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4, 40(24):4141-4144.
摘要:
2024, 40(24):4145-4149.
摘要:目的通过自制阳离子脂质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探讨一种更稳定、高效的基因载体工具,并比较自制阳离子脂质纳米微泡和普通脂质微泡的制备效果。方法使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DSP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2000)/DC-胆固醇(DC-Chol )按摩比为9∶0.5∶1 制备阳离子脂质纳米微泡,以单纯微泡——核心纳米微泡为对照,测定各组微泡的一般理化性质指标及其稳定性,包括粒径、表面电位、分散性指数(PDI)等,利用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各组微泡形态,并通过体外琼脂糖模型观察其体外造影效果。结果构建的阳离子脂质纳米微泡平均粒径为(564.35±25.93)nm,平均表面电荷为(17.6±2.1)mV,PDI为0.30±0.16,浓度为(4.27±0.31)×10 8;核心纳米微泡平均粒径为(582.55±16.30)nm,平均表面电荷为(-7.9±1.6)mV,PDI为0.37±0.15,浓度为(4.24±0.30)×10 8;2组表面电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连续测定2 h内均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体外造影效果良好。结论自制的阳离子脂质纳米微泡具有较高的正电荷,同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及体外造影效果,该方法有望推广应用并为搭载配体提供参考,成为高效的新型造影剂。
2024, 40(24):4150-4154.
摘要:目的研究铁皮石斛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的作用。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6组:NG组(正常组)、AS组、Res组(白藜芦醇组)、DPH组(铁皮石斛多糖高剂量组)、DPM组(铁皮石斛多糖中剂量组)及DPL组(铁皮石斛多糖低剂量组)。除NG组外,用7×10 5 U/kg维生素D3对其他组大鼠一次性完成腹腔注射,并用含有高脂肪的饲料饲养9周,建立AS模型;NG组大鼠普通饲料饲养,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DPH、DPM、DPL组按照给药体积为10 mL/kg,各组大鼠分别每天灌胃给予铁皮石斛多糖8、4、2 g/mL。Res组大鼠每天灌胃给予白藜芦醇100 mg/kg,NG、AS组大鼠每天给予100 mg/kg生理盐水。9周后处死大鼠,取股骨内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诱导其分化成EPCs,并测定EPCs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结果AS组大鼠EPCs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均显著低于NG组,DPH、DPM、DPL、NG、Res组大鼠EPCs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均高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皮石斛多糖对AS大鼠EPCs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有促进作用,表明铁皮石斛多糖对AS具有一定的潜在治疗作用。
2024, 40(24):4155-4161.
摘要: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筛选出烧伤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建立烧伤患者入院后创面细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预防和治疗烧伤患者入院后创面细菌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北区烧伤科2023年1月1日至8月1日因烧伤而收治入院的139例患者,按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分为Ⅰ组(培养结果阴性)77例和Ⅱ组(培养结果阳性)62例。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面积(BA)及入院时进行检测的血常规指标(17项)、血凝指标(7项)和生化指标(17项)等44项指标。通过最小绝对值选择和收缩算子(LASSO)回归技术来筛选变量数作为风险因素,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方法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通过内部随机分组(训练集0.8∶验证集0.2),并分别绘制出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效果。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最后的性能验证。结果通过LASSO回归技术分析筛选出性别(拦截值:0.30)、BA(拦截值:1.60)、白细胞计数(拦截值:0.34)、碱性磷酸酶(拦截值:0.28)、甘油三酯(拦截值:-0.71)、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拦截值:1.05)、白蛋白(拦截值:-1.62)和白蛋白/球蛋白(拦截值:0.05)8个可以评估烧伤患者创面细菌感染风险的因素,并且根据这些变量构建了列线图,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结论烧伤患者性别、BA及血液检验中6个指标与伤口创面细菌感染之间存在非线性和正相关联,建立的预测模型对烧伤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4, 40(24):4162-4166.
摘要:目的探究医疗共同体(医共体)抗凝药学联合门诊在提升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其医共体下属社区卫生中心就诊和随访,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瓣膜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2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3),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门诊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医共体抗凝药学联合门诊管理模式。统计6个月内2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INR目标值为2.0~3.0)、用药合理性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评估服药依从性、安全用药认知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INR达标率为71.43%(45/63),显著高于对照组[29.69%(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用药合理性评价中,观察组的用法用量不适宜发生率[19.05%(12/63)]、存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11.11%(7/63)]、临床诊断与适应证不一致发生率[6.35%(4/63)]和不良事件发生率[11.11%(7/6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88%(30/64)、37.50%(24/64)、31.25%(20/64)、48.44%(3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6.87±1.78)分]及安全用药认知能力评分[(8.14±1.79)分]均较对照组[(5.61±1.63)、(5.86±1.27)分]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共体抗凝药学联合门诊的管理模式可提升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024, 40(24):4167-4172.
摘要: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方法抽取CHARLS(2020)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通过SPSS26.0统计学软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据此来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水平、是否锻炼、现在是否吸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糖尿病、血脂异常、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对高血压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和情绪管理等措施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或肾脏疾病的患者,更应重视血压监测和定期体检。
2024, 40(24):4173-4177.
摘要: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对比该模型与CHA2DS2-VASc评分在预测COPD患者脑卒中风险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该中心2022—2023年住院的COPD患者213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收集新发脑卒中事件情况。按是否发生脑卒中将患者分为卒中组45例和非卒中组168例,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COP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各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评估列线图模型和CHA2DS2-VASc评分在 COPD患者脑卒中发病中的预测作用。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独立生活、脑卒中史、抗凝血治疗、CHA2DS2-VASC评分是COP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398(1.380~8.371)、0.281(0.102~0.775)、18.869(2.324~153.217)、0.006(0.001~0.043)、2.079(1.345~3.216),P<0.05]。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95%CI:0.852~0.955),灵敏度为89.9%,特异度为77.8%,表明模型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χ 2=3.500,P=0.744,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Delong检验显示,该列线图模型较CHA2DS2-VASc评分(AUC=0.741)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Z=5.610,P<0.001)。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和校准度,可有效提高对COP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从而为COPD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早期评估和即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2024, 40(24):4178-4182.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病理学疗效,并分析患者病理学缓解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TNBC的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乳腺病理学完全缓解(bpCR)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bpCR率的影响因素,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36例患者均可评价临床疗效,患者总体反应率(ORR)为89.71%,bpCR率为49.26%。不同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脉管侵犯患者的bp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东部肿瘤协作组功能状态评分、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患者的bpCR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临床分期Ⅲ期[比值比(OR)=3.438,95%可信区间(95%CI) 1.815~6.514]和组织中低分化程度(OR=2.450,95%CI 1.191~5.039)为影响患者bp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36例患者经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级,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TNBC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患者临床分期Ⅲ期和组织中低分化程度为影响患者bp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方案具有较好安全性。
2024, 40(24):4183-4188.
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细胞计数联合CT影像特征鉴别非钙化实性孤立肺结节性质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非钙化实性孤立肺结节患者100例,其中良性组48例,恶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CT影像特征和免疫细胞计数。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识别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所选变量不同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患者病变CT表现边缘粗糙,液泡、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和血管集束征出现比例较高,卫星病变出现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CD3 +T、CD4 +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 +T与CD4 +T[相关系数(r)=0.745,P<0.001]和CD8 +T(r=0.734,P<0.001)呈正相关。CD3 +T、CD4 +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以及边缘粗糙、液泡、分叶和胸膜凹陷等CT影像特征是非钙化孤立性肺结节为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3 +T联合CT影像特征的AUC为0.845,CD4 +T联合CT影像特征的AUC为0.862,2种模型AUC、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细胞计数联合CT影像特征可有效鉴别非钙化实性孤立肺结节的性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CD3 +T、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以及具有边缘粗糙、液泡、分叶和胸膜凹陷等CT影像特征的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更高。
2024, 40(24):4189-4192.
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性心肌病(SCM)患者炎症介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于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急诊监护病房及综合ICU住院诊断为SCM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艾司洛尔)和对照组31例(一般常规治疗)。收集2组患者一般基础资料、既往合并病史,包括入院时心率、平均动脉血压、体温、呼吸频率,入院当天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检测患者入院当天及第 7天血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结果治疗后 7 d,观察组患者的CRP、PCT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36.5±15.2)mg/L vs.(56.2±13.5)mg/L、(9.2±1.4)ng/L vs.(17.3±2.6)ng/L],LVEF、CI均高于对照组[(0.51±0.06)% vs.(0.46±0.04)%,(3.35±0.15)L/(min·m 2) vs.(3.05±0.19)L/(min·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M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艾司洛尔,可以降低患者炎症介质水平,并改善其心功能。
2024, 40(24):4193-4196.
摘要:目的利用深度算法构建高频肌骨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掌指关节病变的人工智能系统,并验证该系统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行超声检查的41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手部高频肌骨超声图像,并按照7∶3的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287)和验证集(n=123)。利用深度算法构建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掌指关节病变的人工智能系统,应用训练集进行深度算法训练。以掌指关节滑液偏振光检查阳性为判断标准,比较低资历、高资历超声医生与人工智能系统对验证集痛风性关节炎掌指关节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41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有343例存在掌指关节病变,发生率为83.66%。人工智能系统诊断验证集患者掌指关节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5.29%、85.71%、85.37%、0.855。高资历超声医生诊断验证集患者掌指关节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低资历超声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智能系统诊断验证集患者掌指关节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低资历超声医生,准确度低于高资历超声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与高资历超声医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深度算法构建的人工智能系统对患者中痛风性关节炎高频肌骨超声图像中掌指关节病变的诊断效能良好,且相较于低资历超声医生的诊断价值更高。
2024, 40(24):4197-4201.
摘要:目的探讨伏诺拉生加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与含呋喃唑酮铋剂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门诊诊疗且首次治疗失败的120例Hp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组,完成治疗及随访分别为58、56例。A组患者给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阿莫西林胶囊二联疗法,B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四联疗法,2组疗程均为14 d。随访记录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根除治疗结束,停药大于4周后行 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Hp根除率。结果A组患者依从性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40);A组54例患者成功根除Hp,B组51例患者成功根除Hp,2组患者按协议根除率及意向治疗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救治疗Hp感染方案选择上,伏诺拉生加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与含呋喃唑酮铋剂四联疗法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方案患者依从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望成为Hp治疗方案中的更佳选择。
2024, 40(24):4202-4205.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选择性水激发序列(3D-WATS)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诊治的疑似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76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序列[T2弛豫时间图成像(T2-mapping)、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3D-WATS]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并计算不同序列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另外对比不同序列检查软骨非缺损处与缺损处信号强度比值。结果76例疑似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有52例确诊。3D-WATS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6.15%(50/52)、95.83%(23/24)、96.05%(73/76)、98.04%(50/51)、92.00%(23/25)]均高于PDWI、T2-mapping检查[分别为73.08%(38/52)、58.33%(14/24)、68.42%(52/76)、79.17%(38/48)、50.00%(14/28)及80.77%(42/52)、66.67%(16/24)、76.32%(58/76)、84.00%(42/50)、61.54%(1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I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结果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301,P<0.05),T2-mapping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结果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理想(Kappa=0.464,P<0.05),3D-WATS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结果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910,P<0.05)。3D-WATS、PDWI、T2-mapping检查软骨非缺损处与缺损处信号强度比值分别为(1.79±0.43)、(1.31±0.38)、(1.04±0.27),各序列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3D-WATS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应用。
2024, 40(24):4206-4209.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BPB)的麻醉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88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BPB麻醉,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Dex联合BPB麻醉。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疼痛程度,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切皮(T1)、手术结束(T2)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麻醉前10 min(T0),Ramsay镇静评分高于T0时;对照组患者T1时HR、MAP高于T0时,且T1、T2时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舒适度量表(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联合BPB有利于稳定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延长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提供良好的镇静及镇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2024, 40(24):4210-4213.
摘要:目的分析泰安地区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献血者捐献全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快速检测(HBsAg初筛)情况,探讨更加适宜本地区的HBsAg初筛策略。方法分别对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团体献血和街头自愿献血群体、初次和重复献血群体、泰安市各县市区献血群体的HBsAg初筛淘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团体献血群体HBsAg初筛淘汰率(11.18‰)低于街头自愿献血群体(27.72‰);重复献血群体HBsAg初筛淘汰人次明显低于初次献血(9∶563);泰安市各县市区献血群体间HBsAg初筛淘汰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排序为新泰市(34.06‰)、泰安市区(23.95‰)、东平县(17.61‰)、宁阳县(15.27‰)、肥城市(11.59‰)。结论本地区采血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献血者捐献全血前HBsAg初筛策略,将重复献血群体,团体献血的医疗、教育机构献血群体作为试点,免做捐献全血前HBsAg初筛;HBsAg阳性献血者在泰安地区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2024, 40(24):4214-4217.
摘要: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PT-like FDCS)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性疾病,大多数与EB病毒(EBV)感染相关,临床误诊率较高。该文报道了1例体检偶然发现脾脏占位,经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确诊为脾脏EBV阳性IPT-like FDCS病例,并结合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复习,旨在让临床对该病有进一步的认识,避免误诊。
陈燕 , ,胡德敏 , ,白生平 , ,陈维 , ,王秋梅 ,
2024, 40(24):4218-4221.
摘要:目的探讨动漫视频联合肠道准备路径表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服药依从性、灌肠次数、肠道准备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按住院时间顺序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消化内科住院进行结肠镜诊疗的150例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8月在该院消化内科住院进行结肠镜诊疗的150例肠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道准备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漫视频联合肠道准备路径表进行指导及健康宣教。采用平均住院时间、服药依从性、灌肠次数、肠道准备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于出院时对2组进行效果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灌肠次数少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及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实施动漫视频联合肠道准备路径表进行肠道准备指导及健康宣教,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灌肠次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肠道准备合格率,从而改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与检查效率。
2024, 40(24):4222-4224.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心理困扰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慢阻肺患者,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评估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困扰水平,并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K10评分,分析慢阻肺患者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慢阻肺患者的K10评分为(27.58±2.76)分。不同病程、合并症、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度的慢阻肺患者K1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大于5年、合并症大于或等于2个、自我效能低下、社会支持度低下是慢阻肺患者心理困扰水平较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心理困扰水平主要受患者病程大于5年、多个合并症、自我效能低下、社会支持度低下等因素影响。
2024, 40(24):4225-4229.
摘要:目的探讨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 年1-10月在该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肺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肺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肺康复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运动功能(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COPD评估测试(CAT)]和出院后肺康复运动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FEV1、FEV1%、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CAT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出院后康复运动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肺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其肺康复运动依从性。
2024, 40(24):4230-4233.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基于脑电双频指数评估(BIS)的镇静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4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3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2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BIS的镇静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镇静效果、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及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镇静合适占比较高,镇静效果较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0,P=0.660);研究组患者干预后GC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15,P<0.001);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70、9.539,P<0.001)。结论基于BIS的镇静护理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减轻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2024, 40(24):4234-4237.
摘要:目的评估甲状腺术后咽部癔球症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84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及手术相关参数。运用“甲状腺切除术有关的语音调查问卷”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咽部癔球症评估。根据对问卷中问题12的回答,将患者分为癔球症组(≥1分)和对照组(0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咽部癔球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中癔球症组36例,对照组48例。癔球症组的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91.7% vs. 54.2%),且中央淋巴结转移及行中央颈淋巴清扫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P=0.032、0.037)。癔球症组患者术后问卷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比值比(OR)=2.135,95%可信区间(95%CI) 1.749~2.521,P<0.001]、淋巴结侵犯部位(OR=1.282,95%CI 1.021~1.543,P<0.001)、中央颈淋巴清扫(OR=1.575,95%CI 1.239~1.910,P<0.001)为甲状腺术后发生咽部癔球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患者、中央颈淋巴结清扫和中央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癔球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护理工作中需加强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沟通交流。
2024, 40(24):4238-4242.
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罐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火龙罐干预。2组产妇均干预3 d。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蠕动时间、自主排气时间及肛门自行排便时间)、胃肠症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子宫复旧情况及泌乳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蠕动时间、自主排气时间及肛门自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胃肠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时,2组产妇VAS评分均较术后麻醉消退后1 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麻醉消退后1 h、干预3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时,2组产妇子宫下降高度及子宫三径之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及干预3 d泌乳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发生,且不会对产妇疼痛、子宫复旧及泌乳情况产生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4, 40(24):4243-4246.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策略的精细化气道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该院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99例,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将先入院的4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后入院的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目标导向策略的精细化气道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呼吸压力更低,机械通气、ICU治疗及住院时间更短,气道相关并发症更少,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策略的精细化气道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中可提高其肺功能改善效果,加速病情康复,减少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2024, 40(24):4247-4251.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水平在脑出血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家属128例,采用疾病获益感量表(BF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实施问卷调查,分析脑出血患者家属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疾病获益感的相关性及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脑出血患者家属疾病获益感得分为(78.52±10.56)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2.39±5.22)分,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为(24.35±3.76)分,屈服维度得分为(6.06±1.58)分,回避维度得分为(13.30±2.44)分;脑出血患者家属社会支持总分、各维度与面对应对、疾病获益感呈正相关(P<0.05),与屈服、回避应对呈负相关(P<0.05),而疾病获益感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屈服、回避应对呈负相关(P<0.05)。采用强制纳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测变量取面对应对,因变量取疾病获益感,经回归分析时的决定系数(R)=0.635,未标准化回归系数(B)=1.588,P<0.001;预测变量取面对应对,因变量取社会支持,经回归分析时的R=0.483,B=0.274,P<0.001;预测变量取用面对应对、社会支持,因变量取疾病获益感,经回归分析时的R=0.642,B=1.522,P<0.001。预测变量取回避应对,因变量取社会支持,回归分析时的R=0.410,B=-0.014,P=0.790;预测变量取社会支持、回避应对,因变量取疾病获益感,回归分析时的R=0.421,B=-0.393,P=0.001。社会支持在面对、回避应对疾病获益感预测中均起到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在脑出血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临床可从社会支持入手制定干预对策,有利于提高家属疾病获益感。
2024, 40(24):4252-4255.
摘要:目的探究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收治的12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2组均干预12周。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FD-MD)]、生活质量情况[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SSFD-MD和S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统合性心理护理联合团体社交训练能够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2024, 40(24):4256-4260.
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氨、胆碱酯酶对其的预测价值,以制定对应预防对策,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该院于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肝性脑病为依据,将其分为肝性脑病组(85例)及无肝性脑病组(687例)。统计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以筛选出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不同分期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血氨、胆碱酯酶的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氨、胆碱酯酶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s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有肝性脑病史、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碱中毒、高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高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低血钠水平、高蛋白饮食均为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70、1.067、1.087、1.096、1.129、1.133、1.075、1.089,P<0.05)。与无肝性脑病组相比,肝性脑病组患者血氨水平更高,胆碱酯酶水平更低;Ⅰ~Ⅳ期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胆碱酯酶水平则呈逐渐降低趋势;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血氨、胆碱酯酶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肝性脑病史、TIPS、碱中毒、高MELD评分、高血清TBiL水平、低血清Alb水平、低血钠水平、高蛋白饮食均为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氨水平与肝性脑病分期呈正相关,胆碱酯酶水平与肝性脑病分期呈负相关,血氨、胆碱酯酶两者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24, 40(24):4261-4265.
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罐综合灸联合循经取穴推拿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4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1∶1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加用火龙罐综合灸配合循经取穴推拿干预。2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腰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S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腰椎活动度(腰椎屈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度)及生活质量[世卫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ODI评分分别为(1.53±0.23)、(12.42±1.23)分,低于对照组的(1.87±0.26)、(16.74±1.42)分;干预后JOA各维度及总分分别为(7.45±1.13)、(4.94±0.52)、(12.13±1.12)、(24.52±2.14)分,高于对照组的(6.02±1.04)、(3.87±0.43)、(10.41±1.05)、(20.30±2.11)分;干预后腰椎屈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度分别为(71.52±5.49)°、(52.14±5.32)°、(42.58±4.32)°,高于对照组的(62.39±5.24)°、(46.35±4.53)°、(37.58±3.51)°;干预后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分别为(87.26±5.45)、(86.17±5.35)、(89.68±5.22)、(90.52±4.36)分,高于对照组的(81.54±5.33)、(80.22±5.24)、(82.34±5.11)、(83.64±4.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综合灸联合循经取穴推拿可更好地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减轻腰痛程度,降低活动障碍对其生活的影响。
2024, 40(24):4266-427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人类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NFSF15)基因在rs3810936位点的C/T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Ovid、Springer、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搜索关于TNFSF15 基因在rs3810936位点C/T多态性与UC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病例对照研究,共2 173例UC患者(病例组)和2 744例健康者(对照组)。TNFSF15基因在rs3810936位点C/T多态性与UC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携带CC+CT、CC基因型者UC发病风险均高于TT基因型,携带CT+TT 基因型者UC发病风险低于CC基因型,携带C等位基因者UC发病风险高于T等位基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1.25、1.41、0.82、1.17,95%可信区间 1.06~1.46、1.17~1.71、0.71~0.93、1.08~1.27,P=0.006、<0.001、0.003、<0.001)。结论TNFSF15基因在rs3810936位点C/T多态性与UC发病有关,携带等位基因C会增加UC的发病风险。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该结论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2024, 40(24):4272-427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癌症患者经济毒性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癌症患者经济毒性及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5.1软件对癌症患者经济毒性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研究对象共21 188例,发生经济毒性的患者7 462例,涉及影响因素11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患者经济毒性发生率为41%[95%可信区间(95%CI)(33%,49%)]。非白种人[比值比(OR)=2.39,95%CI(2.14,2.68),P<0.001]、年龄较小[OR=1.04,95%CI(1.02,1.06),P<0.001]、无保险[OR=1.79,95%CI(1.48,2.18),P<0.001]、低收入[OR=3.2,95%CI(2.8,3.66),P<0.001]、无配偶[OR=1.97,95%CI(1.76,2.22),P<0.001]、高学历[OR=0.56,95%CI(0.46,0.67),P<0.001]、诊断年限短[OR=1.60,95%CI(1.28,2.00),P<0.001]、失业[OR=2.64,95%CI(1.88,3.71),P<0.001]、癌症分期晚[OR=2.19,95%CI(1.70,2.84),P<0.001]、无额外商业健康保险[OR=4.93,95%CI(2.23,10.93),P<0.001]、放/化疗[OR=2.72,95%CI(1.72,4.31),P<0.001]为癌症患者发生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癌症患者经济毒性发生率较高,非白种人、年龄较小、无保险、无配偶、高学历、低收入、失业、诊断年限短、癌症分期晚、无额外的商业健康保险、放/化疗为癌症患者发生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
2024, 40(24):4280-4285.
摘要:情绪障碍是结核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问题。情绪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其疾病预后,且临床常用结核药物对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较为有限。该文从影响因素和心理干预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结核病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综述,在临床实践中,放松疗法(正念疗法、笑声疗法)、认知行为干预、社会心理干预等干预策略在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2024, 40(24):4286-4293.
摘要: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变得更为普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的寿命明显延长。由于传统和非传统风险因素的影响,相较于普通人群,艾滋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疾病进展也更早。并且目前针对艾滋病的治疗仍存在局限性,部分药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加重心血管疾病风险。近年来,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口数量不断上升,探索HIV感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因此,该文就HIV感染合并冠心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 40(24):4294-4298.
摘要:心血管疾病(CVD)是心脏和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动脉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CVD的患病人数达3.3亿,已位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乳制品对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适量摄入乳制品可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骨钙素、肠道微生物等途径改善CVD。马奶作为优质乳制品之一,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其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高脂血症等CVD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该文对马奶营养成分及其防治CVD的效果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马奶的利用和CVD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2024, 40(24):4299-4301.
摘要:在医疗领域,共享决策作为一种诊疗服务模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旨在深入探讨共享决策在肿瘤科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通过全面梳理共享决策的概述,分析肿瘤科护理人员共享决策的现状及职能,并深入探讨共享决策在肿瘤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以期为后续临床共享决策的实践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借鉴。
2024, 40(24):4302-430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在线演示互动系统与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该科参加规培的148名医师,随机分为试验组(74名)及对照组(74名)。试验组采用基于在线演示互动系统与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模式。规培学习周期为1个月。规培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医德医风评分、职业道德评分、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评分、对教学方式及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规培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道德评分、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评分、对教学方式及结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规培学生的医德医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在线演示互动系统的教学模式在内分泌与代谢专业住院医师规培中应用效果较好。
李娟 ,代雪林 ,霍桂林 ,廖碧珍 ,罗月英 ,刘玮楚 ,王富兰 △
2024, 40(24):4305-4312.
摘要:目的探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成长体验,以期为其进入临床实习后不同阶段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并为护生从事护理职业生涯早期心理建设提供方向。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于2021年4月选取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本科实习护生37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结果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经历了初期焦虑迷茫/期待期,中期探索磨合/适应期,末期懈怠抉择/成功期3个不同阶段。结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成长为动态过程,学校和临床实习基地管理者和教师可根据护生的不同成长阶段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并在护生临床实习中为护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储备和就业前心理素质的塑造。
2024, 40(24):4312-4314.
摘要:目的探讨生命叙事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肾内科实习的9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和对照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各45名。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试验组实习生采用生命叙事教学法,对2组实习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专业认同度、职业素养评分、教学满意度和教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命叙事应用于护理实习带教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值得推广。
贺凤 ,赵旭 ,孙亚贤 ,李自娟 ,官依婷 ,雷学芬 ,林花 △
2024, 40(24):4315-4317.
摘要: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EP)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胃肠道变态反应炎症疾病,目前其诊断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可知目前较为接受和使用的是Talley 标准。该标准以组织病理活检为主要检查方法,观察胃肠道组织是否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来诊断疾病,但该检查也有出现阴性的情况,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现报道1例病理阴性的EP患者的诊疗过程,希望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
张宝林 ,李晶 ,徐会舒 ,张施楠 ,蒋柠霄 ,韩磊 ,冯飞 ,张洪星 △
2024, 40(24):4317-4320.
摘要:该文报道1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发生胎盘早剥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于12 +6周首次诊断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期最高血压174/112 mm Hg(1 mm Hg=0.133 kPa),住院后40 h,患者突发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子宫质硬拒按,下腹手术瘢痕处压痛明显,自觉胎动减少。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及超声检查等结果,明确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发生胎盘早剥,最终在密切监护下顺利剖宫产结束分娩。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