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王露璇 , 苏芷潆 , 霍衍竹 , 宗敏 , 程偲 , 林冰菁 , 胡旭东 , 张力 , △
2024, 40(16):2701-2707.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文献进行多软件可视化计量分析,梳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0月22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22日关于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VOSviewer、Excel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与可视化图谱绘制,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趋势预测与研究总结。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3 031篇,近年来发文数量呈较稳定趋势;辽宁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是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于永铎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刘志顺是总被引次数最高的作者。2010年后该领域研究方向趋向多元化;近年来,“胃肠激素、神阙穴、生物反馈、六磨汤、生活质量、肠道菌群”等关键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发展前景可观,但该领域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各研究单位、研究团队间合作较少,研究也存在较多未规范之处,且功能性便秘发病原因与中医药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余艳妮 ,覃艳春 ,蓝怡 ,崔文卿 ,葛珍珍 ,何一恒 ,李笑 ,杨珊 △
2024, 40(16):2708-2712.
摘要:目的探讨黄连提取液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抑菌作用及对其细胞膜的影响,为黄连提取液治疗MDR-Ab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黄连提取液对MD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扫描电镜观察黄连提取液对MDR-Ab菌体结构的破坏,碘化丙啶染色法观察黄连提取液对MDR-Ab 生物膜的作用,检测黄连提取液对MDR-Ab作用后细胞内外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黄连提取液对MDR-Ab的MIC为64 mg/mL。黄连提取液处理的MDR-Ab菌体形态发生凹陷、扭曲等改变,大部分染成红色,且其形态改变程度、染成红色比例均与黄连提取液浓度呈正比。MDR-Ab细胞内ATP含量随黄连提取液浓度增高逐渐减少,细胞外ATP含量随黄连提取液浓度增高逐渐增多。结论黄连提取液对MDR-Ab具有抑菌作用,且通过破坏MDR-Ab细胞膜发挥抑菌作用。
2024, 40(16):2713-2718.
摘要:目的探讨基干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比较术前贫血对胃癌术后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 274例,依据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372例)和非贫血组(902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1进行匹配,成功匹配328对患者。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1 274例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为29.2%(372/1 274)。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术前贫血、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组患者匹配前年龄、BMI、糖尿病、肿瘤大小、手术方式、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匹配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术后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贫血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了术后恢复,且对远期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2024, 40(16):2719-2722.
摘要:目的分析2018-2023年重庆市肌钙蛋白即时检测(POCT)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了解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检测现状,为提高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检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3年参加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肌钙蛋白POCT EQA实验室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3年参加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 EQA的实验室数从36家增加至88家,所使用的仪器品牌分组数从无增加至8个,每批次实验室合格率从最低26.32%增加至最高89.77%,但仍存在各仪器品牌分组靶值差异较大的现象,2023年各批号分组靶值的变异系数为44.72%~105.69%。结论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 EQA参加率和检测水平尚有待提高,需持续将肌钙蛋白POCT纳入EQA计划,以定期监测全市范围内该项目的检测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快速、可靠的保障。
2024, 40(16):2723-2726.
摘要:该文报道了1例53岁中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头晕、乏力、恶心、呕吐3 d及腹泻入院。临床检查显示该患者有多种自身免疫性及非免疫性疾病,并伴多种并发症。主要疾病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1型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中重度非节段型白癜风。同时发现患者患代谢综合征,包括高密度脂蛋白缺乏、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组)及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G2A1期)、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此外,该患者还患有低蛋白血症、锁骨下动脉斑块、颈总动脉斑块、抑郁状态和骨质疏松等多种并发症,患者被临床诊断为Ⅰ型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综合征。患者经住院期间综合治疗恢复良好,出院后继续服药。
2024, 40(16):2727-2731.
摘要:目的观察2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成人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成人GAD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文拉法辛治疗基础上联用rTMS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眼动测定、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以及GAD-7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Hz 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能提高成人GA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并缓解其负性情绪,治疗实用性较高。
2024, 40(16):2732-2734.
摘要:目的探索在高张力部位的瘢痕疙瘩治理中采用多维减张的思路,术中采用鱼骨式分层减张缝合、术后配合浅层X线放疗为主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及住院部收治的采用鱼骨式分层减张缝合、术后配合浅层X线放疗为主治疗方案治疗,并能坚持随访的胸、肩背部瘢痕疙瘩患者110例(162处皮损)。根据瘢痕疙瘩部位、数量及张力情况采用单次切除或分次切除的方式切除瘢痕组织。术中采用改进多层减张缝合,形成以切口正中组织为鱼骨、两侧减张缝线为鱼刺的鱼骨形态,达到皮肤无张力轻度外翻状态。术后24~72 h开始浅层X线照射,每天1次,共4次,总剂量为20 Gy;使用无针减张缝合器减少皮肤表面张力3~6个月,并外用硅酮制剂3个月。随访观察8~24个月。对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情况进行染料激光和(或)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必要时增加2次浅层X线放疗。结果110例(162处皮损)患者中瘢痕疙瘩均达到临床治愈103例(151处皮损),且切口瘢痕拉伸幅度平均低于5 mm;出现复发迹象的7例(11处皮损)患者,经补充浅层X线放疗、染料激光治疗,以及局部注射氟尿嘧啶、糖皮质激素等后好转。结论高张力部位的瘢痕疙瘩仍是治疗难点,张力是瘢痕复发的重要因素。采用鱼骨式分层缝合联合多维减张的方法可较好地降低高张力部位的术后切口张力,减少复发,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 40(16):2735-2739.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16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的基因分型和流行特征,为辖区和全市诺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处置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018-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16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所涉及人群的肛拭标本136份。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典型病例阳性标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聚合酶-衣壳蛋白连接区并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工具进行基因分型和构建进化树。结果136份标本中诺如病毒GⅡ组核酸阳性62份(45.59%),GⅠ组核酸阳性0份。42份诺如病毒测序成功,通过序列比对分析获得4种基因型别。16起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中9起疫情是GⅡ.P16-GⅡ.2型(56.25%), 2起疫情是GⅡ.P7-GⅡ.6型(12.50%),2起疫情是GⅡ.P12-GⅡ.3型(12.50%),3起疫情是GⅡ.Pe-GⅡ.4型(18.75%)。结论诺如病毒是引起2018-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重要病原体,以GⅡ组为主,有多种基因型别,其中GⅡ.P16-GⅡ.2型为主要流行株。
2024, 40(16):2740-2744.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踝泵运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行膝关节镜前十字韧带重建术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全程组、术后组、抗凝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全程组入院开始即进行规范踝泵运动至出院;术后组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规范踝泵运动直至出院;抗凝组术后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预防血栓直至出院,不进行踝泵运动;对照组不行踝泵运动及药物预防血栓,术后按常规活动患肢。4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行D-二聚体、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血栓6例,发生率为24.0%。术后组、全程组、抗凝组患者血栓发生率均为0。术后组、全程组、抗凝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2.471,P<0.001)。高凝组和非高凝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高凝发生率[64.0%(16/25)]明显高于术后组[24.0%(6/25)]、全程组[12.0%(3/25)]和抗凝组 [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踝泵运动可有效预防膝关节镜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踝泵运动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2024, 40(16):2745-2749.
摘要: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及随之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为主要特征。作为老年低血糖及晕厥的罕见原因,胰岛素瘤常被临床医生忽略。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老年胰岛素瘤患者更易出现致命性低血糖及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害,早期诊治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期望寿命。该院2021年6月21日收治1例73岁女性胰岛素瘤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定性及定位诊断、治疗及后续随访,为老年胰岛素瘤的诊治及临床管理提供诊疗思路。
2024, 40(16):2750-2752.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尿毒症患者自杀意念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119例,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有无自杀意念,调查患者相关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自杀意念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9例患者中有自杀意念者24例(占20.1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透析时间大于或等于5年、心理弹性差、心理状况差、社会支持低是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大于1,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自杀意念较高,受教育程度、透析时间、心理弹性、心理状况差、社会支持是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2024, 40(16):2753-2756.
摘要: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对睡眠障碍(SD)患者睡眠结构相关指标、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黛力新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乐眠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睡眠结构相关指标[包括睡眠潜伏期(SOL)、总睡眠时间(TST)和睡眠效率(SE)]、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神经递质水平[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OL、PSQI评分、NE水平均明显降低, TST、SE均明显增加,5-HT、GAB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L、TST、SE、PSQI评分,以及NE、5-HT、GAB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可调节SD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提高睡眠质量。
2024, 40(16):2757-2763.
摘要:目的探讨4种评分系统[Glasgow-Blatchford风险评分(GBS)、内镜前Rockall评分(PRS)、内镜后完整Rockall评分(RS)和AIMS65评分系统]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的临床干预和预后等事件的预测能力,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ANVUGIB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干预措施和预后情况,计算4种评分系统的分值。根据是否接受输血分为输血组(34例)和非输血组(43例)。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操作分为手术操作组(11例)和非手术操作组(66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分为再出血再出血组(23例)和非再出血组(54例)。分析各组患者各评分系统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各评分系统对输血、手术操作、再出血和入住ICU的预测能力。结果输血组患者除GBS与非输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评分系统与非输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组患者PRS、RS与非手术操作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AIMS65评分系统与非手术操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组患者PRS、RS、GBS与非再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MS65评分系统与非再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对输血的预测价值均优于PRS、RS、AIMS65评分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阈值为10分;RS对手术操作的预测价值均优于PRS、GBS、AIMS65评分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阈值为4分;RS对再出血的预测价值均优于PRS、GBS、AIMS65AIMS65评分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阈值为3分;4种评分系统对入住ICU的预测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NVUGIB患者的分层治疗中应使用GBS或RS。胃镜检查前如GBS>10分则判断患者需输血;胃镜检查后如RS>4分则判断患者需进行手术操作;如RS>3分则判断患者会发生再出血。
2024, 40(16):2764-2767.
摘要:目的观察维立西呱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室重构指标、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3月该院收治的HFrEF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达格列净片联合呋塞米口服,观察组除对照组用药外联合维立西呱口服。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SD、LVEDD、NT-proBNP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SD、LVEDD、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立西呱对HfrEF疗效好,能改善患者运动耐量,提高NYHA心功能分级。
2024, 40(16):2768-2771.
摘要: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HPV转阴情况,为HPV感染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门诊、住院、健康体检女性中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经诊疗后至少随访1次者278例(1 109份HPV基因分型检测报告)作为研究对象。HPV感染后经活检确诊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或炎症者根据病情分别选择手术(手术组,40例)、药物(用药组,68例)或未进行特殊处理(未处理组,170例)3种方式。对定期随访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统计分析HPV转阴情况。结果278例女性HPV感染者以单一感染为主[65.8%(183/278)]。高危型HPV感染排前3位者分别为HPV52[23.7%(66/278)]、HPV16[19.8%(55/278)]、HPV58 [14.4%(40/278)] 型,低危型以HPV81型为主,感染率为11.9%(33/278)。手术组、用药组、未处理组患者第1年随访HPV转阴率分别为62.5%(25/40)、61.8%(42/68)、30.0%(51/170),手术组患者第1年随访HPV转阴率与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用药组患者第1年随访HPV转阴率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处理组患者第2年随访HPV转阴率[45.9%(50/109)]明显高于第1年[30.0%(51/170)],≤45岁患者第1、2年随访HPV转阴率[分别为39.4%(41/104)、53.6%(37/69)]均明显高于>45岁者[分别为15.2%(10/66)、32.5%(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或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HPV转阴率。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024, 40(16):2771-2775.
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导航经皮置钉内固定术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进行计算机导航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患者作为植骨组,24例单纯进行计算机导航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作为非植骨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AVH)、Cobb角等情况。2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且随访资料完整,末次随访时均已取出内植物。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末次随访时AVH、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VH丢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很好地重建椎体高度,避免椎体高度丢失,且患者远期疼痛缓解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 40(16):2776-2779.
摘要:目的研究进阶式早期康复训练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RICU机械通气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编号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3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增用进阶式早期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呼吸机依赖率、成功撤机率、机械通气时间、入RICU时间、呼吸力学指标、氧合指标、功能独立性等。结果A组患者呼吸机依赖率[33.96%(18/53)]明显低于B组[58.49%(31/53)],成功撤机率明显高于B组,机械通气时间、入RICU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RICU时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均明显低于入RICU时,动态顺应性,以及运动、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入RICU时,各项氧合指标均较入RICU时明显改善,且A组患者出RICU时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均明显低于B组,动态顺应性,以及运动、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各项氧合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阶式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RICU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率,有利于肺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的改善。
2024, 40(16):2780-2784.
摘要:目的基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GRACE)风险评分模型构建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分级护理方案,为临床NSTE-ACS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PubMed、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有关NSTE-ACS分级护理的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详细分析,并召集专家开展小组讨论,构建NSTE-ACS患者分级护理草案。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对项目进行筛选,最终确定NSTE-ACS患者分级护理方案。结果函询了15名专家,第1轮有效回复率为100.00%,第2轮有效问卷14份,有效回收率为93.33%。2轮函询后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12~0.2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要性赋值为4.11~5.00分,最终形成基于GRACE风险评分模型的分级护理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NSTE-ACS患者分级护理方案科学、可靠,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2024, 40(16):2785-2787.
摘要:总结分析医院-社康-社区-居民四方联动模式下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患者居家安宁疗护的实践经验。基于四方联动健康新模式及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的建立,通过氧疗护理、休息及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协同促进患者躯体舒适;在多学科合作下运用中医特色音乐疗法、支持性心理护理及共情护理、陪伴式人生回顾、签署生前预嘱、哀伤辅导,给予患者及家属灵性照护。经为期6个多月的居家照护,患者在其家属的陪伴下平静离世,患者的家属坦然渡过悲伤期,实现生死两相安,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2024, 40(16):2788-2791.
摘要:目的探讨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采取基于罗伊适应模式(RAM)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B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实施基于RAM的护理干预),每组各100例,护理12周。比较2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BRMS、HAMD、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RAM的护理干预可降低BD患者躁狂、抑郁程度,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2024, 40(16):2792-2798.
摘要:目的评价医学模拟教学对重症医学生临床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的效果,明确模拟教学在现代重症医学教育中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EMBASE、MEDLINE、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re、British Education Index、Australian Education Index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所有公开发表的关于重症医学生临床教学中比较医学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研究质量评估、数据提取和荟萃分析,对医学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重症医学领域中的效益进行全面量化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医学模拟教学在提升重症医学生临床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高保真模拟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数差=0.83、0.94,95%可信区间 0.42~1.24、0.48~1.40,P<0.001)。结论在重症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较传统教学方法更具有优势,能有效促进重症医学生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高保真模拟教学更有效。
2024, 40(16):2799-2803.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中学生家长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接种意愿及相关因素,为推广应用HPV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2-3月通过便利抽样对重庆市渝中区8所中学的1 898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接种意愿及相关因素。共发放问卷1 918份,回收有效问卷1 8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76%。结果1 898名家长中听说过宫颈癌者占91.36%(1 734/1 898),听说过HPV者占71.18%(1 351/1 898),听说过HPV疫苗者占65.44%(1 242/1 898),但对相关知识中的部分条目掌握情况不佳。71.39%(1 355/1 898)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接种HPV疫苗,孩子性别、HPV疫苗知识掌握程度、对孩子HPV感染风险的评估是影响家长为孩子接种疫苗的因素,担忧价格是家长暂无接种意愿的重要原因。结论重庆市渝中区中学生家长对HPV及其疫苗知识的了解存在薄弱部分,为提高青少年HPV疫苗的接种率需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同时解决家长对疫苗的价格担忧问题。
2024, 40(16):2804-2808.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乡村振兴背景重庆山区某二级医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2 9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治疗方式和种类等临床信息,并判断临床营养治疗的合理性。结果2 986例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2 516例,总体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4.8%;营养风险患者中进行了营养治疗732例,占29.1%(732/2 516)。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186例(EN组),占25.4%(186/732);接受肠外营养(PN)治疗403例(PN组),占55.1%(403/732);接受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143例(联合治疗组),占19.5%(143/732)。中青年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发生率[分别为80.75%(910/1 127)、39.57%(446/1 127)]均明显低于老年患者[分别为87.24%(1 606/1 841)、57.41%(1 057/1 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32例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营养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各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EN组、PN组,EN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山区某二级医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较高,营养不良发生的情况较多,且营养治疗的现状不容乐观。
刘泽华 ,夏有兵 ,赵高潮 ,齐银芝 ,寇西安 ,鱼向来 ,雷鹏 △
2024, 40(16):2809-2812.
摘要:我国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互联网+智慧医疗是新时代心脑血管病主动防控、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抓手,使用“四位一体、三级联动”的数字健康家庭服务模式可助力慢病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升级,保障患者依从性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将中医“杂合以治”理论用于指导二级预防实践,可提供给患者更多可行、可及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病后调摄的医疗体验,增强二级预防的整体依从。通过整合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以期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
2024, 40(16):2813-2819.
摘要: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可与靶基因3′非翻译区完全或不完全结合,抑制信使RNA翻译或促进其降解,发挥转录后调控作用。目前,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miR-324-5p的表达存在异常,并且在不同肿瘤中miR-324-5p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基因调控着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和凋亡,表现出抑癌或促癌作用。该文对miR-324-5p在恶性肿瘤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和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恶性肿瘤相关标志物和有效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2024, 40(16):2820-2825.
摘要:中风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的疾病。血脑屏障(BBB)是维持脑内微环境稳定的重要功能性结构,在中风初期即被破坏,是中风主要并发症,且会加重中风对脑组织的损害。同时,BBB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程度是预测中风后溶栓治疗和血栓切除术后出血转化风险的关键因素,也是预防急性中风进一步脑损伤的重要治疗靶点。该文将近年来关于BBB结构、功能、缺血性损伤变化,以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缺血性中风BBB变化及保护性药物开发提供思路。
2024, 40(16):2826-2830.
摘要: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瓣膜性心脏病,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或减缓CAVD。最近的研究发现,脂蛋白a[Lp(a)]与CAV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对Lp(a)与CAVD的相关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及可能的治疗靶点进行了综述,旨在增进对Lp(a)与CAVD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的理解。
2024, 40(16):2831-2836.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IBD患者的预后,但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的风险。中国是结核高负担国家,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抗TNF-α单抗导致结核的风险。该文回顾了潜伏性结核感染及再激活的机制、抗TNF-α单抗导致结核的风险,以及国内外指南的诊疗推荐,期望能为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的IBD患者在应用抗TNF-α单抗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2024, 40(16):2837-2840.
摘要:随着中国医疗护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护理服务的期望与日俱增,护理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目前,品管圈模式在中国已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的质量管理方面,由于该模式是由基层员工自发组圈,并进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当其用于护理领域中时在快速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问题的同时还能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提高团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以达到提升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目的。该文对品管圈护理模式的概念、品管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带来的作用,以及脑卒中患者品管圈护理模式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品管圈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并对品管圈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应用效果取得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品管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周虹江 综述,谢喜科 ,贺娟 ,叶宇璐 ,杨宛林 ,易廷庄 △ 审校
2024, 40(16):2841-2845.
摘要:巨噬细胞作为浸润免疫细胞之一,与肿瘤微环境(TME)关系密切,其拥有显著的可塑性,在不同的刺激下可转化为作用相反的表型。外泌体作为承载生物学信息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活性,能实现细胞之间相互交流。有研究表明,癌细胞源性外泌体可携带来源细胞的生物信息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通过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影响TME,进而影响肿瘤进展。肝细胞癌(HCC)相关巨噬细胞是存在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一群巨噬细胞,影响着肝癌细胞的各种恶性行为和肿瘤内的免疫逃逸状态,进而影响HCC的发展。该文就外泌体介导巨噬细胞极化在HCC的TME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HCC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2024, 40(16):2846-2849.
摘要:子痫前期多发生在妊娠20周之后,严重影响母胎健康,是全球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能加快诊断子痫前期的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建立孕早中期子痫前期的诊断模型是减少孕产妇和婴儿病死率的重中之重。该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及胎盘生长因子等血管生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子痫前期早期诊断率,降低孕产妇并发症风险和围生儿病死率。
2024, 40(16):2850-2854.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针对慢阻肺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及管理,实施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防控慢阻肺的重要手段,既可降低高危人群慢阻肺发病风险,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耗,节约社会资源。该文就慢阻肺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4, 40(16):2855-2858.
摘要:老年衰弱是老年人面临的一种复杂综合征,其特征是机体多器官系统生理储备降低和失调使机体自稳能力下降,导致日常活动能力的减弱和生活质量的下降。随着人口老龄化,衰弱正逐渐成为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老年衰弱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衰老、肠道菌群紊乱、胰岛素抵抗、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多方面的影响。该文对老年衰弱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为识别衰弱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和干预策略、延缓老年衰弱、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线索和依据。
2024, 40(16):2859-2863.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服务性学习在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为培养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提供新的教育模式。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021级二年级院校合作班护生9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以案例讲授为主的传统实践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服务性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比较2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求真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得分5个维度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服务性学习模式在老年护理课程教学实践中能同时使护生、教师和老年人共受益,实现学习、教学、服务三位一体的融合,共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王帅,严滢,陈元博,张天鹏,卢丹逸,罗翔,陈扬,熊天琴,吴宝剑 △
2024, 40(16):2863-2866.
摘要:药理学作为高校药学学科的核心课程,知识点繁杂且分散。教学技术的升级更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急需探索和融入更多元和有效的教学技术。该文旨在探讨新型教学技术雨课堂和人工智能ChatGPT的结合应用对于药理学课程的有益效果,同时围绕药理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药学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查了雨课堂与ChatGPT结合应用的潜在价值、实践方法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调查结果表明,雨课堂和ChatGPT的结合应用受到学生的认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雨课堂与ChatGPT在药理学课程中的结合应用,有望成为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2024, 40(16):2866-2869.
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实习学生7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方法,试验组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教学方法,对比2组学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带教方式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带教方式满意程度[97.14%(34/35)]高于对照组[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理想,可提高临床专业学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提高眼科临床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2024, 40(16):2869-2872.
摘要:自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我国众多高校在物理类课程思政教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收获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目前的现状还是宏观指导多、具体设计少;教学理念多、实践案例少;争议多、共识少。该文立足于物理学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双重功效的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面向医学生开设的医用物理学课程,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时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并以黑体辐射知识为例,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可实践的案例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期望能够为医学生相关课程思政案例建设提供有用的参考。
2024, 40(16):2873-2876.
摘要:“十三五”时期,重庆市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为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2022年9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重庆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重庆市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要求各单位认真贯切,持续推动重庆市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迈向新的台阶。通过对网上已公开数据及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查阅总结,重点探讨重庆市中医药的医疗服务能力,从医疗资源、医疗服务效率与可及性、医疗费用3个维度分析重庆市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最终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重庆市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进行总结与建议。
2024, 40(16):2877-2880.
摘要: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铜陵市中医医院成功诊治的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误服土三七致合并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病例,通过对该病例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务人员对HSOS的认识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漏诊漏治。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