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 著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木香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2024, 40(8):1261-1266.

      摘要 (130) HTML (0) PDF 6.44 M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木香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 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木香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木香治疗胃癌时蛋白质 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东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验证木香活 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并采用分子对接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经过筛选,获得5个木香活性 成分[白桦脂酸(Mairin)、β-谷甾醇、豆甾醇、Benzo(a)carbazole、菜蓟苦素]和5个核心靶点[前列腺素内过氧化 物合成酶(PTGS)2、PTGS1、单胺氧化酶(MAO)A、MAOB、SLC6A3],通过富集分析共筛选出624个GO 条目 和85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Benzo(a)carbazole与PTGS2、PTGS1、MAOA、MAOB结合能力比较强,Mairin 与SLC6A3结合能力比较强。结论 木香主要通过多成分共同对胃癌进行干预,其可能是通过干预核心靶 蛋白发挥关键作用。

    •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2024, 40(8):1267-1271.

      摘要 (148) HTML (0) PDF 1.23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 患者2 790例,根据是否存在IR将 其分为IR组(1 915例)和非IR组(875例)。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评估IR情况,分析内脏脂肪组织 (VAT)、皮下脂肪组织(SAT)面积与其他临床指标[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的相关性,以及体脂分布面积对IR 的影响。结果 男性患者 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舒张压、TG、TyG指数、尿酸、肌酐水平及VAT 面积高于女性患者,而年龄、腰高比、 收缩压、胆固醇、HDL、LDL 水平及SAT 面积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T 面积与 BMI、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腰臀比、TG、TyG指数、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P <0.05),与HbA1c、HDL水平 呈负相关(r<0,P <0.05)。SAT面积与BMI、腰围、腰臀比、胆固醇、LDL、TyG 指数、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 0,P <0.05),与HDL水平呈负相关(r<0,P <0.05)。IR组舒张压、腰臀比、HbA1c、尿酸水平及VAT、SAT 面积高于非IR组,而年龄、收缩压、HDL水平低于非I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T 面积、舒张 压、HbA1c是IR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 <0.05),而HDL 是其保护因素(OR<1,P <0.05)。 结论 T2DM 患者体脂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其中VAT是导致IR的危险因素。

    • 连翘饮片及其标准汤剂、挥发油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2024, 40(8):1272-1276.

      摘要 (82) HTML (0) PDF 6.67 M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连翘饮片及其标准汤剂、挥发油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气相色 谱-离子迁移谱法测定连翘饮片及其标准汤剂、挥发油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 14种挥发性成分,并定性了3种成分,分别为α-蒎烯、柠檬烯、芳樟醇。连翘饮片与连翘挥发油中挥发性成分基 本一致,与连翘提取液有差异。连翘标准汤剂与连翘挥发油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保持一致。结论 连翘挥发油包 合物与连翘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但与连翘标准汤剂基本一致,可为连翘配方颗粒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某三甲医院50岁以上门诊患者骨密度测定情况分析*

      2024, 40(8):1277-1280.

      摘要 (107) HTML (0) PDF 1.22 M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医院各科室50岁以上门诊患者骨密度测定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50岁以上行骨密度测定患者2 772例,比较不同科室、性别、体重指数(BMI)患 者及不同部位骨密度检测情况。结果 76.33%(2 116/2 772)的患者来自骨质疏松与骨发育门诊、脊柱外科、 疼痛科及关节四肢外科。不同科室骨密度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5岁女性骨密度检 测率[1.49%(1 004/67 249)]明显高于≥70岁男性[0.29%(107/36 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 同性别患者在不同科室骨密度检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部位骨密度测定结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772例患者中,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为32.03%(888/2 772),其中,女性骨质疏 松症检出率[33.35%(835/2 504)]明显高于男性[19.78%(53/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 BMI患者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临床各科室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程 度还不够,总体骨密度检测率较低。建立骨质疏松门诊及宣讲骨质疏松症知识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此 外需加强对男性骨质疏松的关注。

    • >论著·临床研究
    • 早期食管癌患者ESD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2024, 40(8):1281-1284.

      摘要 (92) HTML (0) PDF 1.16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 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8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 组(32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分析早期胃癌患者ESD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 2组在年龄、糖尿病病史、肿 瘤组织浸润深度、肿瘤长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固有肌层损伤、血小板计数(PLT)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肿瘤长径(<20 mm)、手术时间(≥45 min)、PLT(≥300×109 L-1)、肿瘤组织浸润深度(m3+sm1)为ESD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年龄、合并糖尿病、肿瘤 长径、手术时间、PLT、肿瘤组织浸润深度为早期食管癌患者ESD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筛 选高危患者并加强随访,从而降低ESD后并发症发生率。

    • 超声引导下定点神经阻滞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

      2024, 40(8):1285-1287.

      摘要 (48) HTML (0) PDF 1.29 M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定点神经阻滞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 2022年3月该院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超声 引导下定点神经阻滞+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神经阻滞+玻璃酸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治 疗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 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 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定点阻滞配合玻璃酸钠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且在改善关节功能 活动方面,具有较好的短、中期疗效。

    • 益气活血中药对化疗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2024, 40(8):1288-1294.

      摘要 (111) HTML (0) PDF 1.28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的早期监测指标及益气活血类中药对CTRCVT 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行抗肿瘤治疗且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恶性肿瘤 患者40例,将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 血中药。比较2组心肌酶谱[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谷草转氨酶(AST)]、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TN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对 心电图异常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化疗后CK、CK-MB、α-HBDH、LDH、BNP水 平高于化疗前,AST、CTNⅠ低于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化疗后α-HBDH、LDH、BNP、 AST、CK、CK-MB、CTNⅠ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化疗后BNP、α-HBDH、 LDH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ST、CK-MB、CK、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化疗后LVEF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化 疗后心肌酶谱指标、BNP水平、CTNⅠ水平及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 肌酶谱、BNP、CTNⅠ可以作为CTR-CVT 的早期监测指标。益气活血类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CTRCVT 的作用,其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BNP、LVEF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PLT、MPV、BNP联合检测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0(8):1295-1298.

      摘要 (53) HTML (0) PDF 1.27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在肺源性 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因呼吸困难在该院呼吸科住院的 患者180例,将其分为非肺心病组(95例)和肺心病组(85例)。同时,根据治疗时间将肺心病组进一步分为急 性加重期组(85例)和缓解期组(85例)。比较各组PLT、MPV、BNP指标变化情况,并对BNP水平与MPV、 PLT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组PLT 水平显著低于非肺心病组,而MPV、BNP 水平显著高于非肺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组PLT、MPV、BNP水平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心病组BNP[(332.24±37.10)pg/mL]及MPV[(11.92±1.26)fL]水平 明显高于非肺心病组,PLT[(142.25±31.32)×109/L]水平明显低于非肺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剔除非肺心病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BNP水平与MPV 水平呈正相关(r=0.357,P <0.001),BNP水 平与PLT水平呈负相关(r=-0.260,P =0.048),PLT水平与MPV 水平呈负相关(r=-0.340,P <0.001)。 结论 BNP对肺心病的诊断及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MPV 与PLT、BNP联合检测时,可以成为评估肺心 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和血栓易感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 认知-心理-疼痛维度专项护理在晚期胰腺癌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0(8):1299-1302.

      摘要 (60) HTML (0) PDF 1.18 M (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疼痛维度专项护理在晚期胰腺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9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疼痛维度专项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 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数字疼痛评分法(NRS)、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条目中文版 (MMAS-8)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评分。结果 2组干预前SDS、 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干预前NRS、MMA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组干预后NRS、MMAS-8评分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EORTC QLQ-C3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EORTC QLQ-C3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认知-心理-疼痛维 度专项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与疼痛症状,还能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 基于循证理论的共享决策干预对冠心病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2024, 40(8):1303-1306.

      摘要 (121) HTML (0) PDF 1.17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共享决策干预对冠心病(CH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 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CHD稳定期患者207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 (114例)与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理论的共享决策干预。 比较2组干预前后Connor-Dac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决策冲突量表(D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干预前CD-RISC、DCS、GSES、SAQ 评分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CD-RISC、DCS、GSES、SAQ 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 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共享决策干预可有效提高CHD稳定期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护 理满意度,同时可降低决策冲突水平。

    • APACHEⅡ评分结合血清PCT、hs-CRP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4, 40(8):1307-1311.

      摘要 (58) HTML (0) PDF 1.66 M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合血清降钙素原 (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 2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根据是合并呼吸衰竭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35例)。比较 2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hs-CRP水平,并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指标的预测 效能。结果 2组在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氧合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吸烟、 合并COPD、APACHEⅡ评分、PCT、hs-CRP是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 <0.05),而氧合指数是 其保护因素(P <0.05)。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hs-CRP联合时预测灵敏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 积高于各指标单独使用时(P <0.05),而在特异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结合血清PCT、hs-CRP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 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相关性分析

      2024, 40(8):1312-1316.

      摘要 (109) HTML (0) PDF 3.44 M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 至2023年4月该院因前臂创伤行腕部磁共振成像平扫患者168例,依据Palmer分型标准将其分为TFCC损 伤组(118例)和TFCC无损伤组(50例)。同时根据血管分布和临床治疗策略将TFCC损伤组进一步分为TFCC 单处损伤组(58例)和TFCC多处损伤组(60例),比较各组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 茎突骨折情况,分析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相关性。结果 TFCC损伤组、TFCC无损伤组中桡骨远端伴尺骨 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分别与TFCC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204、0.164、0.462)。TFCC单处损 伤组、TFCC多处损伤组中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分别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254、 0.222)。桡骨远端骨折C型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340)。桡骨远端骨折C型伴尺骨茎 突Ⅱ型、桡骨远端骨折A 型伴尺骨茎突骨折Ⅰ型分别与TFCC 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335、 0.349)。结论 TFCC多处损伤与腕部骨折具有一定相关性。

    • >循证医学
    • 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卵巢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2024, 40(8):1317-1322.

      摘要 (42) HTML (0) PDF 9.20 M (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化疗(IP)联合静脉化疗(IV)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月1日,收集关于采用IP、IV 治 疗卵巢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中研究组采用IP联合IV 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IV 方式,分析2组无进展生 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涉及4 0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 示,研究组PFS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 =0.86,95%CI:0.77~0.95,P =0.004)。亚组分析 结果显示,2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5,95%CI:0.68~1.05,P =0.12)。研究组OS长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89,95%CI:0.79~1.00,P =0.04)。研究组不良反应(≥3级)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22,95%CI:1.09~1.37,P =0.000 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组胃肠道不 良反应、感染和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血液学毒性和神经毒性发生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P联合IV 可以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延缓复发时间,但需警惕重度 不良反应的发生。

    • >调查报告
    • 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分析*

      2024, 40(8):1323-1327.

      摘要 (131) HTML (0) PDF 1.20 M (4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完善全科医学生生死 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的427名全科医学生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析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结果 63.68%的全科医学生认 为开展生死教育非常重要,52.49%的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关于开展生死教育 相关课程的作用,医学生认为有助于树立正确且积极的生命观与死亡观(80.10%)、提升职业认同感 (68.41%)、降低死亡焦虑与恐惧(49.50%)。大部分全科医学生认为开展生死教育的层面应该是学校教育 (42.30%)、家庭教育(41.30%)。49.50%的全科医学生表示未学习过专门课程,但在其他课程中涉及过生死 教育知识。40.30%全科医学生认为应该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死教育。全科医学生想了解的生死教育课程内容 主要为生死意识(68.66%)、生命文化(62.94%)、生死知识(57.71%)、生死本质与尊严(51.49%)、生死两安 (46.02%)。不同时间接受生死教育的全科医学生在开展生死教育重要性、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学校 开设有关生死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科医学生对于生死教育 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但需求较大。全科医学生最早接触生死相关知识的时间会正面影响其对生死教育的认 知。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生死教育认知程度,满足其生死教育需求。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认知现状研究*

      2024, 40(8):1328-1332.

      摘要 (79) HTML (0) PDF 1.21 M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高校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知现状。方法 选取上海市部分 医学院校的全日制在读医学生574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调查,并根据参与志愿者工作或抗疫一线工作 经历将医学生分为参与组(362名)和未参与组(212名),进一步分析相关工作经历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 认同度的影响。结果 不同学历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6.2%的医学生认为疫情的发生并没有影响个人职业规划,37.3%的医学生在经历疫情之后更坚 定了学医的决心,准备为医学事业献身;37.6%的医学生认为疫情对个人职业精神影响很大,加深了对医学职 业精神的直观感受,并将付诸实践;46.5%医学生意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对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 性。医学生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最重要的前3项是“尊重患者”(87.1%)、“在困难时保持镇定”(87.3%)和“解决 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86.2%),而排名末3项则是“代表患者发声”(58.9%)、“对待患者,随叫随到” (47.9%)和“为满足患者,接受对自己不便的要求”(41.5%)。参与组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的认同度显 著高于未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目前仍存在不足,且利 他主义精神相对缺乏,但大部分医学生能认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在自身成长、发展与职业实践中的重要性。

    •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0(8):1333-1336.

      摘要 (97) HTML (0) PDF 1.17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疾病获益感(BF)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至2022年10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IBD患者288例,采用问卷对IBD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IBD患者BFS、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别为(55.67±20.57)、(108.47±27.93)分。不同文化水平、职业、 家庭来源地、家庭月收入、费用支付方式患者B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文化水平、家庭月 收入、自我管理能力是IBD患者BFS评分影响因素(P <0.05)。IBD患者BFS总分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呈正 相关(r=0.773,P <0.001)。结论 IBD患者BF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有待进一步提高。

    • >综 述
    • 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早期生物标志物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024, 40(8):1337-1343.

      摘要 (189) HTML (0) PDF 1.28 M (1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理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 患者临床确诊时通常 已发展到中晚期。蛋白标志物在AD发展极早期即从脑脊液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外周循环。外周血标志物检测 具有采集方便、创伤小的特点,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早期筛查和随诊手段。然而传统免疫分析方法无法实现外 周血中超微量蛋白标志物的精准定量分析,近年来发展的免疫分析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超微量蛋白标志物分 析。该文就AD早期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 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44-1348.

      摘要 (122) HTML (0) PDF 1.22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前,我国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早期EC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因此EC筛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病理检查是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取样技术的侵入性,其在临 床筛查的推广中受限。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微创采样技术、基因甲基化检测等方法探索新型生物标志物 在EC筛查中的价值。该文就EC筛查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研究进展*

      2024, 40(8):1349-1352.

      摘要 (77) HTML (0) PDF 1.21 M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乳腺癌是目前我国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由于发病前期无明显自觉症状,通常 就医时癌变肿块已较大,故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为辅的综合诊治方式。目前,乳 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我国仍是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随着医学的进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区域神经阻 滞、缩小切除范围和乳房重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 肥胖者脑网络改变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53-1357.

      摘要 (90) HTML (0) PDF 1.21 M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肥胖所引发的神经毒性使得脑结构和脑网络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肥胖者的认知功能减退,进而 阻碍身体机能的恢复,因此肥胖可能是一个关于身体和大脑的复合体疾病。相关研究发现,肥胖者脑网络的改 变可能是导致肥胖伴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该文简要阐述了肥胖与脑网络改变的中介和调节因素,并探讨了 肥胖者脑功能网络的异常机制,为筛查、预防、治疗和监测肥胖合并认知损害提供新策略。

    • 光生物调节疗法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 40(8):1358-1361.

      摘要 (133) HTML (0) PDF 1.72 M (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不会引起局部温度升高,不会造成组织不可逆的损伤,而且具有止痛、 控制炎症、促进骨再生等多种作用,是一种非创伤性、非侵入性、不良反应少、低成本的治疗方法。该文就 PBMT机制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产后缺乳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62-1366.

      摘要 (129) HTML (0) PDF 1.22 M (1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产后缺乳可直接降低纯母乳喂养率,不利于母婴健康。关于产后缺乳的机制尚无定论,可能与 分娩情况、母体因素、婴儿因素、药物与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该文综述了产后缺乳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 床识别产后缺乳高危人群及预防母乳不足提供参考。

    • ICU 患者家属参与式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67-1371.

      摘要 (248) HTML (0) PDF 1.26 M (2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随着医学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家属参与患者疾病康复过程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家 属参与患者照护不仅能保障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也能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该文从 家属参与式护理相关概念、重症监护病房(ICU)家属参与式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后续 ICU 患者家属参与式护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二元应对模式在成年亲子关系中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72-1376.

      摘要 (122) HTML (0) PDF 1.22 M (1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老年慢性疾病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元应对在成年子女与父母间具有重要作用,成年亲 子二元应对有利于缓解年迈父母患病压力,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家庭成员生活质量。该文通过综述成年亲子关 系中二元应对的相关理论、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应用效果,旨在为成年子女或父母量身定制相应的应对措施, 提高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二元应对水平。

    •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77-1382.

      摘要 (93) HTML (0) PDF 1.28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心房颤动(AF)是全球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人口健康有重大影响。同型半胱氨酸(Hcy) 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Hcy 与AF之间的密切关系,Hcy在AF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其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Hcy和AF的流行病 学和发病机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MRI预测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83-1386.

      摘要 (64) HTML (0) PDF 1.22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乳腺肿块。早期对肿块良恶性进行 精准预测,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可以降低治疗成本。随着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和磁共振光谱等各种技术的出现,早期预测乳腺肿块良恶性成为可能。该文主要对磁共振成像预测乳腺肿块 良恶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024, 40(8):1387-1392.

      摘要 (66) HTML (0) PDF 1.26 M (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益处,其单独或联 合治疗已成为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该文对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方案及疗效、安全性等研究进 行综述,以期为患者选择获益更多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撑。

    • 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393-1396.

      摘要 (85) HTML (0) PDF 1.18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心房颤动(AF)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 因素之一。对于AF合并高血压患者而言,合理管理及控制血压是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 重要手段。该文从AF和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高血压对AF的影响和病理生理机制及AF患者血压管理3个 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 头颈肿瘤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2024, 40(8):1397-1399.

      摘要 (51) HTML (0) PDF 1.13 M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头颈肿瘤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中耳 胆脂瘤、化脓性中耳炎、慢性乳突炎等中耳疾病发生率高,且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咽鼓管功 能障碍是头颈恶性肿瘤放疗导致中耳疾病的核心因素,放疗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形成的机制较为复杂,该文从 其形成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头颈肿瘤放疗后中耳疾病提供参考。

    • 冠状动脉痉挛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 40(8):1400-1403.

      摘要 (117) HTML (0) PDF 1.18 M (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冠状动脉痉挛(CAS)经药物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但高危痉挛如合并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左 主干痉挛、多支血管痉挛、痉挛致猝死等类型可能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目前,CAS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包 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交感神经切除术、心肌桥松解术等,但非药物治疗方式的临床适应证及远期效果均不明 确。该文就CAS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护理研究
    •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行MHD治疗的T2DN患者的影响*

      2024, 40(8):1404-1407.

      摘要 (76) HTML (0) PDF 1.17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MHD治疗的T2DN 患者94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无 缝隙护理。比较2组空腹血糖(FPG)、早餐餐后2 h血糖(2 h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心理 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评分等。结果 干预前,2组FPG、2 hPG、Scr、BU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8 周后,2组FPG、2 hPG、Scr、BUN 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疾病认知优良率、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 2组CD-RISC、SCSQ、GSES、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8 周后,2 组CDRISC 、SCSQ、GSES、GQOLI-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行MHD治疗的T2DN 患者中采用全程 无缝隙护理,能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心理弹性及积极应对疾病的能力,降低并发 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

    • 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在非自杀性 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

      2024, 40(8):1408-1410.

      摘要 (55) HTML (0) PDF 1.17 M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在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 式心理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行为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功能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采 取辩证行为疗法联合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基于整体责任制的CNP干预对CT增强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及检查配合度的影响*

      2024, 40(8):1411-1413.

      摘要 (41) HTML (0) PDF 1.12 M (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整体责任制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干预对CT增强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及检查 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为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CT增强检查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按1∶ 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整体责任制的CNP干预,比 较2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以及检查配合度和满意度。 结果 2组干预前GAD-7、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GAD-7、PHQ-9评 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56,P =0.035)。结论 基于整体责任制的CNP干预可改善CT增强检查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检查 配合度及满意度。

    • 行为激活疗法在LDH 术后恐动症合并焦虑、抑郁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0(8):1414-1417.

      摘要 (62) HTML (0) PDF 1.16 M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行为激活(BA)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恐动症合并焦虑、抑郁中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上饶市立医院骨科住院的LDH 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将其分 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2022年6-11月纳入的30例为对照组,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纳入的30例为研 究组。对照组接受脊柱外科常规住院护理和心理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BA 疗法进行干预,比 较2组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1个月恐动症评分量表(TSK)、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结果 2组干预前TSK、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干预结束时及干预 后1个月TSK、SAS、SDS评分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1个月,研究组TSK、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BA 疗法可有效降低LDH 术后恐动症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恐动程度,并能缓解其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 高其康复水平。

    • >教学探索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0(8):1418-1419.

      摘要 (55) HTML (0) PDF 1.13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皖南医 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128名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66名)和观察组(6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 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借助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比较2组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核 成绩及优秀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教学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传染病学教学中应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显著提高学生的 学习成绩。

    • 可拆卸式3D打印模型在翼腭管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0(8):1420-1422.

      摘要 (78) HTML (0) PDF 1.68 M (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可拆卸式3D 打印模型在翼腭管及翼腭窝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级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40名,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观察组 采用可拆卸式3D打印模型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幻灯片和实物模型进行授课,比较2组考核成绩,并采用 问卷对观察组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 观察组考核评分为(8.01±0.97)分,高于对照组的(6.42±0.53)分,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生对可拆卸式3D 打印模型认可度较高。结论 可拆卸式3D 打 印模型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翼腭管和翼腭窝解剖结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 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4, 40(8):1423-1426.

      摘要 (92) HTML (0) PDF 2.46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校2020级公共事业管 理(卫生管理方向)专业学生50名,采用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知识学习效果进行评 价,比较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 (SRSSDL)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对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在过程性考核中, 78%(39/50)的学生能够全部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作业,98%(49/50)的学生能够全部按时完成课后测试题,并且 分数均能够达到70分以上。实施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前后UWES-S、SRSSD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1名(82%)学生对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表示满意,8名(16%)学 生表示一般,仅1名(2%)学生表示不太满意。结论 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案例分析
    • 以低钾血症为表现的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24, 40(8):1427-1430.

      摘要 (93) HTML (0) PDF 1.22 M (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常表现为低钠血症,大多表现为 血钾正常。该疾病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易被延误诊断。当患者具有神经精神症状合并低钾血症、脑血管缺 血性疾病时,临床不能盲目按神经精神疾病治疗,需要观察患者尿量、烦渴症状,排除是否合并垂体功能减 退症。

    • 信迪利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2024, 40(8):1431-1436.

      摘要 (65) HTML (0) PDF 3.15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因个体差异,少数患者 使用ICIs治疗后可出现致命性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该文采用淋巴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 成功救治了1例因信迪利单抗引起的TEN 患者,为免疫相关TEN 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 急性脊髓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在抗凝及康复治疗 过程中出现严重臀部血肿1例

      2024, 40(8):1435-1437.

      摘要 (72) HTML (0) PDF 2.02 M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臀部肿胀不单纯是肌肉组织水肿可能,也有出血或感染的可能。因臀部软组织丰厚,肌间深部 出血一时难以快速发现,因此准确识别、快速评估臀部肿胀的原因、出血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及控制出血的适当 措施至关重要。该文报道了1例急性脊髓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其在抗凝及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臀 部血肿。

    • 同时性三原发性恶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4, 40(8):1438-1440.

      摘要 (62) HTML (0) PDF 5.38 M (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前,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PM)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但肿瘤治疗史、吸烟和基因异常被确定为 潜在的危险因素。MPM 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病史、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特征综合判断,怀疑为独立的原发灶时, 应分别取得各病灶组织学标本,进行病理学判断。尽早发现其他原发灶,必要时应进行每个病灶的活检,以明 确病理类型,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