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0卷第1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β-防御素在子宫内膜癌及孕激素调控下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4, 40(18):3061-3066.

      摘要 (106) HTML (0) PDF 9.54 M (6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β-防御素(DEFB)1、DEFB4A差异表达在子宫内膜癌(EC)发展预测中的价值,以及是否参与孕激素对EC的抑制。方法利用TIMER、GEPIA2 平台172例EC患者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DEFB1、DEFB4A差异表达及生存分析。EC Ishikawa细胞采用不同浓度孕酮进行处理,比较分析各浓度组DEFB1、DEFB4A表达情况。结果EC组织DEFB1、DEFB4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约40个月后,DEFB1、DEFB4A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均加大。孕酮处理后,10 -6 mol/L组DEFB1 mRNA和蛋白水平在24、48 h后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6 mol/L组DEFB1表达在48 h后较24 h 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DEFB4A 变化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作用下EC Ishikawa细胞活性与DEFB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DEFB1可能是预测EC发展的关键因子,可提示孕激素治疗的复发风险或将成为EC的抑制靶点。

    • LncRNA-NEAT1通过调控miR-129-5p/HMGB1轴诱导的肝细胞焦亡在急性肝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2024, 40(18):3067-3071.

      摘要 (44) HTML (0) PDF 2.24 M (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本1(LncRNA-NEAT1)通过调控miR-129-5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轴诱导的肝细胞焦亡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人肝细胞株L02,通过四氯化碳建立肝细胞损伤模型,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评估细胞焦亡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LncRNA-NEAT1和miR-129-5p mRNA的表达水平;干扰 NEAT1表达,用四氯化碳处理细胞,检测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中ALT、AST、IL-1β、IL-18水平,采用RT-PCR检测LncRNA-NEAT1和miR-129-5p mRNA的表达水平;干扰NEAT1表达后,转染miR129-5p mimics,用四氯化碳处理细胞,检测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中ALT、AST、IL-1β、IL-18水平,采用RT-PCR检测LncRNA-NEAT1和miR-129-5p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验证NEAT1与miR-129-5p、miR-129-5p与HMGB1的关系。结果四氯化碳处理细胞后,肝细胞中ALT和AST水平显著增加,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活性下降,NEAT1表达升高,miR-129-5p表达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NEAT1后,肝细胞中ALT、AST、IL-1β、IL-18水平下降,miR-129-5p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NEAT1再转染miR-129-5p mimic后,抑制了肝细胞中ALT、AST、IL-1β、IL-18水平,减弱了NEAT1表达,增加了miR-129-5p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AT1靶向调控miR-129-5p表达,miR-129-5p靶向作用于HMGB1。结论干扰NEAT1可能靶向调控miR-129-5p/HMGB1轴抑制在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肝细胞的焦亡。

    • >论著·临床研究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24, 40(18):3072-3077.

      摘要 (81) HTML (0) PDF 1.12 M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发生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与未感染患者之间住院时间、性别、手术时间、术后置放引流装置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置放引流装置时间大于或等于10 d与手术时间大于或等于6 h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术后置放引流装置时间大于或等于10 d与手术时间大于或等于6 h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前3 d监测患者白蛋白水平等预防措施。

    • 基于足三阴经筋理论的小针刀松解疗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研究

      2024, 40(18):3078-3081.

      摘要 (53) HTML (0) PDF 1.07 M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在足三阴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闭合性小针刀松解疗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72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38例接受足三阴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闭合性小针刀松解疗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组),另34例接受常规闭合性松解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等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足三阴经筋理论指导下的小针刀松解术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减轻躯体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妊娠期焦虑与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0(18):3082-3089.

      摘要 (96) HTML (0) PDF 1.12 M (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焦虑与抑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等了解孕妇一般资料,以及妊娠期焦虑与抑郁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924份,回收有效问卷8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5%。结果892例孕妇焦虑检出率为16.8%(150/892),抑郁检出率为51.3%(458/892)。有自然流产史、畸形儿妊娠史均与妊娠期焦虑呈正相关[优势比(OR)=1.660、4.125,95%可信区间(95%CI) 1.005~2.742、1.140~14.930]。少数民族与妊娠期出现抑郁呈正相关(OR=1.931,95%CI 1.068~3.493);妊娠后近1个月及妊娠前3个月从不失眠、夫妻关系较好及很好均与妊娠期抑郁呈负相关(OR=0.425、0.344、0.325、0.245,95%CI 0.233~0.773、0.165~0.718、0.112~0.944、0.086~0.700)。结论应重点关注有自然流产史、畸形儿妊娠史、少数民族孕妇的心理健康,从不失眠、夫妻关系良好是妊娠期抑郁的保护因素。

    •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2024, 40(18):3090-3096.

      摘要 (100) HTML (0) PDF 1.64 M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临床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7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267)和非肺部感染组(n=483),对2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判断模型的预测效果。另选取2023年2-8月符合标准的145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吞咽障碍[比值比(OR)=10.462]、合并肺部基础疾病(OR=6.046)、低钾血症(OR=2.266)、低钠血症(OR=3.807)、低血红蛋白(OR=4.036)、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H)评分(OR=38.135)、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OR=12.942)、住院时间(OR=8.992)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模型公式:Logit(P)=-4.761+2.348×(吞咽障碍的赋值)+1.799×(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的赋值)+0.818×(低钾血症的赋值)+1.337×(低钠血症的赋值)+1.395×(低血红蛋白的赋值)+3.641×(NISSH评分的赋值)+ 2.560×(ADL评分的赋值)+2.196×(住院时间的赋值)。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95%可信区间 (95%CI)0.940~0.967,P<0.001],约登指数为0.762,灵敏度为0.880,特异度为0.882,H-L检验的P值为0.553。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验模组ROC曲线下面积0.946(95%CI:0.927~ 0.987,P<0.001),灵敏度为0.898,特异度为0.875,正确率为88.3%,H-L检验P值为0.510。结论构建的脑卒中发生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脑卒中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为及时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借鉴。

    • 东莞市东部地区8 919例女性HPV感染及基因型分布

      2024, 40(18):3097-3103.

      摘要 (32) HTML (0) PDF 2.64 M (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东莞市东部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现状特点,为该地区HPV感染的干预措施、宫颈癌(CC)的早期筛查及接种HPV疫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接受HPV分型检测的女性8 919例。根据年龄分为5组:≤30岁组(2 159例)、>30~40岁组(3 501例)、>40~50岁组(2 291例)、>50~60岁组(787例)及大于60岁组(181例)。按照时间平均分为2个时间段,A组为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4 565例),B组为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4 354例),统计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HPV感染情况。结果HPV感染的总检出率为30.14%,其中单一型感染率为69.38%,多重型感染率为30.62%,较常见的高危型(HR-HPV)为HPV52、58、16、53、51型,较常见的低危型(LR-HPV)为HPV81、6型。HPV感染年龄分布呈“U”型双峰曲线,高峰分别为小于或等于30岁及大于60岁,其中大于60岁组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HPV感染特点不同,其中A组较常见HR-HPV为HPV52、16、53、68、58型,常见LR-HPV为HPV81、42型;B组较常见HR-HPV为HPV52、58、16、56、51型,常见LR-HPV为HPV81、11型。结论东莞市东部地区HPV感染基因型繁多,现状不容乐观,以单一HR-HPV感染为主,常见基因型为HPV52、58、16、53、51型,应针对不同年龄和地域特点开展CC防治策略。

    • CA125联合PLR对早期胃癌诊断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4, 40(18):3104-3107.

      摘要 (43) HTML (0) PDF 1.11 M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糖类抗原(CA125)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对早期胃癌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CA125、PLR及二者联合水平,后经胃镜或手术病理活检证实,其中87例为良性病变组(54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3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63例为早期胃癌组(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比较2组患者CA125、PLR水平,分析早期胃癌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价值。结果2组患者CA125、PLR、肿瘤位置、是否吸烟、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是否吸烟、CA125、PLR是早期胃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CA125、PLR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效能相似,但将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时的效能,联合预测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95%可信区间为0.837~0.95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60%、88.70%。结论肿瘤位置、是否吸烟、CA125、PLR均为早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CA125、PLR可能有助于识别早期胃癌患者,且因其易于获取、成本低,更易被患者接受。

    • 成人麦克尔憩室合并急性阑尾炎1例

      2024, 40(18):3108-3110.

      摘要 (61) HTML (0) PDF 3.03 M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麦克尔憩室(MD)又称回肠憩室,是胃肠道异常赘生物的一种,其发病率低,临床上多无特异性症状,且可导致出血、溃疡、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临床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该文报道1例该科收治的患者,MD位于回肠中段,同时合并急性阑尾炎。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现通过分析其相关诊治经过,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Valsalva状态下卵圆孔未闭的超声与声学造影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2024, 40(18):3111-3114.

      摘要 (54) HTML (0) PDF 1.08 M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PFO)的临床诊断价值及Valsalva状态对PFO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可疑PFO患者395例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结果患者经胸右心声学造影PFO检出率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Valsalva状态下经胸右心声学造影PFO检出率高于静息状态下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状态下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出PFO患者的右至左分流分级高于静息状态下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状态下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右心房完全显影后左心房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造影剂显影所需心动周期数小于静息状态下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声学造影及Valsalva状态有助于PFO的检出。

    • >论著·护理研究
    • 基于KABP的细节护理在上尿路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0(18):3115-3120.

      摘要 (47) HTML (0) PDF 1.12 M (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基于知信行模式(KABP)的细节护理在上尿路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并对细节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特殊细节护理组,每组50例。其中特殊细节护理组采用基于KABP的细节护理。对2组患者基线数据进行评价,分析2组数据的可比性。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特殊细节护理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腰痛及术后高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0% vs. 16.0%、6.0% vs. 28.0%、16.0% vs. 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03、0.013),特殊细节护理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显著降低 [(35.52±3.41)分 vs. (46.38±2.91)分、(32.28±3.17)分 vs. (47.89±4.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3)。特殊细节护理组患者术后的主观疼痛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显著降低[(6.54±1.01)分 vs. (8.01±1.22)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提高[(75.21±5.87)分 vs. (66.0±15.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9)。特殊细节护理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98.0% vs. 90.0%),其中特殊细节护理组评价为“非常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8.0% vs. 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92、0.026)。常规护理组和特殊细节护理组总住院时间[5.00(3.75,5.25)d vs. 4.00(3.00,6.00)d]、术后住院时间[2.50(2.00,3.00)d vs. 2.00(1.75,2.0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2、0.678)。结论通过对基于KABP的细节护理在上尿路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多维度、多指标评价,证实人性化、规范化的特殊细节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多项指标获益,为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 心理弹性支持及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在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4, 40(18):3121-3124.

      摘要 (26) HTML (0) PDF 1.07 M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应用心理弹性支持及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心理弹性支持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心理弹性支持护理基础上实施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均持续护理干预30 d。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30 d后Fugel-Meyer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弹性支持及动机行为转化理论护理可改善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增加其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 叙事护理在儿童包皮扩张分离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0(18):3125-3127.

      摘要 (36) HTML (0) PDF 1.06 M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儿童包皮扩张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8月在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进行包皮扩张分离术的5~12岁患儿240例。其中2023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对照组,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试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叙事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焦虑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焦虑评分[(30.16±6.70)分]、术后疼痛评分[2.0(2.0,4.0)分]及并发症发生率(1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48±8.84)分、8.0(5.0,12.0)分、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包皮扩张分离术中应用叙事护理可以减轻患儿的焦虑和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手术体验,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线上直播联合回馈教学法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

      2024, 40(18):3128-3131.

      摘要 (54) HTML (0) PDF 1.08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线上直播联合回馈教学法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产检及分娩的58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308例)为对照组,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276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孕妇学校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线上直播联合回馈教学法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对2组孕产妇听课情况、课程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及分娩自我效能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试验组孕产妇在听课次数、分娩自我效能、操作类课程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产妇理论课程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有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上直播联合回馈教学法能提高孕妇的健康教育参与度及其分娩自我效能,但学习效果及学习满意度仍有待提高。

    • 基于超声辅助的血管分级管理在治疗性单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 40(18):3132-3136.

      摘要 (29) HTML (0) PDF 1.83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超声辅助的血管分级管理在治疗性单采(T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厦门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行TA的1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和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各87例。对照组患者由TA团队根据个人经验置入静脉通路,观察组患者则基于B超辅助进行血管分级管理。比较2组患者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中心静脉导管(CVC)使用率、静脉导管并发症、采集相关不良反应及静脉导管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均完成TA,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VC插管率及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静脉导管并发症均与CVC有关,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超声辅助的血管分级管理能提高TA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少TA患者的CVC插管率及插管费用。

    • 胸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灵性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0(18):3137-3140.

      摘要 (43) HTML (0) PDF 1.07 M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灵性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0例,术后1周,使用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FACIT-Sp-12)评定患者灵性健康水平,调查患者基础资料,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胸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灵性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胸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后1周,110例患者FACIT-Sp-12评分为(27.69±3.58)分,提示患者灵性健康水平中等。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无宗教信仰、重度疲乏、睡眠障碍、希望水平低下、家庭关怀度障碍是胸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灵性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胸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灵性健康水平中等,受宗教信仰、疲乏程度、睡眠状况、希望水平、家庭关怀度因素影响,可据此加强睡眠、心理支持、家庭干预等,以期提高患者灵性健康水平。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坏死性肺炎患儿1例护理

      2024, 40(18):3141-3143.

      摘要 (43) HTML (0) PDF 1.06 M (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总结1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坏死性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支气管镜护理、药物护理、气道管理、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儿童医疗辅导下的心理护理、中医护理、出院管理。该患儿为学龄期儿童,病情重、住院时间长、花销费用高、家属焦虑、依从性差,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能会累及各种脏器进一步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经过医、护、患三方共同努力、积极治疗、精心护理38 d后,患儿好转出院,后期随访1个月左右,患儿肺部功能情况恢复良好。

    • 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0(18):3144-3147.

      摘要 (63) HTML (0) PDF 1.07 M (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抽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7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调查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分为心理弹性良好组、心理弹性不佳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97例先兆流产患者CD-RISC评分45~88分,平均(60.34±6.78)分,其中51例患者CD-RISC评分小于60分(心理弹性不佳组),46例患者CD-RISC评分大于或等于60分(心理弹性良好组)。2组患者年龄、不良妊娠史、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不良妊娠史、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不良妊娠史、婚姻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其影响因素。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4, 40(18):3148-3151.

      摘要 (37) HTML (0) PDF 1.07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D)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该科收治的AD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2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健康认知、发病频次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5.69±1.10)分]高于对照组[(4.12±0.86)分],家属健康认知中的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注意事项各方面评分[分别为(80.89±7.60)、(81.88±7.74)、(79.85±8.14)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74±6.78)、(77.71±7.22)、(76.15±7.64)分],出院6个月后发病频次[(3.11±0.43)次]低于对照组[(3.38±0.6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AD患儿家属健康认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发病频次,利于预后,家属满意度较高。

    • >循证医学
    • 呼吸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2024, 40(18):3152-3159.

      摘要 (52) HTML (0) PDF 12.46 M (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呼吸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EBSCO、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关于呼吸训练对 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最终整合后采用 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肺功能指标包括峰值摄氧量(PeakVO2)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以PeakVO2和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运动耐力,以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MLHF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纳入13篇RCT共900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呼吸训练明显增强了患者PeakVO2、VE/VCO2 slop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方差(SMD)/均方差(MD)=0.47、-3.20,95%可信区间(95%CI)0.03~0.91、-4.49~-1.19,P=0.04、<0.001],改善了患者NT-proBNP、LVEF、6MWT、MLHF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SMD=-134.25、0.53、77.71、-7.68,95%CI -141.95~-126.56、0.16~0.90、69.50~85.92、-8.99~-6.37,P<0.001、=0.005、<0.001、<0.001)。结论呼吸训练能可显著增加CHF患者的肺功能及运能耐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 造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2024, 40(18):3160-3167.

      摘要 (31) HTML (0) PDF 3.38 M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造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INAHL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造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和(或)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Stata 16.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文献,包括7 408例造口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造口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得分[95%可信区间(95%CI)]为46.79(44.60,48.99)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合并得分(95%CI)分别为46.38(44.12,48.64)、53.63(44.44,62.83)分。样本量为<100、100~300、>300的文献中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合并得分(95%CI)分别为47.50(41.54,53.47)、47.01(44.57,49.45)、41.56(31.92,51.20)分。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疾病获益感水平与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75、0.69、0.55,P<0.01)。结论造口患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且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受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调查报告
    • 新疆地区住院患者远程医疗服务满意度现状调查

      2024, 40(18):3168-3173.

      摘要 (70) HTML (0) PDF 1.08 M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感,促进新疆地区远程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法在新疆14个地州、92家公立医院随机抽取1 446例住院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对接受远程医疗服务的患者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新疆地区接受远程医疗服务的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94.16%)且受众趋于年轻化(年龄小于50岁患者占79.19%);72.68%的患者主要选择原因为远程医疗服务可降低就医成本,而非远程服务专家水平的高低;在接受远程医疗服务后,93.50%的患者增强了对后续治疗的信心,85.96%的患者认为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结论目前,新疆地区住院患者远程医疗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存在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与患者满意度不匹配的问题,因此,仍需拓展远程医疗服务业务范围,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患者诊疗体验感。

    • 珠海市慢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2024, 40(18):3174-3179.

      摘要 (33) HTML (0) PDF 1.10 M (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疾病项目管理现状、管理能力及基础资源配置等,分析评估基础资源配置效率和慢性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制约因素与需求等,为制定慢性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政策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调查的7家疾控中心和2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共有卫生技术在岗人员590人,结合定性访谈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DEA模型)分析珠海市各镇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疾病管理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效率。结果珠海市开展慢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8.34±10.34)岁,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48.1%,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人员占59.5%,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仅占29.5%,非在编人员占55.1%。2021年珠海市25个镇街综合效率(TE)平均值为0.785,6个镇街TE达到DEA有效,其他均存在不同程度产出不足的情况。结论强化珠海市政府慢性疾病管理职责,可通过完善慢性疾病管理基础配置、加快推进慢性疾病管理信息化建设、采取形式多样的督导与培训等方式提升慢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 某地区市级三甲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4, 40(18):3180-3185.

      摘要 (132) HTML (0) PDF 1.10 M (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某地区市级三甲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科普服务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四家市级三甲医院411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果,采用访谈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探讨。 结果411名医务工作者中,超过60.00%的医务人员认为健康科普工作非常重要;80.54%的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经常”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每月10~20次)和“总是”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每月20次以上)较少,仅占14.84%和20.44%;不同年龄和职称的医务人员在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频率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科普类型方面,开展最多的是临床诊疗中的健康教育或宣传(占86.1%),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工作仅占34.14%;在健康科普工作总体效果评价方面,认为“比较好”和“非常好”的医务人员占比超过80.00%;制约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繁忙时间不足、健康科普能力欠缺、缺乏激励机制、缺少健康科普相关资料和平台等。结论当前医务人员健康科普能力还跟不上时代发展,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参与度有待提高,医院对健康科普工作支持不足。

    • >综述
    • 阿尔茨海默病的DNA甲基化特征研究进展

      2024, 40(18):3186-3191.

      摘要 (52) HTML (0) PDF 1.13 M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识别分子生物标志物成为AD诊断和预防的关键。该文重点综述了DNA甲基化对AD病理的影响,并讨论了甲基化调节AD发生和发展的潜在作用。最后,通过检测AD患者血液样本中的DNA甲基化特征,为AD的早期筛查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2024, 40(18):3192-3196.

      摘要 (65) HTML (0) PDF 1.33 M (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健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转变,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解释了行为改变的过程,为行为改变的干预提供了理论框架。该文对HAPA理论的内涵、特点、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增加护理人员对HAPA理论的认识,推动该理论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为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提供依据。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检测脓毒症病原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2024, 40(18):3197-3201.

      摘要 (50) HTML (0) PDF 1.10 M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脓毒症患者存活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识别其病原体尤为关键。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能实现无偏倚检测临床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对早期发现脓毒症病原微生物较传统培养技术等更灵敏、准确、高效。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mNGS在诊断脓毒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提高,该文就mNGS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优势、临床应用及进展、挑战与展望进行综述。

    • 占位效应在脑出血后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 40(18):3202-3206.

      摘要 (142) HTML (0) PDF 1.11 M (5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出血(ICH)是由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重要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很多研究聚焦于ICH后的损伤机制与干预策略,但临床上尚缺少有效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占位效应是ICH过程中血肿对脑组织的力学挤压,血肿占位效应在神经功能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共识。因此,探索占位效应介导ICH后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及途径对临床干预策略的制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将对ICH后占位效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损伤机制与途径进行综述,旨在为ICH后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4, 40(18):3207-3210.

      摘要 (72) HTML (0) PDF 1.08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当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后会产生结节。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包括滤泡性腺瘤、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等,恶性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嗜酸性细胞癌等,早期有效鉴别良恶性结节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目前,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主要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该文综述近年来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制定更有效诊疗策略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 胃小间质瘤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研究进展

      2024, 40(18):3211-3216.

      摘要 (66) HTML (0) PDF 1.12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好发于消化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出现在胃内部且直径小于2 cm的GIST称为胃小间质瘤(sGST)。此类间质瘤多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其通常为良性或惰性,由于其有恶性潜能,故其治疗标准仍存在争议。目前,较多研究证实多种内镜下技术均可用于sGST治疗,且与外科手术、腹腔镜相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患者受益更多。该文将针对sGST的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更积极的治疗选择。

    •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2024, 40(18):3217-3220.

      摘要 (253) HTML (0) PDF 1.08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全身多个关节发生炎症反应。RA患者患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也是CVD成为RA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综述旨在综合分析RA并发CVD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提升RA并发CV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从而改善RA患者的生存质量。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再挑战的研究进展

      2024, 40(18):3221-3226.

      摘要 (142) HTML (0) PDF 1.13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病理组织学类型,其中NSCLC最为常见,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应用改善了晚期肿瘤的治疗结果,尤其显著延长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由于种种原因中断ICI治疗后的治疗策略对患者意义重大,免疫再挑战作为备选方案之一,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数据。该文就免疫治疗再挑战在晚期NSCLC 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回顾相关最新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并探索与更好结果相关的因素。

    • >教学探索
    • TRIZ创新联合赛教融合教学法在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24, 40(18):3227-3230.

      摘要 (52) HTML (0) PDF 1.07 M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萃智理论(TRIZ)创新方法联合赛教融合教学法对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意义。方法选择2022级高职院校的304名护理专业学生,按不同班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2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实训方式,观察组则应用TRIZ创新方法联合赛教融合教学法。采用创新能力量表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CTDI-CV)对2组学生教学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2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教学后创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后CCTDI-CV各特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职基础护理学的实训教学,应用TRIZ创新方法联合赛教融合教学法可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医学院校本科阶段开设放射肿瘤学课程的调查研究

      2024, 40(18):3230-3233.

      摘要 (24) HTML (0) PDF 3.39 M (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掌握医学本科生对放射肿瘤学的了解程度及参与学习的意愿。方法通过“问卷星”对重庆三所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问卷回收率为100.0%。60.0%的医学生身边有肿瘤患者。24.0%的医学生知晓所有的8种常见治疗方式。65.0%的医学生认为放射肿瘤科工作场所辐射风险较高。49.5%的医学生认为需要临床医学、肿瘤学等知识。60.5%的医学生认为肿瘤放射治疗分为4种。15.0%的医学生认为70.0%新发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83.0%的医学生表示希望在本科阶段开设肿瘤学课程,80.5%的表示希望在本科阶段开设放射肿瘤学课程,86.0%的表示本科实习的时候希望到肿瘤科或者放射肿瘤治疗科实习,66.0%的医学生表示可能会选择放射肿瘤治疗作为将来研究生的专业方向,43.0%的表示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放射肿瘤治疗科医生。结论希望有更多的医学院校在本科阶段开设放射肿瘤学课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放射肿瘤学专家奠定基础,并为放射肿瘤学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卫生管理
    • 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内涵建设现状及对策

      2024, 40(18):3234-3236.

      摘要 (52) HTML (0) PDF 1.05 M (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具有综合医院特色的中医药服务,进一步提高综合医院中医药内涵水平,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内涵丰富的服务体系。方法以德州市16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为例,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内涵建设评价框架,并依据评价框架制定调研问卷,其次对上述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内涵包括“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明星化”方向为根本的框架模块,整个评价体系专家积极系数为92.80%,可靠性分析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46,框架体系的可信度较高。结论“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明星化”四化建设为根本的框架模块,可以对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内涵建设强化进行有效性评价,弥补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中的薄弱点,致力于构建更加可持续的服务内涵建设体系,为各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案例分析
    • 针药联合治疗高龄复杂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顽固性疼痛1例

      2024, 40(18):3237-3240.

      摘要 (32) HTML (0) PDF 2.93 M (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术后顽固性疼痛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并发症,常难得到有效缓解。常规西医止痛不良反应多且易产生药物依赖性。祖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具有不良反应小、成本低、治疗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各种术后疼痛的治疗。现报道1例高龄复杂THA后顽固性疼痛患者以针药治疗为主辅以康复锻炼,疗效显著,未出现不良反应,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治疗术后顽固性疼痛的优势,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