效和较好安全性,Ven 的出现可能改变 AML患者治疗的格局,尤其是针对复发/难治性 AML患者和不适合强化化疗的老年 AML患 者。该文就 Bcl-2抑制剂 Ven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 AML患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 40(1):143-146.
摘要:[摘 要]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外科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鞘状突闭合失败,而在腹压增大时出 现临床症状,当患儿年龄超过1岁后内环口(IR)闭合概率降低,所以此时应进行治疗,且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在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可根据IR 的 直径分为巨大型(IR直径大于或等于1.5cm)、普通型(IR 直径 0.5~<1.5cm)、隐匿型(IR 直径小于0.5 c 回 m 顾 )。 性 针 分 对 析 不 国 同 内 类 外 型 相 的 关 腹 文 股 献 沟 ,就 斜 儿 疝 童 其 巨 术 大 式 腹 也 股 更 沟 加 斜 细 疝 化 的 ,而 诊 对 治 于 进 儿 展 童 进 巨 行 大 综 的 述 腹 。
2024, 40(1):147-15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定量营养干预方式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疾病发展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1-12月该院皮肤科2个病区各30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营养指导,试验组患者入院时即对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定量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血 清清蛋白水平、住院时间、皮损干涸时间、无水疱新发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2周后血清清蛋白 水平为(43.63±4.65)g/L,高于对照组的(35.18±3.5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试验组患者血清 清蛋白恢复正常水平比例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试验组患者皮 损完全干涸时间为(13.55±6.27)d,低于对照组的(17.93±9.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试验组患 者住院时间为(12.24±5.3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97±8.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早期 定量营养干预方式可以使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蛋白水平稳定在正常水平,从而促进皮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2024, 40(1):151-15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诊科设置护理总值班岗位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2022年1-12月在 该院急诊科试行护理总值班模式,通过明确人员选拔标准、完善岗位职责、培训与考核内容、岗位绩效、值班方 式,比较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设置前后急诊投诉事件例数、护理不良事件例数、患者满意度等,收集科室护士 对该岗位设置的看法及任职该岗位护士的自我能力评价。结果 与设置前比较,设置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 后,急诊投诉事件降低了69.23%,护理不良事件降低了72.73%,呼叫科室后叫人员次数降低了84.62%,患者 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任职急诊科护理总值班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应急应变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 位的设置有助于缓解护士值班期间压力,降低急诊护理风险,提升护士自我评价能力。
2024, 40(1):155-158.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自定义编辑的 AI音箱在肠道准备宣教中的效能。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 2023年4月在该院行初次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 照组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前方法讲解;试验组采用经过自定义编辑语音识别关键词的人工智能 (AI)音箱对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前方法讲解,将患者能完全理解时宣教次数、满意度、宣教时间、肠道清洁度评分 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200例患者均完成调查研究。试验组患者宣教时间[(70.09±9.78)s]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60.64±12.6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理解时宣教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1.26± 0.52)次vs.(1.09±0.3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评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定义编辑 AI音箱肠道准备宣教,在增加宣教次数和时间的基础上可以达 到与护士人工宣教同样的肠道准备效能。
2024, 40(1):158-16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联合奥瑞姆自护模式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感、病耻感、应对方式 的影响。方法 选取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54例)和联合护理组(54例)。两组患者均行对症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 护理,联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联合奥瑞姆自护模式。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 从率、自我效能感[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 卷(MCMQ)]。结果 干预后,联合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8.15%)高于常规护理组(83.33%),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联合护理组 CSES量表中疾病共性管理与疾病症状管理2个维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SIS 量表中社会隔离、社会歧视、自我羞耻感、经济歧视4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 MCMQ 中回避、屈服2个 维度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联 合奥瑞姆自护模式能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促进其积极应对疾病,从而降低病耻感。
2024, 40(1):162-16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下的健康教育联合延伸护理对女性烧伤患者负性情绪、机体炎症的 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女性烧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常规组 (40例),两组持续干预6个月,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下的健康教育联合 延伸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炎症因子[肿瘤坏 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世界 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 组 HAMA、HAMD、PSQI、WHOQOL-BREF、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改善幅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 观察组 TNF-α、IL-6、IL-8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常规组 (30.00%)(P<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下的健康教育联合延伸护理能减少女性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炎性 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李文昊 , 姜德友 , 常佳怡 , 解 颖 , 陈 飞 , 李富震 , 韩洁茹△
2024, 40(1):166-170.
摘要:[摘 要] 依据 ADDIE教学设计模型,以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为导向将临床案例诊治过程带入课堂,开展 翻转课堂模式实践探索。以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金匮要略》第三章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教学为 例,具体呈现 ADDIE模式对翻转教学模式设计的有效引导,课后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实施效 果的反馈评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大纲知识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其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基于 ADDIE模式构建以中医临床思维培 养为导向的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蒋 鹏 , , 周厚地 , 周训美 , 王 娟 , 陈光敏 , 刘其聪 , 张 瑞 , 毛艳华 , 孙聪聪△
2024, 40(1):170-17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教师标准化患者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示教中的教 学效果。方法 选取某校79名2020级口腔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内科学》内 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示教中试验组采用教师标准化患者联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 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 验 组 理 论 知 识 考 核 成 绩 [(77.6± 9.1)分vs.(70.6±12.8)分]、教 学 氛 围 总 满 意 度 (90.9% vs.73.0%)、教 学 方 法 总 满 意 度 (84.8% vs. 70.3%)及学习兴趣程度(84.8%vs.5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教师标准化患者联合案例 教学法应用于《内科学》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示教中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满意度。
2024, 40(1):173-17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的学习(CBL)联合概念图在肾脏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南京浦口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医 师46人,分为试验组23人和对照组23人,试验组采用 CBL联合概念图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分析 比较两组综合成绩考核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综合成绩考核[(88.78±4.37)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82.61±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学满意度考核[(4.52±0.59)分]也优于对照组 [(4.04±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概念图在临床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 效果,有利于提高实习医师综合素质。
2024, 40(1):177-18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缓和医疗教学对医学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中南大学 湘雅医学院选修老年医学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老年医学课程中设置缓和医疗课程,比较授课前后一般情 况及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 B量表(FATCOD-B)得分。结果 授课前后,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年 级、生源地、独生子女、自愿选择医学专业、宗教信仰、愿意照顾临终患者、照护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经历、近1年 内丧失亲人经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临终关怀教育经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在所有项目中,得分最高的为第1项,得分最低的为第17项。授课前后第22、25、27项得分及 FATCOD-B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医学课程中开展缓和医疗教学可使医学 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更积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