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指南解读
    • 2023版NICE《肥胖:识别、评估和管理》解读:儿童、青少年 与成人超重及肥胖识别与评估部分*

      2024, 40(5):721-726.

      摘要 (304) HTML (0) PDF 6.08 M (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超重和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亟须解决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 前,全球范围内已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和方案,但形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超 重及肥胖的诊断标准仍未统一,也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该文对2023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 床优化研究所《肥胖:识别、评估和管理》中关于儿童、青少年与成人超重及肥胖的识别与评估进行解读,以期为 超重及肥胖的综合评估提供简易参考。

    • >论 著
    • 菝葜总黄酮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2024, 40(5):727-734.

      摘要 (152) HTML (0) PDF 12.05 M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菝葜总黄酮对慢性盆腔炎(CPI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CPID大鼠模 型(苯酚胶浆化学烧伤法),将造模成功的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菝葜总黄酮高[32.4 g/ (kg·d)]、中[16.2 g/(kg·d)]、低[8.1 g/(kg·d)]剂量组,金刚藤胶囊组,地塞米松组,各10只。假手术处理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与本底对照组,各10只。另外设立空白对照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给药 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常规指标;观察大鼠左右侧子宫的形态变化,计算子宫肿胀率及肿胀抑制 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 子宫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 和 IL-10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及金刚藤胶囊组比 较,菝葜总黄酮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 CPID 模型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及各项血液流 变学指标,降低大鼠子宫肿胀率,抑制大鼠子宫组织IL-1β及IL-6的表达,促进IL-4及IL-10的表达,并能显著 减轻子宫充血、水肿症状,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腺体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改善子宫内膜增生及纤维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菝葜总黄酮能综合改善CPID 模型大鼠症状,增强其血液流动性,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同时抑制CPID模型大鼠子宫炎症反应及子宫纤维化增生。

    • 安罗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方案后线治疗SCLC 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024, 40(5):735-740.

      摘要 (80) HTML (0) PDF 1.98 M (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安罗替尼(Anlotinib)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CAPTEM)方案在晚期小细胞肺癌 (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 一人民医院二线化疗后进展脑转移的SCLC患者23例,后线治疗方案予Anlotinib靶向治疗联合CAPTEM 方 案抗肿瘤治疗。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i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 制率(DCR)、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纳入患者的PFS和 iPFS;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相关数据的生存分析,评估该联合方案对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的疗 效及安全性。结果 疗效分析: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3例; ORR为43.47%,DCR为86.95%。脑转移评估: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病情稳定10例, 疾病进展2例,iORR为47.82%。患者中位PFS为6.4(5.4,7.0)个月,iPFS为6.5(5.5,7.4)个月。单因素分 析: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标准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对患者的 PFS有一定影响(P <0.05),而体力状况ECOG 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与患者的iPFS有关(P <0.05)。 多因素分析:体力状况ECOG评分对患者的PFS及iPFS均具有显著影响(P <0.01)。23例患者未出现4级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0.43%(7/23)]、口腔黏膜炎[17.39%(4/23)]、高血压 [26.08%(6/23)]、胃肠道反应[30.43%(7/23)]、食欲减退[21.73%(5/23)]、腹泻[13.04%(3/23)]等,均为 1~2级;1例患者出现高血压3级不良事件,予高血压药物后控制良好,调整剂量后反应良好;所有患者无咯 血、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nlotinib联合CAPTEM 方案使SCLC脑转移患者在后线治疗中 的疗效获益,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对比研究*

      2024, 40(5):741-744.

      摘要 (111) HTML (0) PDF 2.22 M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研究2种不同品牌ELISA 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白细胞介素-8(IL-8)水 平情况。方法 不同浓度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A549细胞10、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共获得40份样本, 分为1~10组,每组4份。采用2种ELISA 试剂盒(试剂盒A、试剂盒B)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水平,对 比2个试剂盒检测得到的组间数据或同组数据的一致性或差异性。结果 2种试剂盒拟合曲线中相关系数值 分别为:0.999 600、0.999 602,检测标准品结果相关性良好。试剂盒B检测样品1、2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试剂盒A 检测样品1、2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种试 剂盒检测样品8、9组及样品9、10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仅试剂盒B检测样品 1、5组中IL-8水平明显低于试剂盒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不同品牌ELISA 试剂盒均可用 于检测IL-8水平,但检测结果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为避免实验误差,研究中应尽量选择同一个厂家生产 的同品牌试剂盒。

    • lncRNA Gm44981抑制心脏衰老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024, 40(5):745-749.

      摘要 (112) HTML (0) PDF 2.60 M (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小鼠心脏衰老过程中长链非编码(lnc)RNA Gm44981的表达水平,探索其抑制心 脏衰老的机制。 方法 选取3月龄年轻和24月龄年老小鼠各5只,提取心肌组织RNA 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 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Gm44981 的表达水平。另选取4 月龄快速老化小鼠10 只,分为对照组和 Gm44981过表达组(构建Gm44981 过表达快速老化小鼠模型),各5 只。采用qRT-PCR 检测对照组和 Gm44981过表达组小鼠Gm44981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 SA-β-gal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53和Sirt1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 检测miRNA- 34a表达水平。结果 Gm44981在年老小鼠的心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年轻小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Gm44981过表达组小鼠Gm44981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IL)-1α和IL-6等SASP和 SA-β-gal表达下调,p53表达下调,Sirt1表达上调,miRNA-34a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 论 lncRNA Gm44981在心脏衰老过程中表达下调,其可能通过作用于miRNA-34a/Sirt1抑制心脏衰老。

    • >论著·临床研究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疗效观察*

      2024, 40(5):750-752.

      摘要 (87) HTML (0) PDF 1.24 M (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对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 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涂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治疗。对 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阴瘙痒程度、皮肤颜色、皮肤弹性症状及体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外阴瘙痒程度[(0.77±0.50)分]、皮肤颜色[(1.03±0.56)分]、皮肤弹性[(0.60±0.56)分]症状及体征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0.59)、(1.47±0.78)、(1.17±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生 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治疗VLS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涂擦。

    • 膀胱原位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2024, 40(5):753-758.

      摘要 (128) HTML (0) PDF 2.47 M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影响膀胱原位癌(CIS)患者预后可靠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直观地预测膀胱 CIS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2010-2015年的数据,筛选出832例膀胱 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膀胱CIS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和总 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实现对生存模型的可视化,最后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 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影响膀胱CIS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和肿瘤分 级(P <0.05)。影响膀胱CIS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分级、原发灶数(P <0.05)。二者 的C-index分别为0.745和0.709。结论 年龄、肿瘤分级、原发灶数在膀胱CIS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的预测 价值,通过列线图的构建可更好地为膀胱CIS患者制定临床决策。

    • 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大腿止血带引起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2024, 40(5):759-765.

      摘要 (69) HTML (0) PDF 2.59 M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S-FICB)对大腿止血带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 患者73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患者行S-FICB,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神经 阻滞操作。2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T0)、止血带充气前即刻(T1)、充气后20 min(T2)、充气后40 min(T3)、充气后60 min(T4)、充气后80 min(T5)、止血带释放即刻(T6)、释放5 min(T7) 的有创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药物用量,记录总出血量、输液量、止血带相关高血压发生次数及镇痛药物使用 量。测量2组患者T1、止血带释放后1 min、止血带释放后30 min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丙二醛水平。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间数字疼痛评分表(NR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 比较,试验组患者在T4、T5 时刻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止血带释放后1 min、释放后30 min TNF-α、丙二醛水平 显著降低,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NRS评分显著降低,止血带相关高血压发生率降低,氟比洛芬酯使用量减 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常见并发症。结论 S-FICB可减少大腿止血带引 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止血带相关高血压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

    •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 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2024, 40(5):766-770.

      摘要 (69) HTML (0) PDF 3.83 M (4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SAPCT)联合全身化疗(SC)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短期 及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试 验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SAPCT 联合SC(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 予SC(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治疗,2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对比2组患者短期、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1周期后,试验组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化疗2周期后,试验组患者部分缓解率和进展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患者远期疗效PFS和OS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SAPCT联合SC治疗晚期食 管癌不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症状,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基于帕累托图的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报告 分析及影响因素评估

      2024, 40(5):771-773.

      摘要 (40) HTML (0) PDF 1.25 M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临床使用荧光素钠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用药安全提供 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 146例患者报告,采用帕累托图分析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并对患者性别、年龄及荧光素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等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发生194例次ADR,消化系统最为多见(127例次,65.46%),其次为呼吸系 统(40例次,20.62%)和皮肤及其附件(21例次,10.82%)。年龄(≥60岁)是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的危险因 素(P<0.05)。结论 消化系统反应是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的主要表现,患者年龄是ADR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该类患者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时要做好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4, 40(5):774-779.

      摘要 (56) HTML (0) PDF 1.20 M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的建立及实践效果,为形成适宜医疗机构应 用的产后避孕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保护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力。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临床试验设计,便利选 取该院2021年6-8月定期产检的育龄妇女1 200例作为试验组,将2021年3-5月定期产检的育龄妇女 1 20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在妇女孕晚期及分娩期,产后42 d,产 后6、12个月进行产后避孕知识宣教、避孕措施落实和随访,产后避孕服务档案信息多学科互通互享管理;对照 组采用常规产后避孕服务方法。干预完成后对2组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格率、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 避孕启动时间、产后1年内持续规范避孕率、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产后1年人工流产率、产后1年内采取避 孕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格率、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避孕启动时 间、产后1年内持续规范避孕率、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产后1年人工流产率、产后1年内采取避孕方法等明 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采用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利于提高 育龄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知晓率与避孕意识、落实长期高效避孕措施,降低产后1年内非意愿妊娠率、高危流产 率等。

    • 持续性体位管理在婴儿扁头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 40(5):780-783.

      摘要 (60) HTML (0) PDF 1.28 M (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持续性体位管理在婴儿扁头综合征(DP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 至2022年6月就诊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吉安市城区0~9月龄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码法将 其分为对照组、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未予相关干预,干预一组患儿采用常规干预方式; 干预二组患儿予持续体位管理干预方式(利用头盔矫形装置基本原理的睡姿矫正方法)。比较3组患儿干预前 及干预1、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情况,并比较干预3个月后3组患儿监护人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3 组患儿干预前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儿干预1、2、3个月后经颅 斜径差、头颅指数均低于干预前;干预一、二组患儿干预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均低于干预1个月 后,干预3个月后均低于干预2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二组患儿干预1、2、3个月后经 颅斜径差、头颅指数低于干预一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二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监 护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一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持续性体位管理方法操作简 便,利于照护者接受,在头颅存在可塑性条件下予短期1个月干预,DPB即可得到有效纠正,较普通干预方法效 果明显,也可作为预防手段,值得临床推荐。

    • 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 因子表达差异及特点研究

      2024, 40(5):784-788.

      摘要 (273) HTML (0) PDF 1.28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 10、IL-17、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探索不同证候之间的表达差异,同时探究CHB患者细胞因子在不 同肝组织病理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住院的 CHB患者共13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同步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获 取组织病理情况,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肝胆湿热证型和肝郁脾虚证型,不同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期 的CHB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差异。结果 IL-6及IL-17在肝胆湿热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郁脾虚证,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 =0.002、0.025),而IL-10及TGF-β1则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胆湿热证,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0.005)。根据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138例CHB患者中肝脏炎症活动度 G1~G4分别有31、84、20、3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在炎症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138例CHB患者中肝纤维化分期S1~S4分别有106、26、4、2例,CHB患者中肝胆湿热证和肝 郁脾虚证在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HB患者中肝胆湿热证和肝 郁脾虚证之间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炎症活动程度具有差异性,有助于识别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或可为临 床评判病情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个性化方法与治疗策略。

    •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联合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

      2024, 40(5):789-793.

      摘要 (124) HTML (0) PDF 1.70 M (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再入 院率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其在预测患者再入院风险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12月在安顺市人民 医院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200例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好转出院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根据是否再入院 分为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GNRI和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 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和BNP的预测价值。 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有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治疗(再入院组)。再入院组患者的GNRI低于非 再入院组,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高密度脂蛋白、BNP和GNRI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 <0.05)。此外,ROC曲线 结果显示,GNRI、BNP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 0.785、0.883,敏感度分别为74.6%、69.7%、76.9%,特异度分别为78.8%、88.1%、89.4%。结论 BNP和 GNRI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GNRI联合BNP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 院率中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 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疗效对比

      2024, 40(5):794-797.

      摘要 (166) HTML (0) PDF 1.28 M (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 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 组(n=54,行TAVR 治疗)和MIS-AVR 组(n=54,行MIS-AVR 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MIS-AVR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5%(53/54),与TAVR组的96.30%(52/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SAVR 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TAVR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长正五聚蛋白3水平,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 缩压、室间隔厚度、二尖瓣环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MIS-AVR 组低于TAVR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MIS-AVR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5%(3/54),与TAVR组的9.25%(5/54)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05)。结论 MIS-AVR与TAVR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疗效均较好,TAVR操作简单,对围手术期 患者创伤小,但MIS-AVR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改善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

    • 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2024, 40(5):798-801.

      摘要 (51) HTML (0) PDF 1.23 M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 将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另将同 期于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资料,以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探究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户籍、居住地、父母文 化程度、儿童便后洗手、父母便后洗手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饭前未洗手、有 吮指行为、餐具未消毒、剩饭未及时处理、手指甲卫生差、最近1周有接触过腹泻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706、25.893、37.987、52.377、13.556、15.342,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 饭前未洗手[比值比(OR)=6.833,95%可信区间(95%CI)(3.044~15.340)]、儿童有吮指行为[OR =7.142, 95%CI(3.247~15.709)]、餐具未消毒[OR =12.146,95%CI(5.199~28.375)]、剩饭未及时处理[OR= 22.000,95%CI(8.731~55.437)]、手指甲卫生差[OR=3.941,95%CI(1.872~8.297)]、最近1周有接触过腹 泻患者[OR=4.400,95%CI(2.058~9.405)]是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病的有关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儿 童家长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多方面注意儿童手部卫生及饮食卫生,避免接触腹泻患 者,可减少感染性腹泻发生。

    • 地塞米松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功能及镇痛的影响研究

      2024, 40(5):802-805.

      摘要 (155) HTML (0) PDF 1.24 M (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训练联合地塞米松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镇痛等 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TKA 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配至研究 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采用快速康复训练,而研究组患者在快速康复训练基础上额外 增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各个随访时间点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 (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发生恶心呕吐反应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 KSS评分、膝关节ROM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术后前3 d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14 d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TKA 术后膝关节功能,且地塞米松对术后早 期镇痛、止吐有明显优势。

    •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4, 40(5):806-808.

      摘要 (125) HTML (0) PDF 1.23 M (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钙对早期发现、诊断佝偻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7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临床初筛有夜惊、多汗、烦躁不安、腓 肠肌痉挛、双下肢疼痛症状,采用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进行BALP检测;同时采用极谱分析法,随机检测 其中161例患儿的血钙水平。结果 773 例患儿中BALP 正常139 例(18.0%),BALP 临界值517 例 (66.9%),BALP异常117例(15.1%)。各年龄组患儿间,BALP临界值和异常值检出率最高的为1个月至小 于1岁组(分别为62.7%、22.8%),最低的为大于或等于7岁组(分别为63.3%、6.1%),BALP检测值伴随年 龄增长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性别患儿和不同季节组间BALP检测值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同时检测BALP和血钙水平的161例患儿中,血钙水平均在正常范围, BALP<250 U/L组血钙水平高于BALP≥250 U/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对于血钙 水平,儿童BALP检测更加敏感且操作简捷,对早期发现、诊断佝偻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血清CC16、sRAGE水平与ARDS患者疾病转归的 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

      2024, 40(5):809-813.

      摘要 (113) HTML (0) PDF 1.28 M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 变化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 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RDS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9 例)、中度组(52例)和重度组(36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及不同疾病转归患者血清CC16、sRAGE水平、 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 分析血清CC16、sRAGE水平与PaO2/FiO2、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ARDS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16、sRAGE水平及二者联合检 测对ARDS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不同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 水平及APACHE Ⅱ、SOFA 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aO2/FiO2 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 <0.05);病死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 水平及APACHEⅡ、SOFA 评分均高于生存患者,而 PaO2/FiO2 低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 水平与PaO2/ FiO2 均呈负相关(P <0.05),与APACHEⅡ、SOFA 评分及疾病转归均呈正相关(P <0.05);入院时血清 CC16、sRAGE水平为ARDS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且两指标联合预测ARDS患者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大 于各单项指标(P <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CC16、sRAGE表达上调,其水平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二者 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转归情况的有效指标。

    •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肾上腺囊肿1例报道

      2024, 40(5):814-817.

      摘要 (54) HTML (0) PDF 6.95 M (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发育异常疾病。2020年1月该院收治1例胃支气 管源性囊肿,术前误诊为左侧肾上腺囊肿。对于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胃后壁、左侧肾上腺区囊实性肿块无法明 确其器官来源时,要注意与胃支气管源性囊肿相鉴别。该例患者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首选经腹腔手术入路, 术后预后好。

    • >循证医学
    • 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结直肠息肉术后复发及 改善临床症状的meta分析

      2024, 40(5):818-822.

      摘要 (113) HTML (0) PDF 3.14 M (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使用中药或传统中医特色疗法防治结直肠 息肉术后复发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更多方法。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维普、 PubMed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筛选出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防治结直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所有 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5篇文献1 76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886例(在术后常规治疗上加用或不加用西药治 疗),治疗组8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中医或中药口服或外治干预)。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 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2年复发率,相关临床症状(腹痛、腹泻、便血)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敏感性分析(术后1年)提示结果较稳定,具有可靠性。结论 中医“治未病”理论指 导下的中医药干预对降低结直肠息肉术后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 代谢影响的meta分析

      2024, 40(5):823-827.

      摘要 (58) HTML (0) PDF 4.27 M (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AT)联合抗阻运动(ART)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等指标的 影响。方法 以“Type 2 diabetes、concurren、exercise、resistance、combine”等为关键词,检索Web of science、 PubMed、Embase数据库,以“有氧联合抗阻运动、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 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2月。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与整理,运用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与处理。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其中中文文献8篇,外文文献2篇。受试者共669例,其中试验组357 例(以AT联合ART为主要干预手段),对照组342例(以AT运动或常规护理为主)。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 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均方差(MD )=-1.33,95%可信区间(95%CI)-1.62~-1.04,I2=35%,P <0.01]、糖 化血红蛋白(MD =-1.43,95%CI -1.60~-1.27,I2=38%,P <0.01)、低密度脂蛋白(MD =-0.51,95% CI -0.58~-0.44,I2=20%,P <0.01)、甘油三酯(MD =-0.60,95%CI -1.07~-0.13,I2=92%,P = 0.01)、总胆固醇(MD =-1.19,95%CI -1.35~-1.02,I2=0,P <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MD =0.06,95%CI -0.04~0.16,I2=0,P =0.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AT联合ART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效果优于单纯AT。

    • >调查报告
    • 上林县输入性间日疟和卵形疟与G6PD缺乏 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24, 40(5):828-831.

      摘要 (115) HTML (0) PDF 2.03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统计分析上林县输入性间日疟和卵形疟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患者流行 病学特征,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林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18日至2023年3月29日入院 治疗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收治输入性疟疾患者共578例,其中恶性疟患者占40.48% (234/578),需要伯氨喹进行根治的间日疟、卵形疟及混合感染患者占37.54%(217/578); 其中G6PD 缺乏患 者占10.90%(63/578),需根治的G6PD缺乏患者占9.68%(21/217)。结论 上林县需要根治的输入性间日 疟和卵形疟患者较多,特别是对G6PD缺乏又需根治的患者应加强管理,预防二代病例的出现。

    • 重庆基层老年慢阻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0(5):832-834.

      摘要 (103) HTML (0) PDF 1.24 M (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基层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为慢 阻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重庆市基层地区随机抽取61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进 行横断面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问卷、慢阻肺疾病知识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 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612份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578份,有效 回收率为94.4%。57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平均得分为(4.73±2.57)分,满分13分。其 中,单个条目最高得分率为81.3%,有5个条目得分率小于20.0%。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P < 0.001)、收入(P <0.001)是老年慢阻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基层地区老年慢阻 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地区、收入是其影响因素。全科医生团队及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因认知不足导致的进展为严重疾病发生率。

    • 恶性淋巴瘤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0(5):835-839.

      摘要 (82) HTML (0) PDF 1.27 M (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恶性淋巴瘤(ML)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并实施针对性 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对2021年2 月至2022年3月于该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142 例ML 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ML 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 (54.81±10.93)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L患者疾病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疾病分期、家庭关系、自我效 能感、恐惧疾病进展程度(P <0.05)。结论 ML患者疾病感知度处于较高水平,影响疾病感知因素较多,护理 人员可重点关注疾病分期较高、家庭关系较差的患者,通过改善其正性认知能力,提高个人自我效能感,以此促 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综 述
    • 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 研究进展:以新冠感染疫情为例*

      2024, 40(5):840-844.

      摘要 (267) HTML (0) PDF 1.28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并 分析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急慢性心理应 激反应,包括失眠、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等心理症状。个体、工作和社会3个层面的风 险和保护因素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线上和线下心理干预有[关键词] 一线医务工作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心理应激反应; 影响因素; 心理干 预; 综述助于缓解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目前研究多聚焦于 疫情暴发期,关于疫情长期影响的追踪研究较为匮乏;干预研究更多报道方案的开发和执行,而较少涉及干预 效果的循证检验,未来可考虑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发干预方案并检验干预效果。

    • 难治性SHPT患者行tPTX+AT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2024, 40(5):845-848.

      摘要 (65) HTML (0) PDF 1.27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尿毒症患者进行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SHPT患者经长时间的透析治疗最终发展为难治性SHPT,此时内科治疗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症状得到快速改善。目前,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自体移植术(tPTX+AT)是难治性SHPT 患者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然而近年来难治性SHPT患者行tPTX+AT后的康复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怎样降 低其复发率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该文对可能影响tPTX+AT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总结和讨论,为临床工作 者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加强术后管理提供临床思路。

    • 基于组学技术的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2024, 40(5):849-853.

      摘要 (52) HTML (0) PDF 1.27 M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中的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针灸治疗KOA 疗效 确切,其效应机制较为复杂。组学技术揭示生物体不同组分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组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 针灸治疗KOA 的效应机制提供新的视野。因此,该文分别综述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技术在针灸治疗KOA 中的应用,以期从单一组学和多组学层面深入了解针灸治疗KOA 的作用机制。

    • 局部振动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024, 40(5):854-859.

      摘要 (139) HTML (0) PDF 1.33 M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局部振动(FMV)是一种利用振动设备施加于人体产生重复振动刺激的新型非侵入式物理治疗 手段,近年来在神经、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康复中逐步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疗效。该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 相关研究,对FMV 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研究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研究进展*

      2024, 40(5):860-865.

      摘要 (69) HTML (0) PDF 1.31 M (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该文分析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OIOFR)方面的研究概 况。通过回顾学习与中西医结合诊治OIOFR疾病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中西医结 合诊疗技术在OIOFR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愈合周期,还可降低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 为OIOFR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参考依据。

    • 富含血小板血浆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进展*

      2024, 40(5):866-870.

      摘要 (99) HTML (0) PDF 1.33 M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过程中,不孕症患者常常因为子宫内膜过薄而导致周期取消,过薄的子宫 内膜会导致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与较低的种植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相关。目前,临床上薄型子宫内膜的治 疗效果不佳,如何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临床难题。 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作为一种潜在的新 疗法,对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薄且对标准疗法无反应的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该文综述了PRP对薄型 子宫内膜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为辅助生殖领域中子宫内膜过薄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心房颤动的现代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024, 40(5):871-876.

      摘要 (166) HTML (0) PDF 1.32 M (1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房心肌内环境稳态失衡,致心房纤维化而不能有效且有节律地收缩与舒 张,是一种常见的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与心室无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房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占比也随 之增加,其可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影响疾病的预后,给人们及社会造成很大负担 和危害,反之这些疾病的发生也可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临床上对于房颤的治疗已经有一套经验丰富且有效的 治疗方法。该文主要总结近几年房颤的中西医临床分型、病因病机、药物治疗及西医非药物治疗。

    • >护理研究
    •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0(5):877-879.

      摘要 (92) HTML (0) PDF 1.19 M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主动脉夹层(AD)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4 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AD手术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住院期间的每小时血压情况,以患 者住院期间的收缩压标准差评估其血压波动性,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AD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性及其相关影响 因素。结果 82例AD手术患者的收缩压波动性为(11.73±1.18)mm Hg(1 mm Hg=0.133 kPa),血压波动 性较高。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入院首诊收缩压与AD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性有关(P <0.05);体重指数、 夹层分型、血压测量频次、血压持续测量时间与AD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性无关(P >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 示,女性、年龄大于60岁、有饮酒史、吸烟史、入院首诊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 mm Hg是AD 患者术后血压波 动性较高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AD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性较高,这与患者为女性,高龄,有饮酒史、吸 烟史,入院首诊收缩压较高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采取措施来降低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性。

    • >教学探索
    • 在线课堂学习管理平台在ICU 规培护士伦理决策 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2024, 40(5):880-883.

      摘要 (76) HTML (0) PDF 1.24 M (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重症医学科(ICU)规范化培训(规培)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培训中采用在线课 堂管理平台,为临床护理伦理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该院ICU 规培的22名护士为对 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措施;2022年7-12月该院ICU 规培的23名护士为试验组,给予在线课堂学习管理平台 护理伦理教学模式,比较培训前后2组规培护士的护理伦理决策和批判性思维得分。结果 试验组ICU 规培 护士护理伦理决策总分[(305.13±9.45)分]高于对照组[(296.23±10.42)分],批判性思维总分[(140.30± 5.54)分]高于对照组[(127.00±5.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线课堂学习管理平台可 以有效提高ICU 规培护士伦理决策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更 好地服务临床,提高护理质量。

    • 卓越医生多轨教学模式在中医肾病实习医生培养中的应用分析*

      2024, 40(5):883-885.

      摘要 (142) HTML (0) PDF 1.19 M (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卓越医生多轨教学模式在中医肾病实习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2 年5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肾内科实习医生中抽取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实习医 生采用卓越医生多轨教学模式;对照组实习医生采用传统授课为核心的基础教学模式。实习医生在肾内科实 习结束后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客观理论、技能考试等方法来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医生中有76.0% 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84.0%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92.0%认为该教学模式 能提升临床实践技能操作,88.0%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效率,84.0%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自主学习能 力,80.0%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76.0%表示愿意继续参与此次教学模式。 观察组实习医生对 教学模式满意度、客观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卓越 医生多轨教学模式在中医肾病实习医生培养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增加实习医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其理论 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与应用。

    • >卫生管理
    • 中医DRG分组器的研发与应用*

      2024, 40(5):886-891.

      摘要 (143) HTML (0) PDF 2.06 M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将传统中医住院治疗纳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范围内,利用信息化系 统使医保付费改革探索范围向纵深推进。建立数据仓,通过对中医病案首页数据进行样本分析,结合西医 CHS-DRG1.1分组方案进行研发。该研究研发了符合中医诊疗服务特点的中医DRG分组器,支持发挥中医药 治疗部分疾病的独特优势,稳步推进以DRG 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入。分析研发意义,从社会 效益层面,通过中医疗效价值付费改革体现了中医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贡献,支持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实现 了“患者少花钱、医院增收入、医保减支出、中医特色得体现”的多方共赢改革效果。

    • 重庆市互联网医院现状调研及分析*

      2024, 40(5):891-895.

      摘要 (142) HTML (0) PDF 3.28 M (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了解重庆市地区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现状与发展前景,采用问卷调研法及现场访谈法,对重庆 市地区已经具备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建设相关内容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从互联网 医院的建设现状、运营现状、运营模式、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建议互联网医院应该从便捷性、诊疗范 围、医保结算、周期管理和有效政策扶持方面进行高效地建设发展,从而提供更便捷和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 >案例分析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股骨干C2型骨折1例*

      2024, 40(5):896-898.

      摘要 (82) HTML (0) PDF 1.79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伤或高处坠落伤。目前仍无统一的儿 童股骨干骨折分类标准,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骨折可以根据断端的形状分 为横向、斜向、螺旋状和粉碎性4种类型,这些类型均有其独有的特征。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依赖 于患儿的年龄和骨折类型。其中C型股骨干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多主张行手术内固定治疗。该文对1例 儿童股骨干C2型骨折中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提供参考 依据。

    • 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半月板损伤术后运动康复治疗1例报道

      2024, 40(5):898-900.

      摘要 (72) HTML (0) PDF 1.19 M (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该文通过为古典式摔跤运动员1例实施半月板手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探讨术后运动康复治 疗的疗效。治疗前规划整体运动康复治疗方案、设定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训练和治疗内容包括床旁训练、关节 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上肢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重心转移训练、水中康复、治疗。经过半年运动 康复治疗,患者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疼痛程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得到改善,最终恢复系统专业训练。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