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4, 40(20):3421-3425.
摘要:脑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其发生、发展及治疗机制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动物模型的发展为深入探讨脑转移机制提供了重要工具,并促进了新型治疗策略的开发与评估。该文综述了脑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模型,包括同基因移植模型、异种移植模型及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等。这些模型在模拟脑转移过程、解析脑转移调控机制及评价药物疗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该文还讨论了现有模型的优、劣势,并展望了未来脑转移动物模型在提升临床相关性和推动个体化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王咸钟,王忠,何大鹏 △,孙祖刚,谢习颂,安文亚,赖亚明,辜福贤,唐宏
2024, 40(20):3426-3431.
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临床样本检测,寻找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中关键基因的突变和机制探讨。方法下载TCGA(406例肿瘤组织和19例癌旁组织)和GTEx(21例癌旁组织)数据库中全部BLCA病例数据集的基因突变数据、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收集BLCA手术临床样本共32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91.42%的患者存在突变,其中错义突变、单核苷酸变异和C>T突变为主要突变类型,突变排在前5位的基因分别为TP53(47%)、TTN(45%)、KMT2D(29%)、MUC16(28%)、KDM6A(26%)。TCGA和临床样本中,KDM6A突变型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型(P=0.008、0.007)。KDM6A野生型的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大于突变型(P=0.028、0.035)。进一步研究发现,KDM6A的表达与CD8 +T细胞(r=0.22,P=0.039)、巨噬细胞(r=0.31,P=0.032)和内皮细胞(r=0.26,P=0.00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BLCA中KDM6A的突变与预后和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KDM6A突变可能是BLCA的潜在治疗靶标。
2024, 40(20):3432-3439.
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库)中吉非替尼敏感和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研究导致NSCLC获得性耐药的潜在关键基因,为耐药NSCLC患者的预后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GEO2R 网络工具分析 GSE123066 和 GSE83666 数据集识别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韦恩图比较2组数据之间的DEGs找出关键的候选基因,然后对候选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并对所得到的基因进行临床预后分析、肿瘤组织及不同分期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筛选到46个核心 DEGs 与NSCLC耐药显著相关,通过Cytoscape确定8个关键基因在NSCLC细胞的吉非替尼耐药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分别是SOD2、GADD45A、NCF2、LOX、CYR61、SOX2、JUP 和 MUC1,最后生存分析发现SOD2与NSCLC吉非替尼耐药高度相关。 结论SOD2可能是导致NSCLC细胞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关键基因,其高表达与NSCLC不良预后相关,表明SOD2可能是未来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4, 40(20):3440-3446.
摘要:目的探究自噬过程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缓解氟致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用氟化钠(60 mg/L)处理SH-SY5Y细胞24 h构建氟染毒细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化钠组、氟化钠+低剂量GSPE组、氟化钠+中剂量GSPE组、氟化钠+高剂量GSPE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法(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值变化;采用Hoechst33342染色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分析各组细胞LC3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 3、cleaved-PARP、LC3、p62等蛋白表达情况。随后纳入雷帕霉素重新分组,检测各组cleaved-PARP、LC3、p62等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Hoechst33342染色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氟化钠组SH-SY5Y细胞凋亡水平显著提高(P<0.05),经GSPE干预后细胞活力上升且细胞自噬水平上升(P<0.05)。与氟化钠组比较,雷帕霉素干预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凋亡,且雷帕霉素与原花青素联合后细胞自噬水平进一步提升(P<0.05)。结论GSPE能够抑制氟化钠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激活自噬有关。
2024, 40(20):3447-3454.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究绿原酸联合连翘苷调控细胞因子风暴的机制。 方法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PharmMapper、SEA和TCMSP数据库预测绿原酸和连翘苷的靶点,在GeneCards、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细胞因子风暴的靶点,筛选交集靶点绘制Venn图,以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构建细胞因子风暴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存活率;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4)、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磷酸肌醇-3-激酶3(PIK3C3)蛋白表达。 结果网络药理分析获得绿原酸联合连翘苷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的8个核心网络靶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蛋白(ALB)、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A)、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PARG)、酪氨酸激酶(SRC)、Toll样受体4(TLR4)];富集关键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等。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NO、TNF-α、IL-6的释放量和iNOS、COX-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NO、TNF-α、IL-6、iNOS、COX-2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与单药给药组比较,绿原酸和连翘苷(1∶1)联合用药组炎症指标下降更明显(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TLR4、TRAF6、PI3K3C的蛋白表达和PI3K3C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绿原酸联合连翘苷能协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细胞因子风暴,可能通过TLR4/TRAF6/PI3K3C信号通路实现。
2024, 40(20):3455-3458.
摘要:目的比较基于超声与微波2种不同原理快速石蜡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通过超声空化法与微波法处理的快速石蜡标本,通过分析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制片优良率、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效果及处理时间、试剂环保性等,比较2种不同原理快速石蜡技术的应用效果。 结果超声空化法共处理快速石蜡标本1 989例,微波法处理快速石蜡标本1 540例,2种技术均广泛应用于全身多处小组织活检,HE切片优良率均达到99%,2种技术处理的快速石蜡切片HE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空化法处理的快速石蜡标本有3例出现脱片现象(脱片率为0.15%),微波法处理的快速石蜡标本8例出现脱片现象(脱片率为0.53%),2组脱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技术免疫组化染色效果均满意;2种技术处理的快速石蜡切片FISH检测效果满意,均不影响结果判读;超声空化快速石蜡技术处理时间为69(63,76)min,微波法快速石蜡技术处理时间为123(119,12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种不同原理快速石蜡技术制片优良率均高于99%,在HE染色、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方面效果一致,但综合组织脱片率及组织处理时间考虑,基于超声空化原理的快速石蜡技术更值得临床推广。
周开甲 ,周冰 ,陈泽磊 ,陈昭芳 ,陈婷 ,陈溥 ,张鸿辉
2024, 40(20):3459-3463.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4年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258例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及病理类型、分子病理信息,结合采用的治疗方式,综合分析影响NSCLC脑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1)年轻、女性患者,EGFR突变及ALK基因重排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上升。(2)年轻NSCLC患者出现脑膜转移的风险较高,EGFR突变NSCLC患者出现脑膜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3)针对NSCLC脑转移患者,在靶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脑部放疗、抗肿瘤血管生成及免疫治疗;而如果患者出现脑膜转移,在靶向治疗的基础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结论NSCLC脑转移的高危因素包括年轻、女性、EGFR突变及合并ALK重排突变。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这些高危因素,有助于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24, 40(20):3464-3470.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发生的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肾内科接受门诊血液透析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部分患者作为训练集。另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同一所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验证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拟合优度。结果根据研究对象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n=79)和对照组(n=121),该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39.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视力受损、使用助行工具、透析前舒张压、血钾、自理能力评分、糖尿病、脑卒中、使用降糖药、使用安眠药均是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助行工具、血钾(≥4.65 mmol/L)、自理能力评分(≤83分)、患有脑卒中、使用安眠药均是造成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8%和89.9%;Hosmer-Lemeshow检验,χ 2=5.041,P=0.283。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血液透析患者的跌倒风险,为临床制定预防跌倒方案提供证据。
2024, 40(20):3471-3474.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12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及术后3 d行TEAS双侧合谷、内关、神门、中府、云门和大包穴,每天2次,每次30 min;对照组穴位选择同观察组,仅接电针刺激仪但不给予刺激。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2、3 d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拔除气管插管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按压总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3 d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和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升高,IS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拔除气管插管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按压总次数和补救镇痛率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TEAS双侧内关、神门、合谷、中府、云门和大包穴,可改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的恢复质量,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
李长松 , ,陈鲁 ,于大朋 ,刘新法 ,王宏刚 ,姜琳 △
2024, 40(20):3475-348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肺超声指导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对老年患者术后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肺保护性通气组(T-LP组)和基于肺超声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组(U-LP组),各40例。T-LP组采用低潮气量(VT)、持续固定呼气末正压(PEEP)和固定手法膨肺(RM)压力实施传统模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U-LP组在T-LP组基础上基于肺超声滴定个体化PEEP和RM压力来实施个体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2组分别于全身麻醉诱导前、拔管后15 min、拔管后30 min和准备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记录平静呼吸(QB)和深呼吸(DB)期间膈肌偏移(DE)[平静呼吸膈肌偏移(DEQ)、深呼吸膈肌偏移(DED)]、膈肌厚度(DT)[平静吸气膈肌厚度(DTQi)、平静呼气膈肌厚度(DTQe)、深吸气膈肌厚度(DTDi)、深呼气膈肌厚度(DTDe)]及膈肌增厚分数(DTF)[平静呼吸膈肌增厚分数(DTFQ)、深呼吸膈肌增厚分数(DTFD)]等膈肌超声监测指标,停用肌肉松弛药至4个成串刺激(TOFr)90%时间,拔管至Aldrete评分9分时间,以及需舒更葡糖钠拮抗肌松残余的病例数等。结果与全身麻醉诱导前比较,离开PACU时T-LP组DEQ、DED、DTQi、DTQe、DTFQ、DTDi、DTFD等膈肌超声指标均明显减少、变薄或降低(P<0.05),U-LP组DTDi指标明显变薄(P<0.05);与T-LP组比较,U-LP组离开PACU时DEQ明显增加(P<0.05),拔管后15、30 min和离开PACU时DED、DTDi、DTFD均明显增加或增厚(P<0.05),拔管后30 min和离开PACU时DTQi、DTQe、DTDe均明显增厚(P<0.05);拔管至Aldrete评分≥9分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U-LP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膈肌功能影响轻微,更利于术后膈肌功能恢复,缩短PACU内滞留时间。
2024, 40(20):3481-3485.
摘要:目的观察定心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肝郁化火型GAD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定心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n=40)和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治疗,n=40)。观察2组疗效,记录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检测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疗效方面,观察组优势较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E、Glu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5-HT水平升高,且观察组NE、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发生率分别为17.50%和25.00%,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672,P=0.412)。结论定心汤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缓解肝郁化火型GAD患者的躯体性和精神性焦虑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降低炎症水平,同时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2024, 40(20):3486-3489.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体外循环(CPB)预充液中应用地塞米松对小儿心脏手术肺氧合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收治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27例。对照组未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组预充液中加入5 mg/kg地塞米松,分别于麻醉诱导后CPB前(T0)、CPB 15 min(T1)、主动脉开放前5 min(T2)、CPB结束时(T3)、入重症监护室(ICU)后2 h(T4)取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a/A),记录术前一般状况及围手术期参数。结果对照组RI指标在T2时点为2.52±2.57,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1.3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OI、a/A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气管拔管率及ICU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预充液中给予地塞米松可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间段内改善CPB后肺氧合功能。
2024, 40(20):3490-3493.
摘要:目的研究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联合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性血流感染(BS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00例细菌性BSI患者开展试验,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判定为血培养污染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分析2组患者TTP与PCT、CRP水平。对比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细菌性BSI的效能。此外,对比不同种类病原菌感染及不同感染程度患者TTP与PCT、CRP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TTP为(12.66±3.43)h,短于对照组的(20.11±5.19)h,而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1.79±0.42)ng/mL、(41.73±7.55)mg/L,均高于对照组[(0.03±0.01)ng/mL、(3.55±1.0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血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TTP与PCT、CRP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BS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00%、97.00%、91.75%,均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病原菌感染患者TTP与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患者PCT、CRP水平均高于轻中度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P联合PCT、CRP诊断细菌性BSI的效能较佳,且能有效鉴别病原菌类型,为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2024, 40(20):3494-3497.
摘要:目的对比双侧腋窝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BABA-ET)和开放手术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10 月至2023 年 10 月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PTMC患者10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39例)、开放组(68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患者年龄较小[(40.51±5.67)岁 vs. (51.04±8.58)岁],手术时间较长[113.00(105.00~123.00) min vs. 95.00(86.00~105.75) min],术后引流量较多[(103.41±21.57)mL vs. (78.71±19.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低钙、疼痛评分、术后出血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乳糜漏、感染。腔镜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较开放组高(89.74% vs. 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末次随访,2组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BABA-ET对PTMC的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并且美容效果较好。因此,对于担心术后颈部瘢痕的PTMC患者,BABA-ET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2024, 40(20):3498-3501.
摘要: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DPN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血糖治疗,对照组给予硫辛酸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木丹颗粒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症状、感觉、反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04,P=0.747)。结论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可改善DPN患者血液循环,促进周围神经症状的改善,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辅助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2024, 40(20):3502-3506.
摘要:该文报道1例78岁男性晚期肺肉瘤样癌患者,PD-L1阳性表达,该患者通过联合使用信迪利单抗和安罗替尼进行治疗,疗效达到部分缓解(PR),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30个月。治疗过程中出现了2级高血压和其他短暂的心脏问题,但整体生活质量良好。
2024, 40(20):3507-3509.
摘要:外阴佩吉特(Paget)病(VPD)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因其发病率低及临床症状不典型,故治疗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该文报道1例VPD伴腺癌的病例,以外阴肿物,伴有瘙痒、疼痛症状为表现,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入院后经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团队行广泛性外阴切除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肛周病损切除术+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愈后良好。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此病例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VPD的临床诊治,以期为VPD的诊疗过程提供参考。
2024, 40(20):3510-3513.
摘要:Alport综合征(AS)是COL4An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家族遗传性肾脏病,目前尚缺乏针对性的根治性疗法,且该病临床表现与遗传方式相关,极大阻碍了该病的临床诊断。现报道1例由COL4A3基因新突变位点所致AS患者的病历资料,从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出发,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对近几年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认识,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2024, 40(20):3514-3517.
摘要:总结6例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患儿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降低患肢局部温度,缓解疼痛;注意休息,维持舒适体位;避免诱因、预防症状发作;加强局部用药,控制感染;保证充足摄入,加强个人卫生;关注并发症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加强药物管理,保证用药安全;实施心理护理,提供情感支持等。经过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诊疗,6例患儿中4例转归良好,1例家长因社会因素转院继续治疗,1例上肢症状明显缓解,但下肢症状仍明显。
2024, 40(20):3518-3522.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2组分别脱落2例,最终例数为每组48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及摄食训练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赋能教育模式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2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渗漏-误吸、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的Rosenbek 渗漏-误吸分级量表(P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除经济状况外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可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渗漏-误吸程度,有助于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2024, 40(20):3523-3532.
摘要:目的评价肌内效贴在妊娠期腰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肌内效贴对妊娠期腰痛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20日,由2名研究者严格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对结局指标满足meta分析的,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反之,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57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肌内效贴在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SMD=-1.57,95%CI:-2.11~ -1.02,P<0.000 01)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方面(SMD=-1.15,95%CI:-1.81~ -0.49,P=0.000 6)均优于对照组;描述性分析显示:肌内效贴可能会改善孕妇躯干角大小、腰椎活动范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骨盆带疼痛问卷(PGQ)分值,但对腰椎弯曲程度、步行速度的改善无显著作用。结论肌内效贴可以缓解妊娠期妇女腰痛,改善其腰部功能;但对改善孕妇躯干角大小、腰椎活动范围、ODI、SAS、SDS、PGQ分值均尚不明确,对孕妇腰椎弯曲程度、步行速度的作用不显著。
2024, 40(20):3533-3538.
摘要:目的该研究通过电子问卷调查了解泸州市居民饮酒现况,并评估解酒护肝食药同源中药复方的市场认可度。方法设计并采用电子问卷调查,对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泸州市区及城乡结合部定居的320名20~60岁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饮酒人群的现状及该类人群对酒精性肝病(ALD)的认识,评估解酒护肝食药同源中药复方的市场认可度。结果该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20份,调查对象全部为泸州市区及城乡结合部普通居民,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其中158人(49.4%)长期饮酒,其中111人(70.3%)存在酒后不适症状,51人(73.9%)采取应对措施;99人(89.2%)知晓、ALD危害,124人(78.5%)愿意接受药物防治ALD,其中84人(67.7%)选择中药复方。不采取措施防治酒精性的人群主要原因为存在不良反应、药物价格昂贵、口感不好和使用不便,不选择中药原因主要是制备复杂、口感不好及价格昂贵。存在罹患ALD风险的人群有112人(90.3%)愿意接受方便易用、价格实惠且药食同源的中药复方防治ALD。结论泸州居民饮酒率高,饮后不适感和ALD有较高认知水平;然而,在ALD的防控方面执行力度相对较弱。对选择方便易用、价格实惠且药食同源的中药复方防治ALD的意愿大。因此,进一步开展解酒护肝食药同源中药复方的研究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024, 40(20):3539-3541.
摘要: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自尊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1例TACE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评估患者自尊水平,调查员自拟一般资料问卷表,将可能因素纳入,经线性回归探究TACE患者自尊水平的有关影响因素。结果91例TACE患者经评估,RSES评分平均为(27.94±4.55)分。不同学历、家庭月均收入、希望水平、创伤后成长(PTG)水平资料的患者R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配偶情况等其他资料的患者R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探究,结果显示,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家庭月均收入<5 000元、希望水平低、PTG低水平均为TACE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ACE患者自尊水平可能受经济状况、希望水平、学历及PTG水平影响。
2024, 40(20):3542-3546.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渝中区某小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索学校流感防控要点。方法根据《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资料收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特征,寻找暴发原因。结果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23年2月21日,该次疫情共持续37 d,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24例,全校学生罹患率为11.14%。疫情波及全校4个年级28个班级,不同教学楼、不同楼层、不同年级和班级学生的罹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主要分布在厚德楼二楼(一年级),其中一(7)班学生罹患率最高(53.33%),楼层和班级分布存在一致性;未接种当季流感疫苗的学生罹患率明显高于接种过当季流感疫苗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231,P<0.05),疫苗保护率为50.04%,效果指数为2.0。结论该次疫情为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提示改善卫生条件、综合控制措施和疫苗接种是学校流感防控的重点,建议学校师生特别是低年级学龄儿童及早完成当季流感疫苗的接种。
2024, 40(20):3547-3552.
摘要: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动态调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异常表达或突变,参与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发挥致癌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确EZH2的致癌作用和抑制EZH2所发挥的抗癌机制,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是通过肿瘤微环境交互作用的,EZH2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也至关重要。该文在阐明EZH2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癌症患者中,为EZH2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 40(20):3553-3557.
摘要:大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冠心病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共同的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使得同时罹患大肠癌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早期识别发病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能降低大肠癌及冠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该文就大肠癌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联系、共同病理生理机制、共同危险因素、联合筛查及共同药物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4, 40(20):3558-3562.
摘要: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慢性感染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等免疫共抑制分子的释放,导致免疫耐受及肿瘤的发生。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主的综合治疗已广泛运用于晚期肿瘤的治疗,然而,其导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再激活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该文就PD-1/PD-L1抑制剂治疗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病毒再激活进行综述。
2024, 40(20):3568-3572.
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相关的慢性肝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如二次打击与多重打击、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等,治疗方式有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肠道菌群、巨噬细胞靶向治疗等方面。该文就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2024, 40(20):3573-3577.
摘要:肺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随着筛查技术的提高,其确诊率也逐年提高。手术方式是目前早期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术后症状群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困难并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因此,该文旨在从症状群概念、症状管理理论、评估工具、肺癌患者术后症状群表现、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提供参考。
2024, 40(20):3578-3584.
摘要:线粒体作为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在维持细胞功能中发挥着复杂作用。足细胞损伤是足细胞病发病的中心环节。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足细胞损伤中的地位被逐渐重视,目前有大量实验模型可证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障碍与足细胞稳态失衡相关。具体而言,各种线粒体生物学过程的异常均可导致足细胞受损,如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线粒体动力学异常、线粒体生物发生及自噬异常等。该研究将回顾线粒体在足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功能障碍对足细胞损伤的影响,以期为足细胞病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 40(20):3585-3588.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课程设计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临床沟通能力和情绪智力的影响。方法2023年9-12月,以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院179名2023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设计。教学前后分别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在课程学习前、后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临床沟通能力和情绪智力的变化。结果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满意[98.89%(177/179)],教学后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情绪智力各维度及临床沟通能力中的“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共同参与和验证感觉”4个维度得分相较教学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前后“确认患者问题和传递有效信息”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应用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课程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临床沟通能力和情绪智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感、获得感和教学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4, 40(20):3589-3591.
摘要:目的通过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教学法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探索其在实验诊断教学中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级及2021级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本科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20名。甲组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乙组为OBE组采用(OBE教育模式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丙组为OBE教育模式结合课程思政组(OBE教育模式结合课程思政融入临床经验诊断学)。通过理论考核及调查问卷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OBE教育模式结合课程思政组学生理论成绩及教师满意度评分高于OBE组和传统的教学组,OBE组学生理论成绩及教师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OBE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完成学习内容,从而也进一步完善了实验诊断学新教学模式的拓展。
2024, 40(20):3592-3594.
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干预式护理在跨院区硬式内镜器械再处理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跨院区再处理的6 037件硬式内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以6个月为节点,将未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机制的器械与实施干预后的器械做比较。结果实施前因不能正常使用反馈次数、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使用者满意度中的及时供应(含应急供应)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服务态度、再处理质量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式护理在跨院区硬式内镜器械再处理过程中能够提升再处理质量和提升使用科室满意度。
2024, 40(20):3595-3597.
摘要:总结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钙化防御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提高护理人员早期识别血液透析患者潜在钙化防御风险的能力,实施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此外,还需要加强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及伤口皮肤的护理,监测药物不良发应,做好血糖管理,加强营养的支持,完善健康教育。经过多学科联合治疗与护理干预,该例患者恢复良好,住院11 d后出院。
2024, 40(20):3598-3600.
摘要:总结了1例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并发外阴肿物患者的护理经验。临床上对患者加强会阴护理,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指导生活起居注意事项,重视心理疏导和随访观察,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该病例患者好转出院。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