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重医附一院顺利召开
  • 《检验医学与临床》《现代医药卫生》10月终审会顺利召开
  • 喜报丨《现代医药卫生》成功晋级Q2区
  • 本刊编辑参加第二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并荣获精品论文奖
  • 成渝双城经济圈DRG支付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临床运行能力建设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 有养运动ing丨2024年全国急危重症临床营养病例演讲比赛(西部大区赛)成功举办
  • 关于举办2024年“护理力量”第三届科普短视频公益展播及评选大赛的通知
  • 关于举办2024年卫生专技人员科研能力提升实战培训的通知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杰出编委名单公布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评选结果揭晓
  • 《现代医药卫生》“202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 重庆市肾脏病学专家座谈会圆满举行 共谋医学期刊与学科协同发展之路
  •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晋升实力 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拥抱未来第二届护理科普视频颁奖暨2023护理人员职业晋升综合能力提升研学培训成功举办
  • 举办“拥抱未来’第二届护理科普视频颁奖典礼暨2023 护理人员职业晋升综合能力提升研学培训”的通知
  • “敞开心扉”却遭遇“步步惊心”——“蒙面”菁英秀系列学术活动(第三期)顺利举办
  • 关于举办2023年“拥抱未来”第二届公益短视频展播暨科普短视频评选大赛通知
  • 关于本刊启用新投审稿系统公告
  • 《现代医药卫生》“2023糖尿病专题”约稿通知
  • 祝贺《现代医药卫生》首届青年编委队伍正式成立
  • 同心抗疫 慢病先行丨多位内分泌代谢专家线上开讲 为慢病患者排忧解难
  • 喜报—第一届“引领者”杯优秀护理论文获奖名单揭晓
  • 喜报——《现代医药卫生》杂志获2022年西牛奖—优秀创新平台
  • “5月致敬护理人”短视频获奖名单揭晓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5年第41卷第02期
      论著
    • 马志兰 1,刘文杰 2,杨震 3△,于欣 4,王莉莉 1,张凤萍 1,马金艳 1

      2025,41(02):289-29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钠钙交换体(NCX)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PF级SHR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只,另将8只SFP级雄性Wistar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正常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大鼠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心脏重量指数、心肌NC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病理学染色情况。结果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大鼠IVSs高于正常组,而LVFS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大鼠IVSs、LV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大鼠IVSs、LVFS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干预后IVSs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4.25±0.35)mg/g)]明显高于正常组心脏重量指数[(3.32±0.25)mg/g],而观察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3.66±0.25)mg/g]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脏重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蓝色区域明显增多,胶原纤维沉积为(12.42±0.66)%,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28±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蓝色区域显著减少,胶原纤维沉积为(5.17±0.58)%,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2.42±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正常组大鼠心肌NC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6±0.14)、(0.77±0.16)、(0.56±0.13),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SHR心室重构,降低胶原纤维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CX有关。

    • 陈玉华 1, 徐健 2, 朱博钰 1, 李楠 1, 贾佳 1, 戴芳芳 1△

      2025,41(02):293-29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后25-羟维生素D[25(OH)D]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T2DM合并SARS-CoV-2感染的住院患者892例,根据25(OH)D四分位数水平将其分为D1组(≤12 ng/mL)、D2组(13~16 ng/mL)、D3组(17~20 ng/mL)和D4组(≥21 ng/mL),每组223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空腹胰岛素(FINS)等]。分析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的影响因素,以及25(OH)D水平与IR关系。结果D2、D3、D4组患者年龄、HOMA-IR及TC、FPG、FINS、HbA1c、LDL-C、24 hUTP水平低于D1组,而HDL-C水平高于D1组;D4组患者TC、FPG水平低于D2、D3组,HOMA-IR低于D2组,而HOMA-IR及UA、HDL-C、LDL-C水平高于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与年龄、UA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bA1c、FPG、HOMA-IR、FINS、24 hUTP水平呈负相关(P<0.05)。HbA1c、TG、HDL-C、24 hUTP、25(OH)D水平与HOMA-IR独立相关(P<0.05)。D2、D3、D4组发生IR的风险分别是D1组的0.948(P=0.032)、0.941(P=0.025)、0.854(P=0.001)。结论感染SARS-CoV-2后,T2DM患者25(OH)D水平与IR密切相关。

    • 李西云 1,韩朋朋 2,袁智宇 1,张琳琪 1△

      2025,41(02):297-302,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CRF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SPSS Modeler 18.0 Web等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等分析。结果纳入建库至2024年3月治疗CRF的中药复方专利86项,涉及药物231种,常用药物为黄芪(52次,60.47%),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有“丹参→大黄”(0.90)、“丹参→黄芪”(0.79);核心药物为黄芪、大黄、丹参等。结论临床治疗CRF时,应以扶正驱邪的治则,采用健脾益气、温肾助阳、活血化瘀等治法,从而提高临床功效。

    • 薛雨,刘杉 △

      2025,41(02):303-307,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第1、2代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检测试剂的一致性。方法收集该实验室临床检测剩余标本,使用深圳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公司MAGLUMI X8化学发光仪进行双试剂双份平行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9-A3文件对该公司提供的2代Tg、TPOAb、TgAb、TRAb检测试剂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倚评估。结果与第1代试剂相比,第2代试剂的线性范围有所扩大,制造商提供的参考区间发生一定变化。第2代试剂对标本类型要求放宽,有利于降低临床采样错误率。Tg的回归方程斜率为1.024,截距为0.385,±1.96残差标准差(RSD)区间适中;TRAb的回归方程斜率为0.936,截距为0.151,±1.96RSD区间较小。而在TPOAb和TgAb的回归分析中,斜率95%CI分别为0.189~0.286、0.863~0.921,均不包含1,±1.96RSD区间过大。检测Tg时,2代试剂间相对偏差的均值为1.9%[95%一致性界限(LoA):-11.8%~15.6%],在可接受范围内。检测TPOAb时,2代试剂间相对偏差的均值为-82.4%(95%LoA:-216.8%~52.1%),不可接受。检测TgAb时,2代试剂间相对偏差的均值为-27.9%(95%LoA:-125.2%~69.4%),不可接受。检测TRAb时,2代试剂间相对偏差的均值为-4.1%(95%LoA:-34.2%~26.0%),不可接受。Tg、TgAb和TRAb在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小于可接受水平,而TPOAb在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不可接受。结论2代试剂检测Tg时的一致性较好,结果偏倚可接受;检测TgAb、TRAb的一致性一般,偏倚可接受;检测TPOAb时的一致性和偏倚不理想。

    • 徐建华,陈大鹏 △

      2025,41(02):308-312,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分布规律和特点,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 603例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52.45%,主要过敏原是尘螨组合、鸡蛋白、牛奶;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前3名是尘螨组合、屋尘、猫毛,其阳性率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升高;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前3名是鸡蛋白、牛奶、牛肉,其阳性率在1~3岁达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除了霉菌组合和黄豆外,其他过敏原阳性率男孩均高于女孩,且除普通豚草、葎草、狗上皮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率为30.17%,牛肉与牛奶、虾与海鱼组合、羊肉与牛肉之间呈中度相关(P<0.001)。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过敏原以尘螨组合、鸡蛋白、牛奶为主,过敏原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或总是引发临床症状的过敏原主要是尘螨组合、虾、猫毛,相似属性过敏原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张贤睿 1,3,张江山 2,昝珂 3,肖小林 2,王莹 3△,金红宇 3,魏锋 3

      2025,41(02):313-318, DOI:

      Abstrac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鲜竹沥辅助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查阅文献汇总的鲜竹沥中的化学成分和TCMSP数据库中的化学成分合并去重后参考类药五原则——Lipinski规则过滤;在PubChem数据库下载获得相应结构文件;应用Seaware软件、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工具预测化学成分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脑卒中疾病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92个潜在脑卒中疾病靶标的相互作用,获得靶标之间的蛋白质互作网络;通过 DAVID 数据库对竹沥治疗脑卒中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结果鲜竹沥的预测靶点与脑卒中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92个共同靶点,其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靶标有可能是竹沥治疗脑卒中的核心靶点,Cassyformin、桃醛、对甲氧基苯酚度值较高,分子对接所需能量较低,可能是鲜竹沥辅助治疗脑卒中的关键化合物。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鲜竹沥发挥治疗“中风舌强”功效的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进行初步探索,可为阐明鲜竹沥发挥功效机制、开发治疗脑卒中新药提供参考。

    • 论著·临床研究
    • 马文龙 1, 陈勤 2, 于世超 3, 田可为 1, 范克杰 1, 严嘉祥 1, 刘英科 4, 邝孝坤 4, 乔一航 4, 梁浩博 4, 陈柯 1△

      2025,41(02):319-323,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祛痰化瘀方对痰瘀型代谢综合征(MS)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接受THA的痰瘀型M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祛痰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DVT发生率、皮肤异常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主症、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主症、次症积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VT、皮肤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下瘀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PTT、TT、Fib、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TT、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PTT、TT、Fib、P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β-TG、PAI-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β-TG、PAI-1水平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且均未发生严重出血、肺栓塞及死亡事件。结论采用祛痰化瘀方治疗痰瘀型MS患者,可有效预防THA后DVT形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优化β-TG、PAI-1水平,降低血小板释放活性,且安全性较高。

    • 庞梅芳,王少华,李正

      2025,41(02):324-328,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觉知压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完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5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出院时均接受觉知压力量表(CPSS)评估觉知压力情况,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觉知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35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CPSS评分为19~50分,平均(38.11±5.59)分;年龄≥80岁、术前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70分、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术后重度疼痛患者CPSS评分均高于年龄<80岁、术前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70分、文化程度中专或高中及以上、术后轻中度疼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CPSS评分与6条目UCLA孤独感量表(ULS-6)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20、0.318);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17.101+3.514X1+4.027X2-0.841X3+1.588X4+0.859X5+0.277X6,其中回归模型F=27.468,R 2=0.563,调整后R 2=0.542,年龄≥80岁、术前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70分、术后重度疼痛、ULS-6评分高、PSQI评分高均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觉知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觉知压力水平较高,年龄、术前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术后疼痛程度、ULS-6评分、PSQI评分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觉知压力高的影响因素。

    • 周洁 1,穆雪峰 1,谭天林 1,廖芳 1,任思冲 2,童明欧 3,唐晓英 4,嘉士健 1,谢小英 1△

      2025,41(02):329-33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自拟加味交泰丸神阙穴贴敷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由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制剂室加工加味交泰丸。招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181例,将其分为酉时组、他时组、西药组,酉时组和他时组在神阙穴贴敷加味交泰丸,西药组口服艾司唑仑,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比3组治疗1、2个疗程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时间、有效率和自拟中医症候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147例受试者完成第1个疗程试验,72例受试者完成第2个疗程试验。3组受试者进行15 d及30 d干预后,随着疗程增加,PSQI总分均值降低(Wald χ 2=16.602,P<0.001),睡眠时间不增加(Wald χ 2=0.131,P=0.718);不存在组别效应,不同干预方法对PSQI总分的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 2=5.439,P=0.066),对睡眠时间的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 2=2.749,P=0.253)。干预15 d后,3组自拟中医症候量表积分均下降(P<0.05),其中酉时组[17.00(15.00,21.00)分]与西药组[15.00(13.00,18.25)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干预15 d后,酉时组、他时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2%、65.1%、64.5%,3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7)。结论自拟加味交泰丸神阙穴贴敷与艾司唑仑内服均能改善受试者的失眠;酉时贴敷与他时贴敷无差异;口服艾司唑仑也可改善失眠患者的心烦、眠差、多梦、耳鸣等伴随症状。

    • 邢东良

      2025,41(02):334-336, DOI:

      Abstract: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TCRF)与显微镜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对会厌囊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接受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的28例会厌囊肿患者临床资料,作为A组,选取同期接受TCRF治疗的30例会厌囊肿患者临床资料,作为B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术后1、3、7 d时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A组[(28.56±1.29)min vs.(33.24±1.25)min、(4.16±0.98)mL vs.(6.24±1.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的测量次数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测量次数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F=3.699,P=0.031,偏η2=0.119),术后1、3、7 d测定时,VAS疼痛评分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TCRF治疗会厌囊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痛感,具有较高安全性。

    • 问蓉 1,郑鑫琪 2,史文婷 2,丁邦和 2,陶善东 2△

      2025,41(02):337-34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KMT2A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KMT2A基因重排AML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特征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生存情况。结果7例患者KMT2A基因重排均为阳性,伙伴基因包括AF10、AF1q、AF6、ELL,且伴有WT1、FLT3-ITD、NRAS、U2AF1、EVI1等基因突变。5例患者在完全缓解状态接受allo-HSCT,2例患者在未缓解状态接受强烈化疗序贯allo-HSCT。移植前5例获形态学完全缓解,3例获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2例未缓解。7例患者移植后1个月均获得完全缓解,供受者嵌合状态为完全供者型,染色体核型转为正常核型。7例患者allo-HSCT后2年总生存率为57.14%(4/7)。4例患者于移植后12~16个月复发,总生存时间为20个月。截至随访日期,3例患者处于生存状态,骨髓形态学处于缓解状态,微小残留病阴性。结论allo-HSCT是提高KMT2A基因重排AML患者CMR率、延长总生存期的有效方案,移植后的维持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 朱晓乐,吴双月,张家浩

      2025,41(02):342-345,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化痰泻肺定喘汤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5)和中药组(n=45)。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化痰泻肺定喘汤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气道重塑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中药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常规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咳嗽咳痰、胸闷憋胀、呼吸困难、发热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43±0.20)、(1.26±0.15)、(1.17±0.16)、(0.68±0.08)分,均小于常规组(2.54±0.28)、(2.37±0.29)、(2.76±0.32)、(1.59±0.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气道内直径为(2.36±0.27)mm,高于常规组(2.25±0.24)mm(P=0.044);气道壁厚度和气道腔面积分别为(1.39±0.15)mm和(5.26±0.55)mm 2,均小于常规组(1.50±0.16)mm、(5.62±0.58)mm 2(P=0.001、0.003)。中药组总不良反应率[6.67%(3/45)]与常规组[11.11%(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泻肺定喘汤治疗痰热阻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抑制气道重塑,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乐志辉 1,徐凡 1,张紫燕 2

      2025,41(02):346-34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标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CRF患者9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予金水宝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疗效、营养指标[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微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9%(43/47) vs. 74.47%(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LB、Hb、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B、Hb、Ca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金水宝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较好,其可改善营养指标,降低微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 王磊, 邢振义 △, 郑杰

      2025,41(02):350-35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5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长素(GH)、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GH、PRL、TSH、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GH、PRL、TSH、ACTH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hs-CRP、Cor、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s-CRP、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调节相关激素水平,同时也能减轻创伤反应。

    • 杨维振 1,艾云燕 2,徐灵洁 3

      2025,41(02):354-359, DOI:

      Abstract:

      目的构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外科病房2023年1-10月收治的128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将其分为障碍组(n=24)与非障碍组(n=104),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另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42例符合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为验证组,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2组患者糖尿病病史、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脊髓损伤水平、脊髓损伤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脊髓损伤水平、脊髓损伤病程均是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建模组AUC为0.871(95%CI:0.793~0.885),Hosmer-Lemeshow结果显示,χ 2=3.679,P=0.885;外部验证组AUC为0.814(95%CI:0.744~0.885),Hosmer-Lemeshow结果显示,χ 2=11.810,P=0.160。建模组和训练组DCA曲线大部分落于Y=0上方。建模组与外部验证组校准曲线均与参考曲线高度贴合,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校准度良好。结论脊髓损伤糖尿病病史、脊髓损伤严重程度、损伤水平、脊髓损伤病程均是影响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该研究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娜娜

      2025,41(02):360-36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价值及对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n=50)、观察组(CRRT治疗,n=50)。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内皮素(ET)、尿素氮(BLN)、肌酐(SCr)]、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 +)、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 +)、CD4 +/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 +)]、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ET、BLN、Scr均下降(P<0.05),观察组ET、BLN、Sc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 +、CD4 +、CD4 +/CD8 +均升高(P<0.05),观察组CD3 +、CD4 +、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IL-6、PCT均下降(P<0.05),观察组CRP、IL-6、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肾功能恢复正常占比[88.00%(44/50) vs.68.00%(34/50)]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8.00%(4/50) vs.24.00%(12/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可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免疫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高永,张浩燕,陈璐璐

      2025,41(02):364-36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产妇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该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完成分娩的孕产妇447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高龄组(225例,≥35岁)和适龄组(222例,<35岁)。比较2组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高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高于适龄组[37.33%(84/225) vs. 17.57%(39/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适龄组[12.89%(29/225) vs. 3.15%(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龄组中,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孕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中,异常心电图孕产妇剖宫产、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高于正常心电图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妊娠晚期更易出现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较高。

    • 刘娟,夏丝枚,李君科,王兴健,颜伟健

      2025,41(02):367-370,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后血管继发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该院右颈内静脉留置TCC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比较不同留置时间段血管继发改变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52例患者均出现导管功能不良。≤90 d、>90~180 d、>180~270 d时导管功能不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90~180 d、>180~270 d时右颈内静脉狭窄、闭塞、血栓及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纤维鞘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180~270 d时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360 d、>360~540 d、>540~720 d时导管功能不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360 d、>360~540 d、>540~720 d时右颈内静脉狭窄、纤维鞘形成、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颈内静脉闭塞、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270~360 d时右颈内静脉闭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 d、>270~720 d时导管功能不良、右颈内静脉狭窄、纤维鞘形成、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TCC 270 d后出现血管继发改变(狭窄、纤维鞘形成)的情况明显增多,建议留置时间不要超270 d。

    • 余婵娟,徐秀兰,利园梦,洪琴

      2025,41(02):371-37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阴道微生态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 2组患者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阴道微生态情况及感染患者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研究组中,39例(41.05%)UU感染,29例(30.53%)Mh感染,12例(12.63%)CT感染,7例(7.37%)混合感染,8例(8.42%)患者未发现相关感染。对照组中,6例(15.00%)UU感染,5例(12.50%)Mh感染,2例(5.00%)CT感染,2例(5.00%)混合感染,25例(62.50%)未发现相关感染。UU、Mh及未发现感染的例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菌群密度Ⅰ级+Ⅳ级、菌群多样性Ⅰ级+Ⅳ级及优势菌异常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感染患者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最高(71.79%),其次是强力霉素(66.67%)、交沙霉素(51.28%)和左氧氟沙星(51.28%);Mh感染患者对强力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敏感性最高(68.97%),其次是四环素(55.14%);CT感染患者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最高(83.33%),其次是美满霉素(66.67%);混合感染的患者对强力霉素敏感性最高(71.43%)。UU感染与阴道菌群密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菌群多样性和优势菌的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感染、CT感染与阴道菌群密集度和菌群多样性、优势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与优势菌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阴道菌群密集度和菌群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U感染可能对阴道菌群密集度构成影响,混合感染可能对优势菌构成产生影响。药敏试验结果提示,支原体患者可考虑使用阿奇霉素、强力霉素进行治疗,衣原体感染者可考虑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混合感染者可考虑使用强力霉素进行治疗。

    • 庄小津 1,黄燕炳 2,林鹏 1,王荣 1,王成有 3,许淑霞 3△

      2025,41(02):377-38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儿童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儿童CD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中英文数据库对近5年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2例中1例为单中心型,临床以颈部皮下肿物为主要表现,病理类型为透明血管型,经手术切除后完全缓解;1例为多中心型,临床以发热,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病理类型为混合型,予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拮抗剂治疗,预后良好。文献检索共获得符合要求文献11篇,12例CD患儿,包括该研究的2例共14例,其中单中心型10例,多中心型4例。单中心型CD患儿中8例病理表现为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及混合型各1例,经手术治疗完全缓解,多中心型CD患儿中3例为混合型,1例为透明血管型,采取综合治疗(手术联合化疗),预后良好。结论Castleman病是儿童较罕见的疾病,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影像及病理综合判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漏诊、误诊。

    • 卢亚丽 1,殷久勇 1,孙珍珍 2△

      2025,41(02):382-384,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应用窄带光谱成像技术(NBI)辅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信阳一五四医院收治的150例大肠息肉患者,回顾性分析入组者临床资料,以不同术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为69、81例。入组者均由同组医护人员完成手术操作,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NBI辅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78/81)]较对照组[84.06%(13/69)]更高(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4.29±3.11)mL]少于对照组[(30.45±4.52)mL](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对照组均更低[2.50%(2/81) vs. 18.84%(13/69),1.23%(1/81) vs. 13.04%(9/69)](P<0.05)。 结论大肠息肉患者应用NBI辅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 郜亚茹, 郭艳丽, 李瑞娜

      2025,41(02):385-38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督脉隔姜灸干预对原发性痛经(PD)气滞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PD气滞血瘀证患者7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腕踝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腕踝针联合督脉隔姜灸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月经失血评估表(PBAC)评分、经期健康调查简表-36(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MSS评分低于治疗前,PBAC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MSS评分低于对照组,PBA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经期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督脉隔姜灸干预可减轻PD气滞血瘀证患者症状,改善其经期生活质量。

    • 张世琳,余占彪 △

      2025,41(02):390-39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达格列净联用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并提供诊疗的76例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参考电脑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作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试验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达格列净联用方案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心肌受损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4%(36/38),比对照组的76.32%(29/3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均短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达格列净联用方案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还能降低心肌受损程度,促进预后水平改善。

    • 王杰,王霞霞,开金龙 △

      2025,41(02):394-399, DOI:

      Abstract:

      目的探索不同治疗策略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17例已完成随访的DLBCL患者,将其分为A组(39例)、B组(39例)、C组(39例)。同时,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96例)与死亡组(21例)。A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B组采用R-CHOP方案治疗,C组采用DA-R-EPOCH方案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长期生存情况,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LBCL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4个周期时,C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最高,B组次之[84.62%(33/39)],A组最低[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C组存活时间最长[(58.08±6.35)月],死亡率最低[10.26%(4/39)],B组次之,A组存活时间最短,死亡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死亡组在Ann Arbor分期、Ki-67、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治疗方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Ⅲ~Ⅳ期)、Ki-67(>80%)、IPI评分(>2分)及治疗方案(CHOP)是DLBCL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结论R-CHOP与DA-R-EPOCH方案均可有效改善DLBCL患者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期,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Ann Arbor分期、Ki-67、IPI评分与治疗方法是DLBCL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论著·护理研究
    • 卢航舵,张文君,杜黎辉,王园园,贾英萍,李志伟,王文华 △

      2025,41(02):400-40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运动恐惧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该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对患儿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1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运动恐惧量表总分为(43.20±10.30)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25.46±6.10)分,家庭关怀度量表总分为(5.12±1.31)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运动恐惧量表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580,P<0.05),运动恐惧量表总分与家庭关怀度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528,P<0.05),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呈正相关(r=0.304,P<0.05)。运动恐惧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281(P<0.05),占总效应的42.85%。结论运动恐惧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提升家庭关怀度,帮助患儿克服运动恐惧,进而提高自我效能。

    • 宋凌霞 1,2,范彩丽 1,袁佳会 1,2,秦意 3,幸定碧 3,朱捷 1,2

      2025,41(02):404-407,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自主研制的髋部充气加压冰敷装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恐动程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生成器程序进行分组,按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局部一次性医用冰袋加压冰敷,试验组采用该院骨科自发研制的一种髋部充气加压冰敷装置冰敷。对比分析加压冷敷后24、48、72 h患者的静息疼痛、恐动水平及大腿周径差(肿胀程度)。结果2组患者加压冷敷前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恐动评分、大腿周径差(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冷敷后24、48、72 h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4.31±0.65)、(3.29±0.58)、(2.69±0.5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冷敷后24、48、72 h恐动水平评分分别为(41.80±1.96)、(37.33±1.55)、(30.53±2.5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冷敷后24、48、72 h大腿周径差(肿胀程度)分别为(1.45±0.26)、(1.64±0.29)、(1.81±0.2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证明自发研制的髋部充气加压冰敷装置在减轻患者疼痛、肿胀及恐动程度,促进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 胡卉子坭 1,李永红 1△,冯颖璐 2,周若月 1,杨胜欢 1,黎静 1

      2025,41(02):408-413, DOI:

      Abstract:

      目的筛选并总结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致药物源性瘙痒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官方网站中肺癌患者EGFR-TKIs致药物源性瘙痒管理的相关文献,并根据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和提取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1篇证据总结、2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从评估内容、治疗、预防措施、多学科合作、健康教育5个方面形成15条最佳证据。结论肺癌患者EGFR-TKIs致药物源性瘙痒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

    • 姚志斌,王瑢,傅余红

      2025,41(02):414-41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的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接受常规护理的EICU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另收集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接受循证护理的EICU患者37例,设为研究组。比较2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氧疗时间及EICU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2组mMRC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氧疗时间、E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改善行HFNC的EICU患者呼吸困难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气管插管率,缩短治疗时间。

    • 洪小慧,黄黎,李佩玲,余根妹

      2025,41(02):417-42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延伸服务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将2022年5-11月接受常规出院管理的30例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接受个体化康复延伸服务管理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出院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康复延伸服务。比较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康复依从性。结果2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4.56±6.33)分 vs. (52.28±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上肢、下肢FM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GQOLI-74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延伸服务可提高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康复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 朱建敏,董天菊,李亚玲,崔安妮,刘颖,张倩,黎张双子 △

      2025,41(02):421-42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清醒且成功救治患者的真实体验及护理需求。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贵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清醒且成功救治的ICU患者9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化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对“ECMO”了解从“无到有”,消极的体验伴随负面情绪扑面而来,自我正向引导,加大家庭、社会关爱、扶持力度。结论患者对ECMO的认知从无到未关注到,再到视其为救命的神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生理、心理都经历了不同层次的体验。为在ECMO治疗期间的清醒患者提供情感梳理和社会支持,能更加精确、敏锐地捕捉到患者心理需求,进而可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护理。

    • 茹岩,孟令娜,韩晓嫣,赵彬,徐亚辉 △

      2025,41(02):426-42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在失眠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失眠症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比较2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睡眠量表(AI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HAMD、HAMA、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睡眠限制疗法能改善失眠症住院患者心理健康,并提升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张燕飞,罗小红,李雷,陆素宁,陈德凤 △

      2025,41(02):430-43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藻酸盐敷料在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该院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的9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A组、干预B组,每组30例。干预A组采用简易负压吸引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干预B组单独使用藻酸盐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敷料处理创口。比较3组创口愈合率、创口面积、渗液量、渗液pH值及换药次数。结果3组在创口愈合率、创口面积、渗液量、渗液pH值及换药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A组在创口愈合率、创口面积、渗液量、渗液pH值及换药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干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B组在渗液量及换药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负压吸引技术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手术创口愈合不良具有显著效果,其能有效提高愈合率,减少换药频率,并显著改善创口愈合质量。

    • 刘静,李文举,海姗姗

      2025,41(02):434-43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对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预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到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分别赋予2组常规心理护理和基于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焦虑情况及检查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的焦虑情况(焦虑心境、紧张、害怕、抑郁心境、认知功能、躯体性焦虑、会谈时行为表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成功率为77.1%(27/35),研究组为97.1%(34/35),研究组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的焦虑情况,保障检查成功率。

    • 论著·调查研究
    • 崔高华,郭苏燕

      2025,41(02):437-44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晚期(≥Ⅲ期)上皮性卵巢癌(EOC)术后复发患者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诊治的106例晚期EOC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困扰情况分为心理困扰组(64例)和无心理困扰组(42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分析晚期EOC术后复发患者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结果106例晚期EOC术后复发患者中,64例心理困扰温度计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占60.38%。心理困扰组、无心理困扰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家族史、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复发距手术时间、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家族史、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复发距手术时间、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是晚期EOC术后复发患者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晚期EOC术后复发患者心理困扰受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家族史、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复发距手术时间、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等因素影响。

    • 李茂 1,朱小龙 2,邓昊宇 1,杨文秀 1,颜昕 3△

      2025,41(02):443-447, DOI:

      Abstract:

      目的了解四川某大学本科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大学生近视提供相应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3月四川某大学本科生668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收集信息,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本科生近视患病率,分析本科生近视、近视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近视开始时间和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668名本科生的近视患病率为85.78%(573/668)。不同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家庭结构类型本科生近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本科生近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有意识地预防近视(OR=1.588,95%CI:1.017~2.480)、学习中途不休息(OR=2.469,95%CI:1.404~4.342)、教室光照情况较差(OR=3.100,95%CI:1.217~7.897)或过强(OR=5.710,95%CI:1.366~23.862)、学习用眼距离小于25 cm(OR=2.103,95%CI:1.227~3.606)、关灯后手机使用时间大于2 h(OR=2.397,95%CI:1.011~5.681)、父母一方高度近视(OR=2.504,95%CI:1.217~5.152)或父母双方近视(OR=5.903,95%CI:1.411~24.690)是本科生近视的影响因素。近视开始时间与近视严重程度存在等级负相关关系(Gamma=-0.394,P<0.001)。未发现近视严重程度与近视并发症之间的等级相关关系。小学及更早阶段发生近视(OR=4.254,95%CI:1.316~13.757)、学习中途不休息(OR=1.596,95%CI:1.037~2.455)是影响本科生近视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是否有意识地预防近视、学习用眼距离与本科生近视有关。近视开始时间与本科生近视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应在小学及更早阶段采取有效的近视预防措施。

    • 孙迎莉 1,付吉芬 1△,张群雁 2,杨凌燕 2,田家福 3

      2025,41(02):448-45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2例PCI术后CH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CI术后CHD患者CSMS总分为(69.93±8.54)分,得分率为51.80%。不同性别、吸烟史、文化程度、疾病了解程度、自理能力、首次PCI术、纽约心功能分级的PCI术后CHD患者CSM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疾病了解程度、自理能力、纽约心功能分级是PCI术后C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CI术后C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低水平,其影响因素为吸烟、疾病了解程度、自理能力、纽约心功能分级。

    • 循证医学
    • 张俊卿 1,牟绍玉 1△,李均凤 2,杨晓玲 3,周启启 1,徐凤玲 1

      2025,41(02):453-458, DOI:

      Abstract: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各大指南网及在线数据库等网站中关于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最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13篇文献,包括最佳实践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通过阅读、提取和归类,总结出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支持、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管理、血糖控制、膳食指导、预防与监测6个维度的32条证据。结论该研究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管理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提供了循证依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参考最佳证据并结合实际的临床情境制订个体化的营养管理方案。

    • 综述
    • 刁婷婷,张红吉,欧阳兵,李晓非 △

      2025,41(02):459-463, DOI:

      Abstract:

      耐药结核病始终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尤其是以耐多药结核病(MDR-TB)最为严重,给国际、国家和社区各级结核病控制带来了巨大阻碍。MDR-TB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令人关切的问题,化学治疗仍是其治疗的最重要手段,但其他非化学治疗方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探讨MDR-TB有效的非化学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该文主要针对MDR-TB非化学治疗进行了阐述,以期深入了解MDR-TB的非化学治疗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为MDR-TB临床治疗及多学科合作提供参考或借鉴依据。

    • 金文珍 1,穆清爽 2△

      2025,41(02):464-467, DOI:

      Abstract:

      血清胱抑素C(Cys C)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帕金森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通过分析总结血清Cys C的特性并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恶性肿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对血清Cys C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李佳乐 1,王礼宁 2,郭杨 1,朱弈桦 1,马勇 3△

      2025,41(02):468-473, DOI:

      Abstract: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对骨质疏松症认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老年甚至年轻人开始关注自身骨骼健康。然而,大多数人群还未达到药物干预标准,且药物治疗常存在依从性问题。因此,亟需一种非药物学和以生活方式为导向的方法来维持骨骼健康。蛋白质是除钙和维生素D外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可以通过影响骨基质、肌肉、激素及体内酸碱平衡来调节骨骼代谢。该文探讨了膳食蛋白质在骨骼健康中的作用,强调了膳食蛋白的摄入量和来源的不同可能对骨骼产生不同影响,并尝试解释了这些差异背后引发争议的原因。

    • 陈曦,古艳菲 #,林伟钊 △,朱耀魁 △

      2025,41(02):474-479, DOI:

      Abstract: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晚期/复发性EC预后较差,以传统形态学特征为核心进行诊治,无法满足精准治疗的需求。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已将分子分型融入预后风险分组中,可在传统分类中筛选出不同风险程度的亚型,用于指导EC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药物治疗,避免早期EC出现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情况,开拓了晚期/复发性EC联合治疗的新思路,对EC的个体化诊疗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基于分子分型最新研究进展及其特点阐述了其在EC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 赵琪 1,苏燕 2,范雪梅 2,梁昌萍 1△

      2025,41(02):480-484, DOI:

      Abstract: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该疾病患者群体常因疾病认知的局限性、健康行为意识的薄弱、系统化健康行为指导的缺失三者相互交织,共同削弱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损害了其整体福祉水平。因此,加强疾病教育与健康行为指导,对于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该研究旨在系统性地梳理与整合国内外关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健康行为的研究成果,为构建和优化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健康行为改善,进而提升其整体健康水平,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 梁静 1,2,李小青 1,2,朱宇熹 1,2△

      2025,41(02):485-489, DOI:

      Abstract:

      安罗替尼是一种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展现出高选择性及高效抑制性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可以抑制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微环境,目前已被应用于多种实体瘤包括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该文对安罗替尼的作用机制及其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程雪瑾 1,张丽芳 2△,肖永凤 1,蔡蕊 1

      2025,41(02):490-494, DOI:

      Abstract:

      该文从儿童免疫球蛋白A(IgA)血管炎流行病学概况、临床表现、护理干预策略及护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IgA血管炎患儿、照顾者及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丰富临床护理管理策略。

    • 谭周英,孙传雪,杨三三,罗利华,沈义军,熊国位,熊夏婕,杨奎娅,夏黎妮,汪小飞

      2025,41(02):495-501, DOI:

      Abstract: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可能影响机体生殖、内分泌、代谢、心理等多个系统的健康稳态,并会增加子宫内膜癌、不孕症、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尚无批准用于PCOS的特效药物,间歇性禁食被证明是改善PCOS表型的有效方法,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该文对间歇性禁食治疗PCOS的应用现状、可能机制、前景及不足进行了综述。

    • 帕提麦·阿卜杜拉,丁永年 △

      2025,41(02):502-505, DOI:

      Abstract:

      幽门螺杆菌是全球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也是胃癌最强的危险因素,其定植于胃黏膜,诱导炎症反应,改变胃内微生物群,进而导致一系列胃部疾病。目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疾病之间具有相关性,其可能影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该文对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结直肠肿瘤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新策略。

    • 柳丽娟,刘秀丽,袁海龙 △

      2025,41(02):506-511, DOI:

      Abstract: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感染的病毒。在免疫正常的个体中,CMV通常是潜伏的,而在免疫缺陷的个体中感染或再激活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患者免疫功能尚未恢复,CMV导致移植物植入不良及引起巨细胞病毒血症及巨细胞病毒病,是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的主要因素,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控制CMV感染和复制的主要因素,T细胞受体(TCR)在T细胞免疫应答中不可或缺的作用。TCR对开发新的诊断和预后方法,以及对临床CMV感染患者监测和管理的影响将是深远的。TCR序列检测与研究将有助于评估疫苗疗效、免疫治疗策略和CMV感染的早期诊断。该文对CMV发生后对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作一综述,以期对allo-ASCT后CMV发生、治疗及预防方面提供思路。

    • 余奇龙 1,李长毅 2△

      2025,41(02):512-517, DOI:

      Abstract: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肺结节病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依据病理生理机制,将其分类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T细胞和B细胞活化标志物、急性期反应蛋白及血清钙等几大类。目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仍是最常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而新型标志物如细胞外溶酶原激活物(CTO)、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血清钙等也逐渐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尽管这些血清标志物在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探索多种标志物的组合来提高诊断精度,促进肺结节病的早期筛查和个性化治疗的进展。

    • 巢天闻,翟晓鑫,肖国民

      2025,41(02):518-521, DOI:

      Abstract:

      Ⅰ期药物临床试验集中采血时易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物理反压动作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现场急救的有效方法。该文分析了Ⅰ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易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原因和目前现场急救现状,介绍了物理反压动作的作用及其机制及在Ⅰ期临床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现场急救中的应用。以期促进该方法用于现场救护Ⅰ期临床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受试者。

    • 余时娟 1,王华 2△

      2025,41(02):522-526, DOI:

      Abstract:

      人工智能已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中迅速发展,白癜风为基于形态学的一种皮肤病,有丰富的图像数据库,基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可应用于该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该文概述了白癜风的疾病负担及诊治现状、回顾了人工智能在白癜风的诊断、鉴别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未来需多学科合作和支持来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性能,使大众受益。

    • 赵宇艳 1,吴瑞婷 1,王韩龙 1,杜敏 2

      2025,41(02):527-529, DOI:

      Abstract: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疑难、危急病,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治疗不及时易发展成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如输血、止血,在纠正严重贫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不能改善部分伴随症状、长期使用雌激素可导致内膜生长过厚及恶变可能等。中医作为传统医学主要部分,在治疗AUB方面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该文综述了AUB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

    • 张佳钰 1,陈学远 2

      2025,41(02):530-535, DOI:

      Abstract: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IPF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4年。定量CT可以应用于IPF的诊断和疾病进展的衡量,改善预后。目前,最常应用的定量CT分析方法包括密度直方图法、肺纹理分析法,这些方法大都能很好地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该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定量CT在IPF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认识定量CT,了解其应用价值。

    • 教学探索
    • 劳景茂,韦小波,刘广,劳益邦

      2025,41(02):536-53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分层递进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腹腔镜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该院外科系统轮转并参与腹腔镜操作技能培训课程的50名住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各25例。比较2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年级学员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88%(22/25)]优于对照组[51%(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培腹腔镜教学中引入分层递进教学法,能切实增强教学效果,有力提升学员满意度及各项成绩。

    • 贾兰 1,周瑜 1△, 冯宇 1,贾蓉 2

      2025,41(02):539-542, DOI:

      Abstract:

      物理类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开阔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该课程在医学院校中的教学实施越来越困难,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考试不及格率高,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该文以本科医用物理学教学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物理基础、求学心理和学习喜好等进行分析,提出以科普短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改革措施,并持续多年在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变了部分学生对物理认知较为片面的现状。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快速提升,优良率稳步增长,不及格率大幅下降。该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能极大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教师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 吴茉莉 1,张丽芝 2,孙秀娜 3,韦鸿 2,孙旭 2,高雪 2△

      2025,41(02):542-54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5G数字化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优化临床病理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病理学》结直肠癌病理诊断及肺癌病理诊断章节,对2020级临床医学4班34人、5班34人,硕士研究生8人,共76名学生,先后采取传统临床病理教学和5G数字化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与传统临床病理教学相比,5G数字化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75.00% vs. 90.79%,P=0.011),与临床紧密结合(59.21% vs. 82.29%,P=0.038 ),重视师生的互动(53.95% vs. 60.53%,P=0.019 ),5G信号下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授课图像更清晰、方便指示典型病变、利于复习、考试(81.58%,Z=8.082,P<0.01),并且能够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3.42%,Z=8.468,P<0.01),显著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59.21% vs. 85.53%,P=0.001)和对教学的整体喜欢程度(7.89% vs. 92.11%,Z=8.425,P<0.01),学生成绩明显提升(38.04分vs. 41.75分,t=-22.035,P<0.01)。结论临床病理教学中引入5G数字化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 沈亚莉 1,2, 3, 4 ,邓昱 1,2, 3, 4 ,阳海平 1,2, 3, 4 ,陈凤 1,2, 3, 4 ,杨曦 1,2, 3, 4 △

      2025,41(02):545-548,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体系联合案例式立体教学(CCTM)在高等医学院校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院校卫生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案例教学与立体教学交互模型为基本框架,利用Mini-CEX从知识、技能掌握、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构建留学生见习教学混合式教学新模式。2023年9-12月,选择该校临床医学留学生本科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按照传统见习教学方式培养,试验组按照“Mini-CEX+CTTM”联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完成后,2组学员均接受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技能操作考核和Mini-CEX测试,并通过问卷收集学员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教学完成后,试验组学员的病例分析、技能操作成绩和Mini-CEX测试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CTTM”联合教学在留学生见习课程教学中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较大优势,有利于推进留学生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升留学生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 卫生管理
    • 陈俊良 1,刘峰海 1,罗添文 1,陈玉婷 2△

      2025,41(02):549-552, DOI:

      Abstract: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不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正飞速发展,电子病历已普遍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在电子病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举证资格、书写规范、修改、技术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其优越性的发挥。该文从法律视角探讨了电子病历的举证资格,分析了电子病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纠纷隐患,以期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 陈炜炜 1,马洪波 2,蔡子耀 3,黄子夜 2

      2025,41(02):552-556, DOI:

      Abstract:

      签署知情同意是开展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必要一环,也是践行研究初衷、应用人类科学技术的基础条件。知情同意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法律要求,而是一个深入的交流过程。探讨有效合理的知情告知并获得参加研究者和(或)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必要情况下获取第三方公平见证人的同意,是践行基本伦理、维护受试者权益的必要保障。该调查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不同单位伦理委员会在审查知情同意方面所采用的标准和方法。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分析,提出更加明确和统一的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研究参与者的权益,也能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推动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进步和发展。

    • 何彦 1,滕黎 2△

      2025,41(02):556-559, DOI:

      Abstract:

      为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和发展,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实践情况看来,政策实施的效果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该文以西部地区D市区域医疗联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结构化访谈、查阅政府文件以及国内相关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西部地区区域医疗联合体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 辛昕,彭玺月,阳文琳 △

      2025,41(02):560-563, DOI:

      Abstract:

      以推进某公立三甲综合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目标,拆解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重点围绕26项国家监测指标,分析医院短板,建立完善医院内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及措施,充分发挥医院、处、科三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作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安全。自施行一系列体系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以来,医院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制度落实成效显著,契合国家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任务。

    • 案例分析
    • 李小庆,孙文静,肖娟 △

      2025,41(02):564-567, DOI:

      Abstract: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与缺血性肠病发生的相关性,目前尚无确切的临床数据予以证实。但是,从“脑-肠轴”、肠道菌群、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分析,二者可能存在关联性。该文回顾了1例老年AD并发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诊治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临床诊治经验。

    • 杨惠尧 1,刘艳霞 2,张倩倩 2,金京京 2,张文宣 2,赵增鑫 2,解文君 2△,赵钰杰 1,杜越冰 1

      2025,41(02):567-571, DOI:

      Abstract:

      该文结合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了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皮肤黄曲霉菌真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该案患者化疗后出现多处皮肤软组织感染,伴高热、高钾血症,合并多种影响创口愈合的因素,病理结果诊断为皮肤黄曲霉菌真菌感染。多学科专家会诊后,给予外科清创,配合全身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门诊换药,至出院后22 d,全部创口愈合。

    • 崔冰洁 1,尤玉慧 2,刘文晶 2,李沿 1,袁兆红 2△

      2025,41(02):571-574, DOI:

      Abstract:

      Helsmoortel-Van der Aa综合征(HVDA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主要由功能活性依赖神经保护蛋白(ADNP)基因突变引起。该文回顾性分析了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例HVDAS患儿,系1岁3个月男性幼儿,其存在运动、语言、智力发育障碍及孤独症样刻板行为,有行为问题,外貌畸形,视力异常,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临床表现,基因检测发现患儿携带ADNP基因杂合突变c.2157C>A(p.Tyr719Ter),其父母均未携带该突变。因此,提示临床工作者要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积极干预,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黄晋,潘静洁,刘堂营,黎仁彬

      2025,41(02):574-576, DOI:

      Abstract:

      目前,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治疗上仍以正规抗结核治疗为主,视情况或辅助以抗炎药物。灸药结合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手段,该文报道了运用艾灸和中药配合规律抗结核治疗1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过程,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扶正固本的诊疗原则,为临床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全选
    显示模式:: |
    全选
    显示模式:: |
      卫生管理
    • 秦文静, 郑 颖, 杨仙荷, 刘云云, 江锦良△

      2023,39(9):1599-1602, DOI:

      Abstract:

      [摘 要] 人类遗传资源是支撑生物医学研究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促进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基础。生物样本库作为人类遗传资源采集和储存的重要机构,其标准化建设和高效运行是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必然 要求。该文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生物样本库建设意义、现状和经验,结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样本库建设与运行的实践,总结探讨生物样本库建设、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为医院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 指南解读
    • 尹经霞,崔 龙,蒲丹岚,廖 涌

      2023,39(8):1261, DOI:

      Abstract:

      [摘 要] 关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版诊治指南发布距今已有10年之久,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和精进,多学科诊治随访实践的推广应用,我国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大幅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发布,及时地总结了最新的诊治理念和技术,全面指导和促进相关疾病的规范诊治。

    • 综述
    • 字文丽, 李 团, 李 月, 周高芳, 傅映平

      2023,39(7):1194, DOI:

      Abstract:

      [摘 要] 肌少症加重了老年人衰弱症状,增加了发生跌倒、残疾、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风险,给患者及家 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目前中国对肌少症认识不足,对肌少症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初期,有效遏制其发生、发 展刻不容缓。该文对近年来老年人肌少症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和剖析,综述了其危害及 相关因素,以期通过梳理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民众认知,探索可靠、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为临床防 治提供参考。

    • 论著
    • 王 丽,马跃荣

      2016,32(16):2453,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通过建立肾原代细胞培养,探讨免疫磁珠分离纯化乳鼠肾血管周细胞的方法。 方法 选取健康BALB/c乳鼠肾脏,剪碎、消化和过滤制成细胞悬液,原代培养并传代(传3代)。免疫磁珠法分离出神经胶质细胞2型硫酸软骨素糖蛋白(NG-2);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G-2、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CD31表达,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鉴定是否符合周细胞特征及纯化后的细胞是否具有增殖活性。 结果 纯化后获取的细胞宽大扁平,形态呈梭形、三角形或多边形并有突起。细胞核椭圆居中,多为单核,偶为双核,细胞质丰富,无接触性抑制生长,符合周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NG-2和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表达,CD3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阴性表达,符合周细胞特点。分离纯化后的细胞48、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37±0.11)%、(0.42±0.10)%。 结论 免疫磁珠法可使周细胞从细胞成分复杂的肾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具有生物活性,可继续体外培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张礼均,肖 虹,周 玮,刘 科

      2016,32(1):5,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给予去铁胺对大鼠实验性颅脑创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体质量210~310 g,随机分为致伤组、早期治疗组和延期治疗组,每组13只。制备颅脑创伤模型,早期治疗组模型制备2 h即给予去铁胺100 mg/kg(1 mL生理盐水稀释),延期治疗组在模型制备3 d后给予等量去铁胺,而致伤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治疗至28 d。分别于伤后56 d处死前完成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动物后完成病理学检查,包括大体标本、苏木精-伊红(HE)和尼氏染色。 结果 (1)Morris水迷宫实验:早期治疗组大鼠平台搜索策略和搜索时间[分别为(3.25±0.16)分、(36.58±9.27)s]与致伤组[分别为(2.13±0.30)分、(110.00±16.74)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期治疗组大鼠平台搜索策略和搜索时间[分别为(2.50±0.27)分、(96.08±10.66)s]与致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体标本:去铁胺早期治疗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126.68±15.23)mm3]较致伤组[(212.36±18.43)mm3]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治疗组 [(178.71±30.36)mm3] 与致伤组大鼠大脑缺损体积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E及尼氏染色:早期治疗组伤区残腔周围残留片状细胞皱缩带较窄,皱缩带可见较多皱缩神经元分布;延期治疗组该皱缩带较早期治疗组有所增宽;致伤组该皱缩带最明显,且残留神经元鲜见。 结论 大鼠大脑打击伤后早期(2 h)给予去铁胺,能显著改善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缩小大脑缺损体积及减少致伤灶周围神经元死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而延期治疗(3 d)则无效。

    • 李秀英,叶 云

      2016,32(8):1121,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SR-A、CD36、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c-Jun N端激酶抑制剂SP600125对水飞蓟宾减少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0.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双尾t检验进行统计学意义评估。 结果 12.5、25.0、50.0 μg/mL水飞蓟宾对巨噬细胞活性无影响;50.0 μg/mL水飞蓟宾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抑制率为(80.0±1.8)%],从而减少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12.5、25.0、50.0 μg/mL的水飞蓟宾剂量依赖性降低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12.5、25.0、50.0 μg/mL的水飞蓟宾组CD36蛋白量为对照组的(0.60±0.06)、(0.45±0.07)、(0.10±0.0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SR-A蛋白表达无影响;水飞蓟宾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核c-fos蛋白量,12.5、25.0、50.0 μg/mL 水飞蓟宾组细胞核c-fos蛋白量是对照组的(0.50±0.05)、(0.40±0.06)、(0.30±0.0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600125与水飞蓟宾共同孵育巨噬细胞后,CD36蛋白量降低为对照组的(0.20±0.06)倍,与水飞蓟宾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飞蓟宾可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且与抑制c-fos/CD36通路相关。

    • 管理科学
    • 王 超,经雨晴,林新丽,陈 树,左婷婷,邰怡悦

      2016,32(24):3886,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中产生差错的原因,减少静脉药物调配的错误,提高药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保证静脉滴注安全。 方法 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PIVAS 2013年8~12月记录的各类差错并进行分析;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制订并实施防范措施后,再收集2014年5~9月的各类差错,对比防范措施实施前后各环节的差错率,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改善工作质量,实现用药的安全性。 结果 方法措施实施后,各差错发生频率均较改进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配置差错和复核差错,差错下降率分别高达85.71%和83.33%,且大大降低了内差,基本排除了外差。 结论 PIVAS对于差错发生后的分析以及对于相同或类似差错的进一步防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常抓不懈,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 护理探讨
    • 钟 涛, 成 琳, 赵莲英

      2020,36(13):2069,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结石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与延伸护理实践。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新入院结石复发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质量自控与互控的层级健康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质量自控与互控的层级健康管理新模式可提升护士科学化、信息化健康管理的能力,提升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营养与康复专题
    • 张岱,唐芳馨,王炳元

      2020,36(16):2481, DOI:

      Abstract:

      [摘 要] 老年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而临床医生并没有摆脱原有专科知识的影响,对老年人营养不良认识不够、诊断不足,导致老年患者一般功能状态下降、手术后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作者通过文献复习,介绍了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定义、原因、后果,以及筛查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老年人生存优势的有力指标,营养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健康、独立和生活质量,应着重认识和评估老年人营养不良情况,并将纠正营养不良作为首要治疗目的。

    • 临床研究
    • 文仲勇,王帅,林静霞,王洪燕,黄浩

      2020,36(16):2597, DOI:

      Abstract:

      [摘 要]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使用自制简易入路通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3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常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41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的入路通道使用胸腔引流管及手术用无菌手套制作,手术操作同对照组。 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美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无长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自制简易入路通道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安全可行,经济实用,适合临床使用。

    • 康复专题
    • 吴爱荣,韦翠翠,邱雪寒,周伟,颜芳,施娟

      2020,36(17):2663,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肠道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12月该院收治的胸段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5月收治的胸段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的健康宣教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神经源性肠道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大便控制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Wexner便秘评分为(16.44±6.79)分,腹胀占20.0%(5/25),便秘占32.0%(8/25),药物依赖占28.0%(7/25),排便时间为(10.52±8.35)min。对照组患者干预后Wexner便秘评分为(21.22±6.36)分,腹胀占47.8%(11/23),便秘占60.9%(14/23),药物依赖占39.1%(9/23),排便时间为(15.91±9.89)min。2组患者干预后肠道功能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肠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联合操作演示宣教方式更易被患者接受,对促进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自我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教学专题
    • 许红梅,赵瑞秋,詹学,郑改焕,李映良,李秋

      2020,36(17):2660, DOI:

      Abstract:

      [摘要]医学是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医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人文科学。其对象为疾病,同时人是疾病的载体。在诊治疾病的同时,医生与患者间的医患沟通模式也随医学模式而变化。该文回顾了历史上的医学模式,对目前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进行了反思,并在儿科系医学生见习过程中学习认识疾病的同时展开医患沟通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 陈刚,米洁

      2020,36(17):2657, DOI:

      Abstract:

      [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目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教育改革制度,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该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泌尿外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进行比较和讨论,以期为完善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论著
    • 刘勋, 王夏红, 张慧芝, 张颖, 赵保红

      2020,36(18):2881,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MHD)、苯妥英钠(PHT)和卡马西平(CBZ)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方法选用纯甲醇为萃取溶剂,以WaterssunfineC18柱为分离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5nm。结果LTG、MHD、PHT和CBZ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8~31.0、1.39~47.94、1.19~38.34、0.99~31.01μg/mL;血清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0.27、0.47、0.05μg/mL;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7%、100.81%、99.74%、99.59%;日内精密度均小于3.00%,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00%。结论RP-HPLC法稳定性好,经济简便,适用于临床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 梁美云,冯正平

      2020,36(17):2726, DOI:

      Abstract: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钙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103例)、颈动脉IMT增厚组(59例)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51例)。测定各组患者血钙、血磷、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分析血钙水平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患者血钙水平高于颈动脉IMT增厚组及正常组,颈动脉IMT增厚组血钙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 与血钙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偏回归系数(β)=0.715,P<0.05]。检测血钙诊断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95%可信区间:0.685~0.818,最佳截断点为2.302 mmol/L,灵敏度为69.1%,特异度为76.7%,阳性预测值为76.0%,阴性预测值为69.9%。结论T2DM患者血钙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血钙水平可作为反映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血钙水平越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血钙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 营养与康复专题
    • 郑芳,张片红

      2020,36(16):2484, DOI:

      Abstract:

      [摘 要] 作者通过回顾国内外患者营养治疗指南和该院的临床营养实践,分析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全过程中开展的系统营养评价、干预措施,及其对应的医保管理建议。作者认为,患者的营养评价、干预应伴随疾病治疗全过程,要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来定制营养干预处方,实施从院内到院外的全程管理。将相关工作纳入医保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适时、全面的营养干预,从而节约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黄姗姗,吴江

      2020,36(16):2486, DOI:

      Abstract:

      [摘 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肌少症是炎症性肠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住院率、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与炎症性肠病在进程上一致,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发生肌少症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除疾病的消耗和缺乏运动之外,还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及肠肌轴等相关。合适的运动疗法、营养素补充及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可促进患者肌肉质量和功能的恢复,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论著
    • 营养与康复专题
    按检索
    检索词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副主编:柴进、卢长伟、郑宏庭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视频号

    微信公众号