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4, 40(7):1081-1087.
摘要:[摘 要] 目的 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角度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抑制成骨细胞铁死亡治疗2型糖尿 病骨质疏松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 数据库检索获得中药成分及 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与OMIM 数据库查询获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疾病靶点。借助STRING11.0 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图,进行拓扑分析,筛选网络中重要靶点。将潜在治疗靶点导入DAVID 在线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分子 对接模拟以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共获得223个潜在治疗靶点。恒古骨伤愈合剂 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关键活性物质为木犀草素、20(R)-人参皂苷Rh2、山柰酚、黄芩素、β-谷甾醇等,关键 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缺 氧诱导因子-1A(HIF-1A)等。GO 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主 要包括脂多糖的反应、对缺氧的反应、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调控HIF-1A、TNF、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黄芩素、山柰酚、槲皮素与 HIF-1A 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发现恒古骨伤愈合剂可能通过多靶点 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可能通过HIF-1A 信号通路减少氧化应激,抑制成骨细胞铁死亡,达到治疗2型糖尿 病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李 慧 , 成 静 , 何 意 , 邱 丽 , 陈 芳 , 杨 虹△
2024, 40(7):1088-109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急性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武 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入院并最终确诊为NSTEMI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 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其分为MACE组(49例)和非MACE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LR、MHR与NSTEMI患者出现MACE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分析NLR、MHR预测NSTEM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左心 室射血分数较低,入院时Killip分级>Ⅱ级比例、白细胞计数、肌酐、NLR、B型钠尿肽前体、高敏肌钙蛋白均较 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M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 果显示,NLR是N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261,95%CI 1.048~1.517,P <0.05); ROC曲线显示,NLR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灵敏度为83.7%,特异度为66.3%,最佳截断值为 3.12(95%CI 0.72~0.87,P <0.001)。结论 NLR是N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良好 的预测价值;该研究暂未发现MHR与NSTEMI患者出现MACE具有相关性。
2024, 40(7):1093-1097.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重庆市39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的人才和科研情况,为培养科研人 才队伍、提升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2年重庆市39个区县疾控中心人员 基本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在研课题、科研管理制度及伦理建设情况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 2022年重庆市区县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从1 821人升至2 602人,涨幅为42.89%,本科占比从64.03%增 至68.49%,硕士研究生从6.81%增至12.53%,专科及以下从29.10%减至18.79%(χ2 =111.022,P < 0.001)。中文论文888 篇,核心期刊占比23.76%,英文论文共14 篇,SCI占85.71%,年人均发表论文 0.09篇。作为牵头单位立项的省部级课题共14项,其中2020年占10项,厅局级课题共172项,年均34.4项。 仅10个区县疾控中心设立较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其中开展伦理审查项目的区县疾控中心只有7 个。 结论 重庆市区县疾控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例增加,年论文发表量有所增长,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 有待提高,自主立项课题少。疾控发展需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营造科研氛围、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
2024, 40(7):1098-1104.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研究康复新对牙周组织相关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康复新在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中的抗 炎作用,从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抗炎2个方面探讨康复新治疗牙周炎的相关机制。方法 (1)采用淋巴细胞增 殖检测法(MTS法)检测不同浓度康复新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人牙龈上皮细胞(hGECs)、人单核 巨噬细胞(THP-1)和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活性的影响;(2)通过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 胞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康复新对细胞白细胞介素- 1β(IL-1β)、IL-10、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 与对照组比较:0.100 0、0.050 0、0.025 0、0.012 5 mg/mL 的康复新组在24 h和48 h时间点均可刺激hPDLFs 、THP-1和MC3T3-E1增殖(P <0.01),且促增殖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2)在炎症细胞模型中,与对照组 比较,0.050 0 mg/mL和0.012 5 mg/mL的康复新组IL-1β和IL-10 mRNA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0.05),NOS和MMP-13 mRNA 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康复新在一定 浓度范围内能促进hPDLFs、hGECs、THP-1和MC3T3-E1增殖;康复新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 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可能是降低NOS和MMP-13 mRNA 表达水平。康复新可能是通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和抗感染治疗牙周炎。
2024, 40(7):1105-110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首次化疗前营养状态对化疗耐受性、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36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 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IM)评估首次化疗前营养状态,根据是否出现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 (116例)和营养良好组(220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评估晚期胃癌患者营养不良与临 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336例胃癌患者中,116例(34.5%)出现营养不良。匹配前,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长径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成功匹配103对,匹配后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均 衡,营养不良组的消化道反应、神经病变、疲乏程度均高于营养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营养 不良组的化疗耐受性、疗效和生存时间均低于营养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晚期胃癌 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并降低化疗耐受性和减少生存时间。
2024, 40(7):1109-1117.
摘要:[摘 要] 目的 识别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索结直肠癌的关键通路和基因。方法 选 取来自基因表达综合数据集的基因表达谱GSE211496、GSE6988和GSE29900数据集,使用GEO2R分析工具 进行分析并下载相关数据,通过在线数据库miRDB和 TargetScan对GSE29900数据集的差异miRNAs进行 靶基因预测,然后使用韦恩图取3个数据库的DEGs交集,使用DAVID数据库工具进行GO 和KEGG 通路富 集分析,接着使用PPI进行网络构建并由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使用TCGA 数据库验证Hub基因表达, 使用pROC包对与TCGA 数据库表达一致的Hub基因进行ROC曲线分析,最后,利用Kaplan-Meier绘图仪 在线工具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筛选出GSE211496数据集2 570个DEGs(p.adj<0.01且 |log2FC|≥1),GSE6988数据集406个DEGs(p.adj<0.01且|log2FC|≥1)和 GSE29900数据集99个差异表 达 miRNA(p.adj<0.01且|log2FC|≥1),预测出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14 938个,将靶基因与 DEGs 重 叠共获得30个目标基因。KEGG通路结果显示,目标基因主要富集于血管平滑肌收缩和矿物吸收通路。通过 连接度从PPI网络中筛选出前10个Hub基因;Hub基因经TCGA 数据库验证,发现MYL9、ACTG2、AGT和 PDGFRA 与GSE211496数据集表达一致。分析这4个Hub基因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情况发现,基因AGT (AUC=0.901,95%CI 0.868~0.933)与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基因MYL9(AUC=0.820,95%CI 0.757~0.884)、ACTG2(AUC=0.855,95%CI 0.802~0.908)和PDGFRA(AUC=0.815,95%CI 0.772~ 0.858)与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基因MYL9、ACTG2和PDGFRA 对结直肠癌诊断均有一定准确性, 基因AGT对结直肠癌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DGFRA、ACTG2和MYL9低表 达均显示患者预后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并鉴定出4 个基因是结直肠癌中的枢纽基因,这些基因包括PDGFRA、ACTG2、MYL9和AGT,这将为结直肠癌研究提供 一些新方向。
2024, 40(7):1118-1121.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超早期饮食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镇痛在腹腔镜大肠癌患者康复中 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胃肠外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大肠癌患者 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术后接受超早期饮食联合0.375%罗哌卡因20 mL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镇痛及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术后使用曲马朵止痛。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胃肠功能 恢复情况、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结果 试验组术后2、4、12、24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且排气、初次饮水、初次饮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早期饮食联合罗哌卡因TAP阻滞镇痛可显著缓解腹腔镜大肠 癌患者术后疼痛,缩短肠胃恢复时间,促进其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 40(7):1122-112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施时长对中转剖宫产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 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实施硬膜 外分娩镇痛后中转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分娩镇痛的实施时长8 h为分界值,<8 h为短时组,>8 h为 长时组,中转剖宫产时均通过分娩镇痛时置入的硬膜外导管给药,常规首先给予1.5%的利多卡因3 mL为试 验剂量,起效后,给予1%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混合液10~15 mL进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硬膜 外麻醉效果和失败率。结果 共纳入56例产妇,其中短时组26例,长时组30例,长时组5例硬膜外麻醉失败, 失败率明显高于短时组(16.7% vs. 0,P <0.05),短时组麻醉成功产妇分娩镇痛药液剂量明显少于长时组 [(45.22±5.35 )mL vs. (80.15±10.5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剖宫产中的局部麻 醉药用药总量[(15.18±2.52)mL vs. (14.38±1.05)mL]、给予用药剂量至切皮时间[(22.05±8.42 )min vs. (23.45±6.87)min]、手术时间[(88.75±21.72)min vs. (85.10±13.22)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无产妇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长时组麻醉后感觉阻滞平面[T9(T4,T10) vs. T6(T4,T7)]和 运动阻滞分级[1(0,1)级 vs. 2(1,3)级]均低于短时组(P <0.05);长时组在切皮后分离肌肉时的不适主诉 (24.0% vs. 11.5%)和子宫缝合完毕探查腹腔时的不适主诉(84.0% vs. 61.5%)均高于短时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在产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而言,分娩镇痛实施时间越长,在后续的 中转剖宫产过程中不仅会降低术中硬膜外的麻醉效果,还增加了麻醉失败的风险,增加再次穿刺的概率。
2024, 40(7):1126-112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49例(59.76%),女33例(40.2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耳穴 压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12% vs. 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3.21±1.03)分 vs. (7.41±1.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各维度 分数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 耳穴压豆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减少不良情绪的发 生。
张雪晴 , 邓巧媚 , 刘 瑶 , 温 超 , 刘 强 , 黄晓邦 , 陈太生△
2024, 40(7):1130-1133.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确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位置性眩晕主诉特征,以及主诉症状与 BPPV 责任半规管定位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对2022年2-3月因位置性眩晕就诊于该院患者100例完成详 细病史问卷调查,以视频眼震图位置试验进行BPPV 客观定位诊断,分析确定诊断BPPV 与病史主诉的关系。 结果 100例患者中以坐起-躺下、左右翻身为眩晕主要主诉者分别为39、56例,两者分辨不清5例;位置试验 阳性75例,其中BPPV 确定诊断63例,其他前庭周围性眩晕12例。分析63例确定诊断BPPV 患者的主诉症 状,以坐起-躺下眩晕确诊垂直、水平半规管BPPV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 和94.4%、5.6% 和 29.3%,以左右翻身眩晕确诊水平、垂直半规管BPPV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和70.7%、29.3%和 5.6%。进一步分析63例BPPV 患者其位置性眩晕的首发体位,以坐起-躺下者确诊垂直、水平半规管BPPV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6.9%和55.6%、44.4%和23.1%,左右翻身者确诊水平、垂直半规管BPPV 的灵敏度和 特异度为55.6%和76.9%、23.1%和44.4%。对30例可明确表述眩晕诱发较重体位侧别的BPPV 患者进行 分析,右侧位为较重侧13例,左侧位为较重侧17例,余33例对诱发眩晕的左右侧分别描述不清。结论 位置 性眩晕患者的主诉症状中,“坐起-躺下”和“左右翻身”性眩晕主诉分别对垂直、水平半规管BPPV 诊断的灵敏 度和特异度高,符合Ewald's 定律;而首发体位及症状较重的体位侧别,对BPPV 责任半规管侧别定位诊断的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高。位置性眩晕患者主诉症状对BPPV 快速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确定定位诊断要 依靠位置试验。
2024, 40(7):1134-1138.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活络骨康丸联合肘下石膏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70例作为研究对 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碳酸钙D3+肘下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活 络骨康丸+肘下石膏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骨密度、疼痛程度、肿胀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度数和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 较,两组经治疗后掌偏角度数有明显减低,尺偏角度数及桡骨高度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大粗隆、股骨颈、Ward三角的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上述部位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肿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 后第1、3、6周VAS评分及肿胀值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活络骨康丸联合肘下石膏固定可有 效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疼痛及肿胀,并改善骨密度,提升康复效果。
2024, 40(7):1139-1142.
摘要:[摘 要] 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23年4月收治的1例罕见疾病[胃血管球瘤(GGT)]患 者。该例患者术前临床诊断为胃间质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GGT,经单孔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后 痊愈出院。GGT术前难以确诊,且易误诊为胃间质瘤,手术切除肿瘤是其唯一治疗方法。该文深入探讨GGT 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征、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便为今后临床工作 提供参考信息。
2024, 40(7):1143-1146.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估经腹部三维超声(3D-TAS)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检查在剖宫产术后瘢痕 妊娠(CSP)患者早期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收治的疑似CSP者135例,均接受3D-TAS、3D-TVS检查,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分析3D-TAS、3D-TVS 单独及联合检查在CSP者早期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结果 135例疑似CSP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CSP 100 例(74.07%),非CSP 35例(25.93%)。且3D-TAS与3D-TVS联合检查诊断早期CSP的敏感度、准确率均明 显高于3D-TAS、3D-TVS单独检查,而漏诊率、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3D-TAS、3D-TVS单独检查,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病理证实,100例CSP患者中Ⅰ型25例、Ⅱ型57例、Ⅲ型18例;3D-TAS、3DTVS 联合检查分型结果:Ⅰ型18例、Ⅱ型45例、Ⅲ型17例,分型检出率为80.00%(80/100),与病理结果CSP 分型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值为0.769,95%可信区间0.598~0.881,P <0.001)。结论 3D-TAS、3D-TVS 联合检查对CSP患者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并能为CSP分型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故可作为剖宫产术后再 次妊娠患者筛查CSP的首选方式。
2024, 40(7):1147-115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结合代谢当量的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 法 选择该院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63例)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结合代谢当量的康复护理,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6个 月。对比分析两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收 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29.28±9.60)、(82.89±7.12)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 (140.43±10.22)、(90.22±7.60)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 问卷(GQOLI-74)中的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分别为(72.78±6.21)、(71.79±6.22)、 (74.79±6.85)、(74.76±6.7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68±5.71)、(62.69±5.77)、(65.68±6.37)、 (64.68±6.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96.83%(61/63)]高于对照组 [84.13%(5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96.83%(61/63)]高于对照组[85.71% (5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3%(61/63)]高于对照组[87.30%(55/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结合代谢当量的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较 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高其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2024, 40(7):1151-115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对胃癌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 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进行胃癌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比较两组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应激状态、心理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术后两组HR、SBP、DB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 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较对照组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各维度得分均 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采取阶梯式心理护理联合早期活动,能够 加快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降低术中的应激水平,并改善其心理健康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4, 40(7):1155-1158.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水通道蛋白4-免疫球蛋白G(AQP4-IgG)阳性与AQP4-IgG 阴性的视神经脊髓炎 谱系疾病(NMOSD)在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收集就诊于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确诊NMOSD 3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QP4-IgG结果分为AQP4-IgG阳性组(23例)和AQP4-IgG阴性组 (8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是女性居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起病前有无诱因方面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AQP4-IgG阳性组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高于AQP4-IgG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结论 NMOSD 患者中女性居多,AQP4-IgG 阳性患者居多,AQP4-IgG 阳性组与阴性组 在性别分布方面均是女性居多,AQP4-IgG 阳性NMOSD 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均高于AQP4-IgG 阴性NMOSD患者,两组在起病前有无诱因、性别分布方面均无差异。
何海涛 , , , 王 启 , , △ , 赵 婕 , , , 张海溪 , , , 高小丽 , , , 姚翔媚 , ,
2024, 40(7):1159-1161.
摘要:[摘 要] 回顾性分析1 例原发纵隔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患者,男,26岁反复胸痛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巨大占位,于外科行纵隔占位活检,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提 示:CD20(-)、CD19(+)、PAX-5(+)、CD3(-)、CD5(-)、CD10(-)、TdT(-)、MUM1(+)、CD30(个别+)、 Ki-67(约60%+)、BCL-2(+)、C-MYC(10%~20%)。诊断为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予以多疗程联 合化疗后,疗效欠佳,病情进展,失访。CD20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诊治难度大,预后差。
2024, 40(7):1162-1166.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CI)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康复措施。方 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SCI患者术后肢 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年 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意识障碍时 间>10 d均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 <0.05),康复治疗介入时间≤30 d为SCI 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 <0.05)。干预后,8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明显肢体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后,轻度、中度、重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运动功能区损伤、脑疝、意识障 碍时间>10 d均为SCI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术后应尽早采取康复措施,有利于术后肢 体运动功能恢复。
2024, 40(7):1167-117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复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 察组(44例)与参照组(43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均持续干预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复诊依从性、知识掌握度、术后恢复情况(视力、眼压、复发率、并发 症发生率)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 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表(SQOL-DVI)]、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 力测定量表(ESCA)]、焦虑抑郁情绪[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结果 观察组复诊依从率 [100.00%(44/44)]高于参照组[86.05%(3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 =0.032);观察组用药、正 确用眼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复发率[2.27%(1/ 44)]低于参照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7,P =0.03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 (2/44)]低于参照组[23.2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3,P =0.011);观察组护理后视力、眼压改 善程度均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AHSMSRS、ESCA 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SQOL-DVI、BAI、B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我管理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可提高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 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复诊依从性。
2024, 40(7):1172-1176.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确定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 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 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含18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疼 痛、个人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抑郁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OR =2.74、1.80、 1.81、1.83、1.30,P <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针对主要危 险因素,采用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恐动症的发生。
2024, 40(7):1177-1181.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妇科 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根据血清蛋白和淋巴 细胞计数,计算预后营养指数(PNI)。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5.35岁,卵巢癌患者术前贫血所占百分比为 27.27%,轻度贫血为24.55%,中度贫血为2.73%,低蛋白血症为10.00%,低血脂为2.73%,低钙血症为 8.18%,低钾血症为4.55%,低钠血症为6.36%。卵巢癌患者术后贫血所占百分比为78.18%,轻度贫血为 43.64%,中度贫血为34.55%;低蛋白血症为76.36%,轻度低蛋白血症为42.73%,中度低蛋白血症为 16.36%,重度低蛋白血症为17.27%;低血脂为30.91%;低钙血症为64.55%;低钾血症为40.00%;低钠血症 为40.91%。病理Ⅲ~Ⅳ期者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所占百分比均显著高于病理Ⅰ~Ⅱ期者,且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PNI与术后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呈正相关(r=0.491、0.557、0.395、0.273、0.442、0.389,P < 0.001);与术后红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钠和血钙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营养不良在 卵巢癌患者中发生比例高,尤其是在术后卵巢癌患者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024, 40(7):1182-1187.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鼻内镜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的知识、态度及行为 依从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病房147例行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一般情 况与围手术期ERAS护理有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结果 共回收问卷156份,有效问卷147份,有效回收 率为94.23%。 147例患者中,鼻内镜手术ERAS护理知识得分率为46.36%、态度75.60%、行为71.25%,知 信行总体得分率为62.1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病程和既往鼻部手术史是慢性鼻- 鼻窦炎内镜手术患者ERAS护理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疾病病程是鼻内镜手术ERAS护理态度的主 要影响因素,性别是鼻内镜手术ERAS护理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手术患者对 ERAS护理理念的认知及行为依从性较差,临床上应加强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手术疗效。
2024, 40(7):1188-119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KAP)干预理论的药学服务模式,在肿瘤患者的全程化管理中的应用 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肿瘤患者60例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由医生和护士进行常规的诊疗指导,干预组的 患者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给予肿瘤专业药师基于知信行干预理论的全程化药学服务。在干预2个周期后,比 较两组患者存在的未解决的药物相关问题、KAP得分水平、情绪情况及满意度等指标,并分析临床药师提供药 学服务的情况。结果 干预2个周期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生率及人均存在数量均 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KAP各 维度除行为维度外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对于干预前,干预组患者焦虑与抑郁 情绪评分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KAP干预理论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能 够减少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相关问题,缓解就诊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患者依 从性及满意度。
王 乐 , 郭正阳 , 程亚静 , 张瑞欣 , 王伟伟 , 李慧琳△
2024, 40(7):1193-1198.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后疫情时代“治未病”思想普及现状和接受意愿,编写“治未病”认 知量表,为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 共收集576份有效问卷,对河北省石家庄市 公众当前个体特征、“治未病”思想基本认知和接受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公众基本认知量表最终得分均 介于3.10~3.50分。67.01%的公众没有接受过“治未病”服务,愿意支付高于100元的服务费用接受“治未 病”服务的公众占72.4%。≥65岁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群对“治未病”概念、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认 可度更高。女性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及措施知晓度更高但男性“治未病”接受度较好。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公众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和措施知晓度更高。专业或行业与健康及医疗有关联人群对“治未病”服务对象和措 施知晓度以及接受度更好,但是无关联人群概念理解更准确。结论 河北省石家庄市公众对“治未病”了解程 度尚可,接受意愿较好。重点向低于65岁的人群、从不或很少接触医疗行业或专业的人群普及“治未病”知识, 可从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改善“治未病”服务现状,有的放矢地促进“治未病”思想普及。
2024, 40(7):1199-1203.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不同生活方式与脂肪肝形成之间的关系,为预防脂肪肝提供生活方式干预的科学 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在该院建档无脂肪肝病史的15 858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 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提取体检数据,经过2年随访,采用χ2 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统计分析不同生活方式对脂肪 肝形成的影响。结果 脂肪肝的累计发病率为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脂肪肝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经常食用高油脂类、不经常食用奶豆制品、摄 入过量含糖饮料、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吸烟及饮酒者均易患脂肪肝(P <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s回归 分析显示,高油脂饮食、摄入过量含糖饮料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P <0.05),运动锻炼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 (P <0.05)。结论 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淡饮食、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及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2024, 40(7):1209-1213.
摘要:[摘 要]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心脏解剖异常,通常胎儿在出生时未能正常关闭,导致左心室和右心 室之间的血流通道仍然存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FO 与偏头痛之间存在关联性,尤其是在伴有先 兆的偏头痛患者之中。随着心内科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封堵术已成为治疗PFO 的有效方法。研究显 示,通过采用封堵装置对PFO 进行封堵,可以减少PFO 相关的危险,如脑卒中。有研究发现,PFO 封堵可能有 助于减轻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焦虑和抑郁是偏头痛患者常见的精神合并症。经皮PFO 封堵术在 减轻偏头痛症状和改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该文还将讨论PFO 封堵术的安全性 和效果,以及与偏头痛相关的机制,以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临床进展。最后,该文强调了对患者精神健康状况 进行筛查和管理的必要性,并期望未来的研究能够为PFO 封堵术在治疗偏头痛方面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
2024, 40(7):1214-1218.
摘要:[摘 要]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应激状态或高温下能抑制细胞蛋白质变性或展开的蛋白质,在炎症 因子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抑制蛋白质聚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该文阐述了国内外研究HSP70与肺癌、肺 炎、肺结核、哮喘等肺部疾病发病机制的密切关系,为肺部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梁舒渝 , 窦维华 , 杨俊威△ , 蒋 颖 , 谭庆晶 , 林浩海 , 韦宝平 , 张 雪
2024, 40(7):1219-1223.
摘要:[摘 要] 缺血性中风(IS)是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治疗手段呈多样化。国内 外大量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IS的可调整危险因素。目 前,西医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方式,但单纯西医治疗IS效果欠佳。中 西医协同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IS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中医药对于IS的干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不仅 疗法丰富多样,还具有充足的治疗经验,在IS的早期治疗、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 润综述 , 乔佳月 , 王铎蓉 , 谭千桦 , 刘 欢 , 王 琳△审校
2024, 40(7):1224-1229.
摘要:[摘 要] 近年来,虽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其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趋 势。因此,迫切需要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治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和靶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 调控手段,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构象及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进而影响其活性、稳定性及功能。目前, 对皮肤鳞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多集中于蛋白质的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及乙酰化修饰,这些修饰可通 过调节蛋白的功能,调控相应的信号传导途径,或影响其下游分子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的增殖、侵袭、凋亡、耐 药、化疗敏感性等。该文综述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将为实现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精 准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 40(7):1230-1233.
摘要:[摘 要]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多种慢性气道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是影响疾病预后及转归的 独立危险因素。阿奇霉素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慢性气道疾病急性加重,抑制慢性气道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 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阿奇霉素抑制黏蛋白MUC5AC的合成和分泌、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等作用 有关。该文总结了阿奇霉素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可能作用机制及其在慢性气道疾病的应用现状,以期为阿 奇霉素的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诊疗参考。
2024, 40(7):1234-1238.
摘要:[摘 要] 青少年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发病率对其生殖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该文综述了青少年盆腔炎性疾 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影响因素及其预防与管理措施,旨在为降低青少年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并 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4, 40(7):1239-124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对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按随 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 合了基于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模式,经干预后比较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 比较,奥马哈系统持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除躯体疼痛外的各项维度的评分均明显增加,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轻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并且提高 其生活质量。因此,该模式不仅强调了身体层面上的治疗和康复,还注重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支持和关怀。
何华梅 , 吴林秀△ , 张丽娣 , 黄文婷 , 莫小云 , 吴潇芸 , 甘 程
2024, 40(7):1242-124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和2022级高职助产专业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共160例学生 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2级高职助产专业学生81人作为多元化教学组,将2021级高职助产专业学生79人 作为常规教学组,多元化教学组学生实施以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常规教学组学生实施常规 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课程结束后,多元化教学组 学生理论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课程结束后,多元化教学组学生表现 能力、沟通能力、评估思维、护理决策评分均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课程结束后,多 元化教学组学生课程内容满意度、教学方法满意度、教学效果、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评分均高于常规教学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以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成 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模式有效率。
2024, 40(7):1245-124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教学(CBL)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的多学科诊疗(MDT)的教学方 法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的规培医师共计56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CBL 和 PBL的MDT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带教模式。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 照组病例汇报和理论考核得分,采用χ2 检验分析两组规培医师综合评价得分。结果 共纳入56人参与本次 研究,其中试验组27人,对照组29人,与对照组比较,基于CBL和PBL的MDT教学模式结束后,试验组学生 理论考核[(85.04±4.67)分 vs.(79.28±6.15)分,P <0.05]及病历汇报分析[(86.11±5.42)分 vs. (75.90± 7.79)分,P <0.05]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学生的综合评价得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基于CBL和PBL的MDT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重症医学住培医师的教学效果,对提升教 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2024, 40(7):1248-1250.
摘要:[摘 要] 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铜陵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例苦瓠子中毒所致食管贲门黏膜撕 裂综合征(MWS)及急性中毒性肝损伤的病例,以拓展上消化道出血、肝损伤的诊疗思路,突出全面问诊的重要 性,从而避免漏诊,同时提高人们对于苦瓠子中毒的防范意识。
2024, 40(7):1251-1255.
摘要:[摘 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类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数量异常和(或)功能缺 陷的疾病。该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但其共同表现为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3岁男孩反 复感染,检查提示免疫球蛋白、B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考虑其存在免疫系统缺陷,最终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两 个基因LRRC8A、IL2RG存在突变。通过对该患儿的病例报道提高了对PID的认识,同时说明并支持了基因 组测序在疾病准确诊断中的应用潜力。
2024, 40(7):1255-1258.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上尿路上皮癌伴单侧肾切除患者术后肾功能的代偿变化及辅助化疗药物治疗过 程进行分析,为此类特殊肿瘤患者后续药物治疗特别是肾毒性比较大的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结合1例上尿路上皮癌伴单侧肾切除患者在术后辅助化疗的病例,依据循证学证据对化疗方案选择的 合理性、药物剂量大小等进行分析,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患者化疗方案选择合理,该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为 60.15 mL/(min·1.73 m2),为轻度肾功能受损,查阅相关文献该患者后期的肾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目前 该患者的给药方案和剂量无需调整,但必须要加强肾功能的监测。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 床治疗实践,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监护,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4, 40(7):1258-1260.
摘要:[摘 要] 总结1例脑出血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因尼卡地平泵入导致静脉炎引发蜂窝组织炎,同时并发 败血症的护理体会。护理难点:血管通路的选择和血压监测方式的选择。护理体会:多学科团队合作,综合评 估给药途径、血压测量方式、合理选择血管通路,加强医护患沟通,共同保障患者安全。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